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舌象特征与体质类型关联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朱明峰;杜建强;丁成华;聂斌;何扬名;查青林

关键词:舌象特征, 中医体质, 关联分析, 特异性, 敏感性
摘要:针对中医舌象特征与体质类型之间可能存在着某些关联这一重要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中医舌象特征与体质类型关联系统,为揭示其中的内在关联规律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本文从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和系统特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利用计算机对受检者的体质信息和舌象信息进行采集和自动分析识别,并利用特异性和敏感性分析找出舌象特征与体质类型之间的内在关联。该系统的识别和分析结果可作为中医临床诊治的一项科学、可靠的实践依据,同时该系统能够为中医诊断研究者提供一个研究中医舌象与中医体质内在关联的综合软件平台。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舌象特征与体质类型关联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针对中医舌象特征与体质类型之间可能存在着某些关联这一重要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中医舌象特征与体质类型关联系统,为揭示其中的内在关联规律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本文从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和系统特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利用计算机对受检者的体质信息和舌象信息进行采集和自动分析识别,并利用特异性和敏感性分析找出舌象特征与体质类型之间的内在关联。该系统的识别和分析结果可作为中医临床诊治的一项科学、可靠的实践依据,同时该系统能够为中医诊断研究者提供一个研究中医舌象与中医体质内在关联的综合软件平台。

    作者:朱明峰;杜建强;丁成华;聂斌;何扬名;查青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柴可群三阶段辨治大肠癌经验

    柴可群主任中医师认为,大肠癌是在人体正气不足的基础上,外邪乘虚入侵,复因饮食、情志所伤,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产生气滞、血瘀、痰凝、湿浊、热毒等病理变化,蕴结于肠腑,相互搏结,日久积渐而成;是一种以正气虚损为本,局部实邪结聚为标,本虚标实的病证。正气亏虚、癌毒内蕴是大肠癌的基本病机,同时也是大肠癌复发转移的根本原因。治疗原则为“扶正为本,祛邪有度,全程调神,随证而治”。具体根据根治阶段、随访阶段、姑息治疗阶段中正邪盛衰的主次和疾病发生发展的特点,及时调整用药,并强调在该病临床各期均需要结合中医药的治疗,进行全程管理。

    作者:江灶坤;柴可群;陈嘉斌;黄蕾蕾;邹莉;王泽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于拉曼光谱的不同产地黄芪鉴别研究

    目的: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建立黄芪饮片产地鉴别方法。方法:检测来自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甘肃四个地区共100批次黄芪饮片的拉曼光谱,通过主成分分析( PCA)对不同产地样本进行判别区分,利用偏小二乘判别法( PLS)建立产地判别模型并予以验证。结果:四个产地黄芪饮片拉曼谱线差异主要体现在谱峰强度方面,表明不同产地的黄芪饮片所含生化物质在组成比例上有较大差异。 PCA分析可对不同产地的黄芪饮片进行区分,主成分得分PC1、PC2、PC3构成的三维散点图中,代表不同产地的数据散点各自聚集,没有重叠。 PLS产地判别模型可正确鉴别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甘肃等四产地黄芪饮片。结论:本研究表明拉曼光谱技术结合PCA及PLS方法,可实现黄芪饮片产地的快速鉴别。同时该方法还可拓展应用于其他饮片产地鉴别,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作者:俞允;何雁;陈荣;黄浩;冯尚源;林居强;黄祖芳;李永增;陈伟炜;林多;林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降糖1号水提部分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降糖1号中黄芪、地骨皮等水提部分药材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建立水提液中黄芪甲苷的RP-HPLC-ELSD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黄芪甲苷得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黄芪甲苷得率的影响,优选水提部分药材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水提取部分的优工艺条件为: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条件,设计合理,稳定可控,有效成分得率较高。

    作者:宋会珠;钱丽梅;张建芬;李越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于超星发现系统的数据分析--以江西中医药大学国内论文为例

    以超星发现系统为原始数据统计源,对2010年至2013年江西中医药大学发表的国内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论文中文学科分类情况、作者、文献类型、核心期刊、基金项目等项指标的统计分析,探讨了江西中医药大学论文产出随时间变化的发展状况以及影响力。

    作者:谢含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伴心脏扩大3例

    目的:总结3例胃肠病就诊的心力衰竭伴心脏扩大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分析3例胃肠病就诊的心力衰竭伴心脏扩大患者治疗经过,总结该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及经验。结果:通过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治疗,患者的病情均好转。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法兼西医对以胃肠病就诊的心力衰竭有效。

    作者:曾晶晶;吕永豪;温伟琴;胡小花;饶珂寒;项凤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水湿困脾证与线粒体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水湿困脾证的病理学基础,以期对中医脾的实质与线粒体的关系做更深入的研究。方法:利用SD大鼠行5/6肾切除术,制备水湿困脾动物病理模型,实验分组为假手术组、培土制水方大剂量治疗组、培土制水方小剂量治疗组、模型组。治疗组给予培土制水方干预,观察各组Scr、BUN、MDA、SOD值,以及心和小肠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培土制水方大、小剂量组Scr、BUN、MDA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培土制水方大、小剂量组SOD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电镜观察心、小肠超微结构,模型组的病变重,部分线粒体明显肿胀;培土制水方大、小剂量组的病变轻,线粒体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培土制水方能减少“水湿困脾”证大鼠心肌及小肠细胞线粒体的损伤,推测其具有清除和减少产生自由基、降低膜脂过氧化反应,从而减少线粒体和组织细胞受到毒素损害而起到保护作用。为进一步验证“脾”的微观实质是细胞器之线粒体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林海鸣;郑敏麟;阮诗玮;董卫国;谢永财;李长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选穴规律探讨

