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

李源丽;鲁志梅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健康教育, 护理
摘要: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科的常见病,是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之一,其病因95%以上均为脑血管畸形和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痉挛是其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90%[1,2],常引起严重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甚至导致脑梗死,成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3].一般所指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即是指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其次为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动脉炎、颅内肿瘤及抗凝治疗的并发症等,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0%~15%左右.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但如正确及时的治疗及护理,则可降低明显死亡率和致残率,故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我们选取近十年我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40例进行了临床治疗与护理,现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siRNA-Smad3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CyclinE表达影响的研究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抑制基因表达的有效方法,它是通过外源双链RNA (double-stranded RNA,dsRNA)的介导特意地降解相应序列的mRNA,阻断相应基因表达,属于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 gene silencing,PTGS)的一种形式[1].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是G1期重要的周期蛋白,CyclinE高表达可以缩短G1期,引起中心体过度增殖,扰乱有丝分裂,形成不稳定的染色体,从而诱发肿瘤.近年来发现,CyclinE的过表达在乳腺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秦优优;杨学伟;崔武;马飞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戊四氮(PTZ)致痫大鼠脑组织NO和NOS变化及灵芝孢子粉干预

    癫痫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而传统的抗痫剂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且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在有关灵芝孢子粉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资料中,发现灵芝孢子粉具有免疫调节、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保护神经系统等作用[1].NO与NOS作为脑血管舒缩主要调节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NO既是一种新型的细胞内和细胞间的信使物质,又有杀伤、清除和免疫作用,过量生成或因病理性刺激时能产生神经毒性.本研究方法比较灵芝孢子粉干预组和模型组及对照组脑组织NO和NOS变化,以进一步探讨癫痫的发病机制及灵芝孢子粉的干预作用.

    作者:王淑秋;邸伟华;马小茹;刘蕾;刘君星;梁衍峰;王芳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胶囊内镜用于胃病检查的临床观察

    胶囊内镜临床上用于小肠的内镜诊断,是一种无线的、一次性使用的胶囊,借助肠道蠕动平滑地通过消化道并自然排出体外,在它穿行期间捕获消化道图像.因其有直观、无创等优点,临床上已广泛使用.2010年我院引进奥林巴斯胶囊内镜,现将我院使用胶囊内镜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王艳凤;宋文玲;孙绍杰;任秀英;冯秀娟;耿佳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蒙特利尔认知量表和MMSE量表在阿尔茨海默病筛查中的比较与应用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1],尚无特异的早期诊断标志.神经心理学量表主要应用在老年痴呆筛查工作中,是高级神经功能受损诊断、评估和康复的重要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是根据临床经验并参考简明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制定,在AD的检测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信效度[2].本研究对老年痴呆的患者进行MMSE和MoCA的测量,研究这两种量表在AD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AD的预防、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王泽宇;朱晓峰;黄昕艳;丛玲;盛宝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跗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1],多因从高处跌下所致.跟骨骨折在治疗方法上一直存在争议,非手术治疗或是手术治疗仍为当今骨科医生所关注的问题.本文自2007~2010年间共收治的15例患者,都采取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方法,结果较理想.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21~56岁,平均36岁.受伤机制:均为高处坠落伤致跟骨闭合骨折.按照Sanders的分类方法,将跟骨骨折分型,其中Ⅱ型4例、Ⅲ型8例、Ⅳ型3例.

    作者:李众;周世泰;杜文延;吕少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例分析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复杂多样,临床容易误诊.在此,将我科诊治的3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报道如下,并结合复习有关文献分析该综合征的临床特征.1 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61岁,工人.因昏睡、视物不清、左侧肢体力弱2.5h入院.患者于中午饭后独自出外散步,工友在2.5h前发现患者”睡倒”在路边,唤醒后表现讲话含混、吐字不清,视物模糊,伴有左侧上、下肢体力弱,遂送到我院,门诊行头部CT检查示右侧基底节区见小片状低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诊断“脑梗死”,并收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16年,否认糖尿病史.

    作者:杨霄伟;齐宇;桑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胃癌组织中RUNX3基因的蛋白表达研究

    胃癌是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全球肿瘤发病率和癌症死亡率的第2位,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胃癌,虽然近年胃癌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在亚洲地区仍然有较高的发病率[1].在我国,胃癌死亡率过去居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位,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参与的过程,是环境和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到多种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异常改变,是多基因变异导致的结果,不同的基因可能在不同的修复过程中起作用[2].RUNX3是一个在细胞生长、凋亡以及分化和肿瘤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基因,在人类细胞增殖和分化中起着中枢的作用,参与了胃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背根神经节的神经发生以及T细胞的分化,其对胃肠道上皮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调控很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3].

