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华;张贞玲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肝内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因进食未经煮熟的淡水鱼(虾)而感染。华支睾吸虫感染在B型超声检查中有一定特征性改变。本文通过B型超声检查对142例有特征性改变做为可疑华支睾吸虫感染病例及168例肝脏B超无特征性改变做为无可疑病例,结合流行病史,实验室检查及临床对比分析,探讨B超在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诊断意义。
作者:谭敬辉;肖广辉;王敏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67岁,因胸闷、心悸伴咳嗽,咳痰1周入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6.9℃,脉搏100次/分,血压16/10.6kPa,唇轻度发绀,心率100次/分,律规则,心尖区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双肺散在湿性罗音,胸片示肺纹理增强,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心功能Ⅲ级,肺内感染。给予5%葡萄糖200ml加鲁南欣康40mg,生理盐水200ml加林可霉素1.8g静点,同时强心,利尿治疗,3d后患者咳嗽症状不见明显好转,故停用林可霉素,给先抗(2000.623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3.0静点,第5天患者出现呃逆症状,且逐渐加重,影响睡眠,停用先抗,改为静点洛菲300mg,患者呃逆症状逐渐减轻。
作者:曲红玉;程岩;季方茹;张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肾移植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的有效方法。肾功能恢复,尿毒症得以纠正,提高生活质量。我院于1998-01-19~1998-11-09共施行了3例肾移植,2例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1例恢复欠佳。现总结手术配合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32岁、35岁、44岁。慢性肾小球肾炎均靠血液透析来维持,透析1~2a,平均每周1~2次。每例手术前做供体和受体的血型配型均相符,淋巴细胞毒试验3%~5%,供体取于死亡者。
作者:李杰;李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科于1993-01~1999-10月采用自制的石膏模具塑形有机玻璃修补额面部颅骨缺损25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均为因各种原因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男18例,女7例;年龄16~55岁,平均29岁。其中外伤性颅脑损伤19例,脑肿瘤术后2例,脑血管畸形出血术后4例。颅骨缺损部位:眶额部3例。额颞部6例,双侧额部4例,额颞顶部12例,颅骨缺损面积小4.0cm×4.0cm,大10.0cm×11.5cm,修补时间距第一次手术后3~6个月9例,6~12个月10例,1年以上6例。
作者:朴松鹤;刘宏亮;陈玉荣;李进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1996-01~1999-01共行低位直肠癌手术35例,其中23例在院外误诊为其它良性疾病。现对23例直肠癌误诊原因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23例中,男16例,女7例,年龄28~74岁,平均42岁,其中35岁以下7例,占30.4%。初诊时症状:大便次数增多21例,大便中带血20例,粘液血便11例,伴里急后重症状17例,粪便变细12例。病变部位:肿瘤距肛门2cm 2例,3~4cm 7例,5~6cm 14例。病理类型:印戒细胞癌1例,管状腺癌5例,乳头状腺癌11例,高分化腺癌6例。同时伴有痔6例,伴有肛裂1例,伴有慢性结肠炎2例。误诊时间3个月以下者2例,3~6个月者13例,6~12个月者6例,12个月以上者2例。误诊为内痔13例(56.5%),细菌性痢疾2例(8.7%),结肠炎3例(13.4%),直肠炎2例(8.7%),直肠息肉1例(4.3%),肛裂2例(8.7%)。
作者:刘也;徐克银;于绍君;高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择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对预后的影响,对128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病例分组-对照研究。结果:14d后比较各组神经功能,溶栓-神经保护疗法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疗效与入院时间关系密切。认为发病后尽早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对大限度地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金龙;任桂霞;范业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在离体鼠心Langendorff灌注模型上,检验并比较HTK液和UW液在低温(0~4℃)心肌保存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2组,HTK组和UW组,每组8只wistar大白鼠。快速取下鼠心并悬挂在Langendorff灌注模型上灌注和测定血流动力学基础值。灌注并低温保存离体鼠心4h。4h后重新复温复灌,再次测定血流动力学值,留取标本测定心肌水含量、灌脉流出液心肌酶漏出量、心肌中ATP和CP含量和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心肌血流动力学恢复率HTK组优于UW组。心肌水含量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灌脉流出液心肌酶漏出量HTK组明显低于UW组。心肌中ATP和CP含量HTK组高于UW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HTK组轻于UW组。结论:HTK液和UW液都是比较合适的心肌保存液,对心肌的保存效果HTK液优于UW液。
作者:史红宇;周刚;张福亭;孙兆玉;龙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联合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使部分病人达到完全缓解,但是大部分化疗药物能引起消化道刺激症状,出现恶心、呕吐,使病人难以坚持。为了顺利完成联合化疗,提高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我们对化疗引起消化道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对策。
作者:江晶;曾毅;朱慧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外伤性脑肿胀合并弥漫性轴索损伤是脑外伤中死亡率很高的一种病征,文献报道死亡率达80%以上。本文就近年收治的病例,综合有关文献,着重讨论其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经验。
