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胞凋亡技术的研究进展

余秦徽

关键词:细胞凋亡, 检测机制, 检测方法, 疾病防治
摘要:目的:细胞凋亡近的研究表明,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细胞凋亡与肿瘤、艾滋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和研究。因此对其新技术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和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细胞凋亡的特征,新检测机制、检测方法和细胞凋亡紊乱对某些疾病防治的影响作出简要的综述。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ICU危重病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

    重症监护室(ICU)是急症重症患者集中,运用现代诊断和治疗技术广泛的科室。机械通气(MV)是重症监护室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由于部分危重病患者的呼吸功能严重受损,需要在ICU进行机械通气辅助或控制呼吸以维持患者正常生理功能机械通气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后呼吸支持、呼吸衰竭、气体交换障碍、呼吸肌活动障碍等。凡是通气不足或(和)氧合欠佳,面罩吸氧后PaO2<60mmHg和(或) PaO2/FiO2<150,呼吸急促(RR>30-35bpm)或呼吸缓慢(RR<5bpm),肺活量小于15ml/kg,VT小于正常的1/3, VD/VT大于0.6及大吸气负压小于25cmH20,都是应用机械通气的指征[1]。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各种危重症患者施行机械通气治疗78例临床资料,总结呼吸机应用的特点和护理经验。

    作者:胥晶;段卫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后子宫大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4例剖宫产后因宫缩乏力、胎盘粘连植入发生的子宫大出血(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改良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并注入明胶海绵颗粒行栓塞术,其中5例疑胎盘植入患者栓塞前先行化疗药物MTX灌注。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后,72例患者子宫出血量明显减少,患者仅有轻微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发热,无严重并发症,保留了生殖功能,2例患者栓塞术后仍有活动性阴道流血,行次全子宫切除术。结论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具有止血迅速、患者创伤小、痛苦少等优点,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戴春芳;徐文健;薛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测定及制剂检查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并考察其含量均匀度。测得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为0.023%,占标示量的百分含量为90.89%,根据药典规定,该样品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符合要求(占标示量的90.0%~110.0%)[1]。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6%醋酸溶液40ml与1ml三乙胺稀释至1000ml),流速为lm/min,检测波长为260nm,进样量为5μl。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峰面积Y对进样量X(μg)的回归曲线为:Y=534.14X+41.358;R2=0.9953,线性范围为14~140μg/ml。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适用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卓艺;付俊美;奚俊杰;刘雪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妊高症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妊高症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妊娠高血压实施剖宫产手术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况、产妇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焦虑情况明显减轻,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妇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有利于产妇的康复。

    作者:刘静静;张大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作用。方法将9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一般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情志护理、指压按摩、腹式呼吸锻炼、服药护理及食养疗法等。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潘传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献血人数、献血量的影响方法改善献血环境,加强优质服务,提高专业技能,同期献血人数、献血量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献血人数增长率为46.06%,献血量增长率为38.49%结论舒适护理在无偿献血中受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蔡桂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原因分析及防治护理措施

    宫颈癌是我国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我国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死亡率排在卵巢癌之后,居第二位。对Ⅰb期、Ⅱa期病人,主要采取根治性子宫切除手术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手术治疗[1]。由于女性盆腔解剖较复杂,且该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切除范围大、脏器暴露时问长、操作难度大,因此,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术后尿潴留是宫颈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国外达3.8%-21%;国内7.5%-44.9%[2]。可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和永久的逼尿肌损伤,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且可延长住院日,增加病人费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宫颈癌术后尿潴留预防及护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妇科76例Ⅰb期、Ⅱa期宫颈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尿潴留的原因,探讨了术后尿潴留的综合防护措施。

    作者:胡莹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脑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在不同的控制状态下,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EF)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5月瑞金医院糖尿病足治疗中心的糖尿病足病患者58例(Wagner分级≥2级),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同值为切点,分为A、B两组,A组≥切点值,B组<切点值,统计分析两组中BNP/EF的关系。结果当HBA1C的切点值为8%、9%、10%时,A、B两组比较,患者性别、年龄、wagner分级、HDL、BNP、EF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足病患者中,HBA1C的控制水平在于改善心脏等大血管病变上意义不大。

    作者:王勃;周冬梅;汤正义;周云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口腔专科医院开展优质服务的措施与方法

