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72例临床体会

华海峰;张承华;刘建诚;邱建华;钟俊伟

关键词:结肠癌, 肠梗阻, 外科手术, 腹腔镜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外科手术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并实施手术的117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组,OP)45例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LAP)7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镇痛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术后镇痛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少于开腹组,两组间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能够缩短病程,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净化室院内血液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应用针对性管理方式对血液净化室行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院内感染现象进行控制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管理;采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血液净化治疗期间出现院内感染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血液净化治疗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总时间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针对性管理方式对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院内感染现象进行控制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甘晓英;陈秀君;殷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腰麻剂量的探讨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腰麻的适剂量,以便找到安全的用药范围。方法选择剖宫产手术4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Ⅰ、Ⅱ、Ⅲ、Ⅳ、Ⅴ5组,各组布比卡因剂量分别为4mg、6mg、8mg、10mg、12mg。腰麻相对平面低于T6者,通过硬膜外推入0.75%罗哌卡因,血压(BP)<基础值25%或收缩压(SBP)<90mmHg时静推麻黄碱,记录各组麻醉效果,术前及给药后5min、10min、15min、30min血压(BP)、心率(HR)变化数值及麻黄碱使用情况,比较各组之间的差距。结果Ⅰ组麻醉平面较低,需经硬膜外追加较大量的罗哌卡因才能满足手术的需要;Ⅳ、Ⅴ组麻醉平面过高,BP、HR变化剧烈,需加用较多的麻黄碱以维持循环稳定;Ⅱ、Ⅲ两组麻醉平面适宜,循环稳定,硬膜外用药较少,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结论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腰麻的剂量6-8mg能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且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

    作者:刘青华;金运凯;王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Rho激酶抑制剂预先给药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预先给药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失血性休克组(S组)和失血性休克+法舒地尔组(F组),每组20只。 S组和F组大鼠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F组于模型制备前腹腔注射法舒地尔15mg/kg;S组和C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T0)、术后90min(T1)和12h(T2)时采集血样,测定血清TNF-a、IL-6及MPO浓度,并记录大鼠术后7d生存率。结果与C组比较,S组和F组大鼠T1-T2时血清TNF-a、IL-6及MPO浓度升高,术后7d生存率下降(P<0.05);与S组比较,F组大鼠T1-T2时血清TNF-a、IL-6及MPO浓度下降,术后7d生存率升高(P<0.05)。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预先给药可减轻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提高失血性休克大鼠生存率。

    作者:张国兴;滕巍;葛小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牵引复位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24%(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7%(P<0.05)。结论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忠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成人急性阑尾炎的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成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3例中100例经病理证实的各型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与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阑尾炎超声表现为阑尾不同程度的肿大,阑尾壁肿胀,回声减低,阑尾腔内有或无积液、粪石,走形僵硬,实时动态观察少见蠕动,及周围组织炎性反应性改变。阑尾周围脓肿时阑尾周围合并脓肿。103例急性阑尾炎病例中12例未提示异常,检出率8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成人急性阑尾炎具有方便、无痛苦、可重复、准确率高等优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一项有价值的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刘玉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方法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80例,年龄19-36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异丙酚组(D组)和单纯异丙酚对照组(P组),D组于术前15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6μg/kg,P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负荷量输注后两组均缓慢静脉推注异丙酚直至患者入睡,术中按需追加异丙酚。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置入阴道窥器时、吸宫操作时及术毕清醒(T1-T3)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不良事件(注射痛、体动反应、舌后坠、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及呕吐)发生情况及异丙酚用量。结果与P组比较,D组T1-T3时HR、MAP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升高,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缩短,异丙酚用量减少,注射痛、体动反应、舌后坠及呼吸抑制发生率降低(P<0.05),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及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异丙酚较单用异丙酚麻醉效果更满意,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

    作者:张恩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经腹经阴道超声联合在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在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168例的超声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相结合检查。结果168例异位妊娠中,病理诊断输卵管壶腹部111例,输卵管峡部34例,输卵管间质部12例,卵巢11例,检出率96.64%。经阴道超声、经腹部经阴道超声联合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不同包块大小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P<0.05)。结论经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联合使用能互补信息,提高检出率,减少或避免误诊、漏诊,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作者:彭育玲;周胜招;谢志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乳腺癌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的可行性以及美容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0月符合入组标准的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研究组20例行乳腺癌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对照组2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肿瘤复发情况以及术后美容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0例保留乳头均成活,手术医生对乳房美容效果评价满意率80%(16/20);患者对胸部外形满意度的自我评分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随访12-33个月均无复发病例。结论乳腺癌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安全可行,较传统改良根治术具有更佳的美容效果。

    作者:叶永强;罗忠兵;陈露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MSCT后处理技术在肘关节严重创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肘关节严重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例肘关节严重创伤患者行CT检查,运用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和容积再现(VR)重建,分析肘关节骨折及脱位情况。结果26例肘关节严重创伤患者轴位影像结合后处理技术共发现53处骨折,7例伴有脱位。其中肱骨外侧髁骨折13处,肱骨内侧髁9处,髁间骨折6处,尺骨鹰嘴骨折12处,尺骨冠状突骨折8处,桡骨小头骨折5处。结论 MSCT运用各种后处理技术结合轴位影像,可以发现各种细小骨折及显示骨折内部情况,能够直观、立体、多方位、多角度显示骨折部位、骨碎片移位、关节面损伤、关节脱位等,有利于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诊疗水平。

