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华国;金美珍
目的:探讨脾血管淋巴管瘤的CT影像特征。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CT影像资料完整的脾血管淋巴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有3例误诊,分别误诊为脾脓肿、脾挫伤及脾血管瘤,5例患者诊断准确。结论脾血管淋巴管瘤的CT影像表现有其特征性,认真分析其CT影像表现可以明确诊断或提示性诊断。
作者:李敏;龙华;杨武;易军;杜朝晖;杨井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引导下置留定位针定位联合体表标记在手术切除乳腺小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参考美国放射学会制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将诊断为BI-RADS3级、4级或5级的122个临床触诊不清的乳腺小结节在高频彩超引导下定位针定位联合体表标记后行手术切除。结果术前在高频彩超引导下对106例女性患者的122个病灶均一次定位成功,低回声结节大小0.4-1.5cm,所有病灶连同定位导丝完整切除,均送术中病理检查。病理证实良性病灶107个(87.7%),其中非典型增生14例;恶性病灶15个(12.3%),其中浸润性导管癌8例,导管内癌3例,腺癌3例,髓样癌1例。结论高频彩超引导定位针定位联合体表标记法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缩短了手术时间,使临床触诊不清的乳腺小结节早期能够得到准确切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红敏;卫东;钟瑞云;邹云飞;张雪平;裴灵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Bianchi阴囊单切口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滑动性隐睾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23例诊断为滑动性隐睾的患儿行Bianchi睾丸固定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行Bianchi阴囊单切口睾丸固定术,手术时间30-40min,术后2-3d出院,术后3、6个月来院随访,睾丸位于阴囊中下部,位置满意外观好,无睾丸萎缩及睾丸回缩病例。结论对于不合并同侧腹股沟斜疝的小儿滑动性隐睾采用Bianchi术可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睾丸位置满意阴囊外观好,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唐静;吴文波;段智峰;饶品德;熊春凤;王江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脑梗死的治疗经验。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治疗,连用3个疗程,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研究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而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疗效较好。
作者:杜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方法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80例,年龄19-36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异丙酚组(D组)和单纯异丙酚对照组(P组),D组于术前15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6μg/kg,P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负荷量输注后两组均缓慢静脉推注异丙酚直至患者入睡,术中按需追加异丙酚。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置入阴道窥器时、吸宫操作时及术毕清醒(T1-T3)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不良事件(注射痛、体动反应、舌后坠、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及呕吐)发生情况及异丙酚用量。结果与P组比较,D组T1-T3时HR、MAP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升高,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缩短,异丙酚用量减少,注射痛、体动反应、舌后坠及呼吸抑制发生率降低(P<0.05),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及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异丙酚较单用异丙酚麻醉效果更满意,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
作者:张恩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肘关节严重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例肘关节严重创伤患者行CT检查,运用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和容积再现(VR)重建,分析肘关节骨折及脱位情况。结果26例肘关节严重创伤患者轴位影像结合后处理技术共发现53处骨折,7例伴有脱位。其中肱骨外侧髁骨折13处,肱骨内侧髁9处,髁间骨折6处,尺骨鹰嘴骨折12处,尺骨冠状突骨折8处,桡骨小头骨折5处。结论 MSCT运用各种后处理技术结合轴位影像,可以发现各种细小骨折及显示骨折内部情况,能够直观、立体、多方位、多角度显示骨折部位、骨碎片移位、关节面损伤、关节脱位等,有利于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诊疗水平。
作者:欧阳锋;晏飞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EC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例ECD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内结构、功能和血流信号的变化。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4例ECD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ECD的诊断符合率达100%(4/4),且均经手术证实。结论 ECD的典型声像图特征:包括房间隔下部和室间隔上部回声脱失,共同房室瓣。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ECD准确率高,可部分替代心血管造影等其它检查,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压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慧倩;崔亮;王卫真;叶雪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三位[1,2],手术是常见、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肝癌患者中约15%-20%同时合并有不同程度门脉高压症状,此类患者的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术后肝功能衰竭的概率明显增加[3,4],因此,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曾经一度被视为手术治疗的绝对禁忌症。
作者:陈淼(综述);周凯(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外科手术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并实施手术的117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组,OP)45例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LAP)7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镇痛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术后镇痛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少于开腹组,两组间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能够缩短病程,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华海峰;张承华;刘建诚;邱建华;钟俊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镇痛分娩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自然分娩的单胎头位初产妇共300例,根据产妇是否选择持续硬膜外镇痛分娩,将其分为镇痛组和非镇痛组,并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300例产妇中有67例试产失败后转为剖宫产。镇痛组、非镇痛组分别为30例和37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第一产程镇痛组较非镇痛组时间延长,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第二、第三产程时间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镇痛组较非镇痛组宫缩乏力发生率高,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镇痛组产后出血量与非镇痛组无明显的差异, P>0.05。镇痛分娩对新生儿阿氏评分无明显影响,无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镇痛分娩能有效减轻或消除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紧张、恐惧和痛苦,对整个分娩结局无明显的不良影响。但可使第一产程时间延长,宫缩乏力发生率增加。
