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本刊启用“网上采编系统”启示

关键词:采编系统, 一体化运作, 软硬件建设, 现代化, 作业, 投稿, 时效, 审稿, 流程, 互动, 标志
摘要:为提高本刊采编时效,加速推进本刊采编作业的现代化;为更加方便作者投稿,及时了解审稿进展,本刊于近日正式启用网上采编系统。本系统开通后,正式实现了本刊投、审、编网上一体化运作,整个采编流程更加透明、公开、高效,采、编、审互动更方便,更准确。这也标志我刊的软硬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优越性。方法将128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鼻腔填塞法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下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73.4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9%,低于对照组的37.5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具有止血彻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李曰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脑实质性型血管母细胞瘤MRI征象分析

    目的:探讨小脑实质性型血管母细胞瘤的MRI征象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实质性型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资料。结果3例单发,1例多发,共5个病灶。 MRI表现为:T1WI呈均匀或不均匀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DWI呈均匀或不均匀等或低信号。3例5个病灶内部或周边见异常流空血管影。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且边界清楚;直径3cm以上病灶,SWI见高、等和极低信号的血管影混杂,5个病灶均未见瘤内出血。其中1例多发者伴有Von-Hippel-Lindau(VHL)。结论 MRI对小脑实质性型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具有独特作用。

    作者:姚毅;王思勇;周浙江;罗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007-2011年吉安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2007-2011年吉安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变化规律。方法对吉安市13个县(市、区)2007-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1年新生儿、28d-1岁的婴儿、1-<5岁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13‰、2.31‰、2.67‰,分别较2007年下降了52.21%、0.43%、22.83%,其死亡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P<0.01)。2007-2011年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排序为早产低体重儿、溺水、出生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意外窒息等。结论2007-2011年吉安市各年龄段儿童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新生儿、婴儿死亡率的大幅下降是近五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的重要原因。

    作者:梁志明;漆明霞;杨雅丽;胡委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进展期胃癌TP酶活性与XELOX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TP酶活性与XELOX新辅助化疗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新辅助化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64例Ⅲ、Ⅳ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非新辅助化疗组。新辅助化疗组采取奥沙利铂化疗,非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直接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TP酶浓度均数和临床疗效。结果新辅助化疗组TP浓度均数比非新辅助化疗组TP浓度均数高2.592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非新辅助化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TP酶活性和XELOX新辅助化疗疗效有一定关系,XELOX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更佳。

    作者:胡浔科;余亚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肝针子宫全层缝合加子宫动脉上行支截断性结扎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肝针子宫全层间断缝合加子宫动脉上行支截断性结扎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25例前置胎盘术中剥离面出血,使用缩宫素加卡前列甲酯栓含服无效,采用肝针子宫全层间断缝合辅以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截断性结扎止血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前置胎盘出血使用肝针子宫全层间断缝合加子宫动脉上行支截断性结扎全部止血,无并发症及再次出血。结论肝针子宫全层间断缝合加子宫动脉上行支截断性结扎在前置胎盘术中出血的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刘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螺旋CT和腹部X线平片用于机械性肠梗阻诊断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螺旋CT和腹部X线平片用于机械性肠梗阻诊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采用螺旋CT诊断)和对照组(采用腹部X线平片诊断),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梗阻检出率(95.6%)高于对照组(71.1%)(P<0.05),同时观察组在梗阻病因诊断及梗阻部位诊断方面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清晰图像比例(91.1%)高于对照组(64.4%),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检查舒适度(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结论采用螺旋CT诊断机械性肠梗阻相比腹部X线平片诊断率更高。

