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凯
目的:评价CT平扫对闭合性腹部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接诊的130例腹部闭合性外伤患者行急诊CT平扫,将平扫结果与后经手术治疗和其他综合治疗诊断的结果比较。结果130例患者中,检出阳性患者79例,检出率为60.77%,其中脾脏损伤21例(26.58%)、肝脏损伤16例(20.25%)、胰腺损伤12例(15.19%)、肠道及肠系膜损伤9例(11.39%)、胆道损伤8例(10.13%)、肾损伤5例(6.33%)、腹膜后血肿2例(2.53%)、膀胱破裂2例(2.53%)、无脏器损伤的腹腔内少量积血4例(5.06%)。其中61例(77.21%)伴不同程度腹腔积血、积液,25例(31.65%)伴肋骨骨折,6例(7.59%)伴胸腹壁积气。CT检出阴性51例,占39.23%。结论急诊CT检查可以作为急诊上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杨武;熊萍香;李敏;龙华;杜朝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和腹部X线平片用于机械性肠梗阻诊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采用螺旋CT诊断)和对照组(采用腹部X线平片诊断),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梗阻检出率(95.6%)高于对照组(71.1%)(P<0.05),同时观察组在梗阻病因诊断及梗阻部位诊断方面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清晰图像比例(91.1%)高于对照组(64.4%),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检查舒适度(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结论采用螺旋CT诊断机械性肠梗阻相比腹部X线平片诊断率更高。
作者:彭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3年4月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功能性便秘患儿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常规基础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口服妈咪爱联合乳果糖口服液。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便秘和Bristol粪便形状分级评分,并评估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便秘症状评分及分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而Bristol粪便性状分级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8%(P<0.05)。结论妈咪爱联合乳果糖口服液不仅对儿童功能性便秘有良好的疗效,并可改善临床表现和主观症状。
作者:曾令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估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外周型早期肺癌、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行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1例;平均年龄57.5(19-77)岁。手术切口均选择三孔法,共肺段动脉、静脉使用推结器套线结扎或直线切割缝合器处理,肺段支气管及段间平面均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处理,分析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17例患者成功施行了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胸,无围术期死亡,围术期并发症较少。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示肺癌5例,肺转移瘤2例,良性疾病10例,(其中肺结核5例,支气管扩张3例,炎性假瘤1例,慢性肺脓肿1例)。平均手术时间155(85-250)min,平均出血量160(40-610)ml。术后平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2(2-9)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7(5-11)d。结论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以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前提下应用于部分Ia期肺癌或者不易行肺楔形切除术的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患者。
作者:冯剑雄;陈中书;凌东进;付洪帆;张学钰;施天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支气管镜介入微波联合冷冻疗法对气道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我院近4年136例接受支气管镜介入微波联合冷冻治疗气道狭窄与136例单用微波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经微波联合冷冻治疗后,肺功能、气道内径、气促等级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FEV1/FVC由治疗前(0.607±0.128)改善为治疗后(0.685±0.113)(P<0.01);气道内经由治疗前(0.517±0.278)cm扩大到治疗后(1.021±0.306)cm(P<0.01);治疗后气促等级比治疗前有较大幅度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功能、气道内径、气促等级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可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支气管镜介入下微波联合冷冻治疗气道狭窄是一项安全、简便、有效且并发症少且比单用微波治疗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柯昌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收集我院65例经病理证实的不可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具有可评价的肿瘤病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根据RESIST疗效评估标准,评价客观疗效;采用NCI-CTC 3.0的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且具有可评价病灶。研究组33例患者中,CR 2例(6.1%),PR 15例(45.5%),SD 10例(30.3%),PD 6例(18.2%);有效率为51.6%,疾病控制率为81.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8.1个月,中位生存期13.4个月。研究组32例患者中,CR 1例(3.1%),PR7例(21.9%),SD 14例(43.7%),PD 8例(31.3%);有效率为25.0%,疾病控制率为68.7%;中位缓解期5.8个月,中位生存期8.5个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联合化疗组缓解率较替吉奥单药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及胆碱能综合征,主要为1或2级,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无毒性相关死亡病例。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是安全有效的,且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及进一步研究。
