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多巴胺注射液中抗氧剂的含量测定

周敏;程奇珍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 抗氧剂, 亚硫酸氢钠, 注射液
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多巴胺注射液中抗氧剂亚硫酸氢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二氧化硫能使酸性品红溶液褪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46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测定含量.结果 亚硫酸氢钠在0-32.12mg/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的倒数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3.9%,RSD为1.8%.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注射液中抗氧剂亚硫酸氢钠的质量控制.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对乙酰氨基酚致药物性肝损害的1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9岁.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不适,主要位于上腹部剑突下,进食后尤为明显,伴乏力纳差不适,伴皮肤以及小便黄染,我院门诊肝功能示:ALT/AST:257/752U/L,ALP/GGT:262/321U/L,TBIL/DBIL:118.9/100.6umol/L.患者既往无乙肝病史,约2个月前因感冒自行服用过对乙酰氨基酚,前3d每次1片,每日2次;后2d每次2片,每日2次,共服用5d停药.以肝功能异常收入我科治疗.

    作者:曹家驹;沈素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家庭肠内营养在胃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家庭肠内应用对胃癌晚期患者营养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96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6例患者采用家庭肠内营养支持为EN组,另50例患者进行院内肠外营养支持为PN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营养状态的变化以及营养支持6个月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营养支持6个月后与PN组患者相比,EN组患者的体重、BMI以及脂肪群均明显增加,KPS、OLI以及EORTC QLQ-C30功能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胃癌晚期患者的营养状态,且相比院内肠外营养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更佳,可在具有适应症的胃癌晚期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傅宗光;陈朝晖;刘小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胸腺肽α1联合化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联合化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共入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初治患者78例,分为治疗组(n=39)和对照组(n=39).治疗组给予R-CHOP21方案化疗加胸腺肽α1治疗,对照组单用R-CHOP21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和骨髓抑制情况,并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化疗后CD4、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化疗前和对照组化疗后水平(P<0.05),CD4/CD8比值较化疗前上升(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CD4、NK细胞活性和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化疗前水平(P<0.05).治疗组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3%和89.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胸腺肽α1能显著提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细胞免疫功能,但在增加疗效和降低骨髓抑制风险方面没有明显优势.

    作者:黄晖;董涵之;彭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胃癌根治术的预后情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14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胃癌根治术后对其生存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随访,所有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90.2%,3年生存率为65.0%,术后1年的复发率为19.6%,术后3年复发率为57.3%,并发症发生率为10.5%.经过单因素分析可得肿瘤直径、病理分型、Bommann分型、TNM分期、化疗情况是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得肿瘤大小、病理分型、TNM分期是胃癌根治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体积较大,病理分型较高、TNM分期较晚是导致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较差的相关影响因素,早期明确该类患者预后,是指导治疗方案的重要措施.

    作者:邹文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急性鼻窦炎患者94例分为观察组47例及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6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为(4.42±2.14)d,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为(7.01±3.15)d,观察组治疗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共出现不良反应3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鼻窦炎采用莫西沙星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郭文筠;钟慧球;雷丹红;肖武;邓赐媛;徐桂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数字X线成像检测主动脉弓钙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主动脉弓钙化与冠心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DR检查患者405例,分析主动脉弓钙化、临床资料与冠心病之间的联系,并探讨主动脉弓钙化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主动脉弓钙化的检出率高于非冠心病组,多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除传统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三高血症及糖尿病外,主动脉弓钙化与冠心病全组的发病之间亦呈明显相关.主动脉弓钙化组Genisi积分高于非主动脉弓钙化组.结论 全组冠心病发病与主动脉弓钙化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主动脉弓钙化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主动脉弓钙化可作为冠心病发病的一个预测指标.

    作者:李岩;芦春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早期干预100例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病理过程及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2月出生的新生儿100例给予规范的早期干预,另选择2011年3月-2012年2月出生的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5d内黄疸指数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早期干预组新生儿出生后第2-5d的黄疸指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早期干预组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更早(P<0.01).结论 早期干预能明显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减轻黄疸的病理过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范利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儿童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实验室诊断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又称为原发性腹膜炎,是指在腹腔内无明确感染灶的情况下发生的细菌性腹水感染及腹膜炎症.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菌群移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BT),而小肠细菌过度繁殖、肠壁通透性升高及免疫功能异常是引起BT的主要环节.本病属危重症,早年报道其死亡率接近50%[1],亦可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等其他肝硬化并发症的死亡风险[2],近年随着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开展,死亡率已降至35.8%[3].

    作者:朱龙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江西省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江西省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地区居民死亡水平及分布特征,为制订疾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和调查2个市6个县2004-2005年的所辖户籍人口中的所有死者,分析死亡情况.结果 江西省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地区2004-2005年居民粗死亡率为574.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372.24/10万.死亡水平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和损伤与中毒.不同年龄段的主要死因各有特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部死亡构成的85%.结论 江西省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地区居民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赵军;朱丽萍;吉路;颜玮;谢昀;陈轶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ALDH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ALDH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EMs患者异位内膜(异位内膜组)及在位内膜组织(在位内膜组)ALDH1的表达,并与30例非EMs患者在位内膜(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LDH1在异位和在位内膜组中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ALDH1在异位和在位内膜组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DH1在EMs患者异位和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增强,提示ALDH1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ALDH1在EMs异位及在位内膜均有表达,两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据此我们推测异位内膜干细胞可能来源于在位内膜.

