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酵母样菌耐药性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崔维韵;孔德青;冯玉华

关键词:酵母样菌, 耐药性, 检测方法
摘要:酵母样菌感染日益增多,耐药现象出现,通过体外药敏试验,合理选择使用抗真菌药物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就酵母样菌耐药性,唑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及耐药性检测方法的实用性等方面作一综述.
天津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西沙必利的不良反应分析与合理用药

    目的:对国内外的西沙必利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希望能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检索<药物不良反应光盘>,1980年至今的<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MIMS<中国药品手册互动光盘>及国内有关药学杂志,查阅西沙必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加以整理分析.结果:国内有关西沙必利的不良反应详细报道为12例,而美国报道西沙必利引起心律失常为341例,死亡80例.西沙必利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包括应用过量,使用肝脏P 450 CYP3A4酶抑制,延长QT间歇的药物等.结论:西沙必利的合理应用应避免禁忌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防止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毛东阳;林振礼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胶囊新剂型——益欣雪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比较阿司匹林胶囊新剂型(益欣雪)和片剂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冠心病患者分别进入益欣雪组和肠溶阿司匹林片剂组,服药4周后,观察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血黏度和临床副作用.结果: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在服用益欣雪和肠溶阿司匹林片剂组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含量服药前后均无明显降低(P>0.05),血小板聚集率与血黏度降低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益欣雪的胃肠道副作用明显低于片剂组(P<0.05).结论:益欣雪和肠溶阿司匹林片剂均具有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血黏度的作用,但益欣雪胃肠道不良反应轻.

    作者:聂晶;郑世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应用萃取-超滤两步法从过期人血中提纯人血红蛋白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实验方法,从过期的全血及血液制品(少浆全血;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中,提取人天然无基膜血红蛋白(SFHb).方法:采用甲苯萃取法有效去除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细胞膜等),再采用Millipore超滤装置分离提纯人血红蛋白,得到SFHb,然后建立合理的实验方法(电泳、紫外-可见光扫描、反相高效液相、库尔特血液分析系统和ABO血型凝集试验等),确定纯化产品的产率、浓度、纯度.结果:应用上述方法,测得SFHb的浓度为15.2 g/dl;纯度为98.3%;血型凝集实验:阴性;紫外扫描图谱、反相高效液相峰谱与对照品吻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产品呈均一分布,90%电泳迁移率近似Marker(45 KD);15%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确定了血红蛋白蛋白质的亚基组成及分子量,电泳迁移率与对照品完全一致.

    作者:樊晶;陈连旺;王巨存;刘树业;董峥;温志刚;王学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多肽的固相合成

    多肽的全合成不仅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多肽的全合成可以验证一个新的多肽的结构;设计新的多肽,用于研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多肽生物合成反应机制提供重要信息;建立模型酶,以及合成新的多肽药物等.自Merrifield创立并发展了固相合成多肽的方法,使多肽合成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对化学、生化、医药、免疫及分子微生物学等领域也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韩香;顾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创新与医药产业

    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是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这个概念一般包括下列五种情况:采用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1].此后,许多学者对创新进行了研究,极大地扩充了它的内涵.现在,创新已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国家、产业、企业甚至个人的前进与发展都离不开创新.

    作者:颜久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抗生素历史观念的转折点——世扶尼(头孢地尼胶囊)

    自70年代头孢菌素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以抗菌作用强、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少等优点在临床得到广泛使用,其销售金额逐渐攀升到抗感染药物总额的50%以上.但经过多年的临床使用,细菌对第一代头孢菌素已产生普遍的耐药性,对第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也在不断上升,临床医生迫切需要新一代对β-内酰胺酶稳定(即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生素来替代现有品种.于是近年药物研制的焦点便集中在第三、四代口服剂型头孢菌素上.据统计,自90年代以来上市的14种新头孢菌素中,三、四代产品就有11种,口服剂型的占9种之多.

    作者:文斌;王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降纤酶与复方丹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目的:比较降纤酶和复方丹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AICD)的疗效.方法:经CT或MRI确诊AICD病人6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胞磷胆碱加甘露醇等),降纤酶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降纤酶10 I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4~7日后给降纤酶5 IU,qd,7日为一疗程.复方丹参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16 ml(本品每毫升含相当丹参、降香生药各1 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12日为一疗程.结果:降纤酶组和复方丹参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和77%(P<0.01)差异显著.凝血因子1与血脂仅降纤酶组显著下降(P<0.05).两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降纤酶治疗AICD优于复方丹参.

    作者:王建刚;孔宪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口服和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用于早孕流产

    药物终止早孕现已被广泛采用,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终止早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通常采用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但胃肠反应较大,国外报道呕吐占40%[1].我院自1999年1月~2000年12月采用米非司酮分别配合口服或阴道放置米索的方法各100例终止早孕进行前瞻性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楚素伟;郎玉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世界药物新闻(五十五)

    1 celebrex有更多的适应证美国FDA批准法玛西亚/辉瑞药厂的COX-2抑制剂塞莱昔布(西乐保、celebrex)增加治疗急性疼痛和原发性痛经的治疗适应证.西乐保得到批准后法玛西亚称它成为COX-2(环氧化酶-2)特异性抑制剂中适应证多的药物,该药在美国已用于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治疗,该药还作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一种遗传性的可导致结肠癌的罕见疾病的辅助治疗.

