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郑立海
1996~1998年对所经治2~6岁小儿做了大量发锌调查。其中有80%左右为小儿锌缺乏,现对182例锌缺乏症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锌缺乏症患儿182例,男104例,女78例,2~4岁96例,4~6岁86例,缺锌时间6~48月,其中反复上呼吸道感染46例,食欲降低68例,生长速度缓慢25例,智力发育延迟16例,免疫力低下、异食癖27例,实验室检查发锌低于70~80mg/g 43例,60~70mg/g 98例,60mg以下41例。182例低锌患儿经补锌及综合治疗月余后,发锌均比治疗前提高,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病程缩短,免疫力增强。
作者:舒航;赵喜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NMT)传导障碍,分三型:眼型、球部型和肌型。治疗原则包括非手术疗法和手术治疗。现认为在疾病早期对有手术指征患者进行手术,可使症状改善,甚至痊愈。因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对麻醉用药和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就笔者曾接治的一较典型病例的麻醉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白炳生;暴风;孔凡库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电导法确定碘稳定性的方法,增加碘的稳定性。方法:以AEO为添加剂通过电导法实验研究碘的稳定性,在加温情况下对碘的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电导值的变化规律与碘离子浓度变化规律相同,与碘的浓度变化规律相反。结论:电导法用于消毒药碘的研究,具有方便、快速和灵敏等特点,通过加温实验可缩短研究和监测时间。
作者:李彬;李敬芬;江清林;佟德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小脑出血在临床并不少见,但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与多种疾病混淆,造成误诊误治,本文报道误诊的15例小脑出血。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3~71岁,其中20岁以下1例,21~50岁2例,51~60岁4例,61岁以上8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1例。本组均为急性起病,活动起病10例,安静起病5例。眩晕13例,伴视物旋转10例,头痛8例,部位主要在后枕部,呕吐11例。眼球震颤8例,同向凝视障碍2例,共济运动失调12例,有脑膜刺激征6例。
作者:孙金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外伤性脑肿胀合并弥漫性轴索损伤是脑外伤中死亡率很高的一种病征,文献报道死亡率达80%以上。本文就近年收治的病例,综合有关文献,着重讨论其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经验。
作者:刘宏亮;宋元滨;杨忠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3例均为女性患儿,出生3d~3个月,剖宫产1例,顺产2例,均有眼结膜肿胀、充血、脓性分泌物,3患儿均发育良好,心肺正常。阴道正常,无黄色分泌物流出。实验室检查:取眼睛分泌物革兰染色镜检,见多形核白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淋球菌培养阳性。依据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淋菌性眼结膜炎。2 治疗及结果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双眼,给予硝酸银点眼,第2~5天连续生理盐水冲洗,氯霉素眼药水点眼及红霉素眼膏外涂。头孢三嗪注射剂上臂三角肌肌注,第1天50mg/kg分两侧注射,第2~5天25mg/kg一侧注射。治疗第2天分泌物明显减少,眼睑肿胀及结膜充血开始消退。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一周及半个月眼结膜取材培养均为阴性。2个月后随访无淋病复发。
作者:孙鹏;安晓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肾移植手术是治疗慢性肾衰和尿毒症行之有效的方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我院1978-11~1999-01,开展了3例肾移植手术,现将护理体会加以总结。1 临床资料本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30~46岁,3例均为肾小球肾炎,移植前均经过血液透析治疗,短1年,长4年。本组受体之间ABO血型相符,供肾年龄28~35岁,热缺血时间8~12min,冷缺血时间为5~12h。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术前一天常规口服硫唑嘌呤(A2a)50mg,强的松(Paed)30mg,术中及术后第一天静点甲基强的松龙(MP)500mg,术后第三天起口服CsA+A2a+P2ed药物。
作者:秦迎春;杨玉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治疗癫痫儿童药物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血药浓度监测下调节给药剂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单用VPA治疗的癫痫患儿90例,在服药5~7个半衰期(t1/2=5~20h)后,于晨空腹采静脉血2ml,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TDX美国Abbott公司)测定。结果:服药剂量为每日10~30mg/kg时,血药浓度与剂量呈正相关(r=0.56,P<0.05),各体重组间的血药浓度与剂量的回归直线不重叠(F=12.1,P<0.01):体重<10kg组呈低度相关(r=0.30),体重>30kg组呈中度相关(r=0.56)。结论:在血药浓度监测下调整个体的给药剂量,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英才;马文旭;陶宇;郭红;牛庆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小脑出血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易误诊。而早期诊断、正确治疗与小脑出血的预后密切相关。现将我院于1992-02~2000-10收治的12例小脑出血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2例病人中,男8例,女4例,男女之比为2:1。年龄小36岁,大74岁,平均54.5岁,50岁以上发病9例,占75%。全部病例中,9例有高血压病;3例无高血压病患者中,2例CT检查疑为脑血管畸形,1例为应用尿激酶溶栓引起。
作者:杨霄伟;张晓梅;朱晓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脑出血是威胁人类生命严重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一般在46%左右,而脑出血后再出血死亡率高达70%以上。多数患者发病时有明显诱因,常因排便用力过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针对这些情况,我科自1998年以来,对103例脑出血患者除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以及注意心理护理外,采用了开塞露高位保留灌肠,保持患者大便通畅,使脑出血患者因排便用力再出血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荣;周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支气管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对肺内罗音多或有支气管痉挛倾向的肺炎,肺部罗音吸收慢。我院开展了氦氖激光辅佐治疗,通过观察,认为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我们将1997~1999年住院的8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对照组40例,男、女各20例,发病1d 46例,2~3d 14例,4d 20例。2 治疗方法治疗组是在对照组(抗炎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CC-3E型多功能氦氖激光治疗机,波长6328 ,电流电压220V,大输出功率25毫瓦,于双侧肺俞穴,每次照射5min,咳喘重者加天突穴和定喘穴,每日一次,7d为一疗程。
