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斑汤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临床研究

于晓明

关键词:消斑汤,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清Hcy, 血清hs-CRP
摘要:目的:探讨消斑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cy和hs-CR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IMT)、斑块Crouse积分及血清Hcy和hs-CRP进行检查。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IMT及Crouse积分均降低,程度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cy和hs-CRP的降低幅度均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消斑汤具有稳定颈动脉斑块,降低血清Hcy和hs-CRP的作用。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旴江名医梅启照论治喉症经验探析

    清代旴江名医梅启照,诸科皆通,尤精喉科,善治喉症,所撰《梅氏验方新编》博载众方,精论验治,见解独到。其辨识喉症,以咽喉表里归属着手,诊察辨证求本,重视脉诊;专论白喉,提出治疗白喉须注重辨证求本,勿拘于表象,切忌妄用表散之剂;辨治喉症,以虚实阴阳为纲,施治内外兼备,尤重视咽喉局部用药,对指导临证实践及中医喉科的发展和创新有重要意义。

    作者:盛威;谢强;刘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青蒿-鳖甲药对配伍对 MRL/lpr狼疮小鼠IL -6、IFN -γ分泌及狼疮性肾炎病理改变的影响

    目的:观察青蒿-鳖甲药对对MRL/lpr狼疮模型小鼠相关免疫指标及狼疮性肾炎( lupus nephri-tis,LN)病理改变的影响,探索青蒿-鳖甲药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治疗机理。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IL-6、IFN-γ含量,对肾脏组织进行HE常规染色及PAS、Masson特殊染色。结果:灌胃青篙-鳖甲药对水煎液后,低、高剂量组MRL/lpr小鼠血清中的IL-6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高剂量组血清中的IFN-γ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显著下降( P<0.05);高剂量组肾脏组织HE、PAS、Masson染色病理改变差异显著。结论:青蒿-鳖甲药对能抑制MRL/lpr小鼠血清中IL-6的生成,减少小鼠血清中IFN-γ的分泌,能明显改善小鼠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状态。

    作者:甘静;谢志军;邵铁娟;严余明;温成平;陈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自拟肃肺清痰健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60例

    目的:观察自拟肃肺清痰健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科住院AECOPD患者12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加用肃肺清痰健脾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2组患者以连续治疗7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积分、FEV1%、FEV1/FVC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肃肺清痰健脾汤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蓉燕;许媛;黎梓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严正声明

    本刊近期不断收到作者反映,有不法分子冒充本刊编辑向投稿作者收取版面预订费(审稿费),为此,本刊声明如下:一、本刊未委托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组稿,也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邮箱投稿。请作者登录本刊唯一的投稿平台( www.ajutcm.com)注册、投稿。

    作者:[1]江西中医药编辑部;[2]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旴江名医成才规律探讨

    旴江医学源远流长,名医辈出。旴江名医的成才之路给予人们很大启迪。通过研究旴江医著、查阅文史资料、民间采访等方法,探讨旴江医家成才规律。文中从笃志医学、天资颖慧、心存仁义、秉承家传、以儒通医、深究经典、兼学博采、勤于临证、起死挽危、从师多元、勇于探索、著书立说等十二个方面总结旴江医家成才规律。旴江名医的成才之路,可给后学者以充分借鉴。通过旴江名医成才规律的探讨,以期为当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和思路。

    作者:何晓晖;李丛;徐春娟;谢强;王河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肺癌中医治则治法研究

    回顾总结知网建国以来肺癌中医治则治法研究文章,寻找规律,指导肺癌临床治疗。

    作者:张星星;李泽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临床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目前临床上常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可靠性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就诊的因抗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并对其临床表现、所用药物以及不良反应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31.5%)高,其次是青霉素类(25%)与喹诺酮类(18%);(2)所侵害的生理组织以皮肤及其相关组织伤害为严重,为51%,其次为呼吸系统21%;(3)在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给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严重。(4)在用药方面,以单味用药的不良反应为严重,达63.11%。结论:应加强临床药师与医师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培训,提高对ADRs的认识与了解,以便能对药物不良反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对患者潜在的危害。

    作者:李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退行性膝关节炎外用中药的文献研究

    筛选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常用的外用中药。收集近30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相关资料,以此为依据,对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外用中药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意义: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

    作者:王仙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近年来中药对肺癌模型鼠的干预作用研究初探

    近年来关于中药对肺癌模型小鼠作用的研究日益增多,其中不乏对小鼠自身免疫力影响、化疗增效减毒、抗肿瘤机制等的研究。本文就近年中药对肺癌模型鼠的干预作用实验研究做了简要的概述。

    作者:许燕;王保芹;朱洁;童佳兵;李泽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依美斯汀眼液联合加味羌活胜风汤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依美斯汀眼液联合加味羌活胜风汤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初步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选及排除标准的过敏性结膜炎34例(6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7例(34眼),观察组予0.05%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埃美丁)点眼联合服用加味羌活胜风汤治疗,对照组予埃美丁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点眼,连续用药两周,观察症状与眼部体征改善情况及追访复发率。结果:经治疗1周、两周后观察组患者眼部症状及体征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6个月后的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美斯汀滴眼液联合加味羌活胜风汤能有效减轻过敏性结膜炎的眼部不适,起效迅速,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贾洪亮;万琦;薛静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医药国际化人才英语素质培养研究之反思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对人才英语素质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了解英美文化、熟悉异国医疗风俗与法律,实现跨文化交际、使用英语传播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文章从背景、要求和模式三方面探讨了中医药国际化人才英语素质培养的必要性,人才的英语综合素质要求,及如何培养以满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作者:刘江华;王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抽取江西中医药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和研一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282份问卷进行皮尔逊卡方检验统计处理,得出统计结果,从而了解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学生和学校在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发展路径。

