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鹳草微丸的药效学作用探讨

刘娟;张沙莎

关键词:老鹳草微丸, 抗炎, 镇痛, 抗腹泻
摘要:目的:研究老鹳草微丸药效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醋酸扭体、大黄致泻及推进小鼠小肠运动实验对老鹳草微丸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老鹳草微丸高、中剂量组能减少小鼠耳肿胀度,而只有高剂量组才能减少小鼠扭体次数,各剂量组均能减少排黑便粒数以及一定程度抑制小肠蠕动.结论:该药具有抗炎、镇痛、止泻以及减少小肠蠕动的功效.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从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HD)患者从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5-06~2006-12收治的尿毒症H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对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HD患者从医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HD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尿毒症HD患者的从医行为.

    作者:刘红艳;赵春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丘脑下部损伤的临床护理

    丘脑下部损伤常常与严重的脑挫裂伤和(或)脑干损伤伴发,也见于单纯的丘脑下部损伤,以及鞍区手术的副损伤,如:经颅垂体瘤切除术、动脉瘤夹闭术等,2007-01~2008-04我科病房共收治丘脑下部损伤患者50例,其中侵袭性垂体瘤10例、颈动脉分叉处巨大动脉瘤1例、颅脑损伤28例、脑出血11例,现将临床治疗和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凤杰;孟鑫;董樾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分水岭脑梗死血管狭窄的CT血管成像研究

    目的:对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进行CT研究,探讨其发病机制及Willis环血流代偿情况.方法:对神经内科收治的分水岭脑梗死患者52例,进行CT血管成像检查,分析血管狭窄程度和Willis环开放情况.结果:52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中有63.2%(33/52)为血管重度狭窄,15.4%(8/52)中度狭窄,9.6%(5/52)轻度狭窄,11.5%(6/52)无狭窄.重度狭窄中以大脑中动脉所占比例高(32.7%),其次为颈内动脉(30.8%).无血管狭窄患者占11.5%.皮质后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中椎基底动脉狭窄发生率为21.1%.各种类型分水岭脑梗死之间Willis环开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分水岭脑梗死的重要发病机制为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严重狭窄,Willis环血流代偿在分水岭脑梗死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晶;程立山;张继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保妇康栓与微波联合应用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对宫颈糜烂的治疗,多采用物理治疗或药物治疗,我院妇科门诊自2004-03~2007-12收治宫颈糜烂患者361例,其中193例采用保妇康栓与微波联合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江红;张雅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例肺心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慢性肺心病是我国呼吸系统一种常见病.由于呼吸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等一系列综合征,称为肺性脑病,是慢性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1].在以往的治疗中多采用控制感染、氧疗、应用呼吸兴奋剂等内科治疗,重病患者疗效欠佳.2007年11月,我科与ICU联手,成功地救治了1例71岁慢性肺心病合并肺脑气管切开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魏红艳;范巧菊;朱英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体会

    在医学生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既是医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更是医学专业的特殊研究对象和特殊服务对象的需要.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结合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收到了较好效果.

    作者:张昆;张巍;赵广德;王春敏;杨春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在大肠癌危险因素中的作用Meta分析

    目的:综合分析饮食在我国大肠癌发病危险因素中的作用.方法:运用Meta-analysis方法对国内(1994~2006年)有关大肠癌危险因素的6个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进行了定量综合分析,累计病例、对照数分别为1508和1508例,统计处理采用Dersi-monian和Laird的随机效应模型,数据分析采用SAS9.1.3统计软件分析.结果:长时间食用动物性食品而少摄入蔬菜水果这一类的植物性食品可以导致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提高,而植物性食品则为保护因素(综合OR均小于0.7).结论:长时间食用动物性食品使患大肠癌的危险增加,而多食用蔬菜水果杂粮类植物性食品会降低患大肠癌的危险.

    作者:王嘉淇;关宝生;杜宁;白雪;赵红宇;李兴洲;祝丽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医院多媒体阅览室的建立和应用体会

    我院图书馆于1999年8月,由学校拨款建设了图书馆局域网和功能齐全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并采取边运行边完善的方式,逐步加强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使我院图书馆的信息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医院图书馆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的资源建设,探讨了如何利用电子阅览室,开展深层次服务,全方位为科研和重点学科的发展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情报信息服务提出了笔者的看法.

    作者:张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剖析与防范

    近年来随着中药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2005年12月,因为安全性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停止了葛根素注射剂的注册报批.2006年6月,SFDA又做出决定,暂停使用鱼胆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据了解,2007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527072份,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长55.79%;每百万人口平均病倒报告数量400.97份,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长55.79%.本文就近几年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现状、特点及原因进行剖析以及一些防范的措施,希望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认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作者:张雅杰;高敬茹;孙艳春;曾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红花滴丸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红花滴丸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乙腈-0.003 32‰磷酸(20:2:78)为流动相,流速0.9mL/min;室温403nm测定.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样量在0.062 0~0.310 0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回收率为98.08%,RSD=1.69%.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朱光怡;于莲;田永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SiO2@Gd2O3:Dy3+ 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与光致发光性质

    目的:制备核-壳结构发光材料用.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将掺杂Dy3+的均匀的Gd2O3纳米层包覆在球形SiO2表面.结果:显示Gd2O3:Dy3+层400℃开始结晶,并且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结晶越来越好.核-壳发光粉拥有着完美的球形、狭窄的大小分布及非团聚的.结论:在紫外光激发下,SiO2@Gd2O3:Dy3+粒子显示了Dy3+为重要的黄光发射4F9/2-6H13/2(575nm).

