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华;张贞玲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是由于多种原因所引起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我中心10余年来应用Vojta诱导疗法,Bobeth神生发育治疗法、上田法等方法治疗小儿C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了发掘祖国医学宝库,提高疗效,在原有的理学疗法基础上,并用系统的针灸、导平、按摩治疗,其疗效更为满意。为了确认并用针灸按摩,导平的疗效,我中心从1997~1999年对收住院的CP儿随机抽取108例,并用上述疗法治疗,现作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8例患儿中男66例,女42例,年龄为6~36个月,以9~24个月为主,全部病例均符合脑性瘫痪的诊断标准与分型[1],其中痉挛型42例,手足综合型22例,弛缓型10例,混合型34例。全部病例于入院后按婴幼儿神经发育综合判定标准表[2]及小儿脑瘫轻重程度标准进行评定[3]。其中轻度25例,中度60例,重度23例,并设一单纯理学疗法组80例进行对照。对照组年龄6~36个月,以9~24个月为主,其中轻度14例,中度50例,重度16例。
作者:张丽华;董志文;单丽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故适应儿童生理、心理情况,一次性治疗患牙是孩子和家长们的迫切愿望。近一年作者采用一次性疗法治疗乳磨牙慢性有瘘型根尖周炎患者34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1 临床资料1999年7月至今,已为34例患者作了慢性有瘘型根尖周炎的一次性治疗。其中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6~10岁,随访效果较好。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胸部损伤,伴支气管断裂是临床较难处理的问题。胸外伤后出现血气胸、张力性气胸和肺不张为该病的主要特征。临床有时因延误诊断和治疗,结果引起急性呼衰而导致病人死亡。本人结合我院诊治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体会,讨论其诊断治疗及护理的要点。1 临床资料本组共10例病人,男8例,女2例,年龄7~63岁。均为胸外伤病例,其中颈断气管断裂1例,左主支气管断裂2例,右主支气管断裂2例,左支气管断裂4例,右支气管断裂1例。伤后到入院时间1~10h内6例,72h内3例,10年1例。诊断方法:胸外伤史和临床体征,结合胸片,必要时行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方法:常规手术治疗和术后抗炎对症等为主的综合治疗及护理。治疗效果:治愈8例,死亡2例。
作者:王雪英;刘玉霞;李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例1,患者,24岁,1997年10月15日23时入院,病案号704。停经36周双下肢浮肿,头痛7d,阵发性腹痛5h,阴道流血超过月经量。查体:呈贫血貌,双下肢浮肿(++),T:36.2℃,P:88次/分,Bp:22.7/17.4kPa。心肺听诊未见异常,子宫持续性收缩状态,腹围90cm,宫底高33cm,胎心胎位不清。内诊检查;颈管消失,宫口开大1.5cm,胎胞形成,先露头-2cm,急检血常规:Hb:100g/L,BT:2'30''、CT:1'30''、WBC;10×109/L、尿比重:1.025,尿Pr:(+)。诊断:第一胎妊娠36周妊高征,胎盘早剥死胎,处置:静点硫酸镁、肌注安定,于10月16日4时宫口开大5cm,行人工破膜,静点催产素,同时输血400ml,9点宫口开全行穿颅术娩出一男死胎,产时流血500ml,Bp:12.0/9.0kPa,徒手取出胎盘,见有2/3早剥面,一直静点催产素、输血、按摩子宫,阴道前穹窿上卡孕栓一枚,子宫收缩时好时差,从产后1~6h又流血500ml,病人呈严重贫血状态,P:100次/分,Bp:12.0/8.0kPa,再次查血常规:Hb:60g/L,考虑有子宫卒中。急行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成人头大,子宫底部及后壁呈紫色,双侧阔韧带血肿达盆壁,双侧输卵管充血水肿,行子宫次全切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输血800ml,术后Bp:14.7/10.7kPa,术后又输血400ml,静点广谱抗生素7d拆线,刀口Ⅰ期愈合,痊愈出院。病理报告:符合子宫胎盘卒中。
作者:段泽霞;程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治疗癫痫儿童药物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血药浓度监测下调节给药剂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单用VPA治疗的癫痫患儿90例,在服药5~7个半衰期(t1/2=5~20h)后,于晨空腹采静脉血2ml,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TDX美国Abbott公司)测定。结果:服药剂量为每日10~30mg/kg时,血药浓度与剂量呈正相关(r=0.56,P<0.05),各体重组间的血药浓度与剂量的回归直线不重叠(F=12.1,P<0.01):体重<10kg组呈低度相关(r=0.30),体重>30kg组呈中度相关(r=0.56)。