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征稿启事

关键词:名老中医经验, 滕王阁, 中医教学, 诊疗经验, 语言生动, 医话, 临证心得, 经验独到, 中医药, 知识性, 疑难病, 趣味性, 可读性, 临床, 栏目, 科研, 刊载, 江西, 方法
摘要:《江西中医药》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明医心鉴》、《滕王阁医话》等。《明医心鉴》以介绍名老中医经验和中医临证心得为主,重点刊载中医关于疑难病的诊疗经验,要求观点、方法新,经验独到。《滕王阁医话》主要反映中医教学、科研、临床的一得之见,要求以小见大,有感而文,语言生动流畅,可读性强,富于知识性、趣味性。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健康概念辨析

    对中医健康概念的现有定义进行分析,确立健康概念的内涵、外延,对健康相关概念进行辨析。认为中医健康概念是以中正平和、天人合一为基本目标,以人合自然、气化流行、形神协调、阴阳平和为基本原则的人体状态,其影响因素有先天禀赋、后天养护等,并与长寿、体质等概念相关联;中医健康理论研究范畴,包括中医对于健康状态的判定标准和维护方法,即从道德情志健康和行为模式健康等方面对健康进行判定和维护。

    作者:李董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黄帝内经》的系统哲学思想探析

    《黄帝内经》所建立的认识模式是自然———认知系统模式,这是系统哲学本体论的核心。在《黄帝内经》中,自然系统是自然本质———过程的模式,认知系统就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自然系统和认知系统是同一而非二元的,并且,双方随着自然本质的发展而共同演化。

    作者:王永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抽取江西中医药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和研一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282份问卷进行皮尔逊卡方检验统计处理,得出统计结果,从而了解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学生和学校在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发展路径。

    作者:石云霞;傅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近年来中药对肺癌模型鼠的干预作用研究初探

    近年来关于中药对肺癌模型小鼠作用的研究日益增多,其中不乏对小鼠自身免疫力影响、化疗增效减毒、抗肿瘤机制等的研究。本文就近年中药对肺癌模型鼠的干预作用实验研究做了简要的概述。

    作者:许燕;王保芹;朱洁;童佳兵;李泽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悬灸“大椎”穴对哮喘神经源性炎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悬灸“大椎”穴对哮喘大鼠神经源性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悬灸大鼠“大椎”穴,运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的NGF、pERK、NKA、NKB、SP、CGRP等神经源性炎症相关因子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中NGF、pERK、NKA、NKB、SP、CGRP的含量较空白组有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而治疗组各因子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降低( P<0.01)。结论:哮喘的发作可能与神经生长因子介导的神经源性炎症有非常密切的相关性,而悬灸“大椎”穴可通过抑制其相关级联反应来降低神经源性炎症,从而降低哮喘的炎症反应。

    作者:张伟;焦琳;李海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征稿启事

    《江西中医药》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明医心鉴》、《滕王阁医话》等。《明医心鉴》以介绍名老中医经验和中医临证心得为主,重点刊载中医关于疑难病的诊疗经验,要求观点、方法新,经验独到。《滕王阁医话》主要反映中医教学、科研、临床的一得之见,要求以小见大,有感而文,语言生动流畅,可读性强,富于知识性、趣味性。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临床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目前临床上常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可靠性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就诊的因抗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并对其临床表现、所用药物以及不良反应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31.5%)高,其次是青霉素类(25%)与喹诺酮类(18%);(2)所侵害的生理组织以皮肤及其相关组织伤害为严重,为51%,其次为呼吸系统21%;(3)在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给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严重。(4)在用药方面,以单味用药的不良反应为严重,达63.11%。结论:应加强临床药师与医师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培训,提高对ADRs的认识与了解,以便能对药物不良反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对患者潜在的危害。

    作者:李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江西省7所医院临床医生信息能力的调查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江西省临床医生普遍具有较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评价能力,对信息源的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信息搜索的技巧需要进一步了解。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的信息利用能力。

    作者:孙苏文;罗佳佳;黄苏娟;邵运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旴江医家傅思义论治时病经验

    整理总结旴江医家傅思义论治时病的经验特点。傅老紧扣旴江流域气候特点认为此流域内人们感受温邪多于寒邪。风温是旴江流域“四时温病”中的一大类疾患,它代表了旴江流域温热类病变的基本特征与规律。立夏以后,暑热渐盛,又因暑多夹湿,故暑热、湿热是夏令主要致病邪气。因冬春二季气温较低,人们也会出现以寒热无汗、脉浮紧为特征的感寒病症,但傅老认识到实际上此感寒不比伤寒,故傅老谓之冒寒。

    作者:孟萍;傅淑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复方鳖甲软肝片抗肝纤维化的现状及展望

    治疗慢乙肝肝纤维化的复方鳖甲软肝片已上市几十年,从制方之初到上市再到临床广泛应用,医务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及总结,认为该药在抗炎、抗纤维化、逆转部分早期肝硬化及对机体免疫调节方面有明显优势,近几年对该药的研究更有了新的突破。该药体现了中医药逆转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的优势特色,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作者:黄灵跃;施维群;孟庆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龙惠珍运用越鞠丸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常感烧心、反酸等。龙惠珍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大一部分患者同时合并郁证及不寐,多属中医辨证的“气郁痰火”。龙教授临证运用越鞠丸加味治疗该类反流性食管炎,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嘉淦;赵婷;龙惠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肺癌中医治则治法研究

