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肛门直肠测压检测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施彦卿;汪安江(综述);周小江(审校)

关键词:肛门直肠测压, 检测指标, 影响因素
摘要:肛门直肠测压是通过通道压力传感器装置将肛管直肠腔内的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对肛管直肠腔内压力变化进行测定,再经计算机处理后分析肛管、直肠功能及其变化的一种方法。早在1877年,Growers [1]就报道了扩张直肠会使肛门内括约肌发生反射性松弛的现象,此后人们对肛门直肠的相关运动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发现通过对肛管直肠静息压力、动态压力及反射活动的检测,能够了解肛管直肠的控制和括约能力,进而判断肛门直肠功能。肛门直肠测压是一种简单易行、非侵入性的检测,已被证实具有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本文就肛门直肠测压的检测指标及其意义、影响肛门直肠测压的相关因素等方面作一综述。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治疗跟骨骨折3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Ⅲ型17例,Ⅳ型15例)采用外侧切口切开复位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对缺损部分应用自体髂骨填充。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跟骨骨折的评分标准(AOFA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平均30个月(12-46个月)的随访,根据AOFAS评分,优7例,良16例,中7例,差2例,优良率达71.87%;术后发生切口不愈合3例,距下关节炎2例,腓肠神经损伤1例,均经过相应处理好转或痊愈。结论对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加钢板内固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冯森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卵巢高反应患者不同降调方案及降调后血LH值对IVF-ET的影响

    目的:探讨卵巢高反应患者不同降调方案及降调后血LH值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2011年1月-2012年12月2年期间符合入选条件的卵巢高反应患者的620个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助孕周期。按降调方案分常规长方案组和超长方案组。按降调后LH水平分组:组1垂体降调节后卵巢Gn刺激前的血清LH水平≤0.5U;组2LH水平>0.5且≤1U;组3LH水平>1U。比较不同组的年龄、不孕年限、BMI、总Gn使用天数、总Gn用量、获卵数、移胚数、受精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双胎率、全胚冷冻率、流产率、出生率及OHSS发生率。结果超长方案组的全胚冷冻率(40.0%Vs 24.0%)、OHSS发生率(8.0%Vs 1.3%)、Gn剂量(2135.5±810.6 Vs 1853.9±563.5)U、获卵数(23.9±6.7 Vs 21.0±5.3)显著高于常规长方案组(P<0.05),总Gn使用天数、移胚数、受精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双胎率、流产率、出生率等没有统计学差异。按降调后LH水平分组分析发现,组1的Gn剂量(2236.4±819.8 Vs 1869.2±653.4) U、获卵数(23.8±7.1Vs 22.0±5.9)和OHSS发生率(7.7%Vs 2.8%)均显著高于组3(P<0.05)。组2的Gn剂量(2084.9±768.9 Vs 1869.2±653.4)显著高于组3(P<0.1),组2的OHSS发生率(8.1%Vs 2.8%)显著高于组3(P<0.05),组间两两比较总Gn使用天数、移胚数、受精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双胎率、全胚冷冻率、流产率、出生率等没有统计学差异。此外,此类卵巢高反应患者临床妊娠率较高(62.8%),双胎率也较高(44%)。结论卵巢高反应患者应优先考虑常规长方案。LH水平≤1U的卵巢高反应患者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的风险高于LH>1U的患者,对此类患者应酌情考虑适当推迟启动Gn,启动Gn量适中,以使LH略有回升或者减少Gn用量以减少卵巢过度刺激趋势的发生。

    作者:杨慧敏;伍琼芳;朱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癌Ⅱb期患者中行腔内放疗且放疗后并发局部感染的258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指导下采取个性化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凭借医师临床经验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平均治疗周期以及盆腔炎、宫腔积液和分泌物增多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细菌学检验基础上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治疗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郎梅春;王冰;李秋华;黎明;桑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乌司他丁对儿童心脏手术围术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儿童心脏手术中应用乌司他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心脏手术3-10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U组乌司他丁2万U/k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8ml于术中应用,C组使用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两组分别在术前1d(T1)、手术结束即刻(T2)、术后6h(T3),经静脉抽血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浓度水平,评估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之间在T1时点比较血清S100β,NSE浓度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T2、T3时较T1时的S100β,NSE浓度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U组T2、T3时较相应时点S100β和NSE浓度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儿童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应用乌司他丁可减轻手术引起的相关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这与其抑制过度炎症反应、调节促炎因子/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有关。

