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在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诊断意义

谭敬辉;肖广辉;王敏君

关键词:B超, 华支睾吸虫, 感染
摘要: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肝内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因进食未经煮熟的淡水鱼(虾)而感染。华支睾吸虫感染在B型超声检查中有一定特征性改变。本文通过B型超声检查对142例有特征性改变做为可疑华支睾吸虫感染病例及168例肝脏B超无特征性改变做为无可疑病例,结合流行病史,实验室检查及临床对比分析,探讨B超在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诊断意义。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脉络宁治疗冠心病前后甲襞微循环的临床观察

    本文观察224例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动态变化。其中脉络宁治疗组145例,对照组维脑路通38例,潘生丁组41例。结果显示:脉络宁治疗组显效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治疗后甲壁微循环血管形态、流态、管周状态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P值分别为<0.01,<0.05,<0.01)。评价了脉络宁在改善微循环和治疗冠心病中的疗效和作用。

    作者:于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添加剂对次氯酸钠和过氧乙酸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AEO和AES对次氯酸钠和过氧乙酸的稳定作用。方法:以AEO和AES为添加剂通过常温和加温实验研究了添加剂对次氯酸钠和过氧乙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加温后次氯酸钠和过氧乙酸分解快,两种添加剂对次氯酸钠和过氧乙酸均有一定的稳定作用。结论:添加AEO和AES可以增加过氧乙酸和次氯酸钠溶液的稳定性,AEO和AES的浓度为9%时效果好。

    作者:李敬芬;李彬;佟德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抗C、抗D、抗E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1例

    不规则抗体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的个例报道很多,本室发现一例患者体内存在IgG型的抗-C,抗-D,抗-E而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现报道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李某,女,45岁,汉族,孕1产1,1996-04因患子宫肿瘤贫血输全血400ml,无不良反应,1997-08因外伤再次入院,Hb 50g/L,输全血200ml,血色素未见升高,15d后,再次输血约100ml,出现寒战、发热、胸闷、紫绀、血红蛋白尿,该患者血样送交我室进行血型血清学鉴定。

    作者:刘祥忠;孙迪;李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脂肪肝生化测定三个指标关系分析

    谷丙转氨酶测定是化学检测脂肪肝的一个重要指标。被疑为脂肪肝的患者;其谷丙转氨酶相应增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患者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的含量也有相应的改变。

    作者:马丽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假性动脉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假性动脉瘤临床比较少见,大多起因于外伤,由于锐利器物刺破动脉壁,形成局限性血肿。本文通过对8例假性动脉瘤进行超声检查,探讨其声像图特点及血液动力学变化,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均为我院1995-09~2000-09门诊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16~35岁;7例有外伤史,均为刀伤;1例有穿刺史;2例发生在上肢肱动脉段,4例发生在下肢股浅动脉段,1例发生在 动脉段,1例发生在胫后动脉段。临床症状为外伤或穿刺后,局部出现一圆形或卵圆形的肿物,表面光滑,生长缓慢,有搏动性,自觉胀痛及跳痛。扪诊有震颤感。

    作者:李康;崔丽;赵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B超在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诊断意义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肝内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因进食未经煮熟的淡水鱼(虾)而感染。华支睾吸虫感染在B型超声检查中有一定特征性改变。本文通过B型超声检查对142例有特征性改变做为可疑华支睾吸虫感染病例及168例肝脏B超无特征性改变做为无可疑病例,结合流行病史,实验室检查及临床对比分析,探讨B超在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诊断意义。

    作者:谭敬辉;肖广辉;王敏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应用药物及超声洁治治疗牙周炎116例

    现临床上治疗牙周炎的方法有许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单纯药物治疗,我科在采用超声洁牙机及药物联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为我科接诊的牙周炎患者,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共116例。其中男70例,女6例,年龄20~62岁,病程不等。全诉为牙痛、口臭、刷牙出血。检查牙石+~+++,牙松动Ⅱ~Ⅲ度,牙龈充血,触及易出血,牙周袋深4mm以上,患牙数2~8个不等,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6例,对照组40例。