结论:在血药浓度监测下调整个体的给药剂量,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英才;马文旭;陶宇;郭红;牛庆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具中医书记载,生姜有散寒解表,温中止痛,化痰清暑,消散止痛的功效。芦荟有消炎止痛祛腐生机等功效。近年来,我们在儿童输液渗漏肿胀处采用生姜与芦荟交替贴敷法,收到显著效果。1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共38例,男21例,女17例,均为输液滚针后漏出血管外造成的局部肿胀者,其中周岁以内小儿16例,新生儿6例,1~3岁9例,3~15岁7例。渗出液的性质分述如下:20%甘露醇2例,5%碳酸氢钠8例,10%葡萄糖酸钙15例,50%葡萄糖10例,COAA 3例。渗出液的局部皮肤性质分布如下:根据颜色分为,红肿软17例,皮色肿胀16例,苍白硬者5例。
作者:张桂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微生物学中常用的细菌染色法有革兰染色、抗酸染色、芽孢染色等。其中有些方法操作复杂,不易掌握,本文对上述3种染色方法进行改进,实验结果显示,改进方法后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染色效果好。
作者:宋淑贤;聂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采用表局麻下对鼻出血等四种耳鼻咽喉科疾病进行微波热凝治疗,取得良好效果,该治疗简便、快速,病人无痛苦,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忠诚;王贵秋;姚宪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博乐欣是一种多受体抗抑郁剂,这种新型制剂作用于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不产生相互作用,因而大大避免了不良反应。如口干、低血压和镇静作用,其与多巴胺受体有较弱的相互作用,但要较高剂量时才产生临床效应。为验证博乐欣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正确掌握其适应证及用药范围,笔者通过对5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连续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唐玉琴;王淑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对6~13岁的300名学龄儿童调查表明,合面龋占整个龋患的54%,并远远高于光滑面龋8倍,所以采用窝沟封闭技术对进一步防止合面龋的发生,是一种重要的预防措施。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在口腔门诊治疗中,共收患者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8~14岁。诊断为窝沟点隙深者,可疑龋、浅龋。合计70颗牙齿。
作者:侯玉泽;侯玉一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AEO和AES对次氯酸钠和过氧乙酸的稳定作用。方法:以AEO和AES为添加剂通过常温和加温实验研究了添加剂对次氯酸钠和过氧乙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加温后次氯酸钠和过氧乙酸分解快,两种添加剂对次氯酸钠和过氧乙酸均有一定的稳定作用。结论:添加AEO和AES可以增加过氧乙酸和次氯酸钠溶液的稳定性,AEO和AES的浓度为9%时效果好。
作者:李敬芬;李彬;佟德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高频电刀能加快手术进程,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或避免出血,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高频电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常引起病人皮肤灼伤,其中以电刀负极板不合要求较为多见。现将我院手术室使用的三种不同电刀负极板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997-03~2000-10我院先后使用过三种不同类型的电刀负极板手术2880例,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为金属负极板,第二组为橡胶负极板,第三组为3M软极板。共发生灼伤5例,占0.17%,灼伤部均为臀部。灼伤深度Ⅰ度4例,Ⅱ度1例。经涂搽10%活力碘均在1周内治愈。
作者:王爱光;于敏霞;史淑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实验采用D-半乳糖致衰小鼠,给予蒺藜子水煎剂灌胃15、30和45d,观察其对肝细胞膜钠钾ATP酶(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蒺藜子水煎剂可显著提高肝细胞膜Na+-K+-ATPase的活性(P<0.01);并以给药30和45d效果佳。蒺藜子具有抗氧化作用。
