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长抑素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杜艳丽;才超;张玲;董秋月;杜静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生长抑素, 香丹注射液,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就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8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泵注,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记录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将所得数据经专业统计学检验后获得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0.4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仅为69.05%,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52%)虽略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但两组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生长抑素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气孔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在药用植物鉴别中的应用

    气孔是植物地上器官表面由成对保卫细胞围成的孔隙,在植物分类鉴别、植物生理与生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药用植物鉴别方面也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对药用植物气孔特征及气孔与环境的关系进行阐述,并对气孔制样的注意事项进行探讨,可为中药材鉴别和药用植物学的教学科研提供指导和参考.

    作者:安丽敏;安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黄芩素的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的新研究进展

    黄芩素是黄芩发挥功效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菌抗病毒、保护心脑血管及神经元、解热镇痛、抗肿瘤、保肝、抗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作用.本文对黄芩素的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的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田硕;洪涛;张多;卢文颖;杨雪婷;雒江菡;王福玲;阎力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NO、NOS和ET-1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4例2型糖尿病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81眼)和对照组42例(77眼).两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睡前口服,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眼底改变及血浆NO、NOS、ET-1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O、NOS、水平明显上升,ET-l水平明显下降,与该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背景型DR患者血浆NO、NOS和ET-1水平,为早期防治DR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陶黎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的患者行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观察组的患者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滞留时间、术后总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恢复快、并发症少,应积极推广于临床应用.

    作者:周恩涛;金希冬;刘大治;杨文举;王宪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98例临床体会

    目的:对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在98例肾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治疗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09年3月-2014年11月期间经临床确诊并且在我院接受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治疗的肾结石患者98例,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治疗体会以及要求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经皮肾标准通道,单通道取石的患者有86例,双侧同期取石的患者有2例,结石总清除率为91.8%(90/98);术中术后均没有出现感染休克的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2%(9/98).结论: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在肾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具有很高的结石总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同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有效等诸多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高海峰;钱庆鹏;李天明;于广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儿童乙肝前S1抗原与乙肝两对半相关性的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儿童乙肝前S1抗原,同时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PCR)法对儿童HBV-DNA的检测,比较两个结果的符合率,从而探讨儿童前S1抗原在乙肝两对半的相关性的意义[1].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大连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化验肝功免疫的5-15岁儿童共60例.采集空腹肘静脉血,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定量方法化验乙肝前S1抗原,乙肝两对半,同时通过PCR法测定HBV-DNA的结果.结果:60例儿童在不同乙肝二对半模式下,HBV-DNA和乙肝前S1抗原检测结果中,例数无比较显著的差异,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2例HBV-DNA为阳性中乙肝前S1抗原阳性符合率为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9例HBcAb阳性患者检出乙肝前S1抗原阳性率为44.4%.结果提示虽HBeAg阴性.元论HBeAb阴性或阳性病毒复制的过程仍可能存在[2].结论:儿童检测乙肝前S1抗原能够较敏感的且在HBeAg阴性的情况下仍能反应乙肝病毒是否存在复制,较BV-DNA经济实用.

    作者:于小雯;吴向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干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238例确诊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组119例,给予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11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优质护理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95.80%明显高于常规组77.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3.28%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75.63%,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明显,促进支气管肺炎患儿尽早恢复健康,护理满意度不断提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海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接受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等麻醉方式,对其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2014年收治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根据麻醉方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A组患者术前接受全凭静脉麻醉方式,B组患者接受吸入麻醉方式.对比2组患者平均睁眼时间及术前术后各时间段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指数.结果:A组患者平均睁眼时间相对于B组患者要短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小时2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3小时MMSE评分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B组患者于术后24小时评分恢复到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外科手术患者无论应用全凭静脉麻醉或者吸入麻醉方式,都可能引发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但全凭静脉麻醉方式患者苏醒所需时间更短且术后恢复更快,对老年人而言更具临床应用价值,不会对患者意识造成严重影响,有利于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层流室护士对化疗药物暴露的认知及防护对策

    目的:调查层流室护士对化疗药物暴露的认知情况,制定防护对策.方法:选择我院6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对化疗药物危害性、危害途径以及防护措施进行调查.结果:56名护士(90.3%)能明确说出化疗药物的危害性,50名护士(80.6%)能明确指出化疗药物的危害途径,31名护士(50.0%)能够采取相应的自我防护措施.结论:层流室护士长期处于有细胞毒性、致癌性、不良反应大、对细胞杀伤力大以及胎儿致畸性等化疗药物的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中.但大多数层流室护士对于化药物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也没有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应该制定完善的防护措施,加强对层流室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加强对层流室护士的管理,有效控制化疗药物暴露对层流室护士的危害.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对瘦素促结肠癌生长转移作用的抑制及其机制

    目的:通过观察非甾体抗炎药,舒林酸及塞来昔布对瘦素结肠癌HT-29细胞株c-mycmRNA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组培养结肠癌细胞株HT-29分别与不同浓度的瘦素、舒林酸以及塞来昔布作用后,尚未出现显著细胞杀灭作用的NSAIDs临界药物浓度;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浓度瘦素组以及上述有效浓度的瘦素、临界药物浓度NSAIDs共同作用组细胞c-mycmRNA、VEGF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瘦素作用下,HT-29细胞的增殖水平及c-mycmRNA、VEGF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并呈现浓度依赖趋势.结论:瘦素能够促进结肠癌HT-29细胞株的增殖并使该细胞株c-myc、VEGF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无显著细胞杀灭作用浓度的NSAIDs即能够有效的抑制瘦素作用,抑制了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及转移.

