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臻;杨闵;金春莲;曾清华
目的 评估江西省死亡信息报告质量,为完善死因监测工作,提高数据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江西省20个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数据,采用死因网报系统常规评价和抽查评价方法,分析相关质量指标.结果 常规评价:2014-2016年江西省死因监测粗死亡率、 身份证号填写完整率和多死因链填写率逐年增高,2016年分别为544.32/10万、96.20%和76.06%,较2014年分别增加了16.70%、20.45%和25.2%,报告及时率、审核率、一审通过率、重卡率、迟审率、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率3年均值分别为97.89%、99.85%、99.01%、0.33%、0.87%和0.98%.抽查评价:2016年1-6月抽查死因链填写准确率、根本死因确定准确率、身份证号填写准确率、死因链编码完整准确率和时间间隔填写完整率分别为95.00%、83.83%、78.50%、65.67%和41.67%,其中身份证号填写准确率高于2014年4-6月抽查(65.60%),死因链编码完整准确率低于2014年4-6月(86.00%);死因链编码完整准确率城市点高于农村点,根本死因确定准确率、死因链填写准确率城市点低于农村点;老监测点的时间间隔填写完整率、死因链编码完整准确率、根本死因确定准确率高于新增监测点,经χ2检验,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江西省死因监测数据质量不断提升.
作者:赵军;朱丽萍;谢昀;吉路;刘杰;颜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初步探讨老年NSCLC组织中DJ-1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在病程进展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68例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组织中DJ-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58.8%的NSCLC组织中DJ-1蛋白呈阳性表达(40/68);NSCLC组织中DJ-1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P=0.038)、TNM分期(P=0.023)、呈显著正相关;作为非独立风险因素,DJ-1阳性表达与老年NSCLC患者OS(P=0.003)缩短显著相关.结论 老年NSCLC患者癌组织中存在DJ-1蛋白高表达,且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病程进展及不良预后相关.
作者:农雪萍;黄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FLT3-ITD在AML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2015年收治的45例AML患儿骨髓样本,提取全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产物克隆测序法检测FLT3-ITD基因突变情况,解析序列,整理并分析其插入的重复序列,同时分析FLT3-ITD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45例初诊AML患儿中,FLT3-ITD突变阳性患儿4例(8.9%),表现为杂合突变和纯合突变,解析出4条插入序列,插入长度范围为18-99bp.阳性患儿伴染色体正常核型1例,异常核型3例,突变型患儿白细胞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于野生型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性别、年龄、血红蛋白、血小板无显著差异.结论 FLT3-ITD突变检测有助于急性白血病基因分型,是儿童AML预后不良的一个危险因素,可作为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作者:易丽君;黄慧;郭智彬;周菁;胡清华;李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追本溯源, 内外致病因素引起的肾组织损伤及损伤后的修复失控是产生肾脏纤维化的原因,其中包括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 二者相互影响,协同进展,使有效的肾单位减少,肾小球滤过下降. 在肾脏损伤过程中,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增殖, 细胞外胶原分泌增多,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合成增加,而另一方面ECM的降解减少,破坏了细胞外基质降解与合成之间的平衡,ECM在肾间质不断增多,导致肾间质纤维化,进而发展至终末期慢性肾衰竭. 传统观念认为, 致纤维化的肌成纤维细胞主要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而近的研究表明,血管周细胞在许多器官组织中的纤维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也包括肾脏[1]. 目前研究表明,肾脏周细胞能够对肾间质纤维化产生影响.
作者:黄伟;沈金峰;谢娟;晏子友;黄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伏立康唑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对使用伏立康唑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和血药浓度监测,分析治疗过程中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偏低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果 发现联用糖皮质激素可降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导致临床治疗失败.结论 若临床必须使用,应避免用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可选择目前尚未证实对伏立康唑有显著影响的泼尼松或氢化泼尼松.