    针灸作为一种特色疗法,在治疗颈性眩晕中以其独特的疗效展现出明显的优势。通过回顾和分析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相关文献,归纳从解剖、经络、全息等相关理论探讨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选穴规律,为颈性眩晕的佳治疗选穴方案提供思路。

    作者:郭敏;陈华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吊针疗法治疗面肌痉挛30例

    目的:观察吊针疗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方法:6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吊针疗法治疗,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3个疗程后根据Albert分级量表进行功能分级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Albert分级量表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但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吊针疗法和常规针刺疗法对面肌痉挛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吊针疗法的远期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作者:闵志云;张辉;裴佳;程立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医误诊误治举隅

    年轻医生初入临床,误诊误治难免发生,总结3则误诊误治医案,于自己,希望将来能少出差错;于广大年轻医生,亦可引以为鉴。

    作者:王俊;宣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六味地黄汤辅助环磷酰胺对荷H22肝癌小鼠MMP9、NF-KB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辅助环磷酰胺对荷H22肝癌小鼠MMP9、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疗组、六味组、六味化疗组,每组10只。腋下注射H22细胞建立H22荷瘤模型,六味组造模前两周开始用药(剂量为22g/kg· d),化疗组(剂量为50mg/kg· d,隔日1次)及六味化疗组造模后用药,造模14d后处死小鼠称重,取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取脾组织称重计算脾指数,免疫组化检测MMP9、NF-kB蛋白的表达。结果:化疗组及六味化疗联合组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六味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味组脾指数增大,与模型组及化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味化疗联合组的脾指数均高于化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化疗联合组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六味、化疗、六味化疗联合均可显著降低NF-kB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结论:六味地黄汤辅助环磷酰胺可提高动物免疫功能,其抗肝癌的协同机制可能不是通过NF-KB,而是通过降低肝癌组织MMP9蛋白表达来实现。

    作者:饶斌;谢斌;谢雄;余功;刘红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从肝肺气机升降论治脾胃病

    气机升降普遍存在自然界中,亦存在于人体中。它体现了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对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脾胃升降失调,疾病由此而生也,而在脾胃气机升降协和中,肝肺气机对其有着重要的作用。故治疗脾胃病时,尤为重视肝肺气机升降。笔者从疏肝达肺、益肝补肺两法中以调肝肺气机为要治脾胃病,协调肝肺气机,恢复脾胃升降,而达到治愈脾胃病的目的。

    作者:林辉辉;刘中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HPLC 法测定太平糖克丸中马钱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太平糖克丸中马钱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Prontosil 120-5-C18柱(250mm ×4.6mm,5μm),流动相为四氢呋喃-乙腈-甲醇-0.05%磷酸溶液(1∶8∶4∶87);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6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理论板数按马钱苷峰计算应不得低于4000。结果:马钱苷对照品进样量在0.0302 g~3.0177 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马钱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4%,RSD值1.55%(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适宜用于测定太平糖克丸中马钱苷的含量。

    作者:赖杰仁;谢二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杨少山运用千金苇茎汤临证思路与验案3则

    国家级名老中医杨少山对千金苇茎汤的运用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囿于古法,除用于治疗肺痛外,亦用于治疗其他肺系疾病或肠道疾病。

    作者:陈坚翱;徐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名词化在中医翻译中的应用

    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翻译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中医翻译的问题也同样不可忽视。为了探究名词化在中医翻译的可行性,寻找恰当的翻译策略,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分析了中医翻译之现状,发现中医翻译有待语言和翻译研究者的关注;并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名词化现象的研究和例示名词化在中医病因病机语言以及中医诊断里的描述语言,来分析名词化在中医翻译中的运用,发现恰当地使用名词化,可以简化句子结构、增强译文信息密度和提高译文正式度。但应防止过度使用名词化。

    作者:熊展;李涛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于问题的 seminar 教学法在药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课程为例

    本文根据基于问题的seminar教学法在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介绍了其课堂组织、实施过程和应用经验,并通过自身对照比较的方法,评价了学生在实施seminar教学方法前后,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教学形式可较好地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效果优良。

    作者:关志宇;陈丽华;杨明;朱卫丰;罗晓健;刘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王会仍辨治肺系疾病经验撷菁

    国家级名老中医王会仍从医近50年,擅长治疗肺系疾病。王教授认为,肺系疾病多为本虚标实,以“肺脾肾虚”为本,以“滞痰瘀热”为标,重视“扶正固本”,强调“清肺润肺兼顾”“理气活血并行”“健脾补肾同在”。王教授运用这些理论治疗肺系疾病,临床疗效显著。本文从三个验案来阐述王会仍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辨治特色和用药经验,以飨读者。

    作者:刘贤忠;张丽婷;童卫泉;王帅;陈芳;王会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医疗保险专业医学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关键。就医疗保险专业而言,相关院校对医学类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一直缺乏统一的认识,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医学类课程设置随意性大、稳定性差,课程安排和课时分配不合理,严重影响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建议以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明确并强化医学类课程的核心地位与作用,完善医疗保险专业课程设置。

    作者:郑先平;刘雅;袁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浅议《不居集》中的脾胃学理论

    《不居集》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部专论虚劳病的总结,但其中对于脾胃理论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吴澄在《内经》理论基础上,既吸收了李东垣的脾胃学说,又熔入了朱丹溪的养阴学说,创造性地提出了理脾阴的思想和治疗法则,充实和完善了中医的脾胃理论。

    作者:王飞;章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陈华德治疗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经验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现总结陈华德教授多年来以巨刺法为主,采用分期疗法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为提高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作者:陈茜茜;毛群燕;陈华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