    作者:彭诗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灌洗药物连续洗胃对百草枯中毒家兔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连续胃肠清洗在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家兔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雄性家兔24只,随机分4组百草枯中毒组(A组)、单纯洗胃组(B组),洗胃联合一次药物治疗组(C组)及洗胃联合多次药物治疗组(D组).各组家兔皆一次性给予百草枯60mg/kg灌胃,于染毒后2h后对B组、C组、D组家兔进行等量生理盐水洗胃.C组在洗胃后当日立即给予思密达(1包)、2h后予以甘露醇(125ml)、活性炭(1粒)灌胃,而D组则于洗胃后每日均给予相同剂量的思密达、甘露醇、活性炭多次灌胃,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每日家兔血清PQ浓度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并观察各组家兔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第4d血清PQ浓度及MDA含量,与A组、B组相比,C组、D组含量减少,D组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组第2、3、4d与第1d相比血清PQ浓度呈下降趋势,D组不明显.A、B组肺病理可见纤维组织增生,肺实变;C组可见灶状出血,炎性细胞浸润,D组为支气管粘膜慢性炎症改变,病理变化较C组轻.结论 洗胃联合多次给予思密达、活性炭及甘露醇导泻对胃肠道连续清洗能有效的清除PQ,使其排除体外,减少吸收.

    作者:陈紫怡;周从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心静脉导管腹腔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腹腔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其中38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引流术,观察比较其住院时间、腹部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并发症出现比例、死亡率等.结果 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时间、腹部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并发症出现比例、死亡率均较对照组降低.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腹腔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疗效明显.

    作者:文静;陈义华;王农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切口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目的 探讨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入路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倒L形小切口经腓肠肌内侧缘与半腱肌之间人路,以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18例均获平均12(6-24)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8-12周,末见明显骨折端移位,膝关节稳定,屈伸功能正常.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93.0±3.2)分.结论 经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人路带线锚钉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入路简便、操作方便、固定牢固、创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适合基层骨科推广.

    作者:易建云;赵隆队;朱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PFNA和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与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FNA治疗组39例与DHS治疗组39例,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及并发症和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结果 PFNA治疗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DHS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治疗组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DHS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较少,更能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江平频;张新武;付桂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与普通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与普通干扰素(standard interferon,IFN)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骨髓抑制情况.方法 将61例接受PEG-IFN或IFN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ALT复常、HCV-RNA阴转及骨髓抑制情况.结果 慢性丙肝患者治疗4、12、24、48周,PEG-IFN组HCV-RNA水平显著低于IFN组;IFN组治疗12周、24周、48周及治疗后12周、24周HCV-RNA阴转率分别为34.48%、44.83%、55.17%、48.28%、37.93%,ALT复常率分别为55.17%、62.07%、65.52%、68.97%、65.52%;而PEG-IFN组HCV-RNA阴转率分别为50%、59.38%、71.88% 、68.75%、62.5%,ALT复常率分别为65.63%、78.13%、84.38%、84.38%、81.25%.PEG-IFN组在ALT复常、HCV-RNA 阴转率等方面疗效均明显高于IFN组.在24、48周时,PEG-IFN组WBC、Neu下降程度较IFN组明显,Plt只在24周差异较明显.按年龄分成3组后,PEG-IFN组的ALT复常率及HCV-R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IFN组.结论 PEG-IFN治疗慢性丙肝,在ALT复常率及HCV-RNA阴转率方面优于IFN,但骨髓抑制较明显.

    作者:戴颖;孙杨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双胎与减胎后双胎妊娠结局比较分析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多胎妊娠行减胎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减胎后双胎妊娠与未减胎双胎妊娠患者妊娠结局比较,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多胎妊娠减胎患者,统计其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低体重婴儿出生率,早产率以及平均出生孕周,并与同期IVF-ET治疗未行减胎术的双胎1830例患者比较.结果 减胎组早期流产率1.6%,晚期流产率10.4%,双胎未减胎组早期流产率1.9%,晚期流产率5.4%,两组间晚期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减胎组及三胎减为双胎组的早产率与低体重儿出生率稍高于双胎未减胎组.结论 在B超引导妊娠早期选择性减胎术是安全有效的,可以降低多胎妊娠的并发症.

    作者:胡毅娜;丁涛;赵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52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方案,对照组48例,采用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方案,持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变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每天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HbA1C、2hBG、FBG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胰岛素每天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的治疗方案,可有效地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且可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徐媛辉;余小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闭合性外伤致食管破裂1例报道

    食管破裂并非常见,临床上食管穿孔特别是胸段穿孔对患者生命影响极大,常因合并伤或疏忽而延误诊断和治疗,造成较高的死亡率.闭合性外伤引起的食管破裂临床罕见,早由Vinson等于1936年报道[1].2004年Gupta等[2]对57例食管破裂患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发现,77%(44例)的食管破裂源于医源性损伤,而闭合性外伤仅占4%(2例),其他病因还包括自发性(6例)、食管异物损伤(4例)、腐蚀性损伤(1例).我们遇及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雄;魏益平;徐建军;喻东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阴道超声监测中西医药物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在中西医药物治疗卵泡发育不良中监测卵泡生长发育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8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中药+HCG组(25例)、HCG组(23例)和中药组(20例),测定卵泡发育个数及优势卵泡的生长情况.对比3组的受孕率.结果 25例中药+HCG组出现优势卵泡8例,受孕6例,23例HCG组出现优势卵泡5例,受孕2例,20例中药组出现优势卵泡2例,受孕1例.结论 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对排卵障碍性患者有较明显的疗效,阴道超声简便、实时、准确,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永平;胡玉兰;肖立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盐酸多巴胺注射液中抗氧剂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多巴胺注射液中抗氧剂亚硫酸氢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二氧化硫能使酸性品红溶液褪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46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测定含量.结果 亚硫酸氢钠在0-32.12mg/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的倒数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3.9%,RSD为1.8%.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注射液中抗氧剂亚硫酸氢钠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敏;程奇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