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荷珍
目的:介绍额叶脑挫裂伤的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探讨额叶脑挫裂伤的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我院自2007年5月至2013年5月共行额叶脑挫裂伤手术治疗102例,总结手术治疗病人术前的预后情况。结果:其中61例单侧开颅患者59例恢复良好,1例重残,1例因年龄大,死于并发症。41例冠状开颅患者中35恢复良好,重残2例,死亡4例。结论:对于额叶脑挫裂伤的手术时机选择在额叶脑挫裂伤病理生理变化过程中的第一和第二阶段。
作者:周伟东;徐增良;张林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磁共振颅表定位网对颅内小病灶进行术前定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磁共振颅表定位网定位技术,对26例颅内小占位病灶进行术前定位,然后进行小骨瓣开颅手术,将颅内小病灶显微镜下全切。结果:26例患者经过定位网定位后,准确而微创地切除了病灶,而且诊治过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磁共振颅表定位网具有定位准确、安全等优点,是重要的神经外科微创诊疗技术。
作者:韦有佩;刘希光;李芳;樊拥军;蔡亮;李波;邵世珂;张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比较AO张力带内固定与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横断型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骨科诊断为横断型髌骨骨折的患者41例,并行手术治疗,分为AO张力带内固定组(Ⅰ组)25例和聚髌器内固定组(Ⅱ组)16例,根据陆氏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的常见并发症情况,并作出统计。结果AO张力带治疗组(Ⅰ组)优良率为64.00%,镍钛聚髌器内固定组(Ⅱ组)优良率为87.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病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髌器内固定较AO张力带内固定对横断型髌骨骨折的治疗疗效较好;AO张力带内固定与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作者:吉启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祛痰、吸氧、有创及无创呼吸机支持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天,静脉滴注,连用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白细胞总数、体温、PO2、SaO2,及PaO2/FiO2变化,并检测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血小板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住院日治疗组[(18.32±7.32)天]与对照组[(23.00±7.04)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3天和7天的体温、白细胞总数,ICU住院时间,PO2,SaO2,PaO2/FiO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小板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柏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n 1ine HDF)对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尿毒症患者行前稀释法 On-line HDF,并与10例行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磷(SP)下降率及治疗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机HDF治疗后血清Scr、BUN、SP水平显著降低,患者对联机HDF治疗效果和耐受性显著优于HD,透析并发症和不适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HD。结论联机HDF治疗尿毒症患者疗效优于普通透析,尤其适合心血管功能不稳定或有透析相关并发症的患者,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润蕾;周莲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献血人数、献血量的影响方法改善献血环境,加强优质服务,提高专业技能,同期献血人数、献血量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献血人数增长率为46.06%,献血量增长率为38.49%结论舒适护理在无偿献血中受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蔡桂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我科扁桃体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7例扁桃体切除术后大出血的患者,护理中通过多种措施可及早发现术后出血并协助医师处理术后出血情况,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结果:17例患者均得到及时止血,救治成功。结论:做好术前健康教育,消除患者心理恐惧,术后认真细致地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术后大出血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任务,可以减少扁桃体术后大出血的发生,为促进手术伤口的顺利愈合提供保障。
作者:张希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分析了药品安全风险产生的多方面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风险的相应解决对策。
作者:高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Kis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对Kiss-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方法检测73例结直肠癌、正常结直肠组织和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SW480、W1116、LoVo中Kis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应用realtime-PCR、Western-blot技术检测相应组织和细胞中Kiss-1基因mRNA和蛋白质(Metastine)的表达量。结果:结直肠癌中Kiss-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82.19%)高于正常组织(6.31%)(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甲基化阳性组Kiss-1基因mRNA和Metastine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甲基化阴性组(P<0.05)。而HCT116、SW116和SW480细胞中Kis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LoVo 细胞甲基化阴性;定量分析 Kiss-1基因 mRNA 和 matestin 表达量,结果显示 Lo-Vo>SW480>SW1116>HCT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Kis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引起Kiss-1基因表达下调。