    作者:彭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糖变化对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血糖异常率、血糖与GCS评分的关系、入院血糖与病人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血糖升高率达56.86%;轻、中、高重型3组的血糖值分别为(5.59±0.33)mmol/L、(6.26±1.43)mmol/L、(13.90±2.74)mmol/L;血糖正常组和异常组死亡率分别为2.22、43.86%(P<0.05)。结论血糖是判断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刘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自拟平压方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应激性高血压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自拟平压方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应激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79例老年应激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自拟平压方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用卡维地洛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9.49%,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分别为(128.04±16.42)mmHg、(78.92±12.55)mmHg和(69.71±8.79)次/min,对照组的分别为(146.29±16.12)mmHg、(90.23±12.91)mmHg和(74.28±9.06)次/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负面情绪情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拟平压方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应激性高血压效果优于单纯用卡维地洛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何咸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阿立哌唑合用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合用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收集9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阿立哌唑组、氯氮平组及两药联用组。治疗12周,采用PANSS、GAF、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两药联用组有效率高于阿立哌唑组与氯氮平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药联用组减分率高于阿立哌唑组与氯氮平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阿立哌唑组与氯氮平组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氯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阿立哌唑组与两药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效果更好,副反应较少,耐受性好。

    作者:尹翼;谢小丽;黄晓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超高速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目的:探讨使用新一代超高速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到2012年10月采用超高速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例共24例24眼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术后的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22眼(91.7%),终复位视网膜24眼(100%)。BCVA提高21眼(87.5%),不变3眼(12.5%)。手术前后BCVA≥0.1者分别为5眼(20.8%)、13眼(54.2%)。巩膜穿刺口免缝合3眼(12.5%),穿刺口缝合21眼(87.5%)。手术时间平均(70.6±31.2)min、手术时间43-156min。晶体损伤2例,无医源性裂孔。术后3眼发生低眼压(<9mmHg),无脉络膜脱离发生。术后一过性眼内压升高4眼,1眼术后眼压药物控制不佳,术后2周行少量硅油取出处理,眼压恢复正常。术后PVR发生1眼,晶状体密度增加3眼。结论超高速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的方法,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缝合手术切口可避免并发症。

    作者:王卫星;王淑华;万阳艳;汤宪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罗格列酮预先给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评价罗格列酮预先给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g,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加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取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罗格列酮组(R组)。于I/R模型建立前给药,R组给予罗格列酮3mg/(kg·d)灌胃,S组和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10d。给药结束后I/R组和R组采用切除右肾,夹闭左肾动、静脉45min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切除右肾,不夹闭左肾动、静脉。分别于再灌注24h时抽取腹主动脉血,测定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浓度,然后处死大鼠取肾,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进行组织学评分,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B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R组血清肌酐(Cr)及尿素氮(BUN)浓度、肾组织学评分及NF-κB表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R组血清肌酐(Cr)及尿素氮(BUN)浓度、肾组织学评分及NF-κB表达降低(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减轻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表达有关。

    作者:连芳;金夏;梁孟秋;郑小兰;徐国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主动脉夹层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12例主动脉夹层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2例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死亡5例,存活7例。结论目前,主动脉夹层误诊、病死率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尤当临床医师对此病复杂的临床表现尚不熟悉,警惕性不高,易误诊。

    作者:刘世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脂代谢紊乱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38例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瑞舒伐他汀治疗,并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的TC、TG、HDL-C、LDL-C等指标的变化,分析其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各组分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瑞舒伐他汀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TC、TG、LDL-C水平均分别下降(21.50±19.75)%、(39.20±20.50)%、(16.98±33.18)%(P<0.01或P<0.05),而HDL-C则升高(14.20±20.71)%(P<0.05)。治疗期间,除1例ALT轻度升高外,无咽炎、肌痛、头痛和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瑞舒代他汀能较好地纠正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的血脂代谢紊乱,尤其是TC、TG、LDL-C的降低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虞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沙利度胺对6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将64例DLBCL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化疗组CHOP方案常规化疗,联合组CHOP方案常规化疗+沙利度胺治疗,沙利度胺50mg/次,每天早晚各1次,第1-21d给药。3周1疗程,治疗2周期后比较疗效。结果对于所有DLBCL患者联合组有效率(CR+PR)为81.3%,化疗组有效率为6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晚期DLBCL患者,联合组有效率(CR+PR)为70.6%,化疗组有效率为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CHOP化疗不能改善总体DLBCL患者的有效率,但对于晚期DLBCL患者可以提高有效率。

