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玮;张伟
目的 比较经皮微创锁定钢板与专家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6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钢板组28例)和专家型髓内钉(髓内钉组28例)内固定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肢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的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小于髓内钉组,但术前住院时间大于髓内钉组;骨折愈合时间和Johner-Wruh疗效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优18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2%,钢板外露1例;髓内钉组:优16例,良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5.7%;畸形愈合1例.结论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和专家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疗效,相比较,锁定钢板术中操作较简单,技术要求较低,容易掌握,对开放性骨折和皮肤软组织条件差的患者,专家型髓内钉内固定是较好的治疗选择.
作者:胡和军;陈德旺;徐南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改善下肢静脉CT血管成像的显示效果.方法 采用可变浓度的造影剂分阶段注射,进行下肢静脉CT血管扫描,对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后处理,得到下肢静脉血管的二维和三维影像,评价下肢静脉血管的显示效果.结果 常规下肢静脉CT血管成像检查技术,是采用固定浓度的碘造影剂进行注射,造影剂和盐水的比例通常为10:90,采用从足侧向头侧方向进行扫描的方式.本文通过对比采用改良技术的17例下肢静脉CT血管成像和22例采用常规检查技术的下肢静脉CT血管成像效果比较,采用改良技术的病例,其髂外静脉和髂总静脉的血管CT值有了明显提高,下肢静脉各段血管的CT值比较趋于一致,通过三维重建后处理得到的血管影像显示效果更佳.结论 采用可变浓度的造影剂分阶段注射的改良检查技术,能够显著改善髂外静脉和髂总静脉的血管显示效果,从而使整个下肢静脉血管的显示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叶水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妊娠期女性各2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阵痛及恢复情况、妊娠结局、新生儿远期预后等指标.结果 妊娠期腹腔镜手术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拔尿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明显(P<0.05);开腹组、腹腔镜组、流产率、足月分娩率、新生儿Apgar及体重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远期预后均正常良好.结论 妊娠期腹腔镜手术对母胎的影响更小,手术效果更理想,对孕妇妊娠结局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作者:程瑶;张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盆底肌肉电生物刺激、Kegel运动锻炼治疗Ⅰ~Ⅱ度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脱垂Ⅰ~Ⅱ度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补气固脱法治疗6个月.治疗组:采用补气固脱法、盆底肌肉电生物刺激、Kegel运动锻炼联合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长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6个月后,按照症状、体征和妇科检查综合判断,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25例,总有效率86%;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56%.无严重不良反应,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采用补气固脱法加盆底肌肉电生物刺激、凯格尔运动锻炼治疗子宫脱垂Ⅰ-Ⅱ度疗效佳、安全性高、可作为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甘维梅;彭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近年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仅次于宫颈癌[1]. 小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一般是由淋巴结、内分泌腺、皮肤和内分泌系统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在肺癌和胃肠道肿瘤中常见, 女性生殖系统以宫颈小细胞癌较常见,而子宫内膜小细胞癌非常少见,占子宫内膜肿瘤不足1%[2], 子宫内膜小细胞癌同时还可伴发子宫内膜其他恶性肿瘤, 如子宫内膜样腺癌[3]、或浆液性乳头状癌[4,5].
作者:刘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某三甲医院临床药师干预产科剖宫产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成效.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剖宫产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按时间顺序分干预前组208例和干预后组220例),提取病历中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费用的相关信息,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增量分析、敏感性分析.结果 干预后的剖宫产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成本—效果比为4.20,明显低于干预前组9.61,每增加一个疗效单位干预后较干预前可节约抗菌药物费用341.51元.结论 该三甲医院通过临床药师有效干预剖宫产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后,明显降低抗菌药物成本,减轻患者负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陈宗玮;张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关节镜下取自体膝关节骨软骨开放移植修复踝关节距骨软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自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关节镜下行取自体膝关节骨软骨移植修复踝关节软骨缺损15例,术后进行MAZUR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恢复效果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0-3.3年,平均(2.2±0.3)年,所有患者踝关节活动良好,疼痛症状基本消失.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恢复效果,分疼痛、功能、步行能力、稳定性、跑步能力和踝关节活动范围等6项,满分100分,其中≥90分为优;80-90分为良;70-79分为一般;<70为差.术后踝关节功能优12踝、良3踝,优良率93.5%.结论 关节镜下取自体膝关节骨软骨开放移植修复踝关节距骨软骨缺损手术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
