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鹤
Transfusion-asseciated gruft-versus-host disease(TA-GVHD) is usually a fatal outcome of blood transfusion therapy caused by viable leucocytes contained in the donor blood. Most cases of TA-GVHD occur when less than 4-d-old blood is transfused. We therefore examined the molecular changes that occur during storage that may account for the paucity of TA-GVHD following infusion of older blood. Leucocyte number and viability were essentially unchanged from freshly obtained blood, but the expression of cell-surface lymphocyte activation antigens(CD3,CD4,CD28,CD2,CD45) decreased rapidly within the first 24 h and continued to fall to less than 20% of original levels by d 9 of storage at 4℃. The decrease in CD antigen expression directly correlated with a decreasing ability to induce activation of the T-tymphocyte 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As a result, sells became less responsive in a mixed lymphocyte culture(MLC) by d 3, with abrogation of the MLC responsiveness by d 5. Donor leucocytes stored for 4 d or less at 4℃ were able to partially re-express. CD antiger and reconstitute, their signalling pathway when plaued at 37℃, where as those stored for more than 4 d were not. These irreversible changes result from a permanent down regulation of donor cell protein synthesi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a mechanism to explain the paucity of TA-GVHD following transfusion of blood that is more than 4 d-old. Further study may show that aged blood provides additional assuranc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TA-GVHD; hoever, use of aged blood should not replace current protocols using irradiation.
作者:常洪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为减少宫内感染和先天畸形,我们设计了弓形虫病的产前监测程序。方法:采用ELISA法作为血清筛查的基本方法,绒毛、羊水和脐血用ELISA、PCR或小白鼠接种法进行监测。结果:筛查出1 192例监测对象,除271例拒绝监测外,无症状组509例,有先兆流产组113例,羊膜穿刺组299例。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只要按程序监测,先天性弓形虫病是可以控制的,但卫生宣教非常需要。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细胞凋亡(apoptosis)与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关系密切。目前,国内外对心血管细胞凋亡(血管内皮细胞、心肌细胞等)的研究已逐步深入。我院心内科自1996年起陆续建立羟自由基(HFR)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心肌细胞凋亡的体外实验模型,并观察卡托普利的干预作用,以期探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对心血管细胞凋亡有否保护作用。在国内尚未见类似报道。本文将我们进行的两项实验研究综合报告如下。
作者:罗伟;姜醒华;程晓曙;苏海;吴清华;胡春松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高压蒸气灭菌同种异体骨在骨移植中的作用,探索简便、经济的骨移植方法。方法:用家用压力锅,对同种异体鼠骨高压蒸气灭菌30 min后,将其植入25只成年大白鼠双侧胫骨(新生鼠骨植入右侧12例,成年鼠骨植入左侧25例)前上部一个长10 mm、深2 mm的缺损中,于术后3、6、9、12周取材,制片,在普通荧光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发现经高压蒸气灭菌后的同种异体骨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引导骨生长。结论:高压蒸气灭菌处理同种异体骨,是一种简便、经济的骨移植方法,易于在农村和基层开展。
作者:刘龙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观察正常婴幼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情况,对20名婴儿、32名幼儿及26名成人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测试各波出波率、潜伏期、各波间期、双耳波Ⅴ差和波Ⅰ~Ⅴ间期差。结果显示:3组的各波出波率以波Ⅴ出波率高。各波潜伏期、各波间期值及双耳波Ⅴ潜伏期差和波Ⅰ~Ⅴ间期差,婴、幼儿两组分别同成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婴、幼儿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婴、幼儿各波潜伏期同刺激强度的关系,与成人相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用于观察和评价听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是一种客观的、有价值的和可靠的检测手段。对于婴幼儿耳聋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做为临床应用,还应同时参考其它有关的小儿听力学检测方法。