    作者:姜威;姚海涛;颜玉;田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体内不同冲洗液对Propex电测仪准确性的影响

    目的:体内评价不同冲洗液对Propex根尖电测仪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将需要做根管治疗的150颗单根菅患牙随机分为5组,开髓后立即去除根管内的牙髓,然后分别用17% EDTA、生理盐水、0.5%NaOCI、3%H2O2冲洗根管,每个根管冲洗3次,后一次冲洗后保留冲洗液,测量工作长度.空白组用0.5%次氯酸钠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后将根管干燥后进行测量.各组测量3次的平均值与X线确定的根管长度值以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各组根管长度测量值与实际根管长度无显著性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测量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roPex根尖定位仪能准确测量根管长度,且不受根管内冲洗液的影响.

    作者:于春梅;方溢云;张安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头霉素类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经济学分析

    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疾病的同时,我们除了考虑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之外,还应当考虑其经济性的一个方面.成本一效果分析是药物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1].而下呼吸道感染又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以小的经济成本得到佳的治疗效果,是我们临床医师与药师在目前工作中需要共同研究的一个方向.本文选择临床常用的头霉素类抗生素包括头孢美唑钠、头孢西丁钠、头孢米诺钠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进行回顾性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方便依据.

    作者:张天英;田寅;刘隽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GLUT4及瘦素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GLUT4及瘦素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作用.方法:64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32只)和高脂饮食组(32只),每组又分为2用、4周、8周、12用四组,按时间点处死各组大鼠,测定大鼠肝组织中GLUT4的含量、血清瘦素含量、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FIns),现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高脂组大鼠4周时出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12周时呈现典型的脂肪性肝炎(NASH)表现,并出现肝纤维化.高脂组大鼠的GLUT4、血清瘦素、FBG、FIns、肝细胞脂肪变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差异.血清瘦素、FBG、FIns与肝脂肪变程度呈正相关,GLUT4、与肝脂肪变程度呈负相关.结论:高脂组大鼠肝组织中的GLUT4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明显减少,血清瘦素含量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则明显增加;GLUT4及瘦素在NAFLD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鲍秀琦;朱捷;张晓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阑尾类癌21例诊治经验分析

    目的:总结阑尾类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阑尾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结果:5例术中行冰冻快速病理确诊后,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随访3~18年,1例术后第3年死于肝转移,1例术后第5年死于肝、肺转移,其余3例均健在,无复发.术后病理确诊16例,14例未再手术,随访2~17年,无复发,均健在.其余2例于阑尾切除术后第4、6天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随访3~12年,无复发.结论:阑尾类癌治疗的关键在于术中发现其存在,根据病变范围,行阑尾切除术或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

    作者:孙明;陈雷;张志光;姜大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建立实验性可复性牙髓炎动物模型的定量分析

    观察研究牙髓炎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建立合理的实验动物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实验性牙髓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牙髓炎发病机制和有关治疗方法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关于制备大鼠实验性牙髓炎模型的方法较多:如软龋置入法、内毒素脂多糖诱导法、高热刺激法、开髓开放法等[1].但上诉方法建立的牙髓炎动物模型,多为不可复性牙髓炎,对于牙髓自身损伤修复机制的观察研究往往因为后牙髓坏死而不够全面.如果能够建立实验性可复性牙髓炎动物模型,将更有利于牙髓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本文将采取简单的釉质磨除酸蚀牙本质法制备大鼠实验性可复性牙髓炎模型,在口腔内菌群的自然环境下观察牙髓的炎症变化过程,为深入研究牙髓炎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作者:韩杰;杨清岭;何林达;崔万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碘仿纱布中碘仿的含量测定

    碘仿,杀菌力强,无味,无刺激性,无致敏性,毒性低,为广谱杀菌剂,能杀灭病毒、细菌、芽孢、真菌、原虫.碘仿纱布是采用脱脂棉纱布、碘仿、甘油、乙醇加工制作而成,产品经钴60辐射灭菌.它适用于刨面的敷贴及填塞,便于引流.卫生部药品标准二部第五册(1996年版)碘仿原料采用剩余滴定法[1],需回流30min,操作时间长,使用两种滴定液进行测定,方法较复杂.因此建立此法分光光度法测定碘仿纱布中碘仿的含量测定,操作方法简单,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

    作者:王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女扎术中卵巢和输卵管系膜血管损伤出血的处理

    输卵管结扎术目前仍为农村广大育龄妇女主要节育措施之一,具有手术简单,快速,再孕率低,不影响受术者内分泌功能的特点,深受广大育龄妇女欢迎.由于盆腔解剖特殊性和少数医生操作技术欠佳而导致卵巢、输卵管系膜血管破裂出血时有发生,给节育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为此,我们研制成功牵宫钳[1],牵出宫体显露附件,止血效果良好.