    作者:张春利;张春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危重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1例

    一氧化碳中毒为临床常见病,尤其北方秋冬季节是高发期。一氧化碳吸入后,在血内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CO Hb),导致组织缺氧。2000-05我科成功地救治了1例危重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真玉;安真玉;殷文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肾移植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

    肾移植手术是治疗慢性肾衰和尿毒症行之有效的方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我院1978-11~1999-01,开展了3例肾移植手术,现将护理体会加以总结。1 临床资料本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30~46岁,3例均为肾小球肾炎,移植前均经过血液透析治疗,短1年,长4年。本组受体之间ABO血型相符,供肾年龄28~35岁,热缺血时间8~12min,冷缺血时间为5~12h。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术前一天常规口服硫唑嘌呤(A2a)50mg,强的松(Paed)30mg,术中及术后第一天静点甲基强的松龙(MP)500mg,术后第三天起口服CsA+A2a+P2ed药物。

    作者:秦迎春;杨玉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感染性发热退热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对36例感染性发热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对症治疗,与未用醒脑静常规治疗的28例感染性发热患者相对照,结果应用醒脑静可减少感染性发热患者发热持续时间,缩短病程。另外应用醒脑静退热全部患者均未出现惊厥发作与大汗虚脱现象,相对于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非甾体类解热止痛药因用药不当易引起患者大汗虚脱,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邹晓军;李振英;李绍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并用针灸、按摩及导平治疗婴幼儿脑性瘫痪108例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是由于多种原因所引起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我中心10余年来应用Vojta诱导疗法,Bobeth神生发育治疗法、上田法等方法治疗小儿C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了发掘祖国医学宝库,提高疗效,在原有的理学疗法基础上,并用系统的针灸、导平、按摩治疗,其疗效更为满意。为了确认并用针灸按摩,导平的疗效,我中心从1997~1999年对收住院的CP儿随机抽取108例,并用上述疗法治疗,现作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8例患儿中男66例,女42例,年龄为6~36个月,以9~24个月为主,全部病例均符合脑性瘫痪的诊断标准与分型[1],其中痉挛型42例,手足综合型22例,弛缓型10例,混合型34例。全部病例于入院后按婴幼儿神经发育综合判定标准表[2]及小儿脑瘫轻重程度标准进行评定[3]。其中轻度25例,中度60例,重度23例,并设一单纯理学疗法组80例进行对照。对照组年龄6~36个月,以9~24个月为主,其中轻度14例,中度50例,重度16例。

    作者:张丽华;董志文;单丽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的护理

    胸部损伤,伴支气管断裂是临床较难处理的问题。胸外伤后出现血气胸、张力性气胸和肺不张为该病的主要特征。临床有时因延误诊断和治疗,结果引起急性呼衰而导致病人死亡。本人结合我院诊治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体会,讨论其诊断治疗及护理的要点。1 临床资料本组共10例病人,男8例,女2例,年龄7~63岁。均为胸外伤病例,其中颈断气管断裂1例,左主支气管断裂2例,右主支气管断裂2例,左支气管断裂4例,右支气管断裂1例。伤后到入院时间1~10h内6例,72h内3例,10年1例。诊断方法:胸外伤史和临床体征,结合胸片,必要时行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方法:常规手术治疗和术后抗炎对症等为主的综合治疗及护理。治疗效果:治愈8例,死亡2例。

    作者:王雪英;刘玉霞;李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亚低温治疗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体温控制在32℃~34℃的亚低温方法在治疗脑损伤及脑缺血时具有肯定的疗效,不但能减轻脑损伤后的病理损害程度,而且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显著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但有关亚低温的实验研究多在脑损伤、脑缺血中进行,对脑出血治疗方面的研究少有报道。我科于1998-01~1999-12对28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亚低温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军;杨少峰;王帅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开塞露高位保留灌肠预防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体会