作者:徐中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评价3种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副反应和对月经的影响。方法:将639例年龄在18~45岁、无避孕或避孕措施失败性交后5 d(120 h)以内,要求采用补救措施以防意外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3组。组Ⅰ口服米非司酮50 mg;组Ⅱ口服25 mg;组Ⅲ口服10 mg。用门诊随访形式,观察用药后的副反应和妊娠与否。结果:3组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分别为:93.4%、93.3%和93.8%(P>0.05)。口服米非司酮后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程度都较轻,无需特殊处理。无副反应者的比率,随着米非司酮用药剂量的减少而明显增加(P<0.05)。12%~14%月经提前来潮,25%~28%月经来潮延迟。组Ⅰ月经延迟的平均天数(11d)比组Ⅲ(8 d)明显增加(P<0.05)。结论:米非司酮3种剂(50 mg、25 mg和10 mg)用于性交后5 d内紧急避孕都能安全、有效地终止妊娠。
作者:程利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应用内窥镜手术治疗蝶窦囊肿。方法:自1995年10月~1999年10月开展鼻内窥镜手术500余例,治疗蝶窦囊肿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为27~62岁。主诉均为头痛、眼胀,其中有二例视力减退,视神经乳头水肿。CT提示为:蝶窦囊肿。手术采用表面麻醉,将鼻内窥镜(4例)或纤维鼻咽喉镜(2例),经前鼻孔插入鼻腔后部。在明视下,切除蝶窦及囊肿的前壁,约1.0 cm×1.5 cm。吸尽囊液,检查蝶窦各壁。结果:经内窥镜手术治疗的6例患者全部治愈,未发生并发症。随访一年未复发。结论:应用内窥镜手术治疗蝶窦囊肿,视野清晰,方法简单,操作安全,效果满意。
作者:文三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腹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是各科医师经常遇到临床症状之一,因其通常被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所掩遮,又未像颅内高压征那样在教科书中介绍,故直到近年才出现这一术语[1,2]。鉴于腹内高压除了腹部膨胀显著尚伴有一个系统以上的症状群,且其发病因素和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因此本文首次将其称为腹内高压综合征(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Syndrome,IHS)。
作者:曲度;王毓璈;张弦;邱嘉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结节性硬化是种少见的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性神经、皮肤综合征。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CT诊断水平,笔者将1989年3月~2000年6月临床遇到的9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9例均为男性。年龄14~32岁,平均22岁。临床上患者从小均有不同程度的癫痫发作史,7例因发作频繁、症状加重来院检查,2例因头部外伤就诊,9例均做了头颅CT扫描,其中7例采用Somatom CR型CT装置扫描。扫描方法用8 mm层厚,间隔2 mm从听眦线开始向头颅顶部连续扫描,2例采用PQ5000V型螺旋CT装置以螺距1.0,进床速度10 mm/s,扫描层厚10 mm,连续螺旋扫描。
作者:董其龙;丁跃军;张捷;柳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乙醇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生物学基础。方法:将3组大鼠分别用蒸馏水,25%和50%的乙醇溶液灌胃染毒,在评价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改变的同时,测定了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和巯基化合物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胆碱脂酶(AChE)活性,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海马中强啡肽A(Dyn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5%、50%乙醇染毒组大鼠学习能力下降(P<0.05),SOD活性降低(P<O.05)。25%乙醇组强啡肽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且海马中强啡肽A含量与水迷宫测试中的正确反应时间及脑组织中SOD活性显著相关。结论:乙醇引起大鼠学习能力的下降可能是通过海马中强啡肽A含量的改变来介导的。乙醇可影响脑中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平衡,此与DynA含量变化可能有关。
作者:汪根盛;傅慰祖;项翠琴;陈自强;梁友信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的CpG岛胞嘧啶甲基化快速检测方法。方法:用亚硫酸氢钠处理DNA,再用链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错配修复基因hMLH1启动子含CpG位点的靶序列进行扩增;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在部分变性温度下测定靶序列的保留时间,并与亚硫酸氢钠-酶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用DHPLC对结肠癌细胞株RKO和胃癌细胞株PACM82的hMLH1启动子进行测定,发现RKO细胞PCR产物的保留时间明显长于PACM82细胞(6.7 min比6.2 min)。RKO细胞PCR产物保留时间延长是亚硫酸氢钠处理后的模板中胞嘧啶和岛嘌呤含量较PACM82高所致。从此结果分析,可以判断出RKO的hMLH1启动子已甲基化,而PACM82细胞未甲基化。此结论与酶切法结果完全一致。结论:新方法可以快速检测CpG岛胞嘧啶甲基化。
作者:邓大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超声测量法洛四联症患者主动脉、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计算其比值,估测手术效果。方法:取左室长轴切面测量主动脉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计算两者比值,分析其与主动脉骑跨率、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或伴右室流出道狭窄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70例手术病例均行彩超检查,研究结果表明:主动脉越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越小,且两者比值越大,主动脉骑跨率越大,肺动脉瓣狭窄或伴右室流出道狭窄越严重,手术效果越差。结论:测量主动脉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比值,是判断肺动脉发育情况、估计法洛四联症严重程度预测手术效果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泉水;熊华花;熊文;许晓华;李沿江;刘燕娜;蔡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寒咳宁由麻黄、生姜、细辛等中药组成,经洪广祥教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证实具有较好的镇咳、祛痰、抗炎等作用,并且不良反应小,我们对其进行了急毒及长毒实验研究,现就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涂秀英;黄敬耀;余日跃;楼兰英;叶荷平;张文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的常见病,尤多发于农村,治疗方法较多,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该术疗效虽较好,但手术复杂,易出血,无法在农村及基层医院推广应用。