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
1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以双下肢肿痛活动受限伴皮疹反复发作10年,加重1 m入院.自述于1990年2月因着凉或劳累后出现双下肢肿胀疼痛,重时活动受限,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红色皮疹,持续4~5 d后症状逐渐缓解,休息或服用解热镇痛药症状可减轻,曾在当地医院检查,血沉快,类风湿因子阳性而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并予以治疗.病情反复发作,近1 m因症状加重而来我院.既往口干眼干7~8年,否认其它结缔组织病史.
作者:张笑丹;戴红;曹东旭;王烨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院对2例中暑高热昏迷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试用4.0℃冷平衡液、冷生理盐水快速静脉输入的降温措施,取得了迅速降温、较快苏醒的疗效.
作者:刘新华;鲍莉芸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为妇科常见病,它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自凝刀技术是在B超的动态观察和引导下,通过自凝刀将射频治疗源经过阴道、官颈等自然腔道,准确定点地介入到人体的局部病变部位,自动精确地控制其治疗功率、时间和范围,使病变局部组织产生生物高热效应,使子宫内膜的病变组织得以消融,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王斌;吴蕾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院胃镜室自1996年1月-2004年4月经内镜诊治慢性胃扭转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军;张智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肺结核是吸毒人群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对2003年6月-2004年1月在我院强制戒毒者中确诊为肺结核的13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茜;卜英博;李涓涓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青稞提取液抗氧化和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方法]对青稞进行酶液的提取,采用蛋白浓度的测定、酶活力的测定、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法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组织匀浆MDA比色法测定抑制小鼠离体组织过氧化能力、体外组织脂质过氧化测定.[结果]对青稞粗酶液对DPPH‘的EC50为65.47 mg/L,清除率低于同浓度的Vc和茶多酚、柠檬酸、Vc与粗酶液均有协同效应,相对而言,Vc的增效优于柠檬酸.青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液对DPPH的EC50为12.6 mg/L,优于茶多酚,与维生素C非常接近.青稞SOD酶液对小鼠离体肝、肾和心组织中的MDA生成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离体肝组织中MDA生成的抑制效果明显,浓度为0.25 mg/ml时,抑制率为78.9%;此后再增大浓度,抑制率的增加不高,心和肾效果次之.[结论]青稞粗SOD酶液和青稞SOD酶液都有一定清除DPPH的能力,青稞SOD酶液有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
作者:李园媛;闫娥;钟兰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现代根尖周病治疗所追求的目标是尽可能消除髓腔内的感染,杜绝根管壁及牙本质小管感染通过各种途径侵犯到根尖孔外,引起根尖周组织的生物、化学、物理性炎症,致使保存的患牙不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导致牙体保存治疗的失败.
作者:陈斌;苏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PICC置管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中心静脉(上腔静脉)的导管,用于长期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的患者,可以有效减少重复静脉穿刺及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具有操作安全和简便的特点,是目前安全的中心输液工具之一,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对留置PICC带管出院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2003年3月一2004年7月,我科对留置PICC带管的84例出院患者,进行了以个体为中心的家庭护理,收到了满意效果.
作者:梁利红;梁军;申彩云;努尔陶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自Halsted创立乳腺癌的标准根治性手术近百年来,随着临床基础研究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加深,发现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其外科治疗方法也经历了由小范围到大范围,再由大范围到小范围的演变过程.尤其在过去的20余年里,由于乳腺癌早期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乳腺癌的治疗观念和方法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作者:孟祥朝;田玉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2004年9月被大口径防爆枪近距离击中右胸,30 min后被救护车送入我院急诊科.昏迷,血压50/20 mmHg(1mmHg=0.1333 kPa),心率150次/min,面色苍白,大汗,四肢湿冷,呼吸浅快,33次/min.查体:右胸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可见6 cm × 5 cm,形状不规则、创面呈黑紫色的伤口,透入胸廓,可见活动性出血及气泡逸出.同时见到一粒直径为2 cm左右的长柱状塑料弹壳.
作者:肖正华;王春明;辛永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小鼠多疫苗联合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研究要求6种(炭疽、鼠疫、出血热、霍乱、痢疾、钩体疫苗)疫苗进行联合接种,根据6种疫苗的联合接种方式、疫苗接种间隔和接种的先后顺序,设计3种疫苗快速接种方案(2~3 w完成接种).对研究对象连续观测了119 d,以体重、免疫反应、生化指标及自发活动等指标对疫苗联合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研究过程中实验动物在疫苗联合接种中副反应发生比较明显.在某些时间点体重、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AST、ALT和肌酐有变化.6种疫苗联合接种后,小鼠能够对各疫苗产生免疫反应.但是,不同方案疫苗免疫反应不同.其中以出血热疫苗的免疫反应受方案的影响更加明显.[结论]出血热、霍乱、痢疾、钩体疫苗等疫苗在采用恰当的接种顺序和接种间隔的情况下可以联合使用,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在此基础上加入炭疽和鼠疫疫苗.