    目的:探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和方法。方法:采取转变服务意识,改变工作方式,细化护理流程,优化护理内涵,改善激励机制等措施,严格护理质量监管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结果: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实效性工作方式,能够切实可行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气管插管全麻下支撑喉镜声带显微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全麻支撑喉镜声带显微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0例全麻支撑喉镜声带显微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100例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均一次手术成功,显效82例(82%),好转18例(18%),总有效率100%。结论: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权丽丽;单守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皮穿刺臭氧介入髓核溶解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5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通过术前心理护理、体位训练、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和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体位指导、加强监测、饮食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提高了手术疗效,手术优良率达96.36%。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是保证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消融术的成功,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食管癌外科手术围术期护理

    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是一种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被列为全球第九大恶性疾病。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占食管肿瘤的90%以上,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中居第2位,仅次于胃癌。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据统计[1],我国每年大约有15万人死于食管癌,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64-6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男性和女性比例约1.3-2.7:1,男性多于女性。食管癌可能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疾病,已经提出的病因与吸烟和饮酒、亚硝胺和霉素、慢性刺激、炎症、创伤、遗传因素以及饮水、饮食中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不良饮食习惯等有关,但确切病因尚不清楚。食管癌的治疗是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手术治疗是食管癌治疗首选的方法。对全身情况良好,有较好的心肺功能储备;I、II 和部分 III 期(T3N1M0和T4N1M0);放疗后复发无远处转移者都可以手术治疗。对较长的鳞癌估计切除可能性不大而病人全身情况良好者,可以先采用术前放化疗,待瘤体缩小后再外科手术[2]。围术期护理是保证食管癌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胸心外科5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

    作者:黄玉梅;权丽丽;李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金草热淋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240例临床观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常见的、多发的男性老年病之一,是尿道周围前列腺腺体进行性增生肿大,引起前列腺尿道狭窄。普通症状包括尿流细、排尿时憋尿、尿频、尿急、尿失禁等,可并发泌尿系感染甚至肾盂积水和尿毒症[1]。金草热淋丸是由本院男科孙一鸣教授在积累多年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研制而成,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理想药物。

    作者:樊金卿;赵兵;李岳;孙一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药品安全风险与对策研究

    本文分析了药品安全风险产生的多方面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风险的相应解决对策。

    作者:高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门诊静脉采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静脉采血过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门诊接受静脉采血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采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采血后状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门诊接受静脉采血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滕俊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手术切除脾脏70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手术切除脾脏70例治疗体会,对比手助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脾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5月~2013年5月,将70例脾脏切除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8例进行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hand-assisted laparoseopic splenectomy,HALS),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开腹脾切除术(open splenectomy,OS),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较少,术后肛门排气较早,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开腹手术,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跃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粹吸术后护理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行外科手术治疗主要目的是清除血肿,抢救生命,其次是尽可能减少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降低致残率、致死率。通过对我院脑外科2008~2012年收治的100例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分析,提高了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利红;徐增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出血并发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出血并发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12月到2012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7.5%;而两组的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并发症对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有较大影响,采用预见性护理能降低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降低死亡率,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李海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提取工艺对黄芪精口服液中成分的影响

    目的:采用水醇法和离心法工艺分别提取黄芪,用其提取液制备黄芪精口服液,对两种工艺制得的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的含量进行比较,离心法工艺制得的口服液中黄芪多糖含量优于水醇法。方法:运用水醇法和离心法对黄芪进行有效成分提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与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多糖和黄芪甲苷含量。结果:离心法中黄芪多糖和黄芪甲苷含量均高于水醇法。结论:离心法有效成分损失少,值得大力推广,适宜工业生产。

    作者:张良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额叶脑挫裂伤的手术时机探讨

    目的:介绍额叶脑挫裂伤的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探讨额叶脑挫裂伤的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我院自2007年5月至2013年5月共行额叶脑挫裂伤手术治疗102例,总结手术治疗病人术前的预后情况。结果:其中61例单侧开颅患者59例恢复良好,1例重残,1例因年龄大,死于并发症。41例冠状开颅患者中35恢复良好,重残2例,死亡4例。结论:对于额叶脑挫裂伤的手术时机选择在额叶脑挫裂伤病理生理变化过程中的第一和第二阶段。

    作者:周伟东;徐增良;张林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