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雪原;杨田福;李日昆;邱华明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眼轴改变及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的人工晶体度数计算.方法: 分析40例青光眼滤过术后成功控制眼压的原发开角型、闭角型青光眼的眼轴改变,以及分析20例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屈光状态对比情况.结果: 开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术后眼轴均变短,开角型青光眼平均为0.35mm,闭角型青光眼平均为0.32mm,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配对T检验,P<0.001),但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眼轴变化二者之间无差异(T检验,P>0.05),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屈光度为-1.72±0.22D,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屈光度为-0.98±0.24D,二者差异有显著性(T检验,P<0.001).(凡白内障术前常规给予-1.00D屈光状态).结论: 青光眼滤过术后眼压控制良好患者眼轴缩短,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术后人工晶体度数偏高,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人工晶体度数应以青光眼滤过术前眼轴为准,眼轴测量应列为青光眼滤过术前常规检查.
作者:廖武;曾广川;李瑜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提高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利用射频热凝蝶腭神经、筛前神经鼻内支加下鼻甲部分切除治疗3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结果:随访4年,显效19例(63.33%),有效6例(20.0%),无效5例(16.67%),总有效率83.3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热凝蝶腭神经、筛前神经鼻内支加下鼻甲部分切除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
作者:严雪原;杨田福;李日昆;邱华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渗漏的情况,给予合适的治疗措施.方法:局部封闭、冷敷、药物外敷、解毒剂、手术等治疗.结论:正确掌握各种化疗药物的性质,给药的途径,合理选择穿刺血管,预防化疗药物渗漏的永久性组织损伤.
作者:胡广;韩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左侧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和内镜特征.方法:对手术证实的10例左侧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左侧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呕血、黑便和脾大、脾功能亢进,患者具有胰腺疾病的特点,而无肝脏疾病的表现和检查异常.内镜下以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为主,占65.1%;食管、胃底静脉同时曲张占34.9%.术前易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结论:胰腺疾病可致门静脉高压,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是左侧门静脉高压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作者:曹德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54例子宫破裂发生的原因、救治经验.方法:对54例子宫破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因为:疤痕子宫、梗阻性难产、子宫收缩药物、损伤性因素及其它;54例病例中,痊愈47例,死亡7例.结论: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及实施,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提高产科质量,能有效地避免子宫破裂的发生及提高子宫破裂的治愈率.
作者:黄文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多发于中、老年女性.其原因复杂,临床表现繁多,误诊率较高.有些患者发病到确诊时间长达十余年,甚至更长时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本文就此病在临床常见的误诊原因作一些分析.
作者:高晓梅;万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多在颌面部及狭小口腔内进行,手术时间较长,手术细致,需要手术视野清晰,要求麻醉医师与麻醉机远离手术部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确保气道通畅,使气管导管妥为固定,我院麻醉科在这方面作了有益探索.
作者:廖万东;黄桂明;陈远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耳廓假性囊肿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尚无定论,无特效治疗方法.我科自2001年4月~2004年1月使用平阳霉素囊内注射治疗耳廓假性囊肿44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锦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在临床病理科工作中,受经济和人员素质的制约,许多基层医院无力开展快速病理诊断,从而影响临床外科工作的开展.从1999年9月至2003年8月我室把多功能快速组织处理仪应用于快速病理诊断上,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学文;张文忠;谢学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的医疗市场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使医院之间在人才的竞争上达到了异常激烈的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现阶段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各种弊端得到了暴露.要应对这种竞争,充分发挥医院在人力资源上的主动权,就必须转变观念,不断完善体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人才的稳定和素质的不断提高来增强竞争力,进而实现医院的全面发展.
作者:黄瑞忠;黄光生;董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诱导酶的产生和分布情况,并分析产酶特性和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用相邻纸片法对120株铜绿假单胞菌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提示IB阳性菌进行检测,同时用AutoSCAN-4型微生物分析仪和K-B琼脂扩散法检测其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12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诱导酶阳性株100株,阳性率为83.3%,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产IB十分严重,并与抗生素种类有相关性.产IB菌株对三代头孢,单环类,青霉素类的体外敏感试验不能正确反映临床的治疗效果.实验室应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产IB情况.临床上治疗首选亚胺培南,其次妥布霉素,应避免使用三代头孢,单环类,青霉素类.
作者:李世云;黄承斌;林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于2002年2月~2004年3月,对3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肝部分切除及狭窄胆管切开整形,肝肠吻合内引流等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龚先贵;余国宝;彭放根;刘显军;张君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碧兰麻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应用碧兰麻对118例下颌阻生智齿行局部浸润麻醉后拔除,观察其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 :103例麻醉效果完全无痛,15例轻微疼痛,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碧兰麻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操作方法简单.