作者:魏茂提;寇志华;曹务春;杨红;詹琳;赵秋敏;张松乐;张泮河;吴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自发性脑脊液漏是自发性颅内低压常见的原因.自发性脑脊液漏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完全了解,普遍认为可能是硬脊一脑膜原始薄弱加上突然发生暴力二者共同作用所造成.硬脑膜结构薄弱使患者容易形成憩室或膨胀或容易发生硬脑膜撕裂使脑脊液漏入硬膜外间隙.结缔组织病合并自发性脑脊液漏于1994年首次作过报道[1],之后有一些前瞻性的研究报道.16%~36%自发性脑脊液漏的患者有结缔组织病的表现[2,3].现报道一组结缔组织病导致脑膜病变而发生自发性脑脊液漏的患者.
作者:辛国胜;董国海;袁岚;龙亚新;李桐;李永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急性喉气管外伤不同类型及喉气管狭窄在临床中的各种治疗.[方法]25年来收治急性喉气管外伤38例,喉气管外伤后瘢痕狭窄175例,共213例.38例急性喉气管外伤中,8例闭合性喉腔软组织伤,或合并软骨骨折而无移位,采用药物保守治疗;17例开放性外伤,进行清创缝合,留置硅胶T型管支撑;13例闭合性伤,喉气管软骨损伤,行开放手术复位骨折,硅胶T形管支撑治疗.175例喉气管瘢痕狭窄者采用栅栏状喉气管成形术;喉气管裂开肋软骨移植术;胸舌骨肌瓣移植术;复合软骨肌皮瓣成形术;摇门式胸舌骨肌皮瓣成形术与复合人工骨肌皮瓣成形术等方法治疗.[结果]38例急性喉外伤全部痊愈无后遗症.175例喉气管瘢痕狭窄者,4例尚带硅橡胶T型管治疗中,3例未治愈,168例治愈,拔除气管套管恢复正常呼吸,治愈率96%.[结论]急性喉气管外伤尽早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喉气管外伤后瘢痕狭窄患者,根据狭窄部位和程度采用栅栏状喉气管成形术,喉气管裂开自体组织或复合人工骨肌瓣等移植物喉气管成形术,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孙安;叶维莉;范转宁;杨海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低位直肠癌传统的手术Mlies术不但要切除肛门,还要在腹部做人工肛门,给患者带来巨大精神压力,以至有些患者不愿接受腹壁人工肛门,而放弃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在尝试一期原位再造肛门.结合国内外经验,我们从1994年12月-2003年12月采用Dixon术、Parks术式为219例患者施行保肛治疗,有23例局部复发,现对其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尹丛;成赋斌;胡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脾脏损伤是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常发生的实质性脏器损伤,在大量的文献中讨论较多的是脾损伤各种术式的选择,而关于何种情况下脾损伤仍可继续行非手术保守治疗及保守治疗的详细措施则讨论较少,各家医院针对自己医院的监护条件及临床经验等亦各有不同的对策.鉴于此,针对我院1994年以来收治的137例脾脏损伤患者中行非手术治疗64例病例,现简要总结如下.
作者:任贵兵;黄汉涛;沈章义;岳奇俊;杨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芬太尼是当前临床麻醉中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我院于2002年1月开始,采用三角肌皮下持续给药行术后镇痛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琦芬;陆晓刚;赵云红;傅大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桥本病(Hashimoto)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由于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伴有其它甲状腺疾病,容易误诊和漏诊.我院自从1984年1月-2004年10月间共收治门诊及住院患者8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海平;冯丽萍;朱利锋;刘淑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内毒素作为近年来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在肝硬化高动力循环机制中的作用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为研究肝硬化时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本文对37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及内毒素水平的测定.
作者:刘晓梅;张明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子宫内膜癌患者和卵巢癌患者可同时或随后发生其它部位癌变,尤其是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1].临床上常将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与Ⅲ期子宫内膜癌或Ⅱ期卵巢癌相混淆,为了更充分的认识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现就相关报道作一综述.
作者:谷彦军;李艳;何滢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回顾分析我科2001-2004年以腹水原因待查收治的6例恶性肿瘤患者,其诊断经过值得总结,现就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霞;田玉娥;邓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