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巨存;冯亦颖;朱铁梁
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系人体脂代谢失调所致,主要是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水平过高或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水平过低,它是构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公认的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它又与许多疾病相关[1].因此,纠正脂代谢紊乱,对改善冠心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症状,降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秀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目前国内外报道均认为,如果能正确选择病例和正确选择分娩时机,应用适当有效方法,计划分娩仍不失为一种保护高危孕产妇,减少围产儿死亡,提高围产期保健水平的有效手段.宫颈成熟异常是影响妊娠与分娩顺利进行的因素之一,如足月妊娠时宫颈尚不成熟可致超期或过期妊娠;高危妊娠终止时宫颈不成熟,引产失败后的剖产率可达50%;计划分娩时宫颈成熟度低可致产程延长,手术产率升高[1].因此,促宫颈成熟是围产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现将计划分娩促宫颈成熟的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王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0.2%环丙沙星注射液较为广泛地运用于临床,由于疗效较好,临床需求量渐增.但药液颜色容易变黄,杂质含量往往超过限度.经过精心摸索,在各个环节中查找原因,取得一定的经验,做了一些改进.现将改进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程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定痫止痉胶囊治疗痫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痫证患者采用定痫止痉胶囊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6.7%和90%.结论:定痫止痉胶囊治疗癫痫临床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
作者:王惠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室直接灌注金尔伦(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再灌注后的不同时间点(3、6、24小时),通过脑室直接灌注、腹腔注射和脑室灌注+腹腔注射的方式使用金尔伦,观察用药后大鼠神经功能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计算脑梗死体积比、脑水肿体积和脑含水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金尔伦组的脑梗死体积比、脑水肿体积和脑含水量均明显减轻,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这种保护作用逐渐降低,脑室灌注和腹腔注射联合用药的保护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脑室灌注或腹腔注射.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使用金尔伦具有明显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脑室灌注和腹腔注射给药的保护作用相似,但在损伤后的早期(6小时以内)、超早期(3小时以内)采用脑室灌注和腹腔注射联合给药的方式效果佳.
作者:杨帆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组56例)与对照组(消心痛组30例).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10丸,口服tid;对照组,消心痛(硝异梨醇)10 mg,口服tid.疗程均为8周.观察抗心绞痛疗效,缺血性心电图变化,降脂作用.结果: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96.43%,对照组70%;心电图改善,治疗组60.7%,对照组53.3%;降血脂作用,治疗组胆固醇(TC)降低21.6%,甘油三酯(TG)降低18.3%,对照组TC降低9.6%,TG降低10.1%.结论:对稳定型心绞痛长期选用复方丹参滴丸较消心痛更合适,具有更少的副作用.
作者:邓国辉;何俊泰;李炳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大量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得以存活,加上乙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脑血管病等发病率较高,导致心衰的发生率上升.
作者:杨显荣;李月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Flaslodex首次获准上市阿斯利康公司开发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通用名:fulvestrant)在美国首次获准上市.该药作为二线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患有雌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绝经女性患者.该药于今年5月底投放市场.
作者:张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小剂量苯那普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扩张型心肌病46例,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苯那普利加常规治疗组(24例),4周后比较两组病人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的变化、心功能综合评分和左室内径变化.结果:常规治疗加小剂量苯那普利组心功能分级和心功能综合评分优于常规治疗组(2.67±0.95比 3.01±0.72,P<0.05和3.35±2.38比2,78±2.33,P<0.01);左室舒、缩末径回缩及射血分数前者亦大于后者.结论:小剂量苯那普利加常规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疗效优于单纯的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王珩;王绍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心血管系统药物使用状况,为合理选择药物、降低医疗费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DDDs排序法及金额排序法,采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药剂科2000~2001年销售药物数据,对心血管系统药物的用量、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频度高为吲达帕胺;用药频度呈明显增长趋势的为复方丹参滴丸;心血管系统药物使用频度、日均费用及销售金额均呈下降趋势.结论: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后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应兼顾药品总金额和日均费用,选择佳药物治疗方案,真正做到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杜美静;毛静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降脂方对红细胞膜胆固醇与磷脂比值(Ch/Pl)变化.方法:用高脂饲料造成家兔实验性高血脂症模型,酶法测定胆固醇(Ch),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磷脂(Pl).实验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和多烯康组.分别观察中药降脂方的降脂作用和对红细胞膜成分的影响.结果:中药降脂方对高脂血症家兔有较好的降脂作用,红细胞膜Ch/Pl也有所下降.结论:这项指标的建立对于临床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监测和药物疗效的考察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关俊玲;李明润;高向耘;李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17岁.因胸闷乏力伴颜面水肿0.5小时急诊入院.缘于发病前一天晚间食用西瓜、凉牛奶后腹痛,稀便1次,服用黄连素6片.当日晨进食米粥后服吡哌酸0.5 g后,上学途中自觉乏力、胸闷、全身不适,即返家中.入院查体:血压80/50 mmHg,精神差、大汗、颜面水肿,口唇紫绀,躯干、四肢多处风团样皮疹,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14次/min.入院后给予异丙嗪25 mg(输液壶)、10%葡萄糖酸钙20 ml静脉滴注和扩容、补液等抗过敏治疗,当日下午皮疹渐退,次日全部消退.患者发病后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 ℃,给予物理降温、补液,体温降至正常,3天痊愈出院.