作者:段训凰;徐欢;龚敏勇;曾灵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坏死性肺炎的诊治特点。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坏死性肺炎的8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儿(男6例、女2例)年龄9个月-11岁(平均4岁),持续发热10-33d(平均17d)。6例病原学检查为阳性,为肺炎支原体、腺病毒、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军团菌,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3例(37.5%),肺炎链球菌感染2例(25%),混合感染为3例(37.5%);8例胸部CT均提示肺内出现多发空洞,4例患儿有胸腔积液。2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2例单用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2例胸腔穿刺;2例综合治疗。随访2-8个月,均预后良好。结论儿童坏死性肺炎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比例高;早期诊断及给予内科综合措施治疗,大部分病例预后良好。
作者:吴爱民;陈强;李岚;张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胸外科术后乳糜胸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例胸外科术后发生乳糜胸的临床资料。结果出现乳糜胸的时间大多数为术后2-10d,15例经保守治疗治愈,3例再次开胸治愈,1例保守治疗无效,患者拒绝手术,终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胸外科术后发生的乳糜胸大多数可经保守治疗治愈,保守治疗无效应再次开胸结扎术。
作者:刘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罗格列酮预先给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g,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加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取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罗格列酮组(R组)。于I/R模型建立前给药,R组给予罗格列酮3mg/(kg·d)灌胃,S组和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10d。给药结束后I/R组和R组采用切除右肾,夹闭左肾动、静脉45min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切除右肾,不夹闭左肾动、静脉。分别于再灌注24h时抽取腹主动脉血,测定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浓度,然后处死大鼠取肾,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进行组织学评分,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B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R组血清肌酐(Cr)及尿素氮(BUN)浓度、肾组织学评分及NF-κB表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R组血清肌酐(Cr)及尿素氮(BUN)浓度、肾组织学评分及NF-κB表达降低(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减轻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表达有关。
作者:连芳;金夏;梁孟秋;郑小兰;徐国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静脉维持补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MHD合并肾性贫血的42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21例,对照组予口服铁剂,治疗组予静脉维持补铁,疗程1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贫血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静脉维持补铁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作者:林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转运疾病种类及转运病人来源,进一步提高对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的认识,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期间开展的新生儿转运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转运疾病的种类,探讨转运的模式。结果开展新生儿转运共405例,其中双向转运223例,单向转运182例,223例双向转运患儿。转运原因:窒息位居第一;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新生儿肺炎、肺透明膜病、胎粪吸入综合征)位居第二,早产儿位居第三,分别占41.26%、29.59%和21.52%。结论实施危重新生儿三级转诊能提高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基层医院需提高早产儿的管理水平,重视早产儿的保温及围产期孕妇的感染问题,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
作者:吴英;林艳;彭福梅;徐建强;孙乐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联合尖吻蝮蛇血凝酶(haemocoagulase agk-istrodon,HCA,商品名苏灵)在腰椎滑脱植骨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全麻行腰椎滑脱植骨融合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 A 组为对照组,术中常规输液、库存血;B 组于全麻诱导后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优先使用自体血;C 组于全麻诱导后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结合使用尖吻蝮蛇血凝酶。比较3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补液量、尿量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B组少于A组,C组少于B组和A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组皆不同程度输入库血,但输入的库血量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腰椎滑脱植骨融合术中,应用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及尖吻蝮蛇血凝酶安全有效,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及输入库存血,减少异体输血并发症。