    作者:石云霞;傅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旴江医家傅思义论治时病经验

    整理总结旴江医家傅思义论治时病的经验特点。傅老紧扣旴江流域气候特点认为此流域内人们感受温邪多于寒邪。风温是旴江流域“四时温病”中的一大类疾患,它代表了旴江流域温热类病变的基本特征与规律。立夏以后,暑热渐盛,又因暑多夹湿,故暑热、湿热是夏令主要致病邪气。因冬春二季气温较低,人们也会出现以寒热无汗、脉浮紧为特征的感寒病症,但傅老认识到实际上此感寒不比伤寒,故傅老谓之冒寒。

    作者:孟萍;傅淑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0例

    目的:探析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天、术后1月、术后3月及术后1年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后凸 Cobb角、VAS 疼痛评分、ODI脊柱评分,以及骨水泥灌注量和渗漏情况。结果:患者术前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后凸 Cobb角、VAS疼痛评分、ODI脊柱评分与术后1天、术后1月、术后3月及术后1年的差异显著( P<0.05);术后1天、术后1月、术后3月及术后1年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后凸 Cobb角、VAS疼痛评分、ODI脊柱评分差异不显著( P>0.05)。此外,30例患者骨水泥灌注量为2.5~6.5mL,平均(3.1±0.4) mL,3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情况,渗漏率为10%,其中椎旁静脉渗漏、椎间隙渗漏、椎前软组织渗漏各1例。结论:高粘度骨水泥注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且骨水泥渗漏率较低,疗效良好。

    作者:赵学辉;舒勇;张伟;蒋刚;周福生;潘勤;阮腊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白酱感冒颗粒提取工艺及质量研究

    目的:研究白酱感冒颗粒的提取工艺及其质量标准。方法:选用L9(34)进行正交设计实验,对白酱感冒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筛选,以东莨菪内酯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时间、热回流速度、溶剂倍数4个因素;采用HPLC法测定东莨菪内酯的含量,色谱柱为依利特C18色谱柱(4.6mm ×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15∶85∶0.4);检测波长为343nm。结果:采用热回流提取技术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提取2h,第二次提取1h,每次加水15倍,热回流速度为1.5L/h(以每kg药材计)提取效果好;东莨菪内酯在2~12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100.5%,RSD为1.69%。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胡锐敏;何平清;何纯斌;杨明;万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复方鳖甲软肝片抗肝纤维化的现状及展望

    治疗慢乙肝肝纤维化的复方鳖甲软肝片已上市几十年,从制方之初到上市再到临床广泛应用,医务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及总结,认为该药在抗炎、抗纤维化、逆转部分早期肝硬化及对机体免疫调节方面有明显优势,近几年对该药的研究更有了新的突破。该药体现了中医药逆转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的优势特色,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作者:黄灵跃;施维群;孟庆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对非感染皮肤菌群的影响

    目的:探讨短期外用糖皮质激素时联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临床研究,对47例寻常型银屑病和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每天2次外用0.02%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在外用前和连续外用7天时对用药部位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皮肤是否出现感染并分析用药前后的皮肤菌群变化。结果:47例患者均未出现皮肤局部感染表现,患者皮肤在用药前或/和用药第7天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病例共23例,其中菌落数量增加或保持不变的15例,数量减少的8例。未见溶血性链球菌及其它致病菌生长。用药前后皮肤菌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推荐在非感染性皮肤病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时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杨洪兵;万学峰;魏仁红;张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消斑汤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消斑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cy和hs-CR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IMT)、斑块Crouse积分及血清Hcy和hs-CRP进行检查。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IMT及Crouse积分均降低,程度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cy和hs-CRP的降低幅度均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消斑汤具有稳定颈动脉斑块,降低血清Hcy和hs-CRP的作用。

    作者:于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杜仲强筋健骨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效。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杜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骨向分化以及骨代谢平衡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能提高骨密度、抑制骨吸收,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对力竭运动小鼠的肝脏和骨骼肌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还具有促进纵骨生长和防治骨性关节炎等作用。本文对近年来杜仲在强筋健骨方面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朱福群;唐芳瑞;刘荣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悬灸“大椎”穴对哮喘神经源性炎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悬灸“大椎”穴对哮喘大鼠神经源性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悬灸大鼠“大椎”穴,运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的NGF、pERK、NKA、NKB、SP、CGRP等神经源性炎症相关因子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中NGF、pERK、NKA、NKB、SP、CGRP的含量较空白组有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而治疗组各因子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降低( P<0.01)。结论:哮喘的发作可能与神经生长因子介导的神经源性炎症有非常密切的相关性,而悬灸“大椎”穴可通过抑制其相关级联反应来降低神经源性炎症,从而降低哮喘的炎症反应。

    作者:张伟;焦琳;李海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