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杂交手术治疗累及弓部主动脉病变的临床研究

黄剑锋;吴起才;黄璜;邹华西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胸动脉瘤, 杂交手术, 腔内隔绝
摘要:目的 总结杂交手术治疗主动脉弓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7年6月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无死亡、无重大并发症、无脑缺血和肢体缺血表现、无内漏,支架无移位,真腔大,假腔血栓形成.随访病例无迟发内漏和逆行主动脉夹层,无死亡.结论 杂交手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安全有效,避免了深低温停循环,极大的降低了致死性并发症发生率.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成年小鼠睾丸支持细胞体外快速分离与培养

    目的 探讨用改良方法对成年小鼠Setoli细胞进行体外快速分离与培养,终获得一种高效的成年小鼠Setoli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 用0.1%胶原酶IV,0.25%胰蛋白酶,2mg/ml透明质酸酶混合液对睾丸组织进行消化,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所得细胞的存活率及纯度.结果 培养72h检测,细胞存活率超90%,纯度超85%.鉴定结果示,分离细胞中FasL呈阳性,提示分离所得细胞确为Setoli细胞.结论 用胰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和胶原酶混合液对分离后的睾丸曲细精管进行一次消化,可快速高效地获得成年小鼠Setoli细胞.

    作者:胡旭燕;伍琼芳;张学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膜前修补治疗腹股沟疝100例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腹膜前修补腹股沟疝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腹膜前修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膜前修补腹股沟疝能同时对股环、直疝三角、斜疝内环口进行修补,减少遗漏疝的发生.患者术后疼痛减轻,能早期下床活动,术后复发率低等.结论 腹膜前修补腹股沟疝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腹股沟疝的修补方式.

    作者:李建新;李华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车前草干、鲜品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的对比研究

    目的 采用相同的提取工艺,比较车前草鲜品和干品提取物中总黄酮和熊果酸的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熊果酸,以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甲醇:乙腈:0.2%磷酸水(40:50:10)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10nm,柱温25℃.以60%乙醇为提取剂,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结果 与车前草干品提取物相比,车前草鲜品提取物的熊果酸含量高出100%以上,总黄酮的含量高出约30%.结论 车前草鲜品提取物中熊果酸和总黄酮含量均高于车前草干品.

    作者:李剑琦;刘宇政;余承欢;曾飞;冷红文;杨慧;郭新秀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高血糖对骨髓干细胞衰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血糖对小鼠骨髓干细胞衰老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糖尿病组),柠檬酸缓冲液注射的健康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建模成功8周后,测定两组的体质量、血糖,使用免疫磁珠分离法(MACS)收集CD117+骨髓干细胞,荧光共聚焦观察DNA双链断裂(DSB)损伤标志物γ-H2AX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γ-H2AX蛋白表达以及衰老相关蛋白p16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体质量明显下降,血糖明显增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γ-H2AX的荧光灰度表达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骨髓干细胞γ-H2AX以及p16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高血糖促进骨髓干细胞衰老的发生.

    作者:刘畇;朱艳;盛霞;何琪;魏宏;简蔚泓;宁红红;秦淑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泌尿系草酸钙结石蛋白分析

    目的 研究泌尿系草酸钙结石蛋白成分特点,为后续进一步探索蛋白质在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随机收集临床结石样本20例,采用结石红外光谱分析仪分析结石组成成分;收集对应患者尿液进行尿液分析及细菌培养.采用RIPA蛋白裂解液溶解结石内蛋白成分,通过冷冻干燥浓缩提取结石内蛋白.采用细菌蛋白质提取试剂盒提取大肠杆菌蛋白.应用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再通过SDS-SPAGE电泳纯化蛋白,银染染色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分别鉴定结石和大肠杆菌内蛋白分子量大小,进行蛋白比对.通过胶内酶解后抽提肽段,经液相色谱仪和质谱仪鉴定蛋白质成份,对质谱结果进行Gene Ontology等生物功能信息分析.结果 ⑴草酸钙结石平均蛋白浓度为0.57μg/μL.存在泌尿道感染时的草酸钙结石内蛋白含量相对较高(P<0.05).大肠杆菌蛋白浓度为5.38μg/μL.⑵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草酸钙结石内蛋白有3至4条蛋白带,主要集中在25.0-35.0KDa和66.2-116.0KDa;大肠杆菌的蛋白条带主要集中在35.0KDa-116.0KDa.蛋白条带图谱提示草酸钙结石与大肠杆菌内蛋白质成份具有重叠性.⑶蛋白质谱分析显示草酸钙结石内有88种蛋白成分,以结合功能蛋白为主;其中包括S100A8、S100A9、纤维连接蛋白、角蛋白等炎症相关蛋白.结论 泌尿系草酸钙结石内蛋白成分复杂,不仅与大肠杆菌蛋白成分存在交叉,而且有炎症相关蛋白,提示草酸钙结石形成与尿路感染存在关联,结石内炎症性蛋白成分在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有待深入研究.