作者:王实慧;张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带套囊与无套囊气管导管在新生儿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急诊行胸腔镜下食管重建术+食管气管瘘结扎术的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60例,ASAⅡ或Ⅲ级,男32例,女28例,出生1-28d.随机均分为带套囊气管导管组(C组)和无套囊气管导管组(NC组).麻醉诱导后,C组患儿在纤支镜引导下将带套囊气管导管插入非术侧支气管,NC组患儿同样在纤支镜引导下插入无套囊气管导管,C组完成插管后随即给套囊充气后固定,NC组完成插管后直接固定,并在改变体位后再次确认气管导管前端开口是否位于非术侧主支气管的合适位置.记录两组患儿插管后5min(T0)和气胸建立后5min(T1)、10min(T2)、30min(T3)的HR、MAP、SpO2、PETCO2、RR、Pinsp、PEEP,并于上述各时点行血气分析测得动脉血pH值、PaO2、PaCO2;评估两组患儿气胸建立后5min(T1)、10min(T2)的肺萎陷和手术野情况.结果 T0-T3时C组患儿SpO2、PaO2、Pinsp、肺萎陷和手术野评分均明显高于NC组(P<0.05).T0-T3时两组患儿HR、MAP、PETCO2、RR、PEEP、动脉血pH值、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带套囊气管导管用于新生儿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时,在改善动脉血氧合,提高肺隔离效果方面均优于无套囊气管导管,但气道压高于后者,通气阻力增加.
作者:肖煜;李强;沈世晖;胡华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预防和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及今后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方法 对85例出生人口中的出生缺陷病例进行回顾性的临床现状分析并比较出生缺陷发生率、出生缺陷类型、出生缺陷孕周、出生缺陷与居住地、出生缺陷与性别关系.结果 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3‰,唇腭裂占总畸形数的16.5%,指畸形15.3%,先天性心脏病14.1%,妊娠28周前发现终止妊娠者占总畸形数32.9%,而妊娠28周后发现终止妊娠占总畸形数67.1%,男婴占总畸形数61.2%,女婴占总畸形数29.4%,城市人口占总出生缺陷数64.7%,农村人口占总出生缺陷数35.3%.结论 出生缺陷顺位有其自身特点,合并其他脏器畸形的多发畸形终止妊娠早,加强孕期对出生缺陷的预防、监测并适时科学干预,降低出生缺陷、改善不良预后.
作者:奚春玉;罗月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骨外科行手术治疗的50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给予关节腔清理术.结果 术后6个月、1年及2年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较术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腔清理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曾秋涛;宋洋;林勇;柯迪峰;刘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描述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再发(再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100例PCI术后再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2.36±8.14)分,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处于轻中度水平;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主要与自身年龄、患病时间长短、主要照顾者及其健康状况、医疗费用支出方式、再梗发生的次数、合并症总类等密切相关.结论 PCI术后再梗患者存在明显的自我感受负担.
作者:陈月秀;詹水兰;俞明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oura,HSP)患儿尿液、 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的水平,进一步探讨其在肾小管间质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首次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40例,分为尿检正常组及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oura nephri-tis,HSPN)组,同时选取20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尿液及血清NGAL,紫癜性肾炎组完善肾小管间质病理分级,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紫癜性肾炎组及尿检正常组尿液NGAL、血清NGAL、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及尿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紫癜性肾炎组尿液NGAL、血清NGAL、尿RBP及尿CysC高于尿检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尿液NGAL与尿CysC呈正相关(r=0.702,P=0.041),紫癜性肾炎组尿液NGAL与肾小管间质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720,P=0.036).结论 NGAL可能参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尿液NGAL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SP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可作为新型的有用的标记物.