    作者:焦丰;陈华敏;段致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艰难梭状杆菌重组肠毒素A和B与对应天然肠毒素蛋白的功能活性比较

    目的:肠毒素A(TcdA)和肠毒素B(TcdB)是艰难芽孢梭状杆菌主要的毒力因子,我们对已经获得的纯化的重组蛋白TcdA和TcdB与对应的天然肠毒素蛋白的活性和功能进行了比较。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重组肠毒素和对应的天然肠毒素对肠上皮细胞的细胞病变作用、蛋白印迹实验观察对Rac1蛋白的糖基化作用,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肠毒素对肠上皮细胞骨架的破坏作用。结果纯化得到重组蛋白肠毒素TcdA和rTcdB其分子量与天然的TcdA和TcdB蛋白大小接近,生物活性与天然的TcdB蛋白相似,TcdA和极微量TcdB具有使肠上皮细胞病变、Rac1蛋白的糖基、细胞骨架塌陷。结论艰难梭状芽孢杆菌肠毒素A和B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对应天然肠毒素相似的生物学功能活性。

    作者:李炜;杨桂林;李美忠;曾积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658例玻璃化冻融周期的临床结局分析

    目的:探索应用玻璃化冻融技术冻融卵裂期胚胎及囊胚的临床效果。方法来源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2012年9月至2014年1月1658例玻璃化冻融移植周期(其中卵裂期胚胎1426周期共2907枚胚胎,囊胚232周期共341枚胚胎),用自制麦管作为胚胎载体及相同的玻璃化方法进行冷冻、复苏,及胚胎移植,观察其复苏存活率、全胚融解率、临床妊娠率、植入率和流产率等。结果卵裂期胚胎复苏率为98.5%,全胚融解率是0.35%。囊胚复苏率为99.7%,全胚融解率是0.43%。卵裂期胚胎的胚胎植入率显著低于囊胚(35.4%vs 49.3%)(P<0.05),平均每周期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囊胚(2.0±0.3 vs 1.5±0.5)(P<0.05),临床妊娠率低于囊胚(50.7%vs 55.4%),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双胎率卵裂期胚胎显著高于囊胚(38.3%vs 28.9%)(P<0.05),早期流产率无显著性差异(6.8%vs 7.8%,P>0.05)。结论使用相同的玻璃化冷冻方法对人类卵裂期胚胎和囊胚可获得理想的冷冻效果。

    作者:伍琼芳;丁涛;胡毅娜;黄志辉;辛才林;朱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成人卵圆孔的形态学观察

    目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观察成人卵圆孔的形态。方法随机抽取行TEE检查的80例患者,观察患者的卵圆孔的形态、闭合情况。结果80例TEE检查患者,发现其卵圆孔闭合分为3种类型,I型:融合型(27例)、Ⅱ型:贴合型(43例)、Ⅲ型:对合型(10例),发现卵圆孔未闭的例数分别为0例、4例、3例。3种类型发生卵圆孔未闭的概率I型<Ⅱ型<Ⅲ型。不明原因的脑卒中出现卵圆孔未闭的几率也高。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以清晰显示卵圆孔闭合的形态,卵圆孔瓣与继发隔贴合不紧密出现卵圆孔未闭的几率更高。

    作者:崔亮;张学洪;叶雪存;王卫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全麻用于脑瘫小儿周围神经缩窄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TCI)全麻用于脑瘫小儿周围神经缩窄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周围神经缩窄术的脑瘫小儿,ASAⅠ或Ⅱ级,年龄3-10岁,男16例,女8例。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TCI组(T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恒速泵注组(C组),每组12例。 T组TCI血浆浓度丙泊酚3-5μg/ml、瑞芬太尼1-2ng/ml快速诱导,术中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TCI维持;C组常规静脉快速诱导,术中丙泊酚以及瑞芬太尼恒速泵注维持。术中观察并记录入手术室时(T0),诱导后(T1),插管后即刻(T2),手术切皮即刻(T3),手术结束时(T4)的心率(HR)、无创血压(SBP和DBP),围手术期和术后出现不良事件(术中低血压、低体温、术后气道阻塞、喉痉挛、躁动、苏醒延迟)及发生概率。结果与T组比较,C组患儿在T2时,SBP和DBP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0、T1、T3、T4时刻,两组患儿HR、SBP、DBP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C组患儿围手术期和术后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TCI全麻用于脑瘫小儿周围神经缩窄术,效果优于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恒速泵注,安全有效,苏醒快,并发症少。

