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筱华;温金华;段舟萍;邹德琴
目的:研讨硫普罗宁联合苦参素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我院住院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人70例,随机分为硫普罗宁+苦参素组40例,硫普罗宁组30例,在给予相同护肝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硫普罗宁+苦参素组(联合用药组)联合静滴,硫普罗宁组单独静滴。结果联合用药组与硫普罗宁组比较,联合用药组的肝功能明显好转,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也明显好转,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硫普罗宁联合苦参素组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可能延缓肝纤维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毛忠懿;陶立刚;吴雄健;胡坚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和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PLCH)的CT表现。方法2例PLAM和1例PLCH均行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并分析其CT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 PLAM的典型影像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薄壁囊状阴影,囊壁间肺组织正常;PLCH的主要影像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囊腔影、结节影并存,易发生肺间质纤维化。结论PLAM及PLCH都属于肺少见弥漫性囊性病变,结合典型CT表现及临床特征,不难作出诊断。
作者:熊萍香;袁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经典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多为单相病程,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RGBS)是其变异型之一,占所有GBS的1%-6%[1]。临床症状与单相型GBS相似:对称性的肢体肌无力、麻木,部分可累及颅神经,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无力。 RGBS复发周期为数周到数年不等,发作间歇期正常[2]。本病少见,现报告1例RGBS如下。
作者:张骥;谢旭芳;张昆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病率和高危因素。方法对2010年11月-2013年5月在本院NICU住院的胎龄<34周、出生体重<2000g或患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进行规范化ROP筛查,了解ROP发病状况,并分析其高危因素。结果共筛查404例早产儿,其中患ROP者66例,占16.34%。66例ROP中有13例给予治疗,需要治疗的ROP占3.22%,其中7例行激光光凝治疗,6例行雷珠单抗治疗。 ROP发生的高危因素分析显示,ROP尤其是需治疗的ROP的发病率与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男婴、RDS、BPD、肺出血、呼吸暂停、感染、吸氧浓度及吸氧时间有关,ROP 的发病率还与机械通气及CPAP有关。结论预防并减少早产儿的出生,合理规范应用氧疗,定期进行ROP筛查及随访,对预防并减少ROP的发生率及致盲率至关重要。
作者:唐文燕;丁香平;胡向文;邹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HBsAg阳性者胃癌术后以顺铂为基础的辅助化疗中乙型肝炎的复发的预防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辅助化疗的、且HBsAg阳性患者46例,将患者均分为两组,两组所使用的化疗方案相同。研究组同时使用阿德福韦酯,对照组使用一般护肝药物,观察两组肝功能变化及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情况。结果研究组HBV再激活为8.70%,对照组为39.1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34.79%,以中轻度肝炎为主,对照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78.26%,以重中型肝炎为主,两组死亡分别为0、13.04%,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胃癌术后的化疗患者,应常规应用核苷类药物预治HBV再激活。
作者:谭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同指指动脉指神经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或指腹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根据不同平面的指端或指腹软组织的缺损情况,对34例患者采取同指指动脉指神经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创面,供区直接缝合,通过随访观察患指外形、功能及感觉情况了解临床效果,总结优缺点。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9个月,平均6个月,34例同指指动脉指神经为蒂顺行岛状皮瓣全部成活,患指外形、功能及感觉比较满意。结论同指指动脉指神经为蒂顺行岛状皮瓣易于切取,对供区影响小,外形良好,皮瓣感觉良好,是修复指端或指腹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作者:何林华;刘德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视觉异常人工晶体眼屈光状态。方法对无其它眼疾的视觉异常人工晶体眼和中老年白内障患者各100例进行屈光状态检查并对照分析。结果视觉异常人工晶体眼和中老年白内障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散光,且以逆规散光居多。结论散光是影响人工晶体眼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杨志浩;曾平;盛健玲;郭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FK506)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2年12月256例患者的给药剂量、药物浓度及不良反应,对数据整理、分析。结果随着剂量的调整及移植术后时间的延长,监测的FK506正常谷浓度所占的百分比也随着升高,从56.3%上升至78.5%,而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却降低。结论FK506具有良好的免疫抑制效果,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进行剂量的调整对达到目标谷浓度和减少不良反应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魏筱华;温金华;段舟萍;邹德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正常心脏不同部位起搏时心室肌复极的变化。方法按文献方法制备带冠状动脉分支的犬左心室楔形心肌块模型,记录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和心外膜下心肌的跨膜动作电位,同时记录心肌块的整体电活动(容积心电图)。分析不同部位起搏时T波峰末(Tp-e)间期。临床上10例接受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经冠状静脉窦将1根标测电极送至左心室表面静脉分支,另1根电极送达右室心尖部,分别起搏左心室心外膜、右心室心内膜及上述两部位同时起搏,记录心电图并测量Tp-e间期。结果反映心肌跨室壁复极离散的心电图指标Tp-e间期在心外膜刺激( Epi)时大:(86.56±16.34)ms,其次为内外膜同时刺激(Bi):(76.68±14.89)ms,小为心内膜刺激(Endo):(55.21±13.86)ms(两两比较,均P<0.01)。而在人体,体表心电图上Tp-e间期在左室心外膜起搏(LV-Epi)(106.48±18.37)ms、双心室起搏(BiV)(99.58±22.53)ms明显较右心室心内膜起搏(RV-Endo)(95.48±13.65)ms延长(P<0.05)。结论左室心外膜参与起搏后会增大心室肌的跨室壁复极差异,可能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衰中具有致心律失常性。
作者:张繁之;盛国太;曹乾嫱;黄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Miles术是当前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靠手段,但却需要使用永久性的结肠造口来排出粪便。肛门的缺失、排便通道的改变和造口后不能控制的异味使病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巨大的打击。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们对结肠造口患者的造口后异味进行干预,旨在寻找到能够有效减少造口后异味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莉兰;魏林;刘珍玲;钟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由中国医师协会免疫吸附学术委员会、江西省医学会主办,江西省人民医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免疫吸附学术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江西省医学会第六次风湿病学学术年会、全国风湿病-免疫吸附技术学习班将于2014年3月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本次会议将针对免疫吸附技术新进展及近年来的热点、难点问题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做专题讲座,并进行讨论、交流。会议将授予国家级Ⅰ类继续教育学分。