    作者:欧阳锋;晏飞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三位[1,2],手术是常见、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肝癌患者中约15%-20%同时合并有不同程度门脉高压症状,此类患者的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术后肝功能衰竭的概率明显增加[3,4],因此,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曾经一度被视为手术治疗的绝对禁忌症。

    作者:陈淼(综述);周凯(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与硝酸甘油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60例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降压组(AN组)和单纯硝酸甘油降压组(N组)。观察围手术期间在各时刻两组患者的HR、MAP、CVP的变化,记录围手术期间不良事件如心律失常、高血压、低血压发生率以及硝酸甘油的用量。结果特定时间点N组HR、MAP较AN组明显升高(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患者的HR、CVP、MAP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 N组术中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硝酸甘油使用量明显高于A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能更有效地进行控制性降压,维持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且降低围手术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硝酸甘油的使用剂量。

    作者:占胜福;程爵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同步热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同步热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同步放化疗,观察组给予同步放化疗结合热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局部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5.7%和87.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和56.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步热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肿瘤治疗有效率和局部控制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徐满珍;李小兵;邹瑜斌;熊勇;丁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川芎嗪注射液与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脑梗死的治疗经验。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治疗,连用3个疗程,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研究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而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疗效较好。

    作者:杜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脾血管淋巴管瘤的CT诊断

    目的:探讨脾血管淋巴管瘤的CT影像特征。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CT影像资料完整的脾血管淋巴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有3例误诊,分别误诊为脾脓肿、脾挫伤及脾血管瘤,5例患者诊断准确。结论脾血管淋巴管瘤的CT影像表现有其特征性,认真分析其CT影像表现可以明确诊断或提示性诊断。

    作者:李敏;龙华;杨武;易军;杜朝晖;杨井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阴囊单切口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滑动性隐睾

    目的:评价Bianchi阴囊单切口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滑动性隐睾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23例诊断为滑动性隐睾的患儿行Bianchi睾丸固定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行Bianchi阴囊单切口睾丸固定术,手术时间30-40min,术后2-3d出院,术后3、6个月来院随访,睾丸位于阴囊中下部,位置满意外观好,无睾丸萎缩及睾丸回缩病例。结论对于不合并同侧腹股沟斜疝的小儿滑动性隐睾采用Bianchi术可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睾丸位置满意阴囊外观好,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唐静;吴文波;段智峰;饶品德;熊春凤;王江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良性肿瘤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治疗消化道良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2年电子胃肠镜发现的30例胃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良性肿瘤,内镜超声检查和(或)病理活检进一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及性质。 ESD操作步骤:黏膜下注射液体以抬高病灶,接着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之后使用Hook刀或IT刀沿病灶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病灶。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治疗,病变直径1.0-3.5cm,平均2.3cm,ESD手术时间30-175min,平均73 min,ESD治疗过程中创面均有少量出血,均经电凝或金属钛夹止血,无术后延迟出血发生,穿孔发生率为6.7%(1/15),术后随访1-8个月,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 ESD作为一种内镜微创治疗,能实现较大病灶的完全剥离,为临床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也为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良性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方军;杨力;向阳;赵赛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腹腔镜技术在29例输卵管银夹异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腹腔镜在输卵管银夹异位的治疗过程中临床价值。方法对29例银夹异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患者共34枚异位银夹,总共取出26枚(占76.5%),其中经单纯腹腔镜探查取出异位银夹共24枚(占70.6%)。结论在输卵管银夹异位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作者:陈进;何小红;韩立薇;李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LGESS标本进行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29-50岁,平均41.3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及子宫占位。光镜下见肿瘤由类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组成,呈不规则舌状或岛状浸润肌层。肿瘤内有较多螺旋小动脉样血管。免疫组化检查显示肿瘤细胞CD10、Vimentin、ER、PR均阳性,部分伴平滑肌分化者SMA局灶阳性,CD34肿瘤细胞阴性。结论 LGESS是女性生殖道很少见的恶性肿瘤,确诊主要依据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辅以免疫组化综合分析。

    作者:刘萍;罗艳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入院的脓毒症患者40例,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及对照组,于治疗前及治疗第3、7d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脓毒症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B淋巴细胞的变化,同时统计患者APACHEⅡ评分、28d病死率、ICU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变化情况及与APACHEⅡ评分及28d病死率、ICU住院时间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随积极治疗后逐步升高,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低分子肝素组APACHEⅡ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低分子肝素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改变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分子肝素组患者住ICU时间、病死率均比对照组低,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脓毒症患者的治疗能改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28d病死率、ICU住院时间,但无统计学差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Nanchang,Jiangxi Province 330006.

    作者:郭经华;聂祥碧;杨春丽;王曾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关节镜技术在治疗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应用关节镜技术对患有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患有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采用常规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关节镜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关节肿胀疼痛症状消失时间、术后恢复治疗时间、踝关节功能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期间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治疗前后Mcguire踝关节功能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围术期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关节镜技术对患有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胡思明;刘学辉;李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