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琴
0.2%环丙沙星注射液较为广泛地运用于临床,由于疗效较好,临床需求量渐增.但药液颜色容易变黄,杂质含量往往超过限度.经过精心摸索,在各个环节中查找原因,取得一定的经验,做了一些改进.现将改进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程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组56例)与对照组(消心痛组30例).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10丸,口服tid;对照组,消心痛(硝异梨醇)10 mg,口服tid.疗程均为8周.观察抗心绞痛疗效,缺血性心电图变化,降脂作用.结果: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96.43%,对照组70%;心电图改善,治疗组60.7%,对照组53.3%;降血脂作用,治疗组胆固醇(TC)降低21.6%,甘油三酯(TG)降低18.3%,对照组TC降低9.6%,TG降低10.1%.结论:对稳定型心绞痛长期选用复方丹参滴丸较消心痛更合适,具有更少的副作用.
作者:邓国辉;何俊泰;李炳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吗丁啉)治疗新生儿呕吐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多潘立酮0.3 mg/kg,3次/d,于喂奶前15~30分钟口服,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呕吐的时间及呕吐的次数明显缩短及减少.结论: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呕吐疗效显著.
作者:宋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对1999年3月~2001年3月收住院的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重组链激酶治疗前后的血浆内皮素(ET)浓度进行了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探讨急性心梗死患者使用重组链激酶前后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以及内皮素水平与病情、疗效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春平;幸志强;张梅玲;赖若梅;孙秀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Flaslodex首次获准上市阿斯利康公司开发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通用名:fulvestrant)在美国首次获准上市.该药作为二线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患有雌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绝经女性患者.该药于今年5月底投放市场.
作者:张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药学部是医院的重要技术科室之一,也是医院经济运作的重点,是面向社会和患者的窗口.加强药学部的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张海;孙源;吉佩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小剂量与常规剂量吲达帕胺(寿比山)对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4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32例).小剂量组1.25 mg/d,常规剂量组2.5 mg/d,两组疗程均为8周.所有病例治疗前后测偶测血压(CBP)和血钾、血糖、血脂、肌酐检查.两组各随机选择10例于治疗前后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小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的CBP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1.25%和84.38%.二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CBP和ABPM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对血钾、血糖、血脂和肌酐无明显影响.结论:小剂量与常规剂量吲达帕胺对老年高血压病均有效,且疗效相近,但小剂量服用不良反应小,更安全.
作者:秦爱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介绍纳米粒在药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以近年来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综述了纳米粒的主要制备方法、体内过程以及在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粒是一种性能优良、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型治疗系统,尤其在靶向和定位给药、黏膜吸收治疗、基因治疗和蛋白质多肽控释等方面,纳米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作者:张晓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定痫止痉胶囊治疗痫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痫证患者采用定痫止痉胶囊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6.7%和90%.结论:定痫止痉胶囊治疗癫痫临床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
作者:王惠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国内的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不断扩大虫类药的应用范围,治疗一些慢性痼疾和疑难杂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综述如下:
作者:王玉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心血管系统药物使用状况,为合理选择药物、降低医疗费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DDDs排序法及金额排序法,采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药剂科2000~2001年销售药物数据,对心血管系统药物的用量、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频度高为吲达帕胺;用药频度呈明显增长趋势的为复方丹参滴丸;心血管系统药物使用频度、日均费用及销售金额均呈下降趋势.结论: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后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应兼顾药品总金额和日均费用,选择佳药物治疗方案,真正做到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杜美静;毛静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动脉灌注大剂量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对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对30例晚期胃癌病人,采用介入方法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大剂量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等化疗药物灌注,观察肿瘤体积变化及随访生存期,并与静脉给药化疗病人对照.结果:实验组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56.7%、MR(微效)+SD(好转) 30%,对照组CR+PR 16.7%、MR+SD 30%;实验组12、18和24 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0%、76.7%和50%,对照组分别为66.7%、60%和10% .结论:采用介入方法灌注大剂量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药可使肿瘤缩小、明显提高晚期胃癌病人的生存率.
作者:何之发;邢福成;邢纪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的寿命在不断地延长.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在迅速增长[1].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的生活、健康与疾病的防治,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
作者:杨学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对双黄连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定量回收试验,建立定量检测双黄连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试验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动态比浊法.结果:双黄连注射液在稀释至20倍时检测已无干扰因素影响,回收率在50%~200%范围内.结论:用细菌内毒素动态比浊法定量检测双黄连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
作者:苑庆华;芮菁;华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室直接灌注金尔伦(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再灌注后的不同时间点(3、6、24小时),通过脑室直接灌注、腹腔注射和脑室灌注+腹腔注射的方式使用金尔伦,观察用药后大鼠神经功能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计算脑梗死体积比、脑水肿体积和脑含水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金尔伦组的脑梗死体积比、脑水肿体积和脑含水量均明显减轻,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这种保护作用逐渐降低,脑室灌注和腹腔注射联合用药的保护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脑室灌注或腹腔注射.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使用金尔伦具有明显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脑室灌注和腹腔注射给药的保护作用相似,但在损伤后的早期(6小时以内)、超早期(3小时以内)采用脑室灌注和腹腔注射联合给药的方式效果佳.
作者:杨帆 刊期: 2002年第04期
20世纪60年代第一个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s)丙咪嗪被证明有抗抑郁效应,相继出现多种此类药物,使许多抑郁症病人症状获得缓解.但是由于应用过程中的一些缺陷,一些病人并未得到较好的效果,有的甚至放弃治疗.近年来抗抑郁新药的研制迅速发展,开发了第二代抗抑郁药.
作者:路戌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卡孕栓、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分别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30例足月未临产的产妇,随机分为3组,卡孕栓组75例,米索组79例,均在打开腹膜时舌下含服卡孕栓1枚或米索400 μg;缩宫素组76例,术中娩胎儿时静脉点滴缩宫素20 U,胎儿娩出后即刻向宫体肌注缩宫素30 U,观察各组术中及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小时内平均出血量:卡孕栓组(223 ±55.6) ml,米索组(214±54.5) ml,缩宫素组(372±60.7) ml,卡孕栓组与米索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卡孕栓组、米索组与缩宫素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卡孕栓与米索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能较好地预防产后出血,且用药安全,检查方便,副作用小.
作者:窦迎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哮喘是一种由多细胞、多介质参与的,以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病理生理特点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它是由免疫、遗传、环境以及其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多基因病变[2].吸入糖皮质激素(GC)具有抑制气道炎症、缓解哮喘症状的功能,已成为防治哮喘的第一线药物[3].哮喘患儿长期吸入GC是否会影响骨代谢和导致生长迟缓,已成为医患双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近几年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一文献回顾.
作者:王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对我院2001年9月~2002年2月间随机抽取的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指出应用中的不合理之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张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降脂方对红细胞膜胆固醇与磷脂比值(Ch/Pl)变化.方法:用高脂饲料造成家兔实验性高血脂症模型,酶法测定胆固醇(Ch),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磷脂(Pl).实验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和多烯康组.分别观察中药降脂方的降脂作用和对红细胞膜成分的影响.结果:中药降脂方对高脂血症家兔有较好的降脂作用,红细胞膜Ch/Pl也有所下降.结论:这项指标的建立对于临床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监测和药物疗效的考察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关俊玲;李明润;高向耘;李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