作者:江西省医学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联合中央血管结扎(central vascular ligation, CVL)技术在右侧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2例右侧结肠癌CME联合CVL技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常规手术组比较。结果两组均无切口感染及吻合口瘘并发症,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CME组32例结肠系膜均完整,无破损,对照组30例中有18例结肠系膜破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08;P<0.001);CME联合CVL组淋巴结清扫平均数(14.2±2.6)枚,对照组为(8.3±1.9)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4;P<0.001),其中CME联合CVL组淋巴结阳性率为42.3%,对照组为3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能保证结肠系膜的完整切除、同时能收获更多的淋巴结,有利于结肠癌的根治性完整切除。
作者:郭朝阳;秦章禄;徐辉;何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拟于2014年6月19-22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夯实康复基础,引领学科发展”。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专题讲座,内容既包括康复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又涵盖本学科的发展前沿。本次会议正式注册代表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项目编号2014-16-00-287(国)。
作者: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顽固性心衰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照组加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DD小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衰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刘启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食管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消化道肿瘤。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校正死亡率达20.4/10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食管鳞癌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人类PXR也称为甾体激素,是核体受体家族中重要的成员,其生物学功能是参与机体内外源化合物排泄、代谢的过程。PXR可通过上调或下调基因等方式对机体细胞凋亡进行调控。目前已有PXR在大肠癌细胞调控的相关报道,但是PXR在食管鳞癌细胞中是否具有抗凋亡作用还不清楚,因此本文主要介绍PXR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作者:胡蕾;杜瑶(综述);杜芳腾(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金水宝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近期疗效,探讨提高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的方案。方法将11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金水宝治疗,观察组采用金水宝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指标。结果两组间各项检查指标和临床总有效方面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水宝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较单用金水宝好。
作者:邹永红;张永明;王文平;宋洁;丁小洁;撒小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估糖皮质激素局部雾化吸入、全身使用及两者序贯应用在治疗老年哮喘患者中的疗效。方法老年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63例随机均分为3组,A组给予全程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全程局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C组先全身应用再局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疗程结束后,评估患者临床疗效,测定患者诱导痰EOS、ECP值及肺功能。结果 C组临床疗效高于其他治疗组(P<0.05),肺功能的改善程度高于其他组(P<0.05),诱导痰EOS、ECP水平降低,与其它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老年人哮喘序贯性使用糖皮质激素较单一局部雾化吸入或全身应用疗法临床效果更佳。
作者:王红鸾;蔡金莲;付强;喻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老年人结直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65岁以上的老年人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或估息性切除,I期切除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术后炎性肠梗阻1例,切口感染及脂肪液化2例,心律失常1例,肺部感染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6.6%,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6-24个月,1年生存率91.9%,2年生存率76%。结论老年人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一旦确诊,应积极争取手术;术式选择应个体化,根据病人全身情况及肠管、肿瘤等局部情况而定,掌握好适应证,施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是疗效良好的。
作者:黎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水平变化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4例肾移植受者(其中男26例,女28例),根据术后12周内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分为急性排斥组和稳定组,于术前1-2d、术后1周、4周、8周、12周分别取外周静脉血样本,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水平。结果术前第1-2d,急性排斥组和稳定组的Treg细胞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4周内两组Treg细胞水平均急剧下降。术后第4-8周,稳定组受者的Treg细胞水平开始回升,而急性排斥组继续下降。术后第8-12周,稳定组的Treg细胞水平明显回升,但排斥组则仍维持在较低水平,且此阶段两组Treg细胞水平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中的Treg细胞水平的检测可协助预测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高危群体,有助于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
作者:罗文峰;时军;黄跃胜;孟栋良;李新长;徐志丹;吴勤荣;龙成美;丁利民;胡国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预防腰椎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将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成5组,施以L5-L7全椎板切除术,A组放置明胶海绵片,B组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C组PDLLA可吸收膜,D组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PDLLA可吸收膜,E组空白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于术后2周、4周、8周、12周分别行肉眼大体观察、电镜观察瘢痕生长及硬膜外粘连情况。结果 B组、C组和D组有非常明显防粘连效果,与E组及A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虽然B组,C组和D组之间在防粘连效果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D组的防粘连效果更为突出,直到12周时电镜下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仍呈现生长缓慢,排列紊乱和结构疏松的镜像。结论丹参+PDLLA可吸收膜有很好的三维防粘连效果,可作为理想的预防硬膜外粘连材料。
作者:徐聪;郭春钰;熊淑华;艾雯;陈伟高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