    作者:朱晶;张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CSP)的超声诊断经验。方法经阴道超声(必要时加用腹部超声)及CDFI对1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早期妊娠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做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声像特点和诊断价值。结果15例CSP患者,经阴道彩色超声正确诊断12例,误诊3例,诊断准确率80%。其中囊性包块型CSP8例,超声正确诊断7例,1例误诊为宫颈妊娠;混合包块型CSP7例,超声正确诊断5例,1例误诊为滋养细胞疾病,1例误诊为子宫肌瘤囊性变。结论CSP借助超声,并结合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尿或血β-hCG检查是可获得确诊,为早期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段丽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60例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胃穿孔患者,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40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29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进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临床效果具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异环磷酰胺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卵巢上皮癌56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异环磷酰胺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卵巢上皮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56例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均采用异环磷酰胺和奈达铂的联合化疗方案(其中d1-3异环磷酰胺1.2/m2,d1奈达铂90mg/m2)每21d为1疗程,每2个疗程评价疗效。结果56例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经该方案治疗后,其中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27例,进展8例,稳定5例,总有效率76.8%,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无因化疗毒性而死亡病例。结论异环磷酰胺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有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卜照香;马莹;胡爱民;刘晓昱;钟琳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236例分析

    目的:总结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4年开展的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23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施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98例,后腹腔镜单纯肾切除术42例,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46例,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50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5-250min,其中肾囊肿去顶术平均35min,单纯肾切除术平均75min,肾癌根治术平均90min,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平均60min;中转开放5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平均住院日5-12d。结论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瘢痕小、病人乐意接受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刘兆琼;傅斌;李兵才;张清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62例重症手足口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常见感染菌的种类,并分析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1月儿科PICU收治的符合VAP诊断标准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例资料共62例,对痰培养阳性报告的常见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1)共检出15种64株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G-)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常见,其次为大肠埃希氏菌和绿脓假单胞菌。(2)共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17株,多重耐药的非发酵菌15株,其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药敏结果显示,G-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耐药率高,显著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西丁、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丁胺卡那;G+菌对青霉素、头孢唑啉、苯唑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明显高于万古霉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和克林霉素;产ESBL菌对三代头孢完全耐药。结论(1)肺炎克雷伯菌仍是重症手足口病VAP的主要致病菌;(2)多重耐药的非发酵菌逐年增加,值得警惕;(3)VAP耐药形势不容乐观,碳青霉素烯类、头霉素类、氧哌嗪青霉素/他唑巴坦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可作为重症手足口病VAP的经验用药。

    作者:黄先红;胡冰;王贵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联合套石篮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联合套石篮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输尿管镜下利用套石篮配合钬激光碎石治疗4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42例一次性碎石成功,3例部分结石上移至肾脏,经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后结石排出,1例因输尿管扭曲输尿管镜上行困难改为开放手术,术中1例输尿管穿孔。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术中配合使用套石篮可有效避免结石上移并显著提高碎石成功率。

    作者:余知灵;吴敏红;刘彩玲;顾红勇;林鹏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职业用声者嗓音障碍指数分析

