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3'-二氯联苯胺以不同染毒方式对A系小鼠致瘤作用的研究

李健;窦桂荣

关键词:3, 3'-二氯联苯胺, A系小鼠, 肿瘤
摘要:目的:探讨3,3'-二氯联苯胺(DCB)对A系小鼠的致瘤作用.方法:采用两种不同染毒方式.其一是吸入式染毒,即利用动式吸入染毒装置,使A系小鼠吸入不同剂量DCB(5,15,45 mg/kg),每周两次,染毒4个月后剖杀全部小鼠,检查肺腺瘤的发生情况;另一种是经口染毒,即经口喂饲A系小鼠不同剂量DCB(5.5,21.9,65.8,136.2 mg/kg)5个月,停药1个月后剖杀全部小鼠,重点检查肺、肝、肾的肿瘤发生情况,并对肉眼可见的肿瘤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在吸入式染毒试验中,各剂量组肺腺瘤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口染毒试验中,A系小鼠肝脏和肺脏均有肿瘤发生.高剂量组的总肿瘤发生率和恶性肿瘤发生率(51.1%和37.8%)与对照组(17.6%和0)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经口喂饲DCB可诱发A系小鼠发生恶性肿瘤.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组织微阵列技术进展

    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s,TMA)技术的建立和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原位组织分析研究工作的发展.该技术将从数百份不同的原始肿瘤蜡块中穿取细小的圆柱样组织,汇集到一份受体蜡块中构成由许多份标本组成的微阵列块.用该组织微阵列块进行组织切片,可在原位对众多的肿瘤组织进行DNA、RNA及蛋白质水平进行高通量的研究.对于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免疫组织化学(IHC)、FISH等方法筛选标志而言,组织微阵列是一个理想的手段[1].该技术不仅有助于肿瘤表征、快速筛选癌的基因扩增等,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分析经过cDNA微阵列鉴定的新基因在肿瘤中的表达特征,综合评价其诊断和判定预后的意义.是一种快速经济的评价生物标志的方法.笔者就TMA技术的主要特点和近年来的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杨文万;张菊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晚期产后出血4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处理.结果:主要病因依次为胎盘、蜕膜残留,子宫内膜炎和(或)蜕膜炎,子宫复旧不良以及剖宫产术后的子宫切口感染、裂开出血等.结论:治疗以清官为主,对急性出血者可行经皮髂内动脉栓塞术或子宫切除术.

    作者:黄元英;刘笑梅;焦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附4例报告)

    目的:探讨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报告4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报道.结果:国内26例(包括本组4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就诊时24例出现患侧腰背部疼痛或不适,其中3例与病人月经周期有关;10例出现血尿;4例月经紊乱、痛经.结论:需要提高对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认识,以便对患此病病人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作者:张志宏;王广有;马腾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尿黄体生成激素半定量测定在人工授精助孕技术中准确预测排卵的应用

    目的:探讨尿黄体激素(LH)半定量检测试纸在指导受孕、恰时安排人工授精及准确预测排卵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尿LH半定量检测试纸,观察尿LH值在排卵前后的不同变化,及时测出LH起始峰到排卵前的高峰值,恰当选择排卵的佳时间指导受孕或选择佳时机使用HCG确定行人工授精日,同时检测阴道B超及血LH值.结果:对患者的180个排卵周期的观察,其中150个人工授精治疗周期,30个自然排卵周期,显示尿LH半定量检测试纸结合阴道超声,可为不孕夫妇指导受孕;尤其在适时使用HCG确定人工授精时机的助孕技术中,取得了较好的符合率86.21%.结论:应用简便的尿LH半定量检测试纸结合阴道B超可恰当选择排卵的佳时间,指导受孕尤其可选择佳时机使用HCG确定行人工授精日,增加了预测排卵的指标,解决了生殖医学工作者准确判定排卵日的难题.

    作者:随笑琳;宋学茹;赵晓徽;白晓红;赵一;吴凤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视网膜循环障碍,一些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局限性视网膜缺氧,常因眼底出血、增殖或牵拉性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导致视力减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情绪波动可使血糖升高,加重视网膜病变,造成恶性循环.很多研究资料证实[1],积极的应对方式和良好的社会支持具有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有利于身心健康;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和劣性的社会关系不利于缓解精神紧张,对身心健康有害.下面将通过焦虑自我评量表(SAS)及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量表评分方法来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作用.