    作者:叶韬;王义兵;刘伟;罗晓明;王共先;黄学明;刘伟鹏;习海波;余月;傅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重建股骨矩加长柄双动头半髋关节置换与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探讨

    目的 探讨重建股骨矩加长柄双动头半髋关节置换与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收治住院的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重建股骨矩加长柄双动头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THA组),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PFNA组),根据研究设计要求针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隐性失血量、负重时间、髋关节功能及相关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HA组在手术时间、 下地负重时间、 术后相关并发症显著低于PFNA组;TH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PFNA组;THA组术后隐性失血量高于PFN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在术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术后随访12个月后,THA组患者优良率(90%)显著高于PFNA组(80%).结论 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行重建股骨矩加长柄双动头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卧床并发症减少,下地负重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短期疗效满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作者:管振华;彭观荣;饶文群;钟章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湿敷治疗分娩期宫颈水肿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湿敷宫颈对分娩期水肿改善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阴道分娩宫颈水肿产妇242例随机分成2组,2%盐酸利多卡因无菌棉纱块湿敷宫颈为观察组,将阿托品宫颈注射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121例中宫颈水肿2-3h内消退及宫颈扩张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减轻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麻、口干、眼胀等不适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利多卡因湿敷治疗分娩期宫颈水肿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丽;康媛秀;黄玮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仿生物电刺激技术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仿生物电刺激技术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从本院住院顺产妇180例,随机分组,产后2-4h产妇60例进行仿生物电刺激干预为实验1组,产后4h后产妇60例进行仿生物电刺激干预为实验2组;60例产妇进行传统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记录尿潴留发生率、膀胱残余尿量;产后42d返院检查、通过妇科-泌尿系统问卷、复查尿常规,记录三组在产褥期有无发生排尿困难以及尿路感染等情况.结果 实验1、2组尿潴留、排尿困难、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1组总有效率优于实验2组,组间比较无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 仿生物电刺激技术早期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产后尿潴留,且于产后2-4h进行较好,操作简单,无痛苦,疗效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惠贤;王莉辉;余咏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脱垂成形术中的应用进展

    二尖瓣脱垂(mitral valve prolapsed,MVP)即收缩期瓣尖或瓣体超过瓣环连线2mm并脱向左房,伴或不伴有瓣膜增厚及反流. 根据病因MVP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又称为二尖瓣粘液样变性或二尖瓣退行性变,也称为Barlow's综合征,病理特点为瓣膜海绵组织增加并侵蚀致密胶原纤维组织层,特征主要为瓣叶冗长、松弛[1,2]. 继发性即由风湿性病变、缺血性病变、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引起[3]. 总之,二尖瓣环、瓣叶、腱索、乳头肌及部分房室壁间的任一解剖结构或功能异常均可导致MVP. MVP在我国仅次于风湿性心脏病居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第二位[2].

    作者:周翠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FOXM1在人类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FOXM1在人类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运用GEPIA(http://gepia.cancer-pku.cn)以及cBioPortal(http://www.cbioportal.orghttp://www.cbioportal.org/)等生物信息学网站以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对FOXM1的表达进行全面的分析,观察人类结肠癌中FOXM1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绝大多数人类肿瘤中FOXM1的mRNA表达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FOXM1在结直肠癌中的存在高频率的DNA突变或扩增现象,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结肠癌组织中FOXM1的表达比邻近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更高.结论 FOXM1可能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其在人类结肠癌中的表达量有所增加,并可能成为结肠癌患者的新型治疗靶点及预后因子.

    作者:曹原;尧阳扬;郭惠;刘镇;熊建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高频单极电刀全程电凝模式切除扁桃体73例体会

    目的 观察全麻下高频单极电刀全程电凝模式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全麻下高频单极电刀全程电凝模式行扁桃体切除术73例.结果 73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无大出血及扁桃体残留,手术时间短,出血量极少,扁桃体周围组织损伤轻.结论 全麻下高频单极电刀全程电凝模式扁桃体切除术操作简单、术野清晰、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极少、术后损伤轻、设备简易,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刘贤松;胡洪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杂交手术治疗累及弓部主动脉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杂交手术治疗主动脉弓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7年6月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无死亡、无重大并发症、无脑缺血和肢体缺血表现、无内漏,支架无移位,真腔大,假腔血栓形成.随访病例无迟发内漏和逆行主动脉夹层,无死亡.结论 杂交手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安全有效,避免了深低温停循环,极大的降低了致死性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黄剑锋;吴起才;黄璜;邹华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与血尿酸、N-BNP相关性分析

    目的 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血清中尿酸(UA)、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浓度,分析其浓度变化及其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100例EH病人分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LVH组,n=50)和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NLVH组,n=50)检测血清NT-proBNP及UA浓度,并心脏超声检测定各组病人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结果 LVH组UA与NT-proBNP高于NLVH组,(均P<0.05),LVH组UA与N-proBNP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呈正相关.结论 合并LVH的EH病人血清UA与NT-proBNP浓度明显增高,EH病人LVH程度与UA、NT-proBNP水平相关.UA与NT-proBNP是高血压病人左室肥厚的危险因素.

