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武;包洪卫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4例剖宫产后因宫缩乏力、胎盘粘连植入发生的子宫大出血(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改良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并注入明胶海绵颗粒行栓塞术,其中5例疑胎盘植入患者栓塞前先行化疗药物MTX灌注。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后,72例患者子宫出血量明显减少,患者仅有轻微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发热,无严重并发症,保留了生殖功能,2例患者栓塞术后仍有活动性阴道流血,行次全子宫切除术。结论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具有止血迅速、患者创伤小、痛苦少等优点,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戴春芳;徐文健;薛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严重眼球破裂伤合并眶容积扩大手术中应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眶内填充材料(包括medpor板及medpor义眼台)进行眼部外观整复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自2010至2012年间于我院就诊的严重眼球破裂伤后无光感合并眶容积扩大的12例12眼,全部采用眼内容剜出、自体巩膜瓣覆盖的medpor义眼台植入术治疗,部分联合medpor板行眼眶壁重建或眶内填充。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1例患者眶区凹陷全部得到满意矫正,1例发生轻度上眶区凹陷。9例患者义眼片配戴后一定范围内活动度良好(15°-30°)。3例患者活动度差。无一例义眼台暴露、移位及结膜囊狭窄发生。结论:严重眼球破裂伤合并眶容积扩大手术中应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眶内填充材料(包括medpor板及medpor义眼台)进行眶区重建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外观,得到较为理想的眼部整复及美容效果。
作者:章志扬;周雷;管丽娜;李婕;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5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通过术前心理护理、体位训练、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和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体位指导、加强监测、饮食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提高了手术疗效,手术优良率达96.36%。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是保证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消融术的成功,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对于难溶性药物而言,不能像水溶性药物一样,按照普通的方法制成释药完全的单层渗透泵片。本论文主要介绍通过固体分散体技术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再制备成单层渗透泵制剂,进而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及其体内生物利用度。
作者:付聪;杨硕;王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细胞凋亡近的研究表明,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细胞凋亡与肿瘤、艾滋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和研究。因此对其新技术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和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细胞凋亡的特征,新检测机制、检测方法和细胞凋亡紊乱对某些疾病防治的影响作出简要的综述。
作者:余秦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使用微波技术在胆道镜下治疗胆道息肉的适应症及应用方法。方法:在胆道镜直视下对胆管壁病变43例(包括胆管息肉、胆管息肉样病变)进行微波治疗:采用功率90~110w,直视下将辐射头插入病变实质内,使病变局部发白炭化。结果:胆管息肉及息肉样病变43例次46处,经微波治疗,所有胆管壁病变均消失或基本消失。胆道镜复查或影像学检查未见复发。本组所有病例术后无明显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在随访期内肝功能检查无特异性改变,胆道无明显狭窄形成,胆道镜使用后无损坏,图像显示仍良好。结论:用本方法治疗的息肉直径建议为1厘米以内。所有患者必须活检,以排除胆管细胞癌。用本方法治疗胆管息肉,充分利用了微波技术和胆道镜技术两者的优势,且操作安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伟;马利林;朱建伟;陈瑞新;夏骏;田晓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毕业实习是药学学生从课堂走入工作岗位的过度阶段,探讨有效的实习带教方法,激发实习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自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间行膝关节正侧位X线平片及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资料51例, CT 扫描结果参照Schatzker标准[1]分型,51例中:Ⅰ型11例;Ⅱ型12例;Ⅲ型8例;Ⅳ型11例;Ⅴ型6例;Ⅵ型3例。骨科医生根据骨折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复位及内固定。结果:51例患者随访10~36个月,平均14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按Merchant评分标准[2]评定:其中优:38例,占77%;良:10例,占20%;可:3例,占6%。结论: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的应用可对胫骨平台骨折准确分型,从而正确指导临床选择手术入路、复位和内固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葛勤;王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63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84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环境、心理、呼吸、饮食和运动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患者更好的生活。
作者:刘后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聚髌器结合克氏针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6例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记忆合金聚髌器结合克氏针针固定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随访5-24个月,其优良率93.2%。结论采用记忆合金聚髌器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效果良好。
作者:冯武;包洪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56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其中88例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与年龄、伴发其他慢性疾病、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等因素有关。结论及时去除或治疗诱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对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极为重要。
作者:邵慧;石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基层二级综合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探讨基层医院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基层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果基层医院普遍存在三级网络组织不健全,领导不重视、院感管理投入不足、感染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流动性较大等等,提出改进措施。结论要搞好基层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必须从基层医院的现状出发,用行之有效地防控措施,保障医院的医疗安全。
作者:闫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PFNA与DHS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一组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为PFNA组),另一组应用滑动压髋螺钉内固定系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DHS组)。术后患者均随访8-24个月,比较两种术式的Harris评分、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PFNA组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3.3%,DHS组为80.0%,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DHS组,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PFNA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少、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等优点,Harris评分优良率优于DHS组。 PFNA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效果优于DHS,尤其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器械。
作者:汤重喜;周景福;赵华;刘鹏;刘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和方法。方法:采取转变服务意识,改变工作方式,细化护理流程,优化护理内涵,改善激励机制等措施,严格护理质量监管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结果: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实效性工作方式,能够切实可行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实施循证护理的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与之前实施整体护理模式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循证护理组在临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可提升护士素质,提高护理质量,明显降低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爱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阿托品是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药物之一,合理应用阿托品与用药速度是救治关键。因此,用药过程中的观察和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陈伟;刘启华;董玉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溶液治疗放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于放化疗开始1-14d发生口腔溃疡患者,治疗组用康复新溶液15ml口含,对照组用锡类散局部喷洒溃疡面,两组均每日使用4次,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8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溶液治疗放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疗程短,疗效好。
作者:李娟;顾平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研究是通过对我院及兄弟院校制药类实训基地现场教学现有模式的调查,在分析了制药类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整理并提出了实训教学新方法、新思路,力求对制药类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有所帮助。
作者:张小年;赵立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我校在校大学生的蛋白质、脂肪和钙、铁、锌、镁等营养物质的营养状态,掌握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760名大学生进行营养行为和连续5d的24小时回顾法膳食调查。结果:大学生营养不良者达44.64%,营养过剩者占4.89%,膳食蛋白质、能量、钙、铁等摄入量与推荐的DRIs相比,都普遍不足。男、女生平均血清钙、铁、锌、镁等浓度都在正常参考值范围。
作者:柳春波;王舒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9月我院接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12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降低心血管疾病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佟爱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