作者:罗军;危立军;柴重喜;易观俊;王鹏;白黎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基层医院择期剖宫产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40例产妇根据不同护理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干预,干预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母乳喂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期间并发症、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更早(P<0.05),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期间并发症显著下降(P<0.05),母乳喂养率、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 结合优质护理服务对基层医院择期剖宫产患者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彭金香;吴沛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ICU脓毒血症者凝血功能及CRP、PCT、白细胞数相关性.方法 对50例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非脓毒血症患者比较,并对比不同预后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及CRP、PCT、白细胞数水平,分析凝血功能及CRP、PCT、白细胞数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CRP、PCT、WBC等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亡组PT、APTT、CRP、PCT、WBC指标均明显高于存活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脓毒血症血清CRP、PCT水平以及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88,P<0.05.结论 CRP、PCT、WBC联合用于脓毒血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可以更为准确地预测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有助于为临床合理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贺兴华;余国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神经皮肤黑变病 (neuro cutaneous melanosis, NCM)是一种十分少见的非家族遗传性的神经皮肤综合征中的一种, 为皮肤及脑膜的异常先天性色素沉着,为非家族遗传的先天性缺陷病[1],为临床上少见的斑痣性错构瘤病. 目前在病因病理及临床治疗方面的报道较多, 与本病相关的护理报道并不多见.2014年11月我科接诊1例神经皮肤黑变病患者,采取特异性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在预防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方面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唐霞珠;王菲;熊会琴;陶李兰;赵琪;陆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男性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分型及其与CA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128例男性CA患者皮损部的HPV-DNA,同时使用CO2激光对患者进行治疗并随访6个月,统计患者复发情况,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检出28种HPV-DNA亚型,主要的HPV亚型为HPV6(52.34%),其后依次为11(37.50%)、52(22.66%)、16(13.28%)、43(10.16%),单一型感染者61例(47.66%),多重感染者67例(52.34%),低危型感染者64例(50.00%),含高危型感染者64例(50.00%),多重感染中高低危混合感染42例(62.69%).所有患者中有65例复发,其中高危型和高低危混合型感染者的复发率高于低危型感染者,含HPV52型感染者的复发率高于非HPV52型感染者,单一型感染者的复发率低于多重感染者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含HPV16型的感染者的复发率高于非HPV16型感染者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地区男性CA患者感染的HPV亚型以HPV6/1l型为主,感染HPV52型/感染有高危型HPV亚型或多种亚型混合感染者易复发,临床应给予关注.
作者:章俊;黄艳春;薛珊;杨美平;谢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7例,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37例,行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定,并测定两组术前、术后24h、48h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48h CRP、IL-6、C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牟朋林;陈克冰;杨建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经阴道超声对43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早期妊娠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做回顾性分析.观察前次剖宫产手术切口和妊娠物着床位置之间的关系,明确子宫切口部位血流情况与回声表现总计瘢痕处妊娠的超声特点以及临床表现,并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43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早期妊娠的病例中,单纯孕囊型29例,混合包块型14例,超声诊断准确36例;误诊7例.结论 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中,经阴道超声是极为重要的影像学检查,对于临床治疗与后期随诊均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赖全图;李小青;余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结核性胸腔积液(tuberculouspleuraeffusion, TPE)是由有机体感染结核杆菌及其自溶和代谢产物导致超敏反应,感机体的胸膜腔所致[1],以淋巴细胞(尤其是CD4+T细胞)介导为主,由多种细胞成分、因子参与的免疫应答反应.
作者:江训盛;焦深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通道1(TRPV1)在大鼠宫颈扩张痛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雌性大鼠60只,体重200-250g,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分别给予25kg、50kg砝码进行持续10s宫颈扩张(CD),重复1次,间隔5min,对照组不进行宫颈扩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2):对照组(C组)、CD25组(H1)、CD50组(H2)、CD25+鞘内注射Cap-sazepine组(CH1组)、CD50+鞘内注射Capsazepine组(CH2组).分别记录各组宫颈扩张前(T0)及宫颈扩张刺激后腹直肌肌电活动变化值.待UCD结束后10min,取胸腰段脊髓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TRPV1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宫颈扩张刺激后H1组和H2组肌电活动明显增加,脊髓TRPV1表达上调(P<0.05);与H1组比较,宫颈扩张刺激后H2组肌电活动和脊髓TRPV1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H1、H2组比较,鞘内注射Capsazepine后两组肌电活动和脊髓TRPV1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通道1可能参与了大鼠子宫颈扩张痛的形成.
