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足月胎膜早破改良缩宫素引产方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曾晓明;沈婷

关键词:足月胎膜早破, 缩宫素引产,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 探讨降低足月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的方法.方法 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采用传统方法催产素引产的1160例产妇设为对照组;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采用改良催产素引产方法的1236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催产素引产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催产素引产方法:每次缩宫素点滴长时间延长为12-14h,减少催产素点滴次数,使用1-2次未临产者视为引产失败.比较2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及发生母儿并发症.结果 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采用的改良缩宫素引产方法,缩短了破膜至分娩的时间,减少了感染的发生,且不会增加剖宫产率及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双小腿平行位桥式血管吻合游离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损伤

    目的 探讨双小腿平行位桥式血管吻合游离皮瓣修复小腿创面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8例小腿严重损伤患者,且伴有主干血管损伤或缺损,同侧肢体无可供吻合的主干血管.2例有骨缺损,待创面愈合后二期行取自体髂骨植骨处理;3例于肌肉组织丰富、 肉芽组织新鲜部位行下腹部中厚皮片植皮以减小创面缺损的范围,从而减小皮瓣切取的面积;需皮瓣修复的创面范围20.0cm×6.5cm-25.0cm×10.0cm.双下肢采用外支架于平行位固定;利用健肢主干血管桥式吻合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肌皮瓣切取范围23.0cm×8.0cm-28.0cm×14.0cm.术后21-30d断蒂,平均25d.结果 术后1例发生供区小的植皮坏死,1例发生移植创面轻度感染,经局部换药2周后均愈合,其余6例皮瓣顺利成活,供受区创面Ⅰ期愈合.断蒂后将健肢血管断端与远端重新吻合以重建胫前(后)动脉的连续性.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移植皮瓣成活,创面修复,外形满意,骨折愈合,肢体功能基本恢复,健肢与股部切口Ⅰ期愈合,无明显功能丧失.结论 利用健肢血管供血双小腿平行位桥式血管吻合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可有效修复小腿严重损伤,患者体位耐受性好,便于护理,皮瓣设计自由,手术成功率高.

    作者:李虎;邓葵;李伟;黄跟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2012-2018年6月抚州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抚州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为制订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抚州市2012-2018年6月布病疫情信息、病例流调资料和141份职业人群血清检测结果,数据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8年6月全市共报告布病35例,2012-2014年均散在发病,2015年以来呈上升趋势,2018年为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2月份开始上升,3-5月为发病高峰,5月以后呈下降趋势.发病平均年龄为(41±15)岁,以20-59岁青壮年为主(占77.14%),男女性别比2.18:1.羊是主要传染源,感染途径以直接接触感染为主;141份职业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2.76%.结论 近年来抚州市布病疫情上升速度加快,必须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多部门联防联控,加大职业人群干预与健康宣教,控制疫情蔓延.

    作者:黄凡卿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疗效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稽留流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后行清宫术,对照组直接行清宫术.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宫颈软化及扩张程度、手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中宫颈软化及扩张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服药后胚胎自然排出率、1次清宫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稽留流产的治疗中效果显著.

    作者:徐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改良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改良下肢顺行静脉造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平板数字胃肠机下行下肢静脉造影术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例.研究组采取高压注射器法推注造影剂,对照组采取手推注射法推注造影剂.比较2组患者的图像质量、检查时间、造影剂用量、患者累积吸收辐射剂量及造影剂渗漏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图像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检查时间、造影剂用量、患者累积吸收辐射剂量、造影剂渗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板数字胃肠机下运用移动式高压注射器行改良下肢静脉造影术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还可降低检查时间、造影剂用量、患者累积吸收辐射剂量、造影剂渗漏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全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KIotho在诊治肾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Klotho基因是Kuro-o等[1]于1997年研究模拟人类衰老的小鼠时发现的,Klotho基因敲除小鼠于4周龄时表现出一系列衰老症状, 如血管硬化、异位钙化、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

    作者:邱忆;王金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重建术式治疗的80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重建术式的不同,分为自体腘绳肌腱组(35例)与同种异体肌腱组(45例),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胫骨股骨间移动距离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手术前后,两组Lysholm评分对比、胫骨股骨间移动距离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排斥反应、血管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术均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以及膝关节稳定性,且并发症较少.

