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康伟;王吉萍;陈森;李丽莎
目的:探讨鹿角形肾结石采用经皮肾穿刺碎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鹿角形肾结石患者,时间范围为2015年5月-2016年5月,共纳入8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经皮肾穿刺碎石)与对照组(开放性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2/40)、20.0%(8/4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鹿角形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经皮肾穿刺碎石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6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63例和舒适组63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舒适组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心率和心理情绪以及护理后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前,舒适组和常规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AS评分和SDS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舒适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舒适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4±2.3)分,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为(80.1±3.0)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保持患者血压和心率稳定,同时还能改善心理情绪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徐凤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342例于血液科就诊的贫血患者的病因.方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血液科收治的342例贫血患者的贫血原因进行调查.结果:①342例贫血患者中,缺铁性贫血175例,占51.17%,主要原因有慢性失血,其次为摄入不足跟吸收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45例,占13.16%,主要原因有长期接触有毒物质、原发性再障以及药物性再障等;巨幼细胞贫血80例,占23.39%,主要原因有摄入不足以及机体消耗与需求增加;溶血性贫血20例,占5.85%,主要原因有自生免疫疾病和机械性溶血性贫血;混合性贫血22例,占6.43%,主要原因有摄入不足跟吸收障碍.②缺铁性贫血175例,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贫血各占6.86%、45.71%、41.71%、5.72%;再生障碍性贫血45例,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贫血各占11.11%、26.67%、13.33%、48.89%;巨幼细胞贫血80例,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贫血各占21.25%、25.00%、50.00%、3.75%;溶血性贫血20例,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贫血各占15.00%、30.00%、50.00%、5.00%;混合性贫血22例,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贫血各占13.64%,31.82%,36.36%,18.18%;③342例贫血患者中,治愈282例,死亡27例,20例患者确诊后自动离院,13例患者仍在治疗当中.其中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混合性贫血治愈率较高.再障患者死亡率高.结论:贫血原因诸多且复杂,定期健康体检,及早发现,仔细找明病因,对症治疗,尽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许文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分为联合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联合组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对照组单纯给予全麻方式,观察两组麻醉前、麻醉后10min、气腹后10min和放气腹后10min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神经损伤(MB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中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麻醉后10min、气腹后10min和放气腹后10min MCP-1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10min、气腹后10min血糖、皮质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麻醉后10min、气腹后10min和放气腹后10min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对麻醉要求高,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相比于单纯的全麻方式,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更利于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减低麻醉前后不良应激反应,保护神经功能,且安全性好,建议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梁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临床运用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在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所收治的抑郁症80例患者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氟西汀治疗,观察组予以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应用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经治疗之后,两组患者HAMD明显比治疗前低,其中观察组在1周的治疗之后评分明显的下降,而对照组自第2周之后才开始有明显的下降.待治疗完毕之后,两组患者HAMD的总分类似.结论:针对抑郁症的治疗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两种药物疗效比较接近,而艾司西酞普兰相对具有较快的起效速度并较少产生并发症,故在临床治疗的应用较为安全.
作者:李益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1:49枸橼酸钠抗凝剂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间的100份正常输血检验标本,分别采用1:49枸橼酸钠、肝素钠以及EDTA-K2抗凝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并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聚凝胺法交叉配血,全面检测上述抗凝剂对交叉配血结果的影响.另外,选取艾滋病抗体(HIV)、梅毒抗体(TP)、丙肝抗体(HCV)以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各30例阳性标本,观察化学发光法检查下,1:49枸橼酸钠抗凝管对上述4种阳性标本的影响.结果:经对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钠抗凝剂的筛选,1:49枸橼酸钠抗凝管抗凝效果佳;且对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结果无明显影响;同时,1:49枸椽酸钠抗凝与不抗凝采血管对HIV、TP、HCV及HBsAg各检测结果相近,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临床采用1:49枸橼酸钠抗凝剂既可以全面提升临床交叉配血、输血前检查效率,同时,也具有检测准确性高、检测时间短的优势;故1:49枸橼酸钠抗凝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钦;李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流行性感冒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中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患者治愈7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鼻塞缓解时间、退热时间、疲劳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腹泻、1例恶心症状;对照组出现1例心悸、1例腹泻.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双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科护理应用在医院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骨折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自愿接受本研究,且有完整临床资料,随机分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医院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全科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达97.00%,显著高于对照组79.00%(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在护理文书、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消毒隔离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中实施全科护理干预,能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率,同时更高地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等负面情绪,值得借鉴.