作者:林素勇;陈志华;陈绍勤;戴起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使用微波技术在胆道镜下治疗胆道息肉的适应症及应用方法。方法:在胆道镜直视下对胆管壁病变43例(包括胆管息肉、胆管息肉样病变)进行微波治疗:采用功率90~110w,直视下将辐射头插入病变实质内,使病变局部发白炭化。结果:胆管息肉及息肉样病变43例次46处,经微波治疗,所有胆管壁病变均消失或基本消失。胆道镜复查或影像学检查未见复发。本组所有病例术后无明显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在随访期内肝功能检查无特异性改变,胆道无明显狭窄形成,胆道镜使用后无损坏,图像显示仍良好。结论:用本方法治疗的息肉直径建议为1厘米以内。所有患者必须活检,以排除胆管细胞癌。用本方法治疗胆管息肉,充分利用了微波技术和胆道镜技术两者的优势,且操作安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伟;马利林;朱建伟;陈瑞新;夏骏;田晓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聚髌器结合克氏针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6例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记忆合金聚髌器结合克氏针针固定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随访5-24个月,其优良率93.2%。结论采用记忆合金聚髌器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效果良好。
作者:冯武;包洪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而近几年中药重金属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本文对近几年重金属检测及净化方法做了概述。以期对重金属检测及净化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雷艳华;汪洋;成秉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前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清洁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经过专科医生确诊并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在胶囊内镜检查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清洁,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在胶囊内镜检查前口服33%硫酸镁进行肠道清洁,分析每例患者内镜下消化道内的气泡量、消化液清洁度以及整体观察效果。结果胶囊内镜检查前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清洁肠道能明显改善肠腔内的清洁度、减少气泡量,改善胶囊内镜对肠腔的整体观察效果。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前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清洁,能明显提高胶囊内镜检查的图像质量。
作者:张爱芳;杨志杰;缪学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草甘膦(glyphosate)是目前世界上产量大的除草剂,农业上使用广泛,中毒病例近年报道有所增加[1-8]。现对我院自2007年10月以来收治的32例口服草甘膦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于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研究是通过对我院及兄弟院校制药类实训基地现场教学现有模式的调查,在分析了制药类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整理并提出了实训教学新方法、新思路,力求对制药类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有所帮助。
作者:张小年;赵立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剖胸过程实质是“人工气胸”。剖胸后将引起“剖胸侧肺萎陷、反常呼吸、纵隔摆动、心输出量降低”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而且手术中侧卧位对呼吸和循环影响较大,影响通气/血流比值。因此,剖胸手术往往需要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正压通气给氧的方法来克服人工气胸导致的病理生理改变[1]。剖胸手术后胸腔负压如何重建是施行剖胸手术首先应妥善解决的问题。可以说,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胸外科应用广泛的急救和护理技术,它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2]。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对剖胸手术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我院2008年1月-2013年5月150例剖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胸科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经验。
作者:刘巨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而导致的弥漫性肝损害。病理上有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假小叶形成等特点[1]。在代偿期可无明显症状,失代偿其可出现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症候群。主要表现为乏力、消化道症状、出凝血障碍、内分泌障碍、低蛋白血症、及腹水、脾功能亢进,并可有感染、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腹腔积液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早期可是应用药物治疗消退,但晚期难治性腹水还需要反复穿刺放液才能缓解症状。反复腹腔穿刺不仅增加穿刺风险,而且加重病人的痛苦,我科应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膜置管引流治疗6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效果满意。
作者:郑玉香;董晓辉;吕希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动物模型口腔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6、NF-κB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5只成年杂种犬,每只犬全麻下拔除下颌前磨牙,即刻植入种植体,植入3个月确定骨结合后,丝线栓结法建立实验性动物口腔种植体周围炎模型, ELISA方法测量出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建立前后IL-6、NF-κB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建立后骨缺损呈楔形吸收;健康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检测到极少量IL-6及少量NF-κB;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检测到较多IL-6和NF-κB含量。结论:丝线栓结法可成功建立与临床实际近似的种植体周围炎模型。 IL-6、NF-κB参与实验性动物口腔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
作者:李岩;鲍莉;毕庆伟;崔丽华;赵玉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香豆素类化合物是药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同时它还用于消费品中,成为一类常见的添加剂。虽然香豆素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但是如果微量的致敏类香豆素类成分渗入到食品、化妆品中,就很可能会成为“隐形杀手”,长期接触必将产生严重的影响。
作者:汪洋;雷艳华;成秉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对于难溶性药物而言,不能像水溶性药物一样,按照普通的方法制成释药完全的单层渗透泵片。本论文主要介绍通过固体分散体技术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再制备成单层渗透泵制剂,进而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及其体内生物利用度。
作者:付聪;杨硕;王立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