    作者:徐刚;吴建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纤维支气管镜术诊治小儿呼吸道疾病作用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纤维支气管镜术诊治小儿呼吸道疾病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463例小儿呼吸道疾病患儿,全部患儿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术诊治,分析诊治方法、纤维支气管镜术诊断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由纤维支气管镜检结果可知,463例小儿呼吸道疾病患儿炎症252例(54.43%),异物127例(27.43%),内膜结核30例(6.48%),气管狭窄13例(2.81%),气管软化21例(4.54%),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6例(1.30%),瘤性阻塞2例(0.43%),息肉2例(0.43%),上气道咳嗽10例(2.16%);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术诊治过程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57%,常见并发症类型包括低氧血症33例(7.13%),刺激性咳嗽31例(6.70%),术后一过性发热26例(5.62%),咽部疼痛或不适24例(5.18%),喉头水肿、声音嘶哑15例(3.24%),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预后良好.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术可有效诊断小儿呼吸道疾病类型,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事件发生,患儿经对症处理后预后良好,安全性可靠.

    作者:李建;张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SGLT-2I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使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钠-葡糖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SGLT-2I)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及体重的影响.方法 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and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数据库.文献入选标准:⑴随机双盲对照研究;⑵研究对象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⑶包括治疗组SGLT-2I(主要包括7种药物:达格列净、坎格列净、艾格列净、伊格列净、鲁格列净、托格列净、瑞格列净)及安慰剂组;⑷受试者在试验之前未使用过降糖药物降糖,或仅短期使用降糖药治疗;⑸研究周期在12周及以上.结果 共入选7篇文献.其中,6篇描述了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4篇描述了空腹血糖的变化,3篇描述了餐后血糖的变化,5篇文献描述了血压的变化,5篇描述了体重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SGLT-2I显著性降低了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WMD=-0.62,95%置信区间为-0.8~-0.44;P<0.00001)、空腹血糖(WMD=-1.51,95%置信区间为-2.02~-1.01;P<0.00001)及餐后血糖(WMD=-2.95,95%置信区间为-3.42~-2.48;P<0.00001).另外,与对照组相比,SGLT-2I降低了2型糖尿病患者收缩压(WMD=-0.62,95%置信区间为-0.8~-0.44;P<0.00001)及舒张压(WMD=-1.93,95%置信区间为-2.26~-1.59;P<0.00001),差异具有显著性.与对照组相比,SGLT-2I显著性降低了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WMD=-1.54,95%置信区间为-2.00~-1.09;P<0.00001).结论 SGLT-2I可以显著性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并能显著性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及体重,在临床上适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作者:江芳芳;宁红红;邹艺;张海桥;秦淑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下叶肺癌上叶12区淋巴结转移度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下叶肺癌上叶12区淋巴结转移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下叶肺癌患者120例,本组患者全部接受开放性手术,对叶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胸内第1-12区淋巴结进行分区清扫,清除组织送实验室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120例下叶肺癌患者中T120例、T239例、T342例、T419例.T1、T2、T3、T4、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00%、33.33%、35.71%、63.16%.T1胸内淋巴结转移率低于T2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3,P=0.036).T2胸内淋巴结转移率低于T3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1,P=0.822).T3胸内淋巴结转移率低于T4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4,P=0.046).右肺下叶、左肺下叶的胸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区0.83%、2区5.00%、3区3.33%、4区10.00%、7区20.00%、8区26.67%、9区17.50%、10区16.67%、11区10.00%、12区8.33%.左肺下叶1区1.67%、2区5.30%、3区5.00%、4区13.33%、5区3.33%、6区5.00%、7区2.50%、8区31.67%、9区25.83%、10区37.50%、11区3.00%、12区10.00%,经χ2检查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χ2=37.515,P<0.001).本组共有高分化癌37例、中分化癌44例、低分化癌35例、未分化癌4例,其胸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6.22%、29.54%、51.43%、100.00%,经检验低分化癌与未分化癌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中分化癌与高分化癌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下叶肺癌上叶12区淋巴结转移度与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有关,肺癌分化程度越高,淋巴结转移度越低.