    作者:郎奕;叶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酒石酸唑吡坦的合成工艺研究

    以6-甲基-2-(4-甲基苯基)-咪唑并[1,2-a]吡啶为起始原料,经缩合、氯化、脱氯、成盐等步反应制得酒石酸唑吡坦,总收率为35.7%.该合成路线具有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作者:周竞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沙立度胺用于胃肠疾病

    (编者注:沙立度胺(thalidomide,塔里陀迈,反应停,酞胺哌啶酮)50年代后期用作镇静剂,由于治疗妊娠呕吐造成数以万计的海豹肢体等畸形儿,1 961年从市场上撤出.以后临床报道沙立度胺治疗红斑结节性麻风病有效;近年来国外用沙立度胺治疗一些临床棘手的疾病:如白塞氏病、克隆氏病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口疮性口炎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利用生物遗传规则,根据体内核酸中碱基配对、转录原理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生物检测技术,具有快速、高通量、灵敏度高、精确性高等特点.

    作者:李静;吴妍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心房颤动的复律治疗新进展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1],成人房颤发病率为0.3%~0.4%,60岁以上达到2.0%~4.0%,75岁以上达到8.0%~11.0%.常见病因包括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冠心病、心肌病、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甲亢,另有6%~15%为孤立性房颤,无明确的病因.

    作者:林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终止妊娠20例临床分析

    终止10~16周妊娠一般采用钳刮术.手术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损伤也较大,子宫及内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早孕人工流产术.随着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药物抗早孕在临床的成功应用,探索安全、有效的终止10~16周妊娠的方法,已成为近年来计划生育临床科研中又一热点.文献报道,这种联合用药方法对终止10~16周妊娠也很有效.1999年7月~2000年3月本院共收治住院20例10~16周妊娠自愿要求流产的病例,采用联合用药,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温翠萍;温学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脑保护作用的临床分析

    我院神经内科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引起的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40例,并以35例作对照,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所选75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全部患者按全国第6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996年),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8~83岁,平均60.85岁.

    作者:许雅琴;陈泽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双氯芬酸钠的血药浓度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双氯芬酸钠的HPLC测定法.方法:取血清0.5 ml,以吲哚美辛为内标,用叔丁基甲醚提取,在50 ℃水浴条件下氮气挥干,残渣用200μl流动相复溶,40 μl进样.色谱条件:SP HERI-C18柱(4.6 mm×250 mm,10μm);流动相:0.25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甲醇(36:64 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63 nm.结果:本方法在0.067~17.12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 5(n=5).检测限为8 ng/ml.高、中、低三种浓度的绝对和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0.08%~92.10%,94.03%~99.88%,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0.87%~3.03%,1.73%~4.76%.结论:本方法灵敏、特异、简便,可用于临床双氯芬酸钠血药浓度检测.

    作者:王巨存;邢国胜;徐彦贵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入选111例UAP患者,随机分成LMWH组和普通肝素组(UFH).LMWH组皮下注射LMWH 2500 U,2次/d,连续5日,1次/d,2~3日;UFH组皮下注射UFH 7 500 U,2次/d,连续5日,1次/d,2~3日.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变化、副作用及实验室指标.结果:LMWH组与UFH组同样有效控制UAP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LMWH组有效缓解症状的时间较UFH组短、副作用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LMWH治疗UAP有效、安全、方便.

    作者:王静;王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2,4-二硝基酚所致小鼠发热模型的建立及阳性解热药物的选择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小鼠发热模型,使之应用于解热药物药效初筛.方法:①2,4-二硝基酚14 mg/kg、28 mg/kg和35 mg/kg皮下给药后,分别于0.5、1.0和1.5小时三个时间点测定小鼠体温.②在造模前0.5小时,口服乙酰水杨酸0.8 g/kg和腹腔给予安痛定(按所含氨基比林20 mg/kg给药),并于造模后0.5、1.0和1.5小时测定小鼠体温.结果:2,4-二硝基酚可引起小鼠发热,升温1℃左右.乙酰水杨酸作为阳性对照药应用于此模型引起大量动物死亡.安痛定的解热作用肯定.结论:小鼠应用2.4-二硝基酚可建立化学性发热模型,但升温持续时间短暂,对作用快速且强大的解热药物药效初筛具有应用价值,乙酰水杨酸不能作为阳性对照药应用于此模型.

    作者:张富赓;胡人杰;姜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伤科接骨片治疗成人胫腓骨骨折疗效

    从1 998年6月,对成人胫腓骨骨折除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外,配合口服伤科接骨片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3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用药组和对照组.用药组20例,男1 6例,女4例,年龄20~50岁,平均32.5岁.对照组18例,男1 5例,女3例,年龄18~52岁,平均34.2岁.

    作者:孙印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纳洛酮临床应用进展

    纳洛酮(naloxone简称NLX)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是阿片受体的纯拮抗剂,无激动活性.药用品为盐酸盐.美国于1971年开始应用于临床,我国卫生部1985年批准将其应用于阿片类药物中毒的急救和阿片类药物成瘾的诊断及麻醉镇痛药中毒的抢救,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天津药学杂志

天津药学杂志

主管: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