蔡九妹;曾荣;金日群;李杰;谢东明
microRNA是一类进化上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其具有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的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等多个环节密切相关,是近年来研究热点.在所有妇科恶性肿瘤中,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就上皮性卵巢癌侵袭转移机制相关microRNA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彭靓;叶萍;谢晓英;朱亚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檗碱(BBR)对高脂饮食前列腺癌小鼠血脂、红细胞脆性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只皮下已接种好的前列腺癌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饮食组(A组)、高脂饮食组(B组)、BBR+高脂饮食组(C组).30天后测定血脂、红细胞脆性(EOF)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R)变化水平.结果:B组的红细胞渗透脆性(EOF)高于A组,C组的红细胞渗透脆性(EOF)高于A组低于B组(P<0.05);B组E-C3bRR明显低于A组,E-ICRR高于A组(P<0.05);C组E-C3b RR明显高于B组,E-ICRR低于B组(P<0.05).结论:高脂饮食可以降低前列腺癌模型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BBR直接可以调节前列腺癌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以及通过降低前列腺癌小鼠血脂后间接调节红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冷松柏;黄明;钟毅;田原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昆布条、米索前列醇、官腔插管三种方法在钳刮术及官腔镜电切术前软化宫颈的效果.方法:92例行官腔镜电切术及妊娠11~ 14孕周需行钳刮术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于术前4~5h宫颈插入昆布条,B组于术前2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0.2 mg,C组于术前12 h宫颈插入橡胶导尿管,比较3组宫颈扩张程度、主观疼痛、术后体温等.结果:A组宫颈扩张成功率(96%)与B、C组(83.3%,86.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疼痛平均分值3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体温C组分别与A、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昆布条能安全有效的扩张宫颈.
作者:李金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动脉内灌注尼膜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以减少此类患者的并发症、后遗症.方法: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动脉瘤患者36例,血管内治疗后,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合并有脑血管痉挛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静脉及口服尼膜同治疗,实验组先予以动脉内灌注尼膜同后,再予以常规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即刻造影检查情况及患者症状体征、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综合评估2组疗效.结果:在患者头痛症状缓解,神经功能障碍缺失及住院时间等方面,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在治疗脑血管痉挛方面有明显疗效.结论:经动脉内灌注尼膜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具有良好的疗效,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传珍;杨少春;刘鹏;廖伟;凌峻;罗穆云;高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提高临床护士电子体温单书写的正解性与规范性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降低电子体温单书写的缺陷率”为活动主题,把握现状,制定活动目标,分析要因,拟定对策并实施,效果确认并标准化,分别对活动计划实施前、实施后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率进行调查对比.结果:护士电子体温单项目书写缺陷率,由改善前47.8%下降至改善后的14.4%,团队凝聚力、责任心、沟通、解决问题能力及品管能力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电子体温单书写的缺陷率,提高护理文件书写水平,提升团队成员综合素质.
作者:叶红燕;杨千绮;揭佳丽;赖允梅;肖霞;郑梅鸿;罗丽雯;黄丽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Notch信号通路是决定细胞命运的信号通路之一,细胞凋亡和Notch信号通路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对Notch信号通路对不同类型细胞的凋亡影响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黄宽;陈丽;叶军明;蒋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甲状腺与甲状旁腺、喉返神经及颈部淋巴结等组织之间解剖结构关系复杂.甲状腺癌手术的关键问题在于对甲状旁腺、喉返神经的保护和颈部淋巴结的处理.纳米碳混悬液(卡纳琳,以下简称纳米碳)作为一种有效的淋巴结示踪剂可以黑染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使之与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在肉眼下分辨,有效的解决了甲状腺癌手术的关键问题.
作者:兰贤斌;彭韶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俯卧疗法治疗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随机选取100例由多导睡眠仪(PSG)监测确诊为中、重度OSAHS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俯卧疗法组(50例),续气道正压通气组(CPAP组5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接受治疗6月以上的随访,并于治疗后1月,6月分别再行PSG监测,同时测量并计算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长呼吸暂停时间(Tmax)、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随访结束时两组中分别有6、10例患者退出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1月、6月AHI、LSaO2、Tmax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两组间AHI、LSaO2、T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AP治疗组优于俯卧疗法组;治疗6月后两组AHI、LSaO2、Tmax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月后两组疗效比较,俯卧疗法组有10例患者无效,CPAP组有5例患者无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疗法及CPAP疗法均能改善OSAHS;长期采用俯卧位疗法可改善OSAHS患者睡眠呼吸紊乱程度,更为经济、简单有效,可作为无创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蔡九妹;曾荣;金日群;李杰;谢东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行后纵隔肿瘤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胸腔镜后纵隔肿瘤切除者26例(胸腔镜组),同期常规开胸后纵隔肿瘤切除者11例(常规开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NRS)、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胸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5 ~ 220(135.6±47.4) min,术中出血量为50 ~450 (221.7 ±75.3) mL,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为5 ~7 (6.1±1.1)分,术后第2天疼痛评分为3~5 (3.5±1.0)分,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为1~3(2.5±0.7)分,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为1~4(2.1±1.3)d,术后住院时间为4~7 (7.6±1.5)d.常规开胸组手术时间为50~210 (129.2±42.3) min,术中出血量为50 ~ 500 (230.2±80.1) mL,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为5~8(6.8±1.5)分、术后第2天疼痛评分为4~6(4.7±1.2)分、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为3~5(3.3±1.0)分,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为2~5(3.5±1.4)d,术后住院时间为6~10(7.6±1.5)d.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2天疼痛评分、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对于肿瘤体积较小的患者应该作为首选手术选择.