    作者:王荣兰;刘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及其耳内类固醇灌注疗法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SSHL)[1]是突然发生的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常为中或重度,病因不明,可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但不反复发作.除第Ⅷ颅神经外,无其它颅神经受损症状.SSHL的病因[2]主要有感染、外伤、肿瘤、中毒、循环障碍、神经变性、代谢病及其它.关注的发病理论之一为病毒感染学说,已分离出来的病毒有:甲型流感病毒、疱疹病毒及腮腺炎病毒.颞骨病理学研究证实[3]可能的病因是病毒感染,约60%患者显示血清病毒滴度升高.

    作者:李欣;周慧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止痛散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晚期肿瘤患者中70%以疼痛为主诉,疼痛十分突出,严重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使生活质量下降.我院肿瘤科运用自制止痛散对癌性疼痛进行对比治疗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3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相测定方法的评价

    目的:对表面活性剂清除法(SUR法)、可溶性反应法(SOL法)和过氧化氢酶清除法(CAT法)3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相测定方法进行评价.方法:3种均相法与聚乙烯硫酸盐(PVS)沉淀法、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精密度、准确性、特异性和干扰因素.结果:3种均相法均具有较好的精密度(批内、批间、总变异系数均<3.2%),3种均相法线性范围均可达10.22 mmol/L,低检测浓度为0.02~0.03mmol/L,回收率为98.4%~101.9%.3种均相法与PVS法、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相关良好(相关系数为0.924 6~0.9974).高密度脂蛋白(<4.12 mmol/L)、血红蛋白(<2 g/L)、甘油三酯(<11.4 mmol/L)、胆红素(<200 mg/L)对3种均相法的检测无影响,而CAT法受高TG、高血红蛋白、高胆红素影响均较小.结论:3种LDL-C均相测定法简便、快速、准确,适于临床实验室自动化分析.

    作者:胡进访;吴雁;魏慧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sCD80-Linker-sCD40L融合基因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携带sCD80-Linker-sCD40L融合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方法:在GenBank检索人CD80、CD40L及IL-12b编码基因序列,确定扩增区域,设计引物.以Trizol抽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使用RT-PCR方法获得IL-12b信号肽、sCD80、sCD40L等基因的编码序列,并分别克隆人T载体.重叠PCR构建sCD80-Linker-sCD40L融合基因,克隆人T载体.使用Stratagene公司AdEasy XL Adenoviral VectorSystem试剂盒构建携带sCD80-Linker-sCD40L融合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结果:经测序证实,正确克隆了人IL-12b信号肽、sCD80、sCD40L编码序列,构建了携带sCD80-Linker-sCD40L融合基因的T载体,并进一步构建了携带sCD80-Linker-sCD40L融合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本实验病毒滴度为2×1010cfu/ml.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sCD80-Linker-sCD40L融合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

    作者:魏枫;刘虹;任秀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术中电生理检测在肘管综合征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中电生理监测在肘管综合征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肘管综合征手术患者进行尺神经松解前后的电生理术中监测.结果:术中尺神经肘管松解前后,传导速度提高50%,潜伏期缩短30%,其中传导速度的改善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传导速度是较敏感的术中监测参数.肘管综合征术中应用电生理检测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杨淳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双歧杆菌细胞壁组分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制备的双歧双歧杆菌细胞壁组分即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WPG)和细菌裂解物(BL)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分别以化学提取法和超声法制备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和细菌裂解物.采用淋巴细胞转化法和溶血空斑法分别研究它们对细胞和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L对T细胞有明显的刺激作用(P<0.05),WPG无此作用(P>0.05);二者对B细胞都有明显的刺激作用(P<0.05或P<0.01).结论:双歧双歧杆菌的BL和WPG均有免疫调节作用,前者优于后者,预示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谷超;王志锐;魏骏飞;宋立学;陈锦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82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82例住院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个体化和延期手术方法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50例经非手术治疗48例获得成功,2例自动出院,25例经延期手术治愈.6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肾功能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1例死于真菌败血症.结论:个体化治疗和延期手术方法能有效地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对可能或已伴感染的病例早期也可行非手术治疗而获得成功.