作者:邓美慧;傅睿;郑卫民;陶珊珊;李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新余市2010-2016年肺结核疫情特点与治疗转归情况,为当地该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结核病网络专报系统收集当地2010-2016年肺结核疫情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新余市2010-2016年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平均登记率为56.40/10万,随年度呈现下降趋势;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平均登记率为37.23/10万,各年度变化不明显;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占所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平均比例为66.05%,随年度呈上升趋势.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2.9:1;男性新涂阳肺结核发病率(53.43/10万)高于女性(19.81/10万),且在不同年龄段均为如此.在所有年龄段中,以≥75岁组新涂阳肺结核发病率高(95.72/10万),0-24岁组低(16.62/10万);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64.75%);渝水区各年度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率有逐年下降趋势,但均高于分宜县,且维持在40/10万以上;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平均治愈率为94.9%.结论 新余市2010-2016年肺结核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应加强宣教和管理,尤其是针对农村居民.
作者:熊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叹息通气模式减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录入改良叹息通气模式组(简称改良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改良组则在常规机械通气的基础上,每间隔10min以两倍潮气量做叹息通气1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低氧血症、肺不张的发生率和拔除气管插管时间、麻醉复苏室留观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13.33%,改良组3.33%(P>0.05);对照组患者肺不张发生率20%,改良组6.67%(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为(0.95±0.34)h,长于改良组的(0.74±0.37)h(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复苏室留观时间(1.81±0.41)h,长于改良组的(1.23±0.32)h(P<0.05).结论 全麻中应用改良叹息通气模式有可减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低氧血症、肺不张的发生率,明显缩短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及麻醉复苏室留观的时间.
作者:陈超;魏福生;聂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门静脉海绵样变 (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系门脉血管病变,临床少见,较难诊断.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彩色多普勒诊断技术的普及,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检出率逐年增多,对其病变认识不断加深.
作者:刘玉洁;陈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Pfna钉与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9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采用Pfna钉固定38例,intertan钉固定22例,比较2组术中、术后的疗效,功能恢复.结果 Pfna钉组与intertan钉组术后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2.4个月和12.6个月.比较2组手术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面.结论 Pfna钉与intertan钉均可用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于术前全身情况较差而需要尽量缩短手术时间的患者,采用Pfna钉即能保证手术安全,也能提供足够强度的固定.而对于骨质疏松或骨折严重的,选用intertan钉更为适合.
作者:赵为夏;廖忠林;程兆佳;钱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三维双回波稳态序列在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1例有尺侧腕部疼痛,临床怀疑为腕关节TFCC损伤的患者行磁共振扫描,包括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像序列(PDWI-TSE-FS)、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序列(T2WI-TSE-FS)和三维双回波稳态成像序列(3D-DESS).通过对不同序列上TFCC的MRI信号改变程度,对比分析3D-DESS序列与SE常规序列上显示损伤的检出率差异.结果 3D-DESS序列和T2WI-TSE-FS序列、PDWI-TSE-FS序列对TFCC损伤检出率分别为78%(32/41)和68%(28/41)、63.4%(26/41).3D-DESS序列与常规序列相比较有差异学统计意义(P<0.05).另外3D-DESS序列中21例表现为全层软骨损伤,11例表现为部分软骨损伤,T2WI-TSE-FS序列分别为22例和6例;PDWI-TSE-FS序列为21例和5例.结论 3D-DESS序列能发现早期的部分软骨损伤,对TFCC的细微病损有较明显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晓芬;刘明;查婧;李林林;陈炜华;邱莹莹;徐荣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治疗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应用的疗效.方法 40例帕金森病患者,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20例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治疗.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NMSQ总分均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11.50±0.71,对照组13.30±0.85,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HAMD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7.25±1.23,对照组9.20±0.86,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PDQ39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35.30±3.75,对照组45.35±4.53,P<0.05).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能够减少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吴红梅;吴云屏;张利娜;姜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76例宫颈细胞学阳性初诊患者进行阴道镜筛查,阴道镜拟诊有宫颈病变患者398例,对其进行阴道镜下活检进一步病理诊断,分析阴道镜检查拟诊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异同.结果 阴道镜检查拟诊结果,子宫颈低级别病变(LSIL)205例,子宫颈高级别病变(HSIL)142例,拟诊浸润癌51例;病理诊断结果,慢性宫颈炎症113例,子宫颈低级别病变(CINⅠ)114例,子宫颈高级别病变(CINⅡ/CINⅢ)119例,子宫颈癌52例;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低级别病变、子宫颈高级别病变、子宫颈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9.30%、81.51、90.38%,特异性分别为55.63%、83.87%、98.8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8.54%、68.31%、92.1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7%、91.41%、98.55%.结论 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高级别病变和子宫颈癌诊断有重要意义;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低级别病变诊断价值不高,建议仅作为需要进一步评估的辅助检查.