作者:刘慧;陈文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眼底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5年4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10例(360眼)眼底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105例(187眼)、105例(173眼),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全血粘度为(4.75±0.13)mPa·s、血浆黏度为(1.45±0.14)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为(3.83±1.0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动力学指标(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60%,显著高于对照组64.17%(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眼底病患者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提高患的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沈健;孟祥俊;周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1日到2016年5月31日我院收治的出现产后出血症状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结果:从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止血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等相关数据分析,观察组治疗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总有效率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丹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腓骨近端截骨术与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32例(39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6例(21膝)]和对照组[16例(18膝)],观察组予以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手术前后HSS评分、VA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等指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HSS评分、VA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术后HSS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近端截骨与单髁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腓骨近端截骨术手术和恢复时间更快、患者经济上更能承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魏廷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护理的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健康及心理状态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理健康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结核患者中可帮助患者克服治疗中的心理问题,树立康复信心,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疾控中心的作用.方法:选取某疾控中心2016年1月-12月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所有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疾控中心措施及作用.结果:全年总发生次数为13次,发病人数为264人,死亡人数1例,其中,传染病事件数6次,学校发生数5次,社会发生数2次.发生时间为3月、4月、7月、10月.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降低其对公共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威胁.因此,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以及控制工作,并且还需要完善有关制度与管理措施,从而提高疾控中心应对能力.
作者:郭建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丙泊酚麻醉,联合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T0)、入睡后(T1)、肠镜到达回盲部(T2)以及麻醉苏醒(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两组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缺氧、心律失常、呼吸暂停和体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T1、T2、T3的HR和MAP与T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缺氧、心律失常、呼吸暂停以及体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可以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患者苏醒快,丙泊酚用量以及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李火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在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的价值.方法:搜集2016年02月份-2017年02月份在我院行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74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37例,参照组患者在术后使用地佐辛与格拉司琼进行镇痛,研究组在全身麻醉以前实施椎旁神经的阻滞,手术结束以后应用地佐辛与格拉司琼镇痛,比较两组麻醉术后患者的情况.结果:在术后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研究组患者术后镇痛的评分明显要比参照组小,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而在术后48小时,参照组患者术后镇痛的评分与研究组较为接近,组间比较缺乏显著地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额外追加的其他镇痛药物例数和参照组患者相比,数值大小有明显的差异,组间比较有统计的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参照组患者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参照组小,组间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患者不易发生并发症,值得应用.
作者:鲁燕;刘虎;姚卫东;戴泽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优选中华苦卖菜总三萜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方法:以中华苦卖菜总三萜含量为指标,采用超声波提取方法分别考察了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乙醇浓度对总三萜含量的影响.结果:超声提取中华苦卖菜总三萜的佳条件为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45℃,乙醇体积分数为80%.结论: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提取中华苦卖菜总三萜,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可较好地用于中华苦卖菜总三萜的提取.
作者:袁文静;韩忠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气体麻醉用于老年手术患者中对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剖析本院在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期间接诊的108例老年手术病患的病历资料,以患者自愿选择的麻醉方案为分组依据,将108例入选者分成两组:实验组(n=54)采用丙泊酚麻醉方案,对照组(n=54)采用异氟醚麻醉方案.观察两组术后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比较术后24h S100β蛋白水平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术后3h、6h以及24h时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术后1天的S100β蛋白水平为(0.052±0.027)μg/L,比对照组的(0.073±0.025)μg/L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手术病患积极采用丙泊酚麻醉方案,可减轻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有助于改善预后.
作者:周晓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剖宫产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156例剖宫产患者,对其采取护理措施的过程中观察剖宫产患者在术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及时、科学、细致地剖宫产产妇术后护理,能帮助产妇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及早康复出院.结论:细致的观察和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可有效防止剖宫产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使其尽早康复出院.
作者:黄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在膀胱结石患者中使用经前列腺电切镜钬激光治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膀胱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45例对照组与45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输尿管肾镜下的钬激光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经前列腺电切镜钬激光治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其次,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膀胱损伤率为4.44%,对照组为22.2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膀胱结石患者采取经前列腺电切镜钬激光法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手术的一次成功率,对于降低手术风险、减少膀胱损伤均具有积极意义,疗效显著,可推广.
作者:彭小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低电压与低浓度碘对比剂对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中的影响.方法:将50例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A组采用100 kV、370 mg I/mL、流速4.0 mL/s的对比剂进行干预;B组采用80 kV、270 mg I/mL、流速4.0 mL/s的对比剂进行干预;对图像质量进行定性评价及定量评价.结果:主动脉、前降支、旋支及右冠脉各处的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两组CNR及SN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受照ED值及DLP值均明显低于A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64排CT机行冠状动脉成像诊断时采用描管电压80 kV配合使用270 mg I/mL的低浓度对比剂进行干预,可在维持冠脉成像质量的同时y并降低患者受辐射剂量.
作者:王史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