作者:王华;邝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药物在两种体系中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探索其萃取药物的机理.方法:通过实验选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NH 4) 2SO 4-H 2O双水相体系及其成相条件,研究盐酸普鲁卡因(PCN)、盐酸普鲁卡因胺(PCNA)两种结构类似药物及盐酸氯丙嗪(CPZ)在PEG800-(NH 4) 2SO 4-H 2O及PEG2000-(NH 4) 2SO 4-H 2O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行为.结果:CPZ在两种体系中的一次萃取率分别为92.8%、90.5%.结论:按本文方法所形成双水相体系,无需使用震荡器,操作简便,萃取率高,方法重现性好,适用范围广.
作者:范小娜;程庚金生;丁冶春;黄志勤;李青松;余磊;李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关于创伤性癫痫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30例创伤性癫痫病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及高压氧治疗,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论:创伤性癫痫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及高压氧治疗较单纯常规治疗疗效有显著提高.讨论:脑循环治疗仪治疗结合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改善脑部微循环、提高受损脑组织的供血及供氧,减轻脑水肿、脑组织坏死、脑软化及瘢痕形成.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早期创伤性癫痫,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黄振林;黄争春;谢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讨论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例CT增强扫描诊断为肺动脉栓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血栓累及的部位、表现形式及其它改变.结果:18例患者累及76支肺动脉及其分支,其CT表现部分充盈缺损、附壁性充盈缺损、轨道征、完全性堵塞.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作为一种无创、快捷、有效的检查方法,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黎雪梅;王豫;余思秀;刘咏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白假丝酵母菌标准菌株(CCCMC1a、ATCC 14053)与临床分离菌株(C1-1、C1-2、 C1-3 、C1-4)于不同条件下荚膜层的厚度变化.方法:(1)将实验菌种沙保氏琼脂36小时培养物用生理盐水配成约含1×109个/ml的菌悬液,家兔耳缘静脉注射,1ml/只,同时用BALB/c小鼠腹腔注射,0.5ml/只;待实验动物发病后解剖动物,分别取家兔肾组织印片及小鼠腹腔液涂片进行Hiss荚膜染色镜检,用显微测微计测量荚膜层的厚度,各菌株随机计数40个酵母细胞的荚膜层的厚度值,取各菌株荚膜层厚度的均值进行比较. (2)实验菌株沙保氏液体培养物与同一菌株的抗血清作荚膜肿胀实验及血清交叉实验,Hiss荚膜染色镜检.荚膜层厚度的测量与计算方法同前.结果:(1)标准菌株与临床分离菌株在家兔及小白鼠体内均可形成荚膜,荚膜层的厚度可因不同菌种(株)和不同环境而有差异(均值在0.25~0.58μm不等;P<0.01或<0.05),边界明显.(2)用全菌抗血清作荚膜肿胀实验,可见菌细胞的荚膜明显加宽,且菌株之间可出现交叉阳性.结论:白假丝酵母菌的荚膜厚度可因不同菌种(株)和不同环境而有差异;荚膜肿胀实验显示各菌株除与相应抗血清作用出现荚膜肿胀实验阳性外菌株之间还可出现血清交叉阳性.
作者:马廉兰;钟有添;刘志春;王小丽;谢水祥;曾祥凤;李坊贞;张文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静滴国产米力农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及临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对3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滴注米力农0.5μg/kg/min,每天静滴6小时连用一周,记录治疗前后心率(HR),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临床心功能NYHA分级的改变.结果:米力农能使心力衰竭患者的SV、EF、CO、CI、均有显著提高(P<0.05〉.SVR显著降低(P<0.05〉.HR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米力农具有正性肌力和扩血管作用,可明显改善左室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
作者:谢东明;危小军;廖祥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肾病综合征是儿童常见疾病,居肾脏疾病发病率的前一、二位,多数研究提示其发病机理可能与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及体液免疫低下有关,为提高肾病综合征的治愈率,减少复发,我们就肾病综合征的某些免疫学指标进行研究,并针对其特点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宏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未行药物治疗或血压控制不满意的临床原发性高血压病,并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有明显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患者;所有患者规范化药物治疗(降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等),一年后,经TCD检测每位患者大脑中(MCA)、前(ACA)、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s)和舒张期血流速度(Vd),血管搏动指数(PI),频谱形态及血流音频信号等参数,并对药物治疗前、后各参数比较分析.结果:药物治疗后MCA、ACA、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MCA、ACA、BA的收缩峰速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 MCA、ACA、VA、BA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TCD显示:本组患者脑血管痉挛基本缓解,脑供血不足及脑动脉硬化也有明显改善.结论:规范化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对防治、延缓高血压病人脑血管病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钟一鸣;赖丽萍;谢东明;危小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