    作者:熊兴华;章兴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药物干预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联用M受体阻滞剂与α受体阻滞剂相对于单一应用M受体阻滞剂对女性OAB的疗效影响.方法 将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M受体阻滞剂,单用卫喜康,5mg,Q.d)63例患者,试验组(联合应用M受体阻滞剂与α受体阻滞剂,卫喜康5mg,q.d+哈乐0.2mg,q.d)63例,连续用药4-8周;嘱患者自行记录排尿日记.结果 试验组组联合用药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比例(45/63)明显高于对照组(29/63)(P<0.01),两组之间因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并未对患者身心和生活造成实质性差异性影响.结论 卫喜康可以明显改善女性OAB症状,α受体阻滞剂可以高选择性作用于膀胱颈,达到松弛膀胱颈平滑肌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下腹坠胀的症状;联用M受体阻滞剂与α受体阻滞剂相对于单一应用M受体阻滞剂治疗女性OAB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汤学权;张喜大;余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00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及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本地区200例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及感染情况,为防治宫颈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7年4月-10月期间在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HPV基因分型检测的200例女性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HPV基因分型检测方法为实时荧光PCR技术,分析不同HPV的感染率、感染基因分型、年龄分布特点.结果 200例受检女性中,共检出63例HPV感染,感染率为31.50%;包括16种亚型,其中高危亚型12型,低危亚型3型.高危亚型中以HPV16常见,低危亚型中以HPV6型常见;单一亚型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多重亚型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阶段的HPV感染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其感染率有逐渐下降趋势.结论 本地区的HPV感染以单项基因感染为主.通过对当地女性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对当地筛查、防治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健翔;温宝欣;何嘉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B超定位下椎旁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和肋间神经阻滞(intercostals nerveblock,INB)应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拟在我院全麻下行单侧胸腔镜手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椎旁神经阻滞组(TPVB组)和肋间神经阻滞组(INB组),每组26例.TPVB组在诱导前行TPVB,INB组在诱导前行INB,均于术毕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比较术后各个时段的静息及活动的VAS评分;比较两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术后48h内PCIA次数及布托啡诺用量,并随访患者的满意度;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各时间点MAP、HR平稳.TPVB组的术后2、6h时点静息VAS评分明显低于INB组,术后2、6、12h时点的活动VAS评分明显低于INB组(P均<0.05);TPVB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布托啡诺用量、术后48hPCA次数明显要少于INB组(P<0.05);TPVB组的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INB组(P<0.05).结论 全麻复合TPVB可有效缓解胸腔镜术后切口疼痛,增强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占伟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PDCA循环法在促进我院住院病历合理用药的应用

    目的 利用PDCA循环管理法减少我院住院病历不合理用药现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利用PDCA循环法分析我院住院病历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进行干预,对干预前后住院病历用药合理率和不合理类型变化情况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通过PDCA循环管理法干预,我院住院病历合理用药得到改善,辅助用药及PPI抑制剂、常规病历、特殊抗菌药物、I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率分别从85.67%、88.57%、97.54%上升到93.33%、97.14、89.64%、100%、98.63%,干预有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理用药各类型医嘱数量明显下降了.结论 经PDCA循环法干预临床用药,我院合理用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魏玲;沈冬梅;杨文华;蔡洁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复方甘草酸苷对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

    目的 测定治疗前后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的变化,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疗效.方法 HSP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水平.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CCR3降低,CCR5升高,治疗组差异大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时间,前者短于后者;治疗疗效,前者优于后者.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可以调节Th1/Th2失衡,从而治疗HSP,且疗效确切.

    作者:张小霞;任妹;吴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Solitaire支架血管内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5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5例应用Solitaire支架血管内机械取栓方法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出院时和术后30d的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5例患者均取栓成功,术后即刻的DSA提示血管再通(TIMI2-3)率达100%;1例术后的NIHS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3例无明显变化,1例增高5分;1例术后30d mRS评分0分,2例4分,死亡2例;1例发生出血转化.结论 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BAO可以快速有效的使血管再通,但患者预后较差.综合评估侧枝循环状态和梗塞形成的部位及范围是判断BAO预后的关键.

    作者:黄小飞;周小兵;陈岩;赵业禹;汪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及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探讨

    目的 研究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 特布他林及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7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将78例患儿用电脑软件随机分为2组,包括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特步他林及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5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喘憋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毛细支气管炎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及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恢复效率的提升,同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裴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