    作者:邢玉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外伤性脾破裂处理方式的探讨

    我院外科自1998年6月~2003年6月5年期间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66例,占同期各类创伤425例中的15.5%.在66例患者中,脾部分切除20例、脾修补术9例、脾切除加脾片移植13例、全脾切除13例、保守治疗11例.以上病例除4例因严重腹腔多脏器损伤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他均痊愈出院,随访1~4年未见其他合并症.

    作者:梁军;柴满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维拉帕米治疗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治疗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的疗效.方法:室上速发作患儿16例,在心电监护下,静脉推注维拉帕米,0.15 mg/kg/次,观察其疗效.结果:16例患儿静推维拉帕米后室上速发作均终止,有效率100%.结论:维拉帕米静脉推注治疗儿童室上速发作,疗效显著.

    作者:李兰维;刘长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锌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心肌酶影响

    目的:观察微量元素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 min而后再灌注3 h,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分别测定不同时段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并于再灌后3 h处死动物,取心肌组织,做心肌病理组织学检查.另设假手术组和补锌再灌组.结果:缺血再灌组在心肌缺血40 min、再灌注1 h、2 h、3 h家兔血清LDH、CK活性明显增强,心肌结构受损严重;补锌再灌组家兔血清LDH、CK活性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但仍高于假手术组,心肌细胞结构比缺血再灌组受损减轻.结论:适量补充微量元素锌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家兔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沈炳玲;颜利求;秦毅;王毓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法,将60例牙周炎患者,各选择其同一口腔内病情相似的两个牙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后,实验组应用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对照组应用1%碘甘油.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pLI、BI、PD、AL)和龈下菌斑螺旋体构成比的变化.结果:两组用药前各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1周和4周,两组各项指标均较基线时改善,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实验组指标(BI、PD、AL)均较治疗后1周继续改善,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治疗后4周实验组龈下菌斑螺旋体构成比与治疗后1周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对照组显示有所反弹.结论:慢性牙周炎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辅助使用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可取得比传统方法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陈炫;王永兰;陈东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临床分离耐喹诺酮阴沟肠杆菌gyrA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耐喹诺酮阴沟肠杆菌DNA促旋酶gyrA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分离耐喹诺酮阴沟肠杆菌30株及敏感株10株,测定其对萘啶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的低抑菌浓度(MIC);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gyrA基因部分片断,对PCR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检测gyrA突变情况.结果:30株耐喹诺酮菌株都检测到gyrA基因突变,PCR-RFLP均显示两条不同于敏感株的电泳带,其PCR-SSCP则检测到4种不同于敏感菌的迁徙率条带;而10株敏感菌均未检测到gyrA基因突变.结论:阴沟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与gyrA基因突变有关,gyrA基因第83位氨基酸密码子突变可能为其耐药的主要原因.

    作者:于树云;单志英;祁伟;葛庚芝;毕玲;司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AF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路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2例病人行AF固定,仔细处理骨床并植骨融合.术后随访3个月~2年,平均14个月.全部病例均于术前、术后X线检查,术前行CT检查,记录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氏角.结果:术前、后相比伤椎前后缘高度平均纠正35.2%和10.8%,Cobb氏角平均纠正11.3%.术后断钉2枚、松动1枚.结论:后路AF治疗胸腰椎骨折有良好的伤椎复位、纠正脱位、稳定脊柱作用.仔细处理植骨床、植骨愈合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吕守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26例2型DM患者,在原口服药物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100mg,每日3次,连续12周,测定治疗前后血糖及用高分辨血管外彩色多普勒测定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治疗后比较治疗前餐后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或0.05);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体重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49,P=0.031).结论:阿卡波糖可能通过降低餐后高血糖,改善机体胰岛素敏感性,使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改善,延缓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鲁梅芳;王敏河;刘国庆;周杰;陆建平;马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34例临床分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作者:王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天津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