    回顾总结知网建国以来肺癌中医治则治法研究文章,寻找规律,指导肺癌临床治疗。

    作者:张星星;李泽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胆胃通颗粒剂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化胆胃通颗粒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以柚皮苷提取量、得膏率为评价指标,优选胆胃通颗粒的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水量为10倍量,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次数为2次。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适用于胆胃通颗粒有效成分的提取。

    作者:关志宇;曾文雪;罗晓健;刘亚丽;朱继孝;程虹毓;刘婧;黄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医药国际化人才英语素质培养研究之反思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对人才英语素质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了解英美文化、熟悉异国医疗风俗与法律,实现跨文化交际、使用英语传播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文章从背景、要求和模式三方面探讨了中医药国际化人才英语素质培养的必要性,人才的英语综合素质要求,及如何培养以满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作者:刘江华;王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青蒿-鳖甲药对配伍对 MRL/lpr狼疮小鼠IL -6、IFN -γ分泌及狼疮性肾炎病理改变的影响

    目的:观察青蒿-鳖甲药对对MRL/lpr狼疮模型小鼠相关免疫指标及狼疮性肾炎( lupus nephri-tis,LN)病理改变的影响,探索青蒿-鳖甲药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治疗机理。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IL-6、IFN-γ含量,对肾脏组织进行HE常规染色及PAS、Masson特殊染色。结果:灌胃青篙-鳖甲药对水煎液后,低、高剂量组MRL/lpr小鼠血清中的IL-6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高剂量组血清中的IFN-γ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显著下降( P<0.05);高剂量组肾脏组织HE、PAS、Masson染色病理改变差异显著。结论:青蒿-鳖甲药对能抑制MRL/lpr小鼠血清中IL-6的生成,减少小鼠血清中IFN-γ的分泌,能明显改善小鼠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状态。

    作者:甘静;谢志军;邵铁娟;严余明;温成平;陈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退行性膝关节炎外用中药的文献研究

    筛选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常用的外用中药。收集近30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相关资料,以此为依据,对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外用中药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意义: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

    作者:王仙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郑小伟运用痒咳宁汤治疗喉源性咳嗽经验

    目的:探析郑小伟教授运用痒咳宁汤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分析郑小伟教授对喉源性咳嗽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痒咳宁汤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辨证施治要点,阐述并探析郑小伟教授运用痒咳宁汤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经验,并举案佐证。结果:郑小伟教授认为,喉源性咳嗽多因五脏六腑功能失调,风邪内侵,津枯所致,以祛风止痒、利咽排痰、扶助正气为主要治则,临床选用痒咳宁汤随症加减治疗,疗效显著。结论:郑小伟教授运用痒咳宁汤治疗喉源性咳嗽颇具疗效,对喉源性咳嗽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作者:郭玲;刘晓谷;郑小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自拟肃肺清痰健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60例

    目的:观察自拟肃肺清痰健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科住院AECOPD患者12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加用肃肺清痰健脾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2组患者以连续治疗7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积分、FEV1%、FEV1/FVC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肃肺清痰健脾汤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蓉燕;许媛;黎梓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大黄酸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目的:制备包载大黄酸的聚乳酸纳米粒( RH-PLA-NPs),考察其理化性质,并评价其体外特性。方法:优选聚乳酸( PLA)为载体,采用自乳化溶剂扩散法来制备RH-PLA-NPs。在前期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正交设计优化筛选RH-PLA-NPs制备处方并考察工艺稳定性,透射电镜观察其外观形态,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及Zeta电位,超速离心法结合HPLC测定包封率及载药量,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MTT法评价其对Caco-2细胞的生物安全性。结果:佳工艺制备的RH-PLA-NPs外观呈圆整球形,平均粒径为(134.37±3.61)nm,多分散系数为(0.099±0.023),Zeta电位(-18.42±0.07)mV,包封率(60.38±1.51)%和载药量(1.33±0.08)%;体外释药呈缓释特性,在PBS缓冲液和含20%乙醇PBS缓冲液中24h累积释放百分率分别为87.08%和93.05%,释放行为均符合Weibull方程,分别为lnln(1/1-Q)=1.1317lnt-1.8613( R=0.9693)和lnln(1/1-Q)=1.0512lnt-1.6707(R=0.9873);在0~200μg/mL范围内,对Caco-2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结论:成功制备了RH-PLA-NPs,其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及载药量较高,体外释药具有缓释特征,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新制剂。

    作者:陈丹飞;王国伟;徐骏军;尚小广;朱永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消斑汤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消斑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cy和hs-CR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IMT)、斑块Crouse积分及血清Hcy和hs-CRP进行检查。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IMT及Crouse积分均降低,程度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cy和hs-CRP的降低幅度均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消斑汤具有稳定颈动脉斑块,降低血清Hcy和hs-CRP的作用。

    作者:于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