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妇产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邱慧娟

关键词:抗茵药物, 预防使用, 联合用药, 合理用药, 围术期
摘要:目的:总结我院妇产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改进妇产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260例,应用《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表》,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评价围术期抗茵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结果我院妇产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单联使用抗菌药物194例,占所有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74.61%;二联使用抗菌药物62例,占23.85%;三联使用抗菌药物4例,占1.54%。使用时间长的为9d,短的使用1次,平均5.5d。术后24h停药的占14.02%,术后48h停药的占17.42%。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持续用药时间长、给药时间不合理、药物浓度配制不当、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结论妇产科围术期抗茵药物的使用存在不规范现象,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抗茵药物的合理使用。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45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40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并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估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并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住院时间高于B组,但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B组(P<0.01),通过术后随访12个月,A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B组(P<0.05)。结论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远期临床疗效更明显,但对患者身体状况要求较高,临床上应充分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来选择佳术式。

    作者:章友财;刘金浪;杜召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术中冰冻及快速免疫组化检测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SL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以蓝染法对30例乳腺癌患者施行SLN活检,25例获得成功,对检得67枚SLN进行术中冰冻切片(frozen section,FS)联合快速免疫组化(rapidly immunohistochemistry,RIHC)检测,以广谱细胞角蛋白(pancytokeratin,pan-ck)CK19为检测指标,以术中冰冻切片、术后石蜡切片及常规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IHC)为对照。结果 SLN活检成功率达83.33%,冰冻切片及联合术中快速免疫组化检测比较,后者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冰冻切片,而快速免疫组化检测与常规免疫组化检测SLN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提高了SLN微转移的检出率,减少了假阴性率,且安全、快速、花费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漆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同部位的肺癌患者186例,进行肺功能比较。结果不同部位肺癌患者肺功能存在明显差异,中央型肺癌显著低于周围型肺癌,左肺癌显著低于右肺癌,所有肺癌患者肺功能实测值显著低于预计值。结论有必要对肺癌患者常规进行肺功能测定,其对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启蔚;乐永宏;钟春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生儿肺出血30例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30例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0例新生儿肺出血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27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为:颅内出血,心力衰竭,重症感染。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41.5±17.8)h,2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论早期诊断,行机械通气治疗,原发病治疗,维持血容量及电解质稳定,有助于改善肺出血患儿预后。

    作者:邓瑜琼;罗敏;周萍;方小平;方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分离性垂直斜视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单纯下斜肌后转位术与下斜肌后转位联合上直肌后徙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手术疗效,探讨手术治疗DVD的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4年8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住院手术的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DVD患者6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单纯下斜肌后转位术组和下斜肌后转位联合上直肌后徙术组。术后1年观察2组患者的垂直斜视度及下斜肌亢进改善程度、眼球运动、睑裂大小及其他并发症情况,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术后下斜肌亢进均消失;代偿头位均不同程度改善;单纯下斜肌后转位术组术后效果良好者27例(87.1%,27/31)、下斜肌后转位联合上直肌后徙术组术后效果良好者28例(90.3%,28/31),2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无患者出现睑裂变小和眼球上转受限等并发症。结论手术目前仍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常用方法,下斜肌后转位术后不易引起眼球上转受限和睑裂变化等并发症,能纠正10-30△的垂直斜视,为一种较好有效且安全的手术方法,且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法,从而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

    作者:熊伟伟;殷小龙;邓燕;彭小维;于春红;廖瑜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015中国神经内镜高峰论坛在南昌召开

    2015年5月28-29日,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承办的“2015中国(南昌)神经内镜高峰论坛”在南昌召开,来自全国近百位神经外科同仁参加了本次论坛。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频超声诊断第四鳃裂瘘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17岁。主诉左侧颈部局部红肿、溢液反复发作17年余复发5d。查体:左颈锁骨上部皮肤处见1个约8mm×9mm局部稍隆起肿物,其顶端可见一针尖大小瘘口凹陷,少许渗出,皮肤红肿,肿物挤压后溢出少量淡黄色黏液。临床初诊:皮样囊肿并感染待查。超声检查显示:左颈锁骨上部探及一大小约28mm×9mm管状低回声,中部呈带状偏强回声,轮廓尚清,管状低回声近端与皮肤外瘘口相通,经左甲状腺、左颈总动脉间,远端与食道处内瘘口相连(见图1)。CDFI显示,管状低回声内探及血流信号。超声诊断:符合第四鳃裂瘘。入院后经手术及病理诊断与超声诊断相符。

    作者:江涛;赖全图;叶雪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切口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切口腹膜外间隙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采用小切口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的48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疝46例,双侧疝2例,斜疝38例,直疝10例,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时间,术后舒适性,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48例病人手术时间为25-85min,单侧平均35min,术后6h可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4d,未发现切口并发症,无阴囊血肿、积液。术后随访3个月-3年无复发。结论小切口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学习曲线短、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异物感轻微、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低,复发低的优点。

    作者:谢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肝豆状核变性4例并文献复习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即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根本病因是机体铜代谢障碍导致机体内各器官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角膜色素环(K-F环)、肝硬化和大脑基底节软化、变性。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的1/50,000-100,000,我国多为杂合子,致病基因携带频率为0.3%-0.7%[1],发病年龄约10-25岁,患此病的女性常合并排卵异常、月经失调、闭经,导致生育能力下降、流产、甚至不孕,因此早年HLD合并妊娠者罕见。近年来观察到HLD患者在采取排铜治疗后症状可明显改善,是一种可以治疗的遗传病,有关妊娠合并此病的患者也逐渐被国内外报道[2,3],越来越多的HLD女性患者面临生育的需要及遗传咨询,故探索其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有重要临床意义。现报道我院收治的4例妊娠合并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并进行文献复习。