    作者:李明强;刘春英;徐德魁;李芊蔚;王砚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状态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准确评估其容量状态至关重要.当前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状态的评估方法主要有超声测量生物标记物与上腔静脉直径、示踪剂稀释法以及相对血容量检测法等,但受限于检测手段的匮乏,其终的评估结果均不够精确.生物电阻抗技术因其非侵入性、操作简单、可重复、可全面反映人体肌肉、脂肪、容量负荷等优点,被应用于体检科、营养科.由于该技术可以对细胞外液量、细胞内液量、总水量、去脂体重等诸多参数进行准确测量,使得精确评估干体重以及提早诊断尿毒症性骨骼肌减少症成为可能.

    作者:张家隆;苏海华;王永红;张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入的8位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细致、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350位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中共有8例患者并发迷走神经反射.通过对患者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细致、合理的护理措施,患者的并发症状改善良好,且在治疗期间没有再次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或者其它的并发症,患者均成功治愈.结论:本研究采用合理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改善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张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非普拉宗片含量的测定

    目的:对非普拉宗片的含量进行定量检查;方法:本品在丙酮中溶解,故选择丙酮作为溶剂.利用非普拉宗溶于丙酮后呈酸性的性质,采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非普拉宗0.5g),置锥形瓶中,加中性丙酮(酚酞指示液显中性)40ml溶解后,加新沸过的冷水6ml及酚酞指示液数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 mol/)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并维持30秒钟不退.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 mol/L)相当于32.04mg的C20H20N2O2.结果:非普拉宗在M=32.14V+2.5314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精密度试验,平均值99.43%,RSD=0.41%;回收率试验,平均回收率99.3%.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该药品含量的检测.

    作者:于广华;张凤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过膜前后安神补脑液对镇静安神作用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小鼠自主活动和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所致睡眠时间,比较安神补脑液过膜前、过膜后的镇静安神作用,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小鼠自主活动实验观察各样品的镇静作用,利用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实验观察各样品的安神作用.Fdlin法测定小鼠脑内蛋白质含量,二苯胺试剂显色法测定小鼠脑内DNA含量,Oricinol试剂显色法测定小鼠脑内RNA的含量.结果:过膜前、过膜后的安神补脑液都能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过膜前安神补脑液能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睡眠时间,具有一定的安神作用.除过膜前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脑内DNA含量与空白组比均明显增加,RNA含量则无明显差异.与空白组比较,过膜后高、低剂量组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结论:过膜后的安神补脑液有镇静作用,但无催眠作用,并对脑组织中DNA和蛋白质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梁甜;孙桂波;孟祥宝;王永彬;解钧秀;孙晓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激痛点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激痛点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电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激痛点针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92.5%,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VAS麻木评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VAS麻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晕针2例,血肿2例,对照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激痛点针刀治疗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缓解疼痛和麻木的效果更好、起效更快,安全性较高.

    作者:高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百令胶囊对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疗效和感染率影响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对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临床疗效及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LN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治疗相同,观察组给予百令胶囊(1g,ti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年后临床疗效、感染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补体C3和血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尿蛋白、尿红细胞和SLEDA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89.71%)显著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年的下呼吸道感染率(4.41%)和总感染率(26.4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67%和4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5.59%)与对照组(39.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可提高LN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感染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杨志海;刘冰;陆健;侯小雪;尹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刺梧桐胶应用为缓控释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刺梧桐胶来源于梧桐科植物树干分泌物,是一种天然树胶.刺梧桐胶安全无毒、吸水溶胀、生物相容性好以及可生物降解的性质,使其成为新型缓控释药物载体成为可能.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国外研究者对刺梧桐胶作为药物载体的实验研究,并认为刺梧桐胶作为缓控释药物载体有着广阔前景.

    作者:耿雪;李燕;王红月;阎雪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三阴性乳腺癌3.0T磁共振的诊断意义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在三阴性乳腺癌诊断上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MRI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12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有34例,设为观察组;非三阴性乳腺癌[ER(+)/PR(+)/HER-2(-)型]78例,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种类型的乳腺癌在MRI影像学上强化模式、TIC-曲线特征及ADC值的差异.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MRI增强特征以环形强化为明显,而对照组以不均匀强化为主要特征,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叉(P<0.05).(2)两组患者TIC曲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ADC值为(0.81士0.23)×10-3mm2/s,对照组为(1.13±0.14)×103mm2/s,t=7.53,P<0.05,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MRI检查,有助于区分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ER(+)/PR(+)/HER-2(-)型],属于乳腺癌术前评估的一种重要无创检查手段,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梁汉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社区护理工作实施量化考核的方法及对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

    目的:总结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实施量化考核的方法,探讨其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笔者对我院管理的社区服务中心实施量化考核(于2014年5月开始),采用自制的量化表格,对临床护理中护士的10项护理工作在护理等待时间、护理态度、护理质量三个维度上赋值,根据护理质量调整奖金数额,评价、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量化考核实施前,社区服务中心护士的护理态度、护理技术、护理后访视与问题解决四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值均低于实施后,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实施量化考核能够促使护士严格根据规范要求操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通过奖金来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顾立学;孙伟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Vitapex加光固化氢氧化钙在直接盖髓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Vitapex加光固化氢氧化钙在直接盖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龋穿髓或者意外穿髓患牙46个,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Vitapex糊剂注射于露髓处后再用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对照组,Dycal氢氧化钙糊剂盖髓后垫底.充填治疗后6个月对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一致,两种治疗方法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itapex加光固化氢氧化钙对意外穿髓的治疗效果理想,是直接盖殖的理想材料.

    作者:茅海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