作者:丁海水;陶小文;胡衍辉;李丽华;黄慧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Forsus功能矫治器结合MBT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期Ⅱ类错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Forsus功能矫治器联合MBT直丝弓固定矫治器对15例(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13.2岁)替牙列晚期或恒牙列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骨性Ⅱ类错患者进行矫治.每位患者治疗前后均接受头颅定位侧位片扫描.对Forsus功能矫治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的18个项目进行测量,并采用配对t检验对测量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矫正结束后,所有患者的牙齿排列整齐,双侧磨牙及尖牙达到中性关系,前牙浅覆浅覆盖,Ⅱ类面型及下颌后缩得到明显改善,侧貌也得到显著改善.头影测量分析显示SNA、ANB、UI/SN、OJ、UL-ELine、LI-ELine等在治疗结束后减小,差异有显著性;SNB、U1/PP、LI/MP、L6/PP、U6/PP、鼻唇角及颏唇角增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Forsus功能矫治器可较好的使下颌前移,对下颌后缩患者是一种容易接受且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案.
作者:欧阳志强;童菲;钟才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在县级医院开展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县级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积累经验.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间,于我院确诊并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胃肠肿瘤患者43例为研究组,选取2014年12月1日前于我院确诊并接受开腹手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4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县级医院将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胃肠肿瘤的治疗安全可行,但应加强医护队伍的培训.
作者:郑健林;徐白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百草枯中毒鼠心肌细胞中Bcl-2/Bax的表达,同时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心肌保护机制.方法 12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PQ染毒组大鼠PQ 80mg/kg一次性灌胃染毒,对照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灌胃.丹参酮干预组于PQ 80mg/kg一次性灌胃染毒后30min内给予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1ml/kg·d进行腹腔注射,同时给予对照组和PQ染毒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组分别于染毒后12h、24h、48h、72h各处死10只大鼠,取心肌组织处理后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RC法检测检测心肌促凋亡基因(Bax)以及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结果 PQ 12h,24h,48h和72h各组大鼠Bcl-2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而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0.01);在STS24h,48h和72h组心肌细胞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同期PQ各组(P<0.05或0.01),而12h,24h,48h和72h组Bax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同期PQ各组(P<0.05或0.01);PQ12h,24h,48h和72h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细胞Bax mRNA表达明显增加,Bcl-2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或0.01);与PQ染毒组比较,STS48h和72h组心肌细胞Bax mRNA表达明显降低,Bcl-2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或0.01).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减轻百草枯中毒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张维新;肖翔宇;陈文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重组白介素-2(IL-2)和泮托拉唑(PPZ)对人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ADR多药耐药(MDR)的逆转作用.方法 将参与本次研究的胃癌细胞菌株依据其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分为SGC-7901敏感细胞组和SGC7901/ADR耐药细胞组,而后者又分为SGC7901/ADR空白对照组;IL-2实验组:SGC7901/ADR+IL-2;PPZ实验组:SGC7901/ADR+PPZ;联合组:SGC7901/ADR+IL-2+PPZ.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结果 IL-2单独作用SGC7901/ADR细胞的存活率较人重组白介素-2和泮托拉唑联合作用时SGC7901/ADR细胞的存活率高(P<0.05);胃癌细胞耐药细胞SGC7901/ADR的存活率比较,联合组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重组白介素-2和泮托拉唑均能够部分逆转有多药耐药性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ADR对阿霉素的耐药性,但两者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这一结果 可为阿霉素治疗胃癌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王婷;龚小斌;姚国兰;黄传生;陈文学;双跃荣;卢志勇;涂新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肺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的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细胞及肺血管. 明确的病因有石棉、霉草尘、棉尘、药物及放射性损伤等等, 未知原因的称之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约占 65%左右,是一种特殊类型、慢性进展性、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炎,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病变局限于肺部,组织病理学或(和)高分辨率CT(HRCT)显示普通间质性肺炎(UIP)特征,平均生存时间仅2-5年 [1]. 目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因此积极寻找有效靶点,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有大量临床及动物实验证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存在氧化与抗氧化失衡[2]. 另外从2011年由 ATS、ERS、JRS 和ALAT 共同制定的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治指南可以看出: 传统的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强烈不建议使用,但是弱不推荐单用N-乙酰半胱氨酸制剂. Nrf2 (nuclea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是一种氧化应激基本表达的关键转录因子,存在于全身多个器官,如肺脏、肝脏、肾脏、睾丸等,它的缺失或激活障碍直接引起细胞对应激源的敏感性变化. 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可以增加抗氧化蛋白及Ⅱ相解毒酶的合成,进而人体增强的抗氧化能力, 达到延缓肺纤维化进展的目的.
作者:李少峰;高洁;兰智慧;张元兵;刘良徛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