作者:杨晶;张涛;白大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微生态学的改变。方法:选择腹泻组(39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和对照组(30例健康婴幼儿),对他们的肠道菌群进行定量测定。其中2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对他们肠道菌群进行动态定量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和肠球菌数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肠杆菌在菌群中所占比例相对升高。在发病早期即出现肠菌群紊乱,随着腹泻症状消退,肠菌群失调症状逐渐纠正,而且厌氧菌上升速度较快。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伴有明显的肠菌群失调,且菌群失调的程度与临床病情及脱水程度有关。
作者:陈宇;王禹;杨景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病之一,病情凶险,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运用中药止血散配合西药西米替丁注射液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病人2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8例病人均为1997-03~2000-11到我院就诊的病人,均有程度不同的呕血、黑便症状。符合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其中,溃疡病出血21例(占55.3%),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13例(占39.5%),肝硬化出血4例(占5.2%),呕血兼黑便18例,单纯黑便20例,年龄18~72岁,平均42.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两组具有可比性,无显著差异。
作者:李春生;苏玉田;武荣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苯恶丙嗪为一新型口服长效非甾体的消炎止痛药。本文报道国产苯恶丙嗪治疗骨关节病的情况。1 材料与方法1.1 药品苯恶丙嗪片(佳木斯化学制药厂生产,批号980902-981011)。肠溶阿斯匹林片(山东烟台第二制药厂生产,批号980823-980917)。1.2 病例选择骨关节病包括脊柱、髋、膝、手各个部位。苯恶丙嗪组共治疗107例。肠溶阿斯匹林组的观察107例病人按随机配对法选择。
作者:费利丰;于春华;常广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抗核抗体又称抗核因子,早发现于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中,后来在与自身免疫有关疾病的患者血清中检出,这对提高与免疫有关的疾病的诊断,增强诊断特异性起了重要作用。为了探讨口腔颌面肿瘤与抗核抗体的关系,并为其防治提供有效的免疫学资料,本研究对88例颌面部肿瘤患者进行外周血抗核抗体的检测,并将其结果作了总结。
作者:单兆臣;关键;顾亚军;苗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双氯灭痛片为消炎镇痛药,是临床上风湿、类风湿等疾病的常用药,其用量大、用途广、质量标准收载于《黑龙江省药品标准汇编》,含量测定的溶解方法为振摇溶解法,有报道显示,因此种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出所有检品的质量水平,误差较大,所以研磨振摇溶解法得到推广,使片剂的主要成分都溶解出来,减少实验的方法误差,结果准确。
作者:梁云霞;李新成;王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面颈部的皮肤瘘管临床比较常见,但治疗很棘手,本文将近几年来治疗的188例该疾病进行分类,并探讨瘘管产生的原因,以及进行预防和治疗的相应措施。1 临床资料1.1 瘘管分型与年龄分布详见附表。Ⅰ型-牙源性或骨源性瘘管,共92例。Ⅱ型-涎腺瘘管,共43例。Ⅲ-起源于颌面颈部囊肿的瘘管,共53例。小为2个月,大为76岁。
作者:李磊;娄铁盈;唐文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67岁,因胸闷、心悸伴咳嗽,咳痰1周入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6.9℃,脉搏100次/分,血压16/10.6kPa,唇轻度发绀,心率100次/分,律规则,心尖区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双肺散在湿性罗音,胸片示肺纹理增强,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心功能Ⅲ级,肺内感染。给予5%葡萄糖200ml加鲁南欣康40mg,生理盐水200ml加林可霉素1.8g静点,同时强心,利尿治疗,3d后患者咳嗽症状不见明显好转,故停用林可霉素,给先抗(2000.623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3.0静点,第5天患者出现呃逆症状,且逐渐加重,影响睡眠,停用先抗,改为静点洛菲300mg,患者呃逆症状逐渐减轻。
作者:曲红玉;程岩;季方茹;张丽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