作者:李焱;邢艳萍;孟令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国内的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不断扩大虫类药的应用范围,治疗一些慢性痼疾和疑难杂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综述如下:
作者:王玉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异环磷酰胺的HPLC测定法.方法:取血清1.0 ml,以环磷酰胺为内标,用氯仿提取,在60 ℃水浴条件下氮气挥干,残渣用100 μl流动相复溶,进样25 μl.在Hypersil-C4色谱柱 (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水 ( 35∶65,v/v) 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00 nm.结果:本方法在10~200 μg/ml 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 4 ( n=5).检测限为5 μg/ml .高、中、低三种浓度的绝对和相对回收率分别为 84.32%~88.14% , 95.00%~98.10%,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0.74%~2.21%, 1.60%~2.40%.结论: 本方法灵敏、特异、简便,可用于临床异环磷酰胺血药浓度检测.
作者:王巨存;冯亦颖;朱铁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卡孕栓、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分别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30例足月未临产的产妇,随机分为3组,卡孕栓组75例,米索组79例,均在打开腹膜时舌下含服卡孕栓1枚或米索400 μg;缩宫素组76例,术中娩胎儿时静脉点滴缩宫素20 U,胎儿娩出后即刻向宫体肌注缩宫素30 U,观察各组术中及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小时内平均出血量:卡孕栓组(223 ±55.6) ml,米索组(214±54.5) ml,缩宫素组(372±60.7) ml,卡孕栓组与米索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卡孕栓组、米索组与缩宫素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卡孕栓与米索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能较好地预防产后出血,且用药安全,检查方便,副作用小.
作者:窦迎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分析氢化可的松中有机挥发性杂质.方法:采用水溶液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用岛津CBP10-M25-025石英毛细管色谱柱,按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二氯甲烷在浓度12~240 mg/L,三氯甲烷在浓度0.12~2.40 mg/L,苯在0.040~0.800 mg/L,二氧六环在7.60~152.0 mg/L,三氯乙烯在1.60~32.00 mg/L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低检测限分别为1.20、0.12、0.04、3.8和1.6 mg/L;该法的回收率为二氯甲烷99.3%,三氯甲烷101.3%,苯95.04%,二氧六环92.21%,三氯乙烯101.4%,RSD分别为4.2%、6.0%、8.9%、11.8%和4.6%(n=9).结论: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
作者:刘树春;安彦;王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喷雾干燥制粒在中药制剂的生产中是一种较先进的方法.此方法将制粒过程和干燥过程一体化,厂房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适合于生产不同粒径的颗粒.由于喷雾形成细小雾滴,使浸膏的总面积增大,可在瞬间内实现干燥,避免了湿法制粒过程中溶媒残留而发生色变,以及干燥过程中药物成分受热而损失等问题.颗粒的流动性和溶化性好,性状均一.
作者:许兴臣;王洪志;刘俊红;李棣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化学药物的开发和化学药物在儿科临床的广泛应用,因化学药物的毒性导致患儿耳聋发生率越来越高,有些儿童将造成终生耳聋,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石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咪康唑乳膜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和临床效果.方法:在咪康唑霜剂的基础上改变处方设计及制备方法,加入硼酸,增加咪康唑的溶解度;加入高分子化合物作为成模材料,促进咪康唑等药物的透皮吸收和延时作用.结果:70例典型的手足癣合并有皮肤皲裂的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治愈率为78%,有效率98.6%.结论:咪康唑乳膜剂治疗皮肤霉菌性皲裂症疗效好,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
作者:陈连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哮喘是一种由多细胞、多介质参与的,以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病理生理特点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它是由免疫、遗传、环境以及其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多基因病变[2].吸入糖皮质激素(GC)具有抑制气道炎症、缓解哮喘症状的功能,已成为防治哮喘的第一线药物[3].哮喘患儿长期吸入GC是否会影响骨代谢和导致生长迟缓,已成为医患双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近几年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一文献回顾.
作者:王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