作者:朱淑平;李惠明;黄绍芳;夏丽琴;黄敏;段水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在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25%的硫酸镁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0ml中静脉滴注,1.0-2.0g/h,静滴6h后,肌内注射硫酸镁5g;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片每次10mg,3次/d。孕周在38周以下的,7d为1个疗程;孕周在38周以上的,3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浆黏度、血细胞压积、24h蛋白尿量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血浆黏度、血细胞压积、24h蛋白尿量均得到改善,但治疗组患者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19例(45.24%),有效21例(50.00%),无效2例(4.76%),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显效10例(23.81%),有效24例(57.12%),无效8例(19.05%),总有效率80.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可更为显著地改善妊高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降低血压、控制水肿、保护肾脏、控制蛋白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彩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试验组给予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取得明显疗效,在手术时间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在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临床疗效确切、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揭小军;韩丽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观察组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的有效率分别为96.00%、88.00%、80.00%,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56.00%、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比药物治疗的疗效更好,疗效更持久,存在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名聪;谢丰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LGESS标本进行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29-50岁,平均41.3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及子宫占位。光镜下见肿瘤由类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组成,呈不规则舌状或岛状浸润肌层。肿瘤内有较多螺旋小动脉样血管。免疫组化检查显示肿瘤细胞CD10、Vimentin、ER、PR均阳性,部分伴平滑肌分化者SMA局灶阳性,CD34肿瘤细胞阴性。结论 LGESS是女性生殖道很少见的恶性肿瘤,确诊主要依据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辅以免疫组化综合分析。
作者:刘萍;罗艳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单独或同时引起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1],被认为是生活方式、饮食及肥胖等因素引起的现代化疾病。1型糖尿病主要是自身免疫细胞破坏胰岛β细胞引起,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患者。2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减少引起的,主要见于成年人。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业化国家1型及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均在增加。 WHO预测:至2030年全世界将有3.66亿人患有糖尿病。在德国一项现况调查研究发现[2],平均每对健康妇夫平均生育1.36个小孩,但每位1型糖尿病女性患者仅生0.88个小孩,每位男性患者仅生0.65个小孩。其中51.1%的男性及35.7%的女性患者终身不育。糖尿病患者的子女明显较正常人更少,并且终身不孕的患者明显增加。因此糖尿病与生殖健康的相关性引起生殖专家的关注。
作者:何锦霞;聂玲(综述);伍琼芳(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不同化疗措施控制蛔虫的效果。方法在4个控制村用阿苯哒唑分别进行1年1次全民化疗、2年1次全民化疗、1年1次选择性化疗和1年2次选择性化疗措施后,连续4年观察其对控制居民蛔虫的效果,并和对照村进行比较。结果2001年5个试点村蛔虫平均阳性率为44.37%(4850/10931),采取每1次/年全民化疗人群蛔虫感染率下降大,由2001年的45.2%下降到2004年的6.3%,降幅为86.1%。结论1次/年全民化疗策略对于控制蛔虫感染的效果佳。
作者:谢峰;陈红根;曾小军;林丹丹;姜唯声;Jong-YilChai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神经导航技术精准定位引导下微侵袭显微手术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术前对34例颅内海绵血管瘤的病人进行MRI增强2mm薄层扫描,数据导入美国美敦力公司神经导航系统后建立肿瘤三维模型,设计手术入路行直/弧形小切口小骨窗微侵袭手术治疗,结合术中实时精准导航全切肿瘤。结果病灶全部定位准确(误差<2mm),34例病人病灶全切率100%,术后病人症状均得到改善恢复良好,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病人。结论在神经导航精准实时引导下,微侵袭显微手术切除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具有定位精准、创伤小、效率高等特点,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病灶的切除率及降低损伤和手术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作者:段剑;周东伟;杨玄勇;卢国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综合救治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间入院诊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实验组应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照组则应用血液透析。疗程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血液中瘦素、C-反应蛋白的含量。结果经血液净化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均有所好转,实验组在Cr、BUN、Hb、TP、UA等肾功能指标方面的改善显著;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0.56%,对照组为72.22%;两组差异显著(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与瘦素水平均有所下降,尤以实验组改善显著(P<0.05)。实验组高血压4例,心绞痛1例,低血压2例,低血糖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对照组高血压7例,心绞痛3例,低血压3例,低血糖3例,心律失常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血液透析滤过疗法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综合救治效果更为显著,且同时可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与瘦素水平,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小。
作者:况福连;彭望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Foley’s导尿管联合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有引产指征的单胎、头位、宫颈Bishop评分≤6分、足月初产妇80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用Foley’s导尿管联合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对照组单用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比较两组的促宫颈成熟效果。结果24h后促宫颈成熟效果:研究组31例有效,有效率77.5%;观察组11例有效,有效率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oley’s导尿管联合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价格低廉、方法简便、引产成功率高,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彭瑞红;康媛秀;杨丽;彭莲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78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39例,予以开腹手术,研究组39例,予以腹腔镜手术,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恢复时间等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与术后恢复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宫外孕腹腔镜手术优于开腹手术,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芦冬兰;李莉莎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