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旭东;李晖;张义秀
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检测不同类型的涎腺肿瘤的不同年龄组男女发生率的不同以及评价良恶性肿瘤的症状和表征的区别.方法: 我们从肿瘤发生的年龄、性别、部位、诊断类型、病史和临床表现几方面对337例涎腺肿瘤的蜡块标本进行研究.结果: 良性肿瘤约占全部被研究肿瘤的79.5%,恶性肿瘤为20.5%.良恶性涎腺肿瘤在发病率上几乎无性别差异.腮腺发生的肿瘤占大涎腺的大多数,为57%(192/337).本次研究中,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和腺样囊性癌位居涎腺肿瘤的前三位.多数肿瘤无论男女都在20~59岁的年龄段.结论: 本次研究回顾分析的涎腺肿瘤的发生率相似于其他地区,主要发生在大涎腺,其中主要是腮腺,小涎腺中主要是发生在腭部.肿瘤的快速增长并不是恶性肿瘤特有的,疼痛和活动度差却有较高的恶性肿瘤倾向.儿童没有发现涎腺肿瘤.
作者:杜启涛;马卫东;王海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肝性脑病是由严重的肝病引起,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也称为肝昏迷,在临床中如能及时发现肝昏迷先兆,及早控制肝昏迷的发展,为患者取得治疗时间.本科自2000~2005年共收治患者36例,对其认知能力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王冬梅;朱丽莉;李艳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带状疱疹病毒脑炎(HZVE)的发病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0例HZVE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人除表现有脑炎症状外,均有典型的三叉神经支配区皮肤疱疹,多数病人脑炎症状出现于皮疹之后,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病人多易被误诊;脑脊液白细胞可中度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抗病毒等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老年人患三叉神经区带状疱疹时,如果出现发热、头痛、精神异常等症状,应考虑有HZVE的可能,及时做腰穿明确诊断,早期抗病毒等治疗.
作者:赵玉华;岳绍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用血浆代替血清作常规化学分析,样品可尽快分离,减少其样品放置所造成的误差,结果将更为真实可靠,为探讨抗凝剂对待测物的影响,本文对肝素抗凝血与血清三种酶活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以确定采用不同的待测物对临床相关酶活性进行检验,作如下探讨.
作者:刘晓丽;郑明野;孙淑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促进深Ⅱ°烧伤创面愈合,对于改善内环境紊乱减少全身性感染以及缩小植皮范围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我们利用豚鼠深Ⅱ°烧伤模型对富含FN血浆冷沉淀促进创面愈合效果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杨嵩峰;陈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通过性行为传播的一种疾病,国外发病率占性病的第2位,国内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随着尖锐湿疣发病人数不断增加,尿道尖锐湿疣临床多见,由于尿道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特点,它与男性包皮系带、龟头、冠状沟,女性阴唇、阴蒂、阴道、宫颈及肛门周围尖锐湿疣在诊治方法上有所不同,作者运用改良尿道窥器针对尿道尖锐湿疣诊断和治疗进行了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王明志;吕金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前,外科急性阑尾炎这种常见病诊断仍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老年人的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上,传统的诊断方法麦氏点压痛,白细胞计数高的病例也只有不到65%的确诊率,B超辅助也只是提高确诊率不到10%.我们对2000年以来在我院诊断的各类急性阑尾炎并行切除术的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病例进行其术前的C-反应蛋白(CRP) 分析及白细胞(WBC)计数值,以及一些易误诊为急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特别分析了那些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而CRP及WBC值都正常的病例.
作者:李满库;王琳;李永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膜片钳技术是一种以记录离子通道的电流来反映细胞膜上单一的(或多个的)离子通道分子活动的新技术.如用来检测钠离子通道电流:先利用微电极在细胞膜上形成高阻封接(10~100G欧姆),进而对细胞膜电压进行钳制(-80mV左右),并阻断其它干扰离子(如钾、钙离子等)的电流来记录钠离子电流.膜片钳技术正被广泛用于各种疼痛产生与钠离子通道的关系的研究,进而,钠离子通道阻滞药如局部麻醉药,甚至全麻药物等的镇痛作用也被人们所关注.本文就膜片钳技术在钠离子通道和麻醉镇痛方面的开展的研究介绍如下[1].