作者:钟承华;陈贵俦;陈厚赏;肖国泽;林凯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患者卒中后心理问题的特点.方法:选择A(61 ~70岁)、B(51~60岁)、C(41 ~50岁)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卒中患者各120例,均在发病2~3周病情稳定后,进行汉密尔顿自评量表(HAMD)、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同时用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结果:三个卒中组4种量表总分均高于相应对照组(P<0.01).且三个卒中年龄组中,年龄越小,总分越高.结论:中青年卒中后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临床中应及时给予相应的药物及心理康复治疗,以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钟善全;黄樱;刘铮;黄旭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鄱阳湖水质现状及影响水质的可能因素,为保护鄱阳湖水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应用LC-MS/MS法、纳氏试剂光度法,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和酚二磺酸光度法分别对囊藻毒素(MC-LR,MC-RR和MC-YR)、氨氮(NH3-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和化学需氧量(CODMn)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未检测到三种微囊藻毒素(MC-LR、MC-RR、MC-YR);氨氮变化范围为0.285~1.420 mg·L-1,均值为0.785 mg·L-1;亚硝酸氮变化范围为0.08~0.078 mg·L-1,均值为0.034 mg·L-1;硝酸盐氮的变化范围0.025~0.120 mg·L-1,均值为0.060 mg·L-1,化学需氧量(CODMn)变化范围为1.84~4.48 mg·L-1,均值为2.95 mg·L-1;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水质介于Ⅱ类~Ⅳ类.结论:鄱阳湖的水环境质量总体情况尚可,但仍存在着一定的有机物污染.为了更好地保护鄱阳湖的自然资源,应加强对鄱阳湖湖区水质进行长期系统监测,以保证其水质符合标准.
作者:刘艳红;林芬;吴清锋;邱伟;李舒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妊高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妊高症在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还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及新生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为(3.3±0.8)kg、(9.5±0.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8±0.7) kg、(8.6±0.5)分(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先兆子痫和子痫的发生率分别为18.33%、3.33%,均低于对照组40.00%和16.67% (P <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妊高症产妇中能够有效降低产妇先兆子痫及子痫的发病率,并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并发症.
作者:黄玉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泡沫敷料联合生长因子凝胶治疗臀部Ⅱ度烧伤创面疗效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60例臀部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涂擦于创面,再用康惠尔泡沫敷料覆盖创面.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剂喷于创面,将1%磺胺嘧啶银软膏涂于创面,后用无菌粘贴敷料覆盖.结果:治疗组在换药疼痛程度改变无统计学差异,但在创面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创面早期渗液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随着时间增加,渗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泡沫敷料联合生长因子凝胶能减少臀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渗液量,减少换药次数,提高患者舒适度,加快创面的愈合.
