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明;漆明霞;杨雅丽;胡委红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椎体骨折引起腰背部疼痛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1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椎体骨折引起腰背部疼痛为主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西医治疗组和外敷药膏、推拿配合西医治疗组(简称中西医结合组)。根据疼痛明显缓解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评定两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组比较不仅对症状缓解时间早,下床活动时间早,而且住院时间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椎体骨折引起腰背部疼痛改善好,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陈新伟;梅增春;刘明富;龙海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胸外科术后乳糜胸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例胸外科术后发生乳糜胸的临床资料。结果出现乳糜胸的时间大多数为术后2-10d,15例经保守治疗治愈,3例再次开胸治愈,1例保守治疗无效,患者拒绝手术,终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胸外科术后发生的乳糜胸大多数可经保守治疗治愈,保守治疗无效应再次开胸结扎术。
作者:刘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治疗Barrett食管(BE)的疗效。方法将36例BE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实验组行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对照组以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两者术后均同时服用兰索拉唑、磷酸铝凝胶和依托必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临床症状、内镜下表现和组织学改变及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急性出血分别为1例和2例,均无穿孔及感染等并发症,其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食管黏膜内镜下表现和组织学恢复正常(P>0.05),实验组治疗后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有1例长段BE复发(P>0.05)。结论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BE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文朝;郭振霖;文丽彬;袁婷;赖运庆;汤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罗格列酮预先给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g,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加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取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罗格列酮组(R组)。于I/R模型建立前给药,R组给予罗格列酮3mg/(kg·d)灌胃,S组和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10d。给药结束后I/R组和R组采用切除右肾,夹闭左肾动、静脉45min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切除右肾,不夹闭左肾动、静脉。分别于再灌注24h时抽取腹主动脉血,测定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浓度,然后处死大鼠取肾,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进行组织学评分,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B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R组血清肌酐(Cr)及尿素氮(BUN)浓度、肾组织学评分及NF-κB表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R组血清肌酐(Cr)及尿素氮(BUN)浓度、肾组织学评分及NF-κB表达降低(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减轻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表达有关。
作者:连芳;金夏;梁孟秋;郑小兰;徐国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血糖异常率、血糖与GCS评分的关系、入院血糖与病人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血糖升高率达56.86%;轻、中、高重型3组的血糖值分别为(5.59±0.33)mmol/L、(6.26±1.43)mmol/L、(13.90±2.74)mmol/L;血糖正常组和异常组死亡率分别为2.22、43.86%(P<0.05)。结论血糖是判断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刘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ECG)与心脏超声(UCG)联合检诊非心梗异常Q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12导联同步描记方法记录受检者常规ECG后,采用多功能彩色多普勒UCG检查的60例临床无心肌梗死病史而ECG异常的患者,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例患者心脏Q波异常患者无1例因MI引发,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后,心脏存在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共37例。结论 ECG上出现异常Q波的因素较多,与UCG联合诊断并密切结合临床进行全面分析,有助作出明确诊断。
作者:张寿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治经验,以期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6年月1月-2012年月12月诊治的16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左侧11例,右侧5例;术前确诊12例,误诊4例;手法复位成功1例,睾丸手术复位固定7例,患侧睾丸切除8例,其中3例右侧睾丸扭转者在患侧睾丸切除时,同时行左侧患侧睾丸固定术。术后随访6个月-2年,保留睾丸的7例中,手法复位成功1例及5例睾丸复位固定良好,有1例出现患侧睾丸萎缩;8例行睾丸切除者身体状况良好。结论睾丸扭转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极为重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检,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获得明确诊断;一经确诊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复位固定及切除睾丸的手术。
作者:詹超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联合氢化可的松与柳氮磺吡啶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氢化可的松与柳氮磺吡啶灌肠治疗(柳氮磺吡啶4.0g、氢化可的100mg,用温生理盐水100ml保留灌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给莫西沙星0.4g,1次/d,餐后服用。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4周后复查生化、三大常规及肠镜,并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6.25%,总有效率为90.63%,半年复发率6.90%;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轻度减少3例(9.38%),胃肠道反应4例(12.50%)。对照组显效率为31.25%,总有效率为68.75%,半年复发率31.82%;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轻度减少3例(9.38%),胃肠道反应5例(15.63%)。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χ2=4.06,P<0.05;χ2=4.73,P<0.05)),而副反应率没有统计意义(χ2=0.09,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氢化可的松与柳氮磺吡啶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副作用无明显增加,半年复发低,值得推广。
作者:杨宏辉;冯春古;祝志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估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外周型早期肺癌、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行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1例;平均年龄57.5(19-77)岁。手术切口均选择三孔法,共肺段动脉、静脉使用推结器套线结扎或直线切割缝合器处理,肺段支气管及段间平面均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处理,分析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17例患者成功施行了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胸,无围术期死亡,围术期并发症较少。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示肺癌5例,肺转移瘤2例,良性疾病10例,(其中肺结核5例,支气管扩张3例,炎性假瘤1例,慢性肺脓肿1例)。平均手术时间155(85-250)min,平均出血量160(40-610)ml。术后平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2(2-9)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7(5-11)d。结论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以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前提下应用于部分Ia期肺癌或者不易行肺楔形切除术的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患者。