    作者:柯于锋;王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南昌地区新生儿转运22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转运疾病种类及转运病人来源,进一步提高对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的认识,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期间开展的新生儿转运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转运疾病的种类,探讨转运的模式。结果开展新生儿转运共405例,其中双向转运223例,单向转运182例,223例双向转运患儿。转运原因:窒息位居第一;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新生儿肺炎、肺透明膜病、胎粪吸入综合征)位居第二,早产儿位居第三,分别占41.26%、29.59%和21.52%。结论实施危重新生儿三级转诊能提高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基层医院需提高早产儿的管理水平,重视早产儿的保温及围产期孕妇的感染问题,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

    作者:吴英;林艳;彭福梅;徐建强;孙乐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支气管镜介入微波联合冷冻治疗气道狭窄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支气管镜介入微波联合冷冻疗法对气道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我院近4年136例接受支气管镜介入微波联合冷冻治疗气道狭窄与136例单用微波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经微波联合冷冻治疗后,肺功能、气道内径、气促等级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FEV1/FVC由治疗前(0.607±0.128)改善为治疗后(0.685±0.113)(P<0.01);气道内经由治疗前(0.517±0.278)cm扩大到治疗后(1.021±0.306)cm(P<0.01);治疗后气促等级比治疗前有较大幅度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功能、气道内径、气促等级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可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支气管镜介入下微波联合冷冻治疗气道狭窄是一项安全、简便、有效且并发症少且比单用微波治疗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柯昌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胸外科术后乳糜胸19例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胸外科术后乳糜胸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例胸外科术后发生乳糜胸的临床资料。结果出现乳糜胸的时间大多数为术后2-10d,15例经保守治疗治愈,3例再次开胸治愈,1例保守治疗无效,患者拒绝手术,终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胸外科术后发生的乳糜胸大多数可经保守治疗治愈,保守治疗无效应再次开胸结扎术。

    作者:刘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莫西沙星联合氢化可的松与柳氮磺吡啶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联合氢化可的松与柳氮磺吡啶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氢化可的松与柳氮磺吡啶灌肠治疗(柳氮磺吡啶4.0g、氢化可的100mg,用温生理盐水100ml保留灌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给莫西沙星0.4g,1次/d,餐后服用。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4周后复查生化、三大常规及肠镜,并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6.25%,总有效率为90.63%,半年复发率6.90%;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轻度减少3例(9.38%),胃肠道反应4例(12.50%)。对照组显效率为31.25%,总有效率为68.75%,半年复发率31.82%;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轻度减少3例(9.38%),胃肠道反应5例(15.63%)。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χ2=4.06,P<0.05;χ2=4.73,P<0.05)),而副反应率没有统计意义(χ2=0.09,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氢化可的松与柳氮磺吡啶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副作用无明显增加,半年复发低,值得推广。

    作者:杨宏辉;冯春古;祝志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矫治术中出血量和输血几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的小儿患者120例,年龄2-9岁,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气管插管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A组)、单纯气管插管全麻组(B组)和非气管插管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C组)。分别记录3组患儿的术前血红蛋白、术中出血量及每组输血例数。结果 A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和C组;B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C组(P<0.05)。 A组患儿术中输血10例,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明显降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的术中出血量,减少术中输异体血的几率。

    作者:肖煜;胡华琨;彭夕华;许凯;欧阳卫东;缑海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MTA与钙制剂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无机三氧化物聚合体(MTA)以及传统钙制剂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口腔科就诊的85例8-18岁患者的90颗牙根未发育完全的年轻恒牙,随机分为MTA组、碘仿氢氧化钙制剂(Vitapex糊剂)组以及氢氧化钙组,每组30颗牙,分别进行根尖诱导成形术,术后随访2年并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1)诱导周期:MTA组、Vitapex糊剂组和氢氧化钙糊剂组每两组诱导周期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2)诱导效果:MTA组成功率93.33%,Vitapex组为83.33%,氢氧化钙组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TA具有良好的根尖诱导作用,且诱导周期较短。

    作者:谢惠兰;许君武;徐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