    脑出血是威胁人类生命严重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一般在46%左右,而脑出血后再出血死亡率高达70%以上。多数患者发病时有明显诱因,常因排便用力过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针对这些情况,我科自1998年以来,对103例脑出血患者除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以及注意心理护理外,采用了开塞露高位保留灌肠,保持患者大便通畅,使脑出血患者因排便用力再出血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荣;周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月骨无菌性坏死应用带血管掌骨瓣移植的护理体会

    月骨无菌坏死的治疗方法很多,效果不一。我科自1990年以来共应用带血管掌骨瓣移植治疗月骨无菌坏死6例,临床效果良好,本文就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1~32岁,病程6月~4年。采用桡动脉腕背支与第二掌背动脉的吻合支为蒂做顺行掌骨瓣植入月骨中,术后3个月X线片可见坏死囊变小,有骨小梁通过,腕部疼痛及持物无力症状,体征消失,术后半年腕关节活动功能恢复。

    作者:刘玉霞;鲁艳梅;李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抗核抗体的测定

    抗核抗体又称抗核因子,早发现于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中,后来在与自身免疫有关疾病的患者血清中检出,这对提高与免疫有关的疾病的诊断,增强诊断特异性起了重要作用。为了探讨口腔颌面肿瘤与抗核抗体的关系,并为其防治提供有效的免疫学资料,本研究对88例颌面部肿瘤患者进行外周血抗核抗体的检测,并将其结果作了总结。

    作者:单兆臣;关键;顾亚军;苗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188例面颈部皮肤瘘管的临床分析

    面颈部的皮肤瘘管临床比较常见,但治疗很棘手,本文将近几年来治疗的188例该疾病进行分类,并探讨瘘管产生的原因,以及进行预防和治疗的相应措施。1 临床资料1.1 瘘管分型与年龄分布详见附表。Ⅰ型-牙源性或骨源性瘘管,共92例。Ⅱ型-涎腺瘘管,共43例。Ⅲ-起源于颌面颈部囊肿的瘘管,共53例。小为2个月,大为76岁。

    作者:李磊;娄铁盈;唐文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苯恶丙嗪治疗骨关节病107例临床观察

    苯恶丙嗪为一新型口服长效非甾体的消炎止痛药。本文报道国产苯恶丙嗪治疗骨关节病的情况。1 材料与方法1.1 药品苯恶丙嗪片(佳木斯化学制药厂生产,批号980902-981011)。肠溶阿斯匹林片(山东烟台第二制药厂生产,批号980823-980917)。1.2 病例选择骨关节病包括脊柱、髋、膝、手各个部位。苯恶丙嗪组共治疗107例。肠溶阿斯匹林组的观察107例病人按随机配对法选择。

    作者:费利丰;于春华;常广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溶解方法对双氯灭痛片含量测定的影响

    双氯灭痛片为消炎镇痛药,是临床上风湿、类风湿等疾病的常用药,其用量大、用途广、质量标准收载于《黑龙江省药品标准汇编》,含量测定的溶解方法为振摇溶解法,有报道显示,因此种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出所有检品的质量水平,误差较大,所以研磨振摇溶解法得到推广,使片剂的主要成分都溶解出来,减少实验的方法误差,结果准确。

    作者:梁云霞;李新成;王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清胃温脾法治疗寒热互结胃脘痛107例临床观察

    胃脘痛临床较常见,尤以寒热互结型为多,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灼热,吞酸,嘈杂嗳气,肠鸣,呕吐,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爽,笔者采用清胃温脾法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自1998-12~2000-08间共收治107例患者,其中男67例,女40例,平均年龄(39.8±5.67)岁。2 治疗方法采用清胃温脾法中药汤剂治疗,基本方:黄芩10,黄连7.5,大黄5,公丁香7.5,半夏15,吴萸7.5,干姜7.5,甘草15,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顿服。随症加减:腹胀甚,加槟榔、金铃子、川朴;吞酸重,加海鞘,炸牡蛎;口干加沙参、石斛等。

    作者:王艳秋;万学荣;黄晓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