作者:王显钢;高艳华;赵晓莲;关政;苗智;霍鹏程;王淑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低血糖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老年人低血糖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不典型,而仅表现为脑部损害证状,常常误诊为急性脑梗塞而延误治疗时间,导致严重后果.我院神经内科自1995~2005年共收治12例低血糖昏迷.均被误诊为脑梗塞,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艳梅;郑庆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和不良反应,同时评价其在病期下调率,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患者生存率中的作用.方法:从1995-01~2001-10对112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NP新辅助化疗组64例,对照组48例.实验组术前NP方案化疗二周期,对照组直接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化疗总有效率为76.56%(49/64)病期下调率为43.75% (28/64),手术切除率试验组为91.8%(56/61),对照组为89.58%(43/48).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辅助化疗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09%,63.4%,40.6%.对照组分别为71.01%,42.34%,28.77%.实验组术后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能降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期,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徐继庆;张波;胡广;朱晓峰;邹志田;张福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在胶质瘤中HIF-1α和ki67的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胶质瘤病例中HIF-1α和ki67的表达.结果: 在60例胶质瘤病例中,HIF-1α的阳性率为71.7%(43/60),高级别胶质瘤的阳性表达率(89.7%),显著高于低级别的胶质瘤阳性表达率(54.8%)(P<0.05).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65%(39/60);在HIF-1α与ki67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HIF-1α与胶质瘤细胞增殖相关.
作者:印健;赵三虎;范松华;朱晓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日均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消心痛含服日均用药量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140例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无出血等并发症.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刘恩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改进佐米曲普坦的合成工艺.方法:以(L)-苯丙氨酸为原料,经硝化,酯化,还原(酯基),环合,还原(硝基),重氮化,还原(重氮盐)和费歇尔吲哚合成共八步反应制得佐米曲普坦.结果:改进了佐米曲普坦的合成工艺,总收率提高至16%.结论:改进后的合成工艺操作简便,成本低,收率高,适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张玲;曲有乐;周淑晶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静脉输液是我们临床上常用、基本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护生首先要掌握的.但在整个程序过程中,从三查七对-装药-插管-挂输液瓶-排气-静脉穿刺-拔针-续加药物等一系列过程中,存在许多直得探讨的问题,如何能使护生尽快掌握正规操作程序,排除各种故障及问题,服务于患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我科对2002~2005年228名护生进行常规带教方法与岗前教育指导结合常规带教方法进行比较,临床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凤荣;李蕴博;赵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手术,但由于吸宫术及钳刮术均是应用器械在宫腔操作,不能直视只能凭手感,少数患者有可能发生并发症.本文分析我院2004年1~12月行人工流产术1332例,旨在观察工人流产并发症与受术者妊周、孕产次及子宫本身条件等因素的关系.从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月份越大,孕产次越多,子宫本身条件不利及年龄越大,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
作者:孙秀丽;王吉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讨论课是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对某个主要问题(如某病例的诊断、发病机制及并发症、合并症等) 进行思考、讨论 ,终得出正确结论.讨论课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大有裨益.讨论课的教学方法很多,本文仅就学导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法在病例讨论课中交汇融合的应用提出一些感悟,为病理生理学教学法的改革提供一点参考.
作者:赵洪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患者,女,32岁,妊娠34周.以面色苍白,四肢乏力,双侧乳腺肿胀,于2004年4月30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双侧乳腺整体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凸凹不平、表浅静脉怒张.表浅淋巴结不大,由于妊娠的原因肝、脾不能清楚触及.血象:Hb 79g/L、RBC2.29×1012/L、PLT96×109/L、WBC110×109/L、分类原始细胞占86%.
作者:李永海;周丽艳;张文陆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临床护理路径指医院里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严格的工作程序,有一定的时间要求的治疗护理计划,可以缩短治疗时间,避免资源浪费,使患者得到佳的医疗护理服务[1]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护理效果标准之一 ,我院2005-03~2005-12对妊娠期无合并症及无并发症的剖宫产产妇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艳杰;陈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口炎.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临床常见,且较难根治.其典型症状与主要特征为:在唇、颊、舌、软硬腭及咽部粘膜上可见乳白色凝块样或片状物,不易拭去,一般无全身症状,可有吸吮困难或烦躁.确诊可去白屑少许放在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钠溶液一滴,在显微镜下可见真菌的菌丝和泡子.
作者:万学荣;候艳雁;万婷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亚急性甲状腺炎多被认为是一种病毒感染的甲状腺炎症,一般应用药物治疗,但由于其临床上多表现为甲状腺肿块,易被误诊为甲状腺腺瘤,而误行手术,且多有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发生.本文就我院1999-03~2005-10误行甲状腺部分切除的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之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卢战利;景永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