作者:冯剑雄;陈中书;凌东进;付洪帆;张学钰;施天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十一酸睾酮联合伐地那非治疗中老年E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62例中老年E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给予十一酸睾酮80mg/d早晚饭后服,小剂量伐地那非5mg每晚睡前30-60min服,连续使用3个月;对照组早晚饭后各服十一酸睾酮80mg。治疗前后测量血压、血常规、抽血查肝功能、血PSA及心电图检查,行肛门指诊、经直肠彩超测前列腺体积,进行IIEF-5评分,指导患者记录性生活日记。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血PSA及前列腺体积变化无统计学意义;IIEF-5评分、阴茎插入成功率及性交成功率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十一酸睾酮联合伐地那非治疗中老年ED安全有效。
作者:周晓皮;徐和平;杨应国;张明亮;蒋文辉;熊国根;黄之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尿素循环障碍(urea cycle disorders,UCDs)是罕见的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包含多种类型,临床上以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为常见,发病率1/8000[1],是以尿素循环中断致高氨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可表现为高氨血症及其所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和肝损害。新生儿期表现为肌张力异常、惊厥、呕吐、昏迷等,由于起病急骤,诊断困难,死亡率极高。迟发型患者个体差异较大,多于婴幼儿期起病。大多迟发型患者初次发病之前无特异性症状,智力发育正常,也有少数患者成年后发病,甚至有的变异基因携带者终身不发病。我们遇及1例尿素循环障碍患儿。报道如下。
作者:伍俐亭;李维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经导管不同方案栓塞治疗对肝癌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收治行经导管栓塞治疗的BCLC分期为A期或B期的肝癌患者44例,根据采用经动脉栓塞(TAE)、经动脉碘油化疗栓塞(TOCE)及联合采用TAE、TOCE及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将其分为TAE组、TOCE组及混合组。结果所有44例患者中入选TAE组21例,入选TOCE组15例,入选混合组8例,3组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导管不同方案栓塞治疗对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无明显影响。
作者:罗荣光;况圣佳;黄立新;郭贵海;廖述利;舒虹;刘小红;钟嘉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电刀电凝治疗宫颈重度糜烂伴肥大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门诊收治的宫颈重度糜烂伴肥大的病例(不需再生育者)195例,年龄在26-58岁之间,平均年龄38.6岁,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0例,采用电刀电凝联合抗生素全身用药。对照组105例,采用微波治疗联合抗生素全身用药。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6.7%,对照组治愈率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42.3%。结论电刀电凝联合抗生素全身用药治疗宫颈重度糜烂伴肥大临床效果好,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张美华;钟惠兰;符秋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优越性。方法将128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鼻腔填塞法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下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73.4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9%,低于对照组的37.5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具有止血彻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李曰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使用新一代超高速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到2012年10月采用超高速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例共24例24眼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术后的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22眼(91.7%),终复位视网膜24眼(100%)。BCVA提高21眼(87.5%),不变3眼(12.5%)。手术前后BCVA≥0.1者分别为5眼(20.8%)、13眼(54.2%)。巩膜穿刺口免缝合3眼(12.5%),穿刺口缝合21眼(87.5%)。手术时间平均(70.6±31.2)min、手术时间43-156min。晶体损伤2例,无医源性裂孔。术后3眼发生低眼压(<9mmHg),无脉络膜脱离发生。术后一过性眼内压升高4眼,1眼术后眼压药物控制不佳,术后2周行少量硅油取出处理,眼压恢复正常。术后PVR发生1眼,晶状体密度增加3眼。结论超高速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的方法,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缝合手术切口可避免并发症。
作者:王卫星;王淑华;万阳艳;汤宪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坏死性肺炎的诊治特点。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坏死性肺炎的8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儿(男6例、女2例)年龄9个月-11岁(平均4岁),持续发热10-33d(平均17d)。6例病原学检查为阳性,为肺炎支原体、腺病毒、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军团菌,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3例(37.5%),肺炎链球菌感染2例(25%),混合感染为3例(37.5%);8例胸部CT均提示肺内出现多发空洞,4例患儿有胸腔积液。2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2例单用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2例胸腔穿刺;2例综合治疗。随访2-8个月,均预后良好。结论儿童坏死性肺炎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比例高;早期诊断及给予内科综合措施治疗,大部分病例预后良好。
作者:吴爱民;陈强;李岚;张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肠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对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62例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31例,给予缬沙坦80mg/d,吲达帕胺2.5mg/d,对照组31例,给予氨氯地平5mg/d,氢氯噻嗪12.5mg/d,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血压、尿微量蛋白(UMA)、血清胱抑素C变化,并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在治疗前后比较,血压下降,有明显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缬沙坦联用吲哒帕胺可作为治疗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能够治疗早期肾损伤,保护肾功能。
作者:余凌;金雪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拟平压方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应激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79例老年应激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自拟平压方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用卡维地洛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9.49%,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分别为(128.04±16.42)mmHg、(78.92±12.55)mmHg和(69.71±8.79)次/min,对照组的分别为(146.29±16.12)mmHg、(90.23±12.91)mmHg和(74.28±9.06)次/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负面情绪情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拟平压方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应激性高血压效果优于单纯用卡维地洛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何咸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合用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收集9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阿立哌唑组、氯氮平组及两药联用组。治疗12周,采用PANSS、GAF、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两药联用组有效率高于阿立哌唑组与氯氮平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药联用组减分率高于阿立哌唑组与氯氮平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阿立哌唑组与氯氮平组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氯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阿立哌唑组与两药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效果更好,副反应较少,耐受性好。
作者:尹翼;谢小丽;黄晓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微创组(60例,行微创穿刺清除血肿)和开颅组(60例,行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中情况、术后不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开颅组术中出血量为(89.5±25.6)ml,微创组为(3.5±1.8)ml,开颅手术出血量明显多于微创手术(P<0.01);开颅组治疗总有效率(85.00%)稍高于微创组(80.00%),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组不良情况发生率(11.67%)明显高于微创组(5.00%)(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相当,但微创穿刺术中出血量少、手术耗时短,且术后不良情况发生率更低。
作者:许奕聪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