    作者:缪冬贤;鲁萍;胡旺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野生刺五加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刺五加的内生真茵.方法:对采自伊春的刺五加茎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光学显微镜下现察真菌形态,进行种属鉴定.结果:从野生刺五加茎中分离获得25株内生真菌,分属于4目、7科、9属.结论:充分体现刺五加内生真菌的丰富多样性.

    作者:刘娟;高原;罗家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西药制剂薄荷喉片平皿记数方法的研究

    目的:当建立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记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取的方法适用该药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茵茵数检查方法的测定.方法:取样品10g,加pH7.0氯化钠一蛋白胨缓冲液100mL,混匀,做为1:10供试液,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IIC微生物限度培养基稀释法(1mL/皿)每稀释级制备2个平皿的验证方法检验.结果: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试验组的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结论:可用此供试品制备和培养基稀释法(1mL/皿)测定薄荷喉片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

    作者:朱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金因肽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唇炎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唇炎是唇病中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多与各种慢性长期持续刺激有关,如气候干燥、风吹、寒冷以及机械、化学、温度、药物等因素,或嗜好烟酒、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以及其他不明的原因,使之反复发作,在唇部形成干燥、皲裂、渗出、结痂等慢性损害.干燥脱屑,渗出结痂,充血水肿等为其主要表现,反复发作,时重时轻,持续不愈.自觉发胀发痒,灼热疼痛,这些症状常贯穿整个病程.慢性反复发作,肿胀渗出,炎性浸润,形成持久的淋巴回流障碍,唇肿持久不退.下唇唇红部为好发部位,有淡黄色干痂,周围伴有灰白色鳞屑,周缘可有轻度充血.局部干胀发痒,因之常有舌舔唇,用手揉搽唇,用牙咬唇等动作,使唇破溃裂口、出血渗出物感染后疼痛,并有痂皮附着,肿胀更趋明显,充血炎症加重,甚至影响唇的活动.患者除了局部病损的痒痛不适外,还严重影响美容,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持续不愈,治疗以局部湿敷为主.本文将微波与金因肽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唇炎,观察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何晓雪;朱丽萍;刘忻怡;李善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女大学生腹部表面5个间径的观测与推算

    目的:探讨110名女大学生腹部五条间径的长度,推算出有用的数据.并以法定计量单位记载各间径上的结构.方法:被测者仰卧于床上,上肢伸直贴于体侧,两下肢并拢伸直,基本上为解剖学姿势.结果:测量值、胸右髂间径27.0±2.69cm;脐右棘间径14.1±1.49cm;胸脐间径17.8±2.90cm;髂棘间径23.6±1.92cm;髂嵴间径25.2±1.93cm.推算得出,胸右髂间径1/2长度为13.5cm;阑尾体表投影麦氏点与兰兹点距右髂前上棘分别为4.7cm和7.8cm;半月线与脐棘间径相交点是距脐7.05cm处;妇科腹部穿刺点距左髂前上棘4.7cm;中脘穴与幽门平面两者都位于脐上8.9cm;骨盆入口横径为23.02cm.结论:应用观测所得数据进行推算应用的数据这也是一种研究解剖的方法.

    作者:庄丽华;王蕊;姜筱唐;孟凡雪;李艳君;陈克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早期的肝动脉解剖学研究主要为尸体解剖和DSA研究,近年来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A)及CT血管成像技术(CTA)的广泛应用,使快捷、低价、无创地观察肝动脉成为可能,目前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相对较为多.多家文献报道CT血管成像技术在显示肝动脉解剖及变异方面与DSA相比具有较高的符合率.肝脏肿瘤的寄生性供血动脉是肿瘤切除及肝脏介入治疗术前要充分了解的,因寄生性供血动脉的存在会直接影响肝癌患者治疗的彻底性.本研究应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着重对肝动脉的解剖变异情况及肝癌患者寄生性供血动脉情况进行探讨.

    作者:刘凤先;牟焕晨;许传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腺苷类似物CHA对大鼠肾脏髓袢升支粗段中PKA及PLA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腺苷类似物CHA(环己基腺苷)对大鼠肾脏髓袢升支粗段(Thick ascending limb of Henle's loop,TAL)中PKA(蛋白激酶A)及PLA2(磷脂酶A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在髓袢升支粗段组织中加入10μmol/L的CHA,分别作用5min、15min、30min和lh,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技术观察CHA对PKA及PLA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CHA未能明显改变大鼠肾脏髓袢升支粗段中PKA及PLA2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CHA在实验所用时间内不能改变PKA和PLA2的蛋白合成.

    作者:隋洪玉;孙玉鸿;李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