    作者:李光植;于德成;李来军;武冬梅;李秀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纳米级羟基磷灰石透射电镜鉴定方法

    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研究倾向于人体骨组织替代材料,目前探索工作多的是人工材料种植牙镶复.纳米级羟基磷灰石,分两步完成,外购粗原料,在实验室分别用粗、细球磨机进行加工.经精细球磨后可达到纳米级颗粒,但需经电子显微镜(TEM)鉴定确认是否达到纳米级颗粒.

    作者:冷莉莉;陶佳南;候丽然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持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挤压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性动- 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AVHD) 对挤压综合征(SC)的疗效.方法:43例SC患者(均存在急性肾衰和/或一种或一种以上脏器功能不全)随机分成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进行CAVHD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平均住院时间、病死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AVHD对挤压综合征患者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王振;刘金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葛根异黄酮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评估葛根异黄酮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通过TNF-α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的图像的半定量分析,来为葛根异黄酮用于治疗和预防牙周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牙颈部丝线结扎+喂饲高糖水法复制牙周炎模型,成模后灌喂不同剂量的葛根异黄酮混悬液.结果:葛根异黄酮高剂量组建模术后7周时GI和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表达降低明显(P<0.01).结论:在牙周炎发生后,给予葛根异黄酮治疗,能有效降低牙周组织的炎症程度.

    作者:朱建华;高艳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鸭跖草、五味子中金属元素含量

    目的:测定黑龙江省产鸭跖草及五味子中6种金属元素含量.方法:样品进行湿法消化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元素含量.结果:两种中草药中Ca元素含量非常丰富,鸭跖草中Fe含量也很多.结论:此种测定方法快速,准确度高,为研究中草药药效和金属元素含量关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栾芳;刘娟;杜永祥;赵志宇;毛敏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治疗体会

    2004~2007年我院收治4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经系统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8例,年龄11~53岁,平均32岁.受伤离入院时间:0.5~72h,平均8.5h.高空堕落伤15例,车祸伤22例,打击伤3例;GCS分级3~5分12例,5~8分25例,9分3例;瞳孔不等大29例,两侧瞳孔缩小18例;肌张力高,去脑强直25例,双侧巴氏征阳性25例,一侧阳性者11例,合并消化道出血15例.

    作者:张兴成;李艳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重组人内抑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和瘦素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重组人内抑素(endostatin,ES)对大鼠佐剂关节炎(AA)血清中IL-1、Leptin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endostatin对大鼠佐剂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给大鼠右后足跖部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类风湿关节炎的动物模型(AA).在致炎后第10天,大鼠继发性关节炎出现.开始在治疗组AA大鼠皮下注射内抑素2.5mg/kg,连续7d.直至第24天对大鼠足爪肿胀度的抑制有显著性时,用放免法(RIA)测定治疗组AA大鼠血清中IL-1、Leptin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 AA大鼠血清中IL-1水平低于造模组,Leptin水平低于造模组,且血清中Leptin的表达水平与IL-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重组人内抑素对大鼠佐剂关节炎的继发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内抑素2.5mg/kg对AA大鼠血清中的IL-1、Leptin的表达水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血清中Leptin的表达水平与IL-1呈显著正相关.

    作者:李振英;刘玮;陈学旻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不同比例Bio—oss与自体骨联合修复兔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使用不同比例Bio-oss骨与兔自体碎骨修复兔牙槽骨缺损,检测在不同比例Bio-oss情况下骨缺损的新生骨面积百分比,探讨不同Bio-oss充填比例下各实验组的佳充填比例.方法:用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4只去除唇颊侧骨板.静置四周,分别以纯Bio-oss、Bio-oss:自体碎骨1:1、Bio-oss:自体碎骨1:2、纯自体骨修复骨缺损模型,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提取标本.进行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方法观察组织形态、计算各组标本的新生骨面积百分比.结果:3个月各组标本新生骨面积百分比1个月明显增大(P<0.01).随Bio-oss充填比例的增加,各组标本的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减小(P<0.05).结论:在实验设计的几组充填比例中,以Bio-oss与自体骨充填比例质量比1:2组为佳充填比例组.

    作者:蒋冰坤;吕松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刺血走罐治疗肩背肌筋膜炎40例疗效观察

    肩背肌筋膜炎又称肩背纤维织炎或肌肉风湿症,一般是指筋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引起肩背部疼痛、僵硬、运动受限及软弱无力等症状.常累及斜方肌、菱形肌和提肩胛肌等.笔者运用刺血走罐治疗肩背筋膜炎,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霍明霞;刘铁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手术切除加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脑胶质瘤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恶性胶质瘤手术切除后肿瘤残腔或瘤巢周围永久植入125I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例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在3~4级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直视下进行植入125I粒子,同时回顾性选取12例同样病理分级患者作为对照,在术后一个月行CT检查,进行验证,在术后2、3、6个月和1年后随防CT,进行疗效评价,观察肿瘤复发时间、患者生存时间、一年生存率.结果:随防一年,死亡9例,存活2例,与对照组相比,复发时间延长,生存时间明显增加,无毒副作用出现.结论:此技术适应广,安全有效,能有效地缓解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张惠光;杨福义;梁艳秋;杨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