作者:孙广丰;王利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灯盏花素注射液是90年代活血化瘀的单味中成药制剂。近年来多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现将我院近2年期间用云南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的48例脑梗塞,并设42例用维脑路通治疗为对照组的临床观察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组共48例脑梗塞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43~78岁。对照组为随机抽取的同期脑梗塞患者,共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41~77岁。全部病例均根据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并做脑CT检查确诊。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病程、神经功能缺损无差异。
作者:贾桂芝;刘国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胸部损伤,伴支气管断裂是临床较难处理的问题。胸外伤后出现血气胸、张力性气胸和肺不张为该病的主要特征。临床有时因延误诊断和治疗,结果引起急性呼衰而导致病人死亡。本人结合我院诊治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体会,讨论其诊断治疗及护理的要点。1 临床资料本组共10例病人,男8例,女2例,年龄7~63岁。均为胸外伤病例,其中颈断气管断裂1例,左主支气管断裂2例,右主支气管断裂2例,左支气管断裂4例,右支气管断裂1例。伤后到入院时间1~10h内6例,72h内3例,10年1例。诊断方法:胸外伤史和临床体征,结合胸片,必要时行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方法:常规手术治疗和术后抗炎对症等为主的综合治疗及护理。治疗效果:治愈8例,死亡2例。
作者:王雪英;刘玉霞;李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莪术油治疗婴幼儿肺炎的疗效。方法: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0.04%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10mg/公斤.次,1次/日静点;对照组20例,给予病毒唑注射液10mg/(公斤.次)1次/日静点。其它如抗感染、镇咳、止喘、激素的应用及输液等综合治疗两组均相同。结果:治疗组在镇咳、止咳、湿罗音消失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热退时间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莪术油治疗婴幼儿肺炎有效、安全、简便、易行,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丛艳华;王双妹;王双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喘息为主的婴幼儿支气管疾病,如果病情反复发作合并症多,严重的危及患儿生命,给患儿的健康发育带来了一定影响。作者自1997-05~2000-05应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138例,取得了良好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38例均为住院或门诊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男38例,女30例;对照组70例,男32例,女38例。年龄8个月~3岁,全部患儿均有气喘及干咳,两肺均可闻及哮鸣音、湿性罗音。
作者:王利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微生态学的改变。方法:选择腹泻组(39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和对照组(30例健康婴幼儿),对他们的肠道菌群进行定量测定。其中2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对他们肠道菌群进行动态定量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和肠球菌数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肠杆菌在菌群中所占比例相对升高。在发病早期即出现肠菌群紊乱,随着腹泻症状消退,肠菌群失调症状逐渐纠正,而且厌氧菌上升速度较快。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伴有明显的肠菌群失调,且菌群失调的程度与临床病情及脱水程度有关。
作者:陈宇;王禹;杨景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心静脉导管在ICU的应用极为重要,它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正确的穿刺和严格的护理是保证ICU重危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自2000年7月起,我们实行了股静脉穿刺,共成功经股静脉置中心静脉导管68例,效果良好,现予以总结并报道如下。
作者:黄淑青;许宏伟;陶秀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肾移植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的有效方法。肾功能恢复,尿毒症得以纠正,提高生活质量。我院于1998-01-19~1998-11-09共施行了3例肾移植,2例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1例恢复欠佳。现总结手术配合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32岁、35岁、44岁。慢性肾小球肾炎均靠血液透析来维持,透析1~2a,平均每周1~2次。每例手术前做供体和受体的血型配型均相符,淋巴细胞毒试验3%~5%,供体取于死亡者。
作者:李杰;李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胫骨平台倒Y型骨折伴骨干骨折是骨科较少见病例,其治疗困难,预后差,易遗留较严重的后遗症,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这类病患23例,均采用切开复位,螺栓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取得满意效果。1 观察对象及手术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3例,其中男21例,女2例,年龄40~60岁。左侧16例,右侧7例。对20例进行5年随访,除2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膝关节强直外,均恢复良好。
作者:李春光;戴富强;张洪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对60例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采用不同治疗方法作对比研究。常规化疗并抽液组30例,在常规化疗和抽液的基础上并用激素治疗组30例。对比两组之间胸液吸收的速度和遗留胸膜肥厚的程度。结果提示后者疗效优于前者,故提出对本病的治疗,在常规化疗和积极抽液的基础上并用激素治疗应列为常规。
作者:赵洪丽;顾秀英;王淑艳;董丽静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