作者:刘宏亮;宋元滨;杨忠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谷丙转氨酶测定是化学检测脂肪肝的一个重要指标。被疑为脂肪肝的患者;其谷丙转氨酶相应增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患者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的含量也有相应的改变。
作者:马丽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在血液常规检验单上,有时会出现下列异常情况:白细胞总数正常,而分类计数明显增高,或白细胞总数与白细胞分类计数同时出现异常现象。如果单凭此报告结果,临床很容易引起判断上的误解,而实际上,这种状况的出现还应考虑到白细胞的绝对值的情况。1 临床资料1.1 对象1998-06-05~1998-06-20白细胞检验的患者共100例,男52例,女48例,从中抽取上文所述异常情形的患者列为需参考绝对值的患者。
作者:孙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抗核抗体又称抗核因子,早发现于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中,后来在与自身免疫有关疾病的患者血清中检出,这对提高与免疫有关的疾病的诊断,增强诊断特异性起了重要作用。为了探讨口腔颌面肿瘤与抗核抗体的关系,并为其防治提供有效的免疫学资料,本研究对88例颌面部肿瘤患者进行外周血抗核抗体的检测,并将其结果作了总结。
作者:单兆臣;关键;顾亚军;苗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自1990~1998年做了3例子宫次全切除术保留宫颈同时阴道壁修补术。大年龄40岁,小为20岁,均G2P2,子宫Ⅱ°~Ⅲ°脱垂于外阴部,重体力劳动和行走时伴有磨擦性疼痛,休息时能还纳。排尿时不能完全排净伴有残余尿液。查体:营养发育均良好,KT:36℃、P:80次/分,Bp:14.6/9.3kPa,实验室检查WBC:6.4×109/L,Hb:11.0g/L,RBC:3.7×1012/L。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式加腹压时子宫脱出宫颈及宫体脱出外阴部,阴道前壁大部分膨出。诊断:分别Ⅱ°~Ⅲ°子宫脱出。
作者:宋文贤;闫明;柳艳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研究采用图像分析定量细胞学测定法,对甲状腺机能异常者进行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高度测定。实验分为无危象前兆征的结甲组、有危象前兆征的结甲组、甲亢组,结果发现有危象前兆征的结甲组中的滤泡上皮细胞高度有16例高于无危象前兆征的结甲组的滤泡上皮细胞高度。因此,测定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高度对甲状腺机能异常合理诊治,明确甲状腺机能状态,为今后手术决策、准确评估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久革;马瑞;赵吉生;冯野;张德恒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对60例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采用不同治疗方法作对比研究。常规化疗并抽液组30例,在常规化疗和抽液的基础上并用激素治疗组30例。对比两组之间胸液吸收的速度和遗留胸膜肥厚的程度。结果提示后者疗效优于前者,故提出对本病的治疗,在常规化疗和积极抽液的基础上并用激素治疗应列为常规。
作者:赵洪丽;顾秀英;王淑艳;董丽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观察224例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动态变化。其中脉络宁治疗组145例,对照组维脑路通38例,潘生丁组41例。结果显示:脉络宁治疗组显效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治疗后甲壁微循环血管形态、流态、管周状态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P值分别为<0.01,<0.05,<0.01)。评价了脉络宁在改善微循环和治疗冠心病中的疗效和作用。
作者:于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硅胶气囊导尿管以其操作简单,内固定稳妥,无需胶布固定,不易滑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临床,由于尿管插入后与尿道密合程度大,有效地保持了尿失禁病人床铺干燥,减少褥疮的发生,使患者及操作者耐于接受,但由于留置气囊导尿管应用时间不长,对其性能和使用注意事项缺乏了解,临床上时常遇到拔管困难,给病人带来痛苦,使病人产生恐惧心理,近段时间出现多次医疗事故,为了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此类问题,我们进行多次反复探讨与尝试,取得了较为满意效果,所以,有必要与同道们分析及研究。
作者:苏杰;张凤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索不同低温条件下大鼠血浆AVP、AngⅡ含量的变化机制,为内分泌及低温领域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本实验采用低温模型,使用放射免疫法观察以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各组AVP、AngⅡ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其中8℃~10℃组和-1℃~-2℃组显著升高。2℃~4℃组显著下降。结论:浅低温可明显影响AVP、AngⅡ含量的变化,AVP、AngⅡ参与体温调节。
作者:薛秀兰;曹惠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为探讨口腔印模在消毒液浸泡后,是否引起形状变化而影响修复效果。方法:通过数字化仪对印模消毒浸泡前后的形状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消毒液浸泡前后的印模形态无明显差异。结论:说明可采用该方法预防印模造成的交叉感染。
作者:徐连利;韩淑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有关凝血的检测,在实验室越来越普遍,检测项目也越来越多因为出血性疾病或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离不开实验室检查及监控,其方法也逐渐由半自动、全身动仪器代替了手工操作,改变了有些较复杂的方法,克服了外界因素干扰,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精确性和实用性。本次作者对北京世带科学仪器公司生产的LG-RABER-Ⅰ型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其凝血部分项目作了初步实验评价。该仪器为半自动仪器,有4个通道,采用光电电磁法,测定项目为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并对手工、仪器操作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曲灿华;崔国利;辛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