作者:胡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小儿高位隐睾(检查未触及睾丸,位于腹腔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2012年3月采用腹腔镜治疗47例高位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儿均一次性将睾丸放入阴囊,术后住院3d。术后B超随访6个月-1年,睾丸生长良好,未发生睾丸萎缩。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高位隐睾(检查未触及睾丸,位于腹腔内)具有睾丸游离彻底,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可作为小儿腹腔型高位隐睾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段智峰;唐静;王江华;李贺;吴文波;饶品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为提高本刊采编时效,加速推进本刊采编作业的现代化;为更加方便作者投稿,及时了解审稿进展,本刊于近日正式启用网上采编系统。本系统开通后,正式实现了本刊投、审、编网上一体化运作,整个采编流程更加透明、公开、高效,采、编、审互动更方便,更准确。这也标志我刊的软硬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肝针子宫全层间断缝合加子宫动脉上行支截断性结扎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25例前置胎盘术中剥离面出血,使用缩宫素加卡前列甲酯栓含服无效,采用肝针子宫全层间断缝合辅以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截断性结扎止血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前置胎盘出血使用肝针子宫全层间断缝合加子宫动脉上行支截断性结扎全部止血,无并发症及再次出血。结论肝针子宫全层间断缝合加子宫动脉上行支截断性结扎在前置胎盘术中出血的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刘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联合氢化可的松与柳氮磺吡啶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氢化可的松与柳氮磺吡啶灌肠治疗(柳氮磺吡啶4.0g、氢化可的100mg,用温生理盐水100ml保留灌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给莫西沙星0.4g,1次/d,餐后服用。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4周后复查生化、三大常规及肠镜,并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6.25%,总有效率为90.63%,半年复发率6.90%;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轻度减少3例(9.38%),胃肠道反应4例(12.50%)。对照组显效率为31.25%,总有效率为68.75%,半年复发率31.82%;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轻度减少3例(9.38%),胃肠道反应5例(15.63%)。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χ2=4.06,P<0.05;χ2=4.73,P<0.05)),而副反应率没有统计意义(χ2=0.09,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氢化可的松与柳氮磺吡啶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副作用无明显增加,半年复发低,值得推广。
作者:杨宏辉;冯春古;祝志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经导管不同方案栓塞治疗对肝癌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收治行经导管栓塞治疗的BCLC分期为A期或B期的肝癌患者44例,根据采用经动脉栓塞(TAE)、经动脉碘油化疗栓塞(TOCE)及联合采用TAE、TOCE及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将其分为TAE组、TOCE组及混合组。结果所有44例患者中入选TAE组21例,入选TOCE组15例,入选混合组8例,3组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导管不同方案栓塞治疗对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无明显影响。
作者:罗荣光;况圣佳;黄立新;郭贵海;廖述利;舒虹;刘小红;钟嘉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脂代谢紊乱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38例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瑞舒伐他汀治疗,并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的TC、TG、HDL-C、LDL-C等指标的变化,分析其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各组分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瑞舒伐他汀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TC、TG、LDL-C水平均分别下降(21.50±19.75)%、(39.20±20.50)%、(16.98±33.18)%(P<0.01或P<0.05),而HDL-C则升高(14.20±20.71)%(P<0.05)。治疗期间,除1例ALT轻度升高外,无咽炎、肌痛、头痛和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瑞舒代他汀能较好地纠正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的血脂代谢紊乱,尤其是TC、TG、LDL-C的降低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虞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肠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对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62例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31例,给予缬沙坦80mg/d,吲达帕胺2.5mg/d,对照组31例,给予氨氯地平5mg/d,氢氯噻嗪12.5mg/d,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血压、尿微量蛋白(UMA)、血清胱抑素C变化,并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在治疗前后比较,血压下降,有明显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缬沙坦联用吲哒帕胺可作为治疗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能够治疗早期肾损伤,保护肾功能。
作者:余凌;金雪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尿素循环障碍(urea cycle disorders,UCDs)是罕见的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包含多种类型,临床上以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为常见,发病率1/8000[1],是以尿素循环中断致高氨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可表现为高氨血症及其所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和肝损害。新生儿期表现为肌张力异常、惊厥、呕吐、昏迷等,由于起病急骤,诊断困难,死亡率极高。迟发型患者个体差异较大,多于婴幼儿期起病。大多迟发型患者初次发病之前无特异性症状,智力发育正常,也有少数患者成年后发病,甚至有的变异基因携带者终身不发病。我们遇及1例尿素循环障碍患儿。报道如下。
作者:伍俐亭;李维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