郑传仁等[1]曾报告,用其新手术方法-鼻泪管阻塞钻切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简单、安全、疗效较佳,可替代泪囊鼻腔吻合术。我们曾购买其有关器械,按其手术方法对慢性泪囊炎进行治疗,结果发现,其疗效与国内同道普遍反映的一样,并不十分理想,黄红深[2]重复使用该技术,其术后3个月的近期疗效为77%,术后一年的远期疗效为35%。我们原先的疗效观察亦与其近似。为了提高该技术的疗效,以期能在农村及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我们立题研究,在手术方法及器械、植入物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改良。大力开展了该项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在一些基层医院进行了推广应用,现报告如下。作者简介:罗兴中(1937-),男,62届毕业生,主任医师,教授。研究方向:慢性泪囊炎的治疗。
作者:罗兴中;贺雅琳;王凤飞;黄南翔;陈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有证据表明抑郁症可能伴有细胞介导的免疫激活。激活后产生的细胞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有可能在抑郁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通过检测抑郁症患者血清中免疫细胞激活后的产物IL-1β、IL-2、IL-6、TNF-α和IFN-γ水平,探讨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细胞介导的免疫激活,以及免疫激活后产生的细胞因子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研究对象为抑郁症患者,共23例。入组的抑郁症患者经详细询问病史,排除由器质性原因所致抑郁症。抑郁症诊断标准采用CCMD-2-R的标准。对照组为身体健康的员工。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2、IL-6、TNF-α和IFN-γ水平,结果显示,抑郁症组血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479,P<0.02),抑郁症组和正常对照组的IL-1β、IL-6、TNF-α和IFN-γ水平无显著差异(t分别为0.578,0.566,1.002和1.106,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IL-2水平升高,表明IL-2可能在抑郁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IL-1β、IL-6、TNF-α和IFN-γ在抑郁症的发病中似无明显作用。
作者:杨权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环孢素A(CSA)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及预测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比较小剂量环孢素A和常规药物治疗CAA的疗效以及影响CSA疗效的因素。结果:CSA组在半年和一年内有效率(75%、79.2%)显著高于雄激素组(23.8%、38.1%),其疗效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SA体外干预试验有关。结论:(1)小剂量CSA治疗CAA比单用雄激素治疗疗效高、疗程短。(2)CSA体外干预试验可预测部分CAA的疗效。
作者:杨碧云;李慧慧;石庆之;曹瑞生;汤爱萍;华建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利用手术切除阴茎包皮,剪碎后经胰蛋白酶消化,添加1640培养液和表皮生长因子,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垫有塑料薄膜载体的培养瓶中,经体外培养和传代培养,可在载体上得到大面积的表皮细胞生长薄膜,在移植时可将载体从培养瓶中取出,使长有表皮细胞薄膜一面贴敷于深二度烧伤创面和肉芽创面,一周后,可见移植创面长满培养的表皮细胞。经大量临床治疗证明,有很好的疗效。因此,以阴茎包皮作为培养皮肤细胞来源,通过增殖不仅达到扩大表皮面积目的,而且能较快地修复创面,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作者:张万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根据统一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纳入本组临床研究具有各种合并症的迁延性淋病患者112例。其中男性88例(78.6%),女性24例(21.4%);已婚84例(75.0%),未婚28例(25.0%);年龄小者17岁,大67岁,平均年龄32.5±10.7岁;承认有不洁性生活史或冶游史者26例(23.2%),否认者86例(76.8%);发病时间短的3个月,长达12年,平均4.1±2.8年。
作者:高巨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应用中指中节同身寸度量食道心房调搏导管深度,起搏心脏,监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和窦性心动过缓(窦缓)患者手术。方法:22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11例,年龄50~74岁,平均65±6岁,均在外、妇科住院。病窦2例,窦缓20例,均有头昏、头晕、胸闷、心悸,其中走路不稳15例,黑朦13例,昏倒2例。术前测血压(BP)、作心电图测心律(HR);术中观察BP、HR,如BP下降,HR减慢,即度量患者本人改良同身寸11倍将导管插入食道,行食道心房起搏至术毕,起搏按60次/min频率,起搏后测BP。结果:22例患者电刺激均夺获心房,显效21例(95%);有效1例(5%):无效0例。术前BP、HR高于术中未起搏BP、HR,P<0.01;术中起搏BP高于术中未起搏BP,P<0.001;术前BP与术中起搏BP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窦房结功能差、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症状明显、年龄大患者,应用度量改良中指同身寸11倍为导管深度准确可靠,起搏心脏,方法简便易行,实用、价廉、无创伤。
作者:黄绍烈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对国产左氧氟沙星的安全、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实验组应用国产片治疗109例,对照组应用进口片治疗70例,均按每次200mg,bid给药,疗程5~7 d。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87.2%,细菌清除率86.9%,不良反应发生率13.6%;对照组以上3项分别为85.7%、88.4%和12.9%。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左氧氟沙星与进口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同样安全有效。
作者:徐亚利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