    作者:朱剑锋;匡裕康;余艳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染发所致铅中毒误诊为肠梗阻病例1例

    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1,2]. 铅及其无机铅化合物无法通过完整皮肤及黏膜吸收,四乙基铅却可以通过. 红细胞能与血液中90%以上的铅结合,剩余的铅存在血浆中. 肾脏是铅的主要排出的器官. 铅中毒误诊为肠梗阻少见,现报告1例.

    作者:王振文;朱亮;李国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全结肠型巨结肠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全结肠型巨结肠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25例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25例患儿均因腹胀、便秘、空腔脏器穿孔入院,2例行一期手术治疗,23例先行一期造瘘后二期根治术,其中存活19例76%,死亡6例24%;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小肠结肠炎、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便秘、大便失禁、造瘘口脱垂、造瘘口周围皮炎、肛周皮炎、腹壁切口感染、肠疹等.结论 全结肠型巨结肠入院时小肠结肠炎等症状重,抗感染、清洁灌肠效果不佳,绝大多数需要行造瘘术,待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后,再二期行根治手术;随访结果提示手术后在短期内并发症多,后期预后良好.

    作者:刘智文;陶强;陶俊峰;杨文萍;甘亮;陈快;张守华;徐红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小儿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斜轴平面内穿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斜轴平面内穿剌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行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的婴幼儿60例,每组各20例.按穿刺方式不同,分为横轴组、纵轴组、新型斜轴组.比较三组患儿的颈内静脉及颈总动脉的相对解剖关系、穿刺平面颈内静脉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指标、操作总时间、刺入目标血管时间、改变进针方向次数、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斜轴组侧方重叠率高于横轴及纵轴组(P<0.05),部分及完全重叠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斜轴组颈内静脉横径、安全穿刺范围长于横轴及纵轴组(P<0.05),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重叠距离与对横轴及纵轴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斜轴组操作总时间、刺入目标血管时间、改变进针方向次数少于横轴及纵轴组(P<0.05).斜轴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横轴及纵轴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横轴及纵轴组(P<0.05).结论 婴幼儿斜轴平面内超声引导技术下颈内静脉穿剌操作过程较简单,能清晰发现针体行走方向,综合了横轴及纵轴的优点,能显著增加颈内静脉横径、增加安全穿刺范围,并发症更少,穿刺时间缩短.

    作者:肖泽田;巫志国;李小勇;周兵;彭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改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皮瓣移植在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改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皮瓣移植在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7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研究组患者39例,参照组患者39例,研究组患者实施改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皮瓣移植,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清创换药联合皮瓣修复,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各项手术指标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优于参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深度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中应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皮瓣移植效果极好,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可以减少患者的手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评分,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和复发的几率.

    作者:熊俊林;曹宗妹;曾晓军;周华;黄毅;李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抚州市中心血站核酸检测试点实验室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核酸检测联合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于无偿献血者HBV、HIV(1型)和HCV病毒检出的必要性.方法 将抚州市中心血站2016年1月至12月无偿献血者两遍血清学检测(HBsAg、抗-HCV、抗-HIV-1/2、抗-TP)及ALT均为阴性的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8混样混合项目检测HBV、HCV和HIV(1型)病毒核酸,并将核酸反应性标本送国家卫计委临检中心做比对试验.结果 20763份无偿献血者标本经血清学检测出20426例合格标本经8混样混合后HBV-DNA、HCV-RNA和HIV(1型)-RNA核酸检测出50例核酸阳性标本,阳性率为2.45‰.其中49例为HBV-DNA阳性,1例为HIV(1型)-RNA阳性.将这50例核酸反应性标本送至国家卫计委做比对试验,49例HBV-DNA阳性标本中有45例为阳性,4例为阴性;1例HIV(1型)-RNA阳性样本为阴性.结论 核酸检测技术能有效地降低酶联免疫法漏检造成的输血风险,核酸检测和酶联免疫检测相结合做为血液筛查检测的重要手段,可以大大地提高输血安全.