作者:马艳;丁香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高能量的创伤如髋臼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各种类型髋臼骨折病例的出现要求临床医生在应对不同的病例时设计出不同的手术方案.髋臼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决定了髋关节功能复位的质量和预后[1],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重点是如何对骨折和相邻结构进行良好的暴露.虽然广泛的显露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操作视线,但同时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对操作视野满意的前提下,应采取创伤小的入路[2]. 对于简单的髋臼骨折,治疗方案相对简单,对于复杂性髋臼骨折,采取得当的手术入路有助于减轻手术损伤,减少手术并发症,更帮助骨折复位. 有学者研究表明,手术入路影响骨折复位质量,进而影响临床疗效[3,7]. 本文旨在分析髋臼骨折手术前方入路的研究现状及优缺点,以便给临床医生在选择手术入路并分析手术并发症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世伟;李经堂;邱鹏;丁凌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3.0 MRI未注入造影剂T1-map成像技术评估肩关节上盂唇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肩关节上盂唇损伤的患者组(男/女=21:12;年龄22-92岁,平均56.2岁)和33名健康对照组(男/女=20:13;年龄17-80岁,平均52.1岁),两组均采用Siemens超导MR扫描仪(3.0T)进行肩关节MRI常规扫描及T1-map成像.对两组肩关节上盂唇软骨T1-map彩图色阶变化的观察,并测量T1值,对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肩关节上盂唇软骨在T1-map上呈均匀的浅绿色区域.病例组中有33例肩关节上盂唇在T1-map出现斑片状黄色、红色区域,T1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正常对照组肩关节上盂唇软骨的平均T1值为(955.2±55.7)ms,病例组肩关节上盂唇软骨的平均T1值为(1767.5±111.3)ms,统计学分析两组间肩关节上盂唇软骨T1值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T1-map成像技术对肩关节上盂唇损伤诊断是可行的,对肩关节上盂唇损伤的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桂绍高;万芳;李明智;严婷;黄婷;曾炳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低温是指生物体的温度低于正常的新陈代谢和所需的身体功能,低温对人类新陈代谢和临床状态有连续效应. 根据温度的不同,医学界将低温分为:轻度低温(33-35℃)、中度低温(28-32℃)和深度低温(<28℃),其中轻、中度低温(28-35℃)合称为亚低温. 浅低温是唯一被用于全身治疗的有效手段,治疗性低温(Therapeutic hypothermia,TH)为轻度低温(32-34℃),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推荐治疗性低温作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有效的治疗方法.大量研究证实治疗性浅低温对脑损伤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可导致细胞破坏,多器官功能障碍和死亡.治疗性低温(TH)能够减少活性氧族(ROS)产生,改善细胞内离子水平,保持细胞内pH平衡,影响细胞能量代谢,减轻细胞损害,对缺氧缺血的心肌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是临床治疗缺血性疾病的有效方法.治疗性浅低温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逐渐应用于临床, 虽然已有动物实验研究,但是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就治疗性浅低温(mild therapeutic hypothermia,MTH)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杨明敏;张奇芬;余树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