    作者:贺淑芳;朱元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骨折所致四肢肿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骨折所致四肢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在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骨折所致四肢肿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时间单双数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甘露醇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静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展开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正常及Ⅰ度肿胀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3d及第9d可见,观察组与对照组小腿患肢周径逐渐减小,且观察组小腿患肢周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前臂患肢周径在治疗后第6d均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第9d显著小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第6d与第9d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骨折所致四肢肿胀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并可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作者:李遐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宜春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宜春市2012-2015年度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治疗情况,评估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作用。方法2012年5月-2015年2月宜春市130159例新生儿干滤纸血片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促甲状腺素(TSH),确诊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以及TSH,同时进行甲状腺显影扫描。苯丙酮尿症采用茚三酮荧光法,检测苯丙氨酸(phe)的含量。对确诊病人分别给予相应的干预治疗。结果各县CH发病率以万载高,铜鼓第二,宜丰第三,除樟树外,其余县市均高于全国平均发病率1/3009,我市为CH较高发地区。在我院接受治疗随访的患儿生长发育和智力与正常同龄儿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提供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为新生儿加强“安检”措施,可有效地防止残疾,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对家庭和社会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刘美华;黎兴盛;杨;汤辉;杨舒婷;袁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痰热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8.6%,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减轻患者以及家属的经济压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喻长发;陈小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欢迎订阅《江西医药》、《实验与检验医学》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观察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联松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NV)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0月在全身麻醉下行LC的患者12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前10min前A组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mg,B组麻醉诱导前10min静注氟哌利多5mg,C组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mg+地塞米松10mg,观察术后24h 3组PONV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比较3组痛、头晕、嗜睡发生情况及椎体外系症状发生情况。结果3组中C组PONV的发生率低(P<0.05),A组次之,B组高;头晕、头痛、嗜睡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C2组(P<0.05),A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外系症状B组发生4例,A、C组未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用于LC术后预防PONV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明显优于单独应用托烷司琼和氟哌利多,值得推荐。

    作者:江良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1例小儿膀胱破裂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诊断和治疗小儿膀胱破裂。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例膀胱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患者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治愈患者11例,治愈率为100%。结论膀胱造影是膀胱破裂可靠的诊断方法,临床中应全面分析膀胱破裂的具体原因,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治疗措施,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大部分膀胱破裂的患儿采取保守治疗可获治愈。

    作者:熊春凤;王江华;丁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对江西省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实施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与之前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临床路径对减少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患儿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的效果。方法⑴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该院收治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80例患儿为路径组,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80例患儿为对照组。通过评价医疗效率、医疗费用、治疗效果等指标,以观察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结果⑴实施临床路径后,路径组平均住院日、蓝光治疗时间缩短(P<0.05);⑵路径组药费、抗菌药品费、检查费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9,P<0.001,P<O.005),但两组治疗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住院总费用没有下降(P>0.05);⑶行换血术的路径组比对照组住院总费用比对照换血组平均降低484元(P<0.05),检查费、药品费和抗菌药品费比对照组低(P<0.001,P<0.05,P<0.001)。结论应用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路径后,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规范了抗菌药物使用,对检查费、药品费、抗菌药品费、住院总费用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

    作者:聂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MicroRNA-145与肿瘤的关系及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对生命科学的认识不断加深,作为非编码RNA的重要代表microRNA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与microRNAs(miRNAs)存在着密切关系,miRNAs可能成为一类新的致癌基因或抑癌基因,通过抑制靶mRNA翻译或诱导靶mRNA降解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 MiR-145是microRNA家族中的成员之一,被认为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可以靶向多个肿瘤相关基因,从而影响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以及肿瘤血管的生成。并且miR-145可以调控细胞重新编程基因 SOX2、OCT4、KLF4和C-MYC 的表达,由于这些基因也具有癌基因的特性,因此miR-145在肿瘤干细胞中的作用也受到关注。

    作者:朱荷艳(综述);李慧慧(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两种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Dyract XP复合体和FX-II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3例牙颈部楔状缺损患者,共100对(200颗)左右对称同名患牙,采用自身对照分组方法,1组(左侧牙100颗)用Dyract XP复合体充填,2组(右侧牙100颗)用FX-Ⅱ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并于术后1年和2年进行复查,评价疗效。结果术后1年,1、2两组成功率分别为98%和88%,术后2年分别为92%和76%。经统计学检验,⑴术后1年和2年的1、2两组成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⑵1组术后1年和2年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1年和2年的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yract XP复合体充填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优于FX-Ⅱ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且远期疗效更佳,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充填材料。

    作者:黄兴辉;王周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空心螺钉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目的:比较空心螺钉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探讨其适用性。方法病例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的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38%)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3)。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可获得疗效,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有意义,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敖金荣;邹鹏;涂国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观察

    目的:探讨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HHFNC)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RDS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HHFNC(观察组)与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各时点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腹胀、鼻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HFNC与NCPAP均可改善RDS气体交换功能,且HHFNC可降低相关并发症,患儿易于接受。

    作者:卢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