    作者:范彩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多指标权重分析与正交试验优选中药复方提取条件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制剂的提取工艺.方法 研究复方中蛇床子素、紫花前胡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与得膏率指标权重,经正交试验方法综合评价,优选出复方中有效成分的佳提取条件.结果 按照确认好的指标权重综合评价复方制剂提取工艺,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0体积的70%乙醇提取两次,每次1h.结论 多指标权重分析优选出来的提取工艺更加科学、准确.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人工寒潮促发糖尿病大鼠脑卒中发病前脑组织中细胞粘附因子的变化

    目的 探讨人工寒潮促发糖尿病大鼠脑组织中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大鼠24只和正常组大鼠14只,再分寒潮与非寒潮两亚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中ICAM-1、VCAM-1、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其余切片行HE染色.结果 各组大鼠脑皮质中ICAM-1、VCAM-1、P-选择素等均有表达,P-选择素在丘脑和海马中也少量表达.正常对照寒潮组与正常对照非寒潮组比较,大鼠脑皮质中的ICAM-1、VCAM-1、P-选择素等阳性表达的光密度值无明显差异.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组大鼠脑皮质中ICAM-1、VCAM-1、P-选择素等的光密度值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寒潮组与DM非寒潮病组比较,DM寒潮组大鼠脑皮质中ICAM-1、VCAM-1、P-选择素等的光密度值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寒潮是脑卒中发生的重要诱因,细胞粘附分子表达上调可能在寒潮促使脑卒中发生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席秋江;韩莉;楼小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足月胎膜早破改良缩宫素引产方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降低足月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的方法.方法 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采用传统方法催产素引产的1160例产妇设为对照组;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采用改良催产素引产方法的1236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催产素引产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催产素引产方法:每次缩宫素点滴长时间延长为12-14h,减少催产素点滴次数,使用1-2次未临产者视为引产失败.比较2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及发生母儿并发症.结果 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采用的改良缩宫素引产方法,缩短了破膜至分娩的时间,减少了感染的发生,且不会增加剖宫产率及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曾晓明;沈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开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开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237例室间隔缺损(VSD),计划行开胸微创封堵治疗.术前行TEE检查,确定室间隔缺损的类型、位置、大小及毗邻关系.选择适合的封堵器,术中TEE引导封堵器释放及即刻评估术后效果.结果 7例患者经术前TEE排除.217例封堵成功,正中开胸封堵75例;侧开胸142例,其中49例经右房路径室间隔封堵,93例经右室路径封堵成功.13例改体外循环下修补;其中5例出现封堵术后残余分流大于2mm,4例导丝不能通过室间隔缺损进入左心室;1例导丝通过室间隔缺损但鞘管无法通过缺损口,1例封堵器释放后三尖瓣明显开放受限,2例封堵术后封堵器形态变形异位.结论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实时评价开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评估缺损大小、封堵器位置及形态、残余分流大小及瓣膜活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苏江;严济泳;刘庆华;俞波;赵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270-310g,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ham)、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右美托咪定+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组(DL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根部45min,再灌注2h制备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DL组在缺血前30min经大鼠尾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2.5μg·kg-1·h-1,Sham组和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2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NF-κB及ICAM-1表达,同时检测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和DL组血管内皮细胞NF-κB及ICAM-1表达升高,血浆MDA水平升高,SOD活力降低(P<0.05);与I/R组比较,DL组血管内皮细胞NF-κB及ICAM-1表达下降,血浆SOD活力升高,MDA水平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活性,降低ICAM-1表达有关.

    作者:邓福谋;张炳辉;连芳;周志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预防性回肠造口联合盆腔冲洗引流对大鼠直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预防性回肠造口联合盆腔引流对大鼠直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肠造口组、非肠造口组和肠瘘组,术后3d、7d和10d为观察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5只大鼠.观察术后大鼠腹腔粘连、吻合口破裂压、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和组织HE染色、Van Gieson染色等的变化.结果 在各时间点,观察组、肠造口组和肠瘘组大鼠术后腹腔粘连致密,而非肠造口组较轻;观察组的吻合口破裂压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与肠造口组和非肠造口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肠瘘组(P<0.05);HE染色和Van Gieson染色显示:肠瘘组吻合口炎症反应重,观察组轻,后者胶原多,肠瘘组较少.结论 预防性回肠造口联合盆腔引流可能并不能促进大鼠直肠吻合口的愈合.

    作者:谢小平;郭仪;李现才;陈任生;朱国民;揭志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