    目的探讨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评估职业用声者嗓音障碍程度的效能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60例有声带增生性病变和60例无声带增生性病变的职业用声者进行VHI调查,VHI调查包括功能(F)、生理(P)、情感(E)3个范畴,记录三方面得分及总分(TVH)分值,与每日说话时间、病程和有无用力发声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与6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有声带增生病变组VHI的F、P、E、TVH平均值分别为(9.41±7.21)、(18.25±8.86)、(8.42±7.92)、(35.32±21.18)分,无声带增生病变组VHI的F、P、E、TVH平均值分别为(4.57±2.62)、(7.86±3.91)、(3.97±3.77)、(15.83±9.32)分,正常组的VHI的F、P、E、TVH平均值分别为(0.65±0.83)、(0.92±0.82)、0、(1.47±1.42)分。有声带增生病变组和无声带增生病变组的VHI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声带增生病变组VHI平均值均高于无声带增生病变组(P<0.05)。有声带增生病变组VHI均与每日说话时间、病程和用力发声行为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434、0.462、0.402,P均<0.05)。无声带增生病变组VHI均与每日说话时间存在相关性(r=0.413,P<0.05),与病程及用力发声行为无相关性(r分别为0.132和0.213,P>0.05)。结论对职业用声者进行VHI评估有利于其认识自身嗓音的状态,每日说话时间过长可加重职业用声者的嗓音障碍程度。

    作者:钟润兰;王玉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曲马多不同给药方式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曲马多不同给药方式在剖宫产术术后镇痛应用的疗效。方法选择足月妊娠产妇150例,ASAI-Ⅱ级,均在硬腰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后随机均分为3组:曲马多静脉镇痛组(A组),曲马多硬膜外镇痛组(B组),曲马多静脉镇痛联合硬膜外腔单次注射组(C组)。各组镇痛泵参数设定:持续输注量2ml/h,单次按压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采用Prince-Henry评分法观察术后4、8、12、24h、48h的镇痛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3组术后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曲马多静脉镇痛联合硬膜外单次注射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爱飞;陈峰;王凤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分析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或诊断性治疗证实的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资料。结果病灶单发1例,多发12例,共48个病灶,其中幕上42个(基底节区17个),幕下6个;CT平扫:40个病灶呈均匀等密度,8个病灶呈等、低密度,瘤周可见轻、中度水肿密度影;MRI平扫+增强:10例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3例在T1WI、T2WI上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40个病灶呈均匀明显强化,8个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增强扫描9例病灶出现“缺口征”、7例病灶出现“尖角征”特征性表现,瘤周多为轻、中度水肿。结论脑内淋巴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缺少特征性,可提示性诊断,确诊主要依靠穿刺活检。

    作者:桂绍高;郭奕芬;严婷;黄婷;李明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彩超对骨骼肌肿瘤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对骨骼肌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对骨骼肌肿瘤进行二维超声观察;彩色血流分析,根据其不同特征,对骨骼肌肿瘤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0例骨骼肌肿瘤患者,恶性组彩超诊断19例,病理诊断20例,诊断正确率90.5%。良性组彩超诊断准确率97%,其中血管瘤、黏液瘤彩超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彩超根据肿瘤组织声像图表现,血流分布情况,对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率高,但对其组织来源学诊断仍存在一定困难。

    作者:徐翔;曾清华;洪君;王炫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H型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H型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关系。方法收集247例高血压患者,依据各项指标的不同测定值将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对照组)及H型高血压组;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的MS诊断为标准,检出两组患者中的MS患病率;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对MS患病率的影响及两组患者中各代谢异常与MS患病率的关系。结果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MS患病率明显高于老年单纯高血压患者(P<0.05);H型高血压组患者各异常代谢组分的患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包括H型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MS及MS各异常代谢组分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合并MS患病率增高,应采取积极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张宝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38例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高分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疗效。方法38例经病理证实为高分级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Ⅲ级18例,Ⅳ级20例。 A组:替莫唑胺化疗联合放疗(Ⅲ级9例,Ⅳ级11例),给予放疗肿瘤剂量(DT)60Gy,并于DT20Gy后行同步替莫唑胺化疗,28d为1个周期,于放疗开始后4-6个月内完成4-6周期的化疗。 B组:给予术后单纯放疗肿瘤剂量(DT)60Gy(Ⅲ级9例,Ⅳ级9例)。结果高分级脑胶质瘤患者总的中位生存期(MST)为17.1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6.32%、52.63%、13.16%。 B组与A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0个月、19.8个月,B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33.33%、11.11%;A组为85.00%、70.00%、15.00%,近期缓解率A组明显优于B组,2年生存率有显著统计学(P<0.05),但3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A组常见不良反应为Ⅰ、Ⅱ度恶心、呕吐、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经对症处理后迅速缓解,副反应可以耐受。结论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较单纯放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胡正清;俞根;兆明;汪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