作者:曾群英;赖盛飞;陈小明;郭香兰;何桂花;于笑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早期DAMIS全髋关节置换术开展的经验分析前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接受单侧DAMIS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及术后Harris评分等病例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在完成40例DAMIS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趋于稳定,且比早期明显偏低.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 ~ 24个月,平均18.5个月.平均手术时间(90.52±12.34) min,平均出血量(210.4±99.6) mL,平均住院时间(7.35 ±1.62)d,平均切口长度(9.42±1.33) cm,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为(40.60±7.33)分,术后6周为(70.70±6.93)分,术后3个月为(85.12±2.74)分,术后6个月为(90.70±2.35)分,术后12个月为(93.85±3.55)分.术中骨折1例,切口延迟愈合2例.结论:研究发现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在完成40例手术之后趋于稳定,因此认为DAMIS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学习曲线至少应完成40例手术.学习早期容易发生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术中骨折等并发症.引入专用下肢牵引架、特殊拉钩等微创配套器械及术中C臂透视等辅助方法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DAMIS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但是该术式有一定难度,且存在明显的学习曲线,手术医师在选择该术式时需谨慎考虑,不能盲目的追求微创,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作者:高辉;刘承鸿;何春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Th1/Th2/Th17/Treg免疫失衡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URSA患者30例为研究组,自愿终止妊娠的正常健康早孕妇女30例为对照组,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分别以IFN-γ、IL-4、IL-17为代表,应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中IFN-γ、IL-4和IL-17的含量,应用RT-PCR方法检测蜕膜组织中IFN-γ、IL-4和IL-17的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和蜕膜组织中Treg细胞的频率.结果:(1) URSA组血清中IFN-γ和IL-17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血清中IL-4的含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URSA组蜕膜组织中IFN-γ和IL-1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蜕膜组织中IL-4的表达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外周血中,URSA组Treg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CD4+T细胞中的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蜕膜组织中,URSA组Treg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CD4+T细胞中的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 URSA组蜕膜Treg/CD4+T与外周血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蜕膜Treg/CD4+T显著高于外周血(P<0.05).结论:(1) URSA患者外周血及蜕膜中呈现Th1细胞因子(IFN-γ)和Th17细胞因子(IL-17)高表达,Th2细胞因子(IL4)和Treg细胞低表达,提示URSA患者CD4+T细胞亚群Th1/Th2/Th17/Treg细胞的总体免疫失衡,可能是URSA发生的重要原因.(2)正常妊娠时母胎界面的蜕膜组织中存在Treg细胞积聚现象,URSA发生时母胎界面蜕膜中Treg细胞未表现明显积聚,提示Treg细胞可能是Th1/Th2/Th1 7/Treg平衡调控的关键点.
作者:邱勇华;熊员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3'-大豆昔元磺酸钠(DSS)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调节性T淋巴细胞因子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后10 min,于舌下静脉给予1.0mg·kg-1和2.0 mg·kg-1的DSS.缺血2h,再灌注24h后,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率,酶联免疫学方法测定血清及缺血侧脑组织血清白介素-10(IL-10)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缺血半损伤区皮层组织IL-10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脑梗死灶,脑组织含水率升高,血清及脑组织IL-10含量降低;DSS治疗后,血清及脑组织IL-10含量升高.结论:DSS可通过提高调节性T淋巴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
作者:刘宗亮;黎晓;李良东;杨琴;王振文;黄志华;刘瑞珍;肖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肠造口皮肤粘膜分离合并造口周围脓肿患者的佳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6例肠造口皮肤粘膜分离合并造口周围脓肿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主要包括:造口皮肤粘膜分离处彻底清创,填塞藻酸盐银离子敷料,造口周围应用防渗漏材料,肠造口周围脓肿切开持续冲洗和负压引流,联合应用湿性愈合敷料,同时做好饮食指导、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结果:15例患者如期愈合,1例患者因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而延期愈合.结论:对于皮肤粘膜分离合并造口周围脓肿患者,通过对分离处的彻底清创,填塞藻酸盐银离子敷料,造口周围应用防渗漏材料,脓肿切开处持续冲洗和负压引流,联合应用湿性愈合敷料等,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作者:彭春英;谢三风;孙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初步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ATF3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选取98例术后病理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于2007年1月~2009年5月在我院行肺癌根治术,选取同一患者距离肺癌组织≥5 cm切缘的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组,同时分别选取正常肺组织30例及炎性肺组织30例分别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及RT-PCR检测肺组织中ATF3表达水平,并结合肺癌患者随访数据运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期分析.结果:ATF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呈高表达率,ATF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显著差异性(P<0.05).生存分析提示ATF3的阳性组的生存期较ATF3阴性组的低(P <0.001).结论:ATF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表达水平与癌旁组、正常肺组织组及炎性肺组织的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性;且ATF3蛋白表达在淋巴结转移情况和TNM分期中有相关性;ATF3表达水平可作为肺癌患者术后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作者:杜志明;江柏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思乐扣在防范腹腔置管非计划拔管的效果.方法:将78例腹腔置管患者按照置管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透明敷料联合胶布固定的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思乐扣,观察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结果:实验组非计划拔管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8,P<0.01).结论:思乐扣能有效防范腹腔置管非计划拔管.
作者:华媚;余美丽;陈丽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设计一种紫外线消毒灯智能控制器.方法:实地调查,根据临床需求设计功能,制作样机经试用反馈后不断改进.结果:设计的智能开关具有定时、累计使用计时、防误开和工作防误入等功能.结论:本研究可提高紫外线灯消毒的安全性,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为医院科室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消毒工作方式.
作者:欧阳威;钟冬秀;谢宗越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