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周海红;饶文琴;杨全英;游选文

关键词: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 皮内缝合, 妇科手术, 切口, 瘢痕
摘要:目的:观察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在妇科手术中进行皮内缝合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50例采用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皮内缝合(观察组),另50例采用普通4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层(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拆线时间及术后6个月瘢痕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50例切口全部甲级愈合,无感染伤口,无缝线反应;对照组:甲级愈合45例,乙级愈合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切口拆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随访切口瘢痕,观察组50例切口呈直线状,瘢痕细微,瘢痕与周围皮肤颜色相近,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用于妇科手术皮内缝合,组织相容性好,无缝线反应,切口愈合快,可提早拆线,缩短住院时间。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八珍汤加减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八珍汤加减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病例选择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58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化疗(TP方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八珍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率情况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及药物对血液的毒性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51.7%,与对照组患者的48.3%相当(P>0.05);试验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93.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7.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QO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降低,且试验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8+、CD4+/CD8+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八珍汤加减联合化疗能够明显改善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向群;周志军;周向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患者采用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其中2例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可采用电凝钩切开狭窄段。结果43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顺利实施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建立通道后确定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时间为(16±8)min,手术时间为(54±11)min,结石清除率为93.0%,无感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5个月-1.5年随访,观察可见肾积水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实施微造瘘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严重的感染、出血并发症发生,肾积水情况明显改善。

    作者:胡汪;张卓;李勋钢;颜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戒烟行动期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戒烟行动期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抑郁与社会支持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23例戒烟行动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戒烟行动期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3.33%,抑郁标准分为48.12±9.27,分析发现不同婚姻状况、不同职业、不同烟草依赖程度的患者抑郁得分存在差异;此外患者抑郁标准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关系(r=-0.19,P<0.05)。结论戒烟行动期患者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加强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有助于降低抑郁的发生率。

    作者:周胜亮;许萍;李平;徐春燕;胡招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一种孕妇乳母型蛋白质粉的毒理学安全评价和增强免疫力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一种孕妇乳母型蛋白质粉的安全性以及对小鼠免疫功能[1]的调节作用,为保健食品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保健食品的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2003)》对受试物进行了毒理学安全评价和增强免疫力功能的实验研究。结果受试物急性毒性的MTD大于15g/kgBW,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为阴性,未见受试物对大鼠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有生物学意义的影响。受试物能提高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促进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功能及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增强小鼠NK细胞活性。结论受试物属无毒物,无遗传毒性,并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功能。

    作者:吴争;夏芝璐;张维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脊柱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回顾性分析脊柱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9例下腰椎不稳症患者采用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采用下腰痛JOA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评分,采用Macnab评分对患者术后症状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X线平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JOA评分较高,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JOA评分改善的总有效率为100%,Macnab评分的优良率为89.8%。所有患者在5-9个月内发生了骨性融合,且未发生钉棒折断、松动。结论脊柱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建明;王卫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关节镜下辅助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辅助下行胫骨平台骨折微创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小切口复位空心螺钉或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关节内合并损伤镜下同时处理。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10.6个月。所有患者于3-4个月均达骨性愈合,随访期内无内固定物失效、创伤性关节炎和膝内外翻畸形,其中优38例,良5例,中2例,优良率为95.6%。结论应用关节镜下微创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复位固定满意,可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吴洪亮;孙贵才;刘明海;凌小鹏;涂远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损伤控制与中医补法在骨科急性损伤急救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与中医补法在骨科急性损伤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64例急性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治疗,研究组加以中医补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急性损伤急救中应用中医补法方法,有利于促进患者骨科疾病的恢复,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细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非插管全麻手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短小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12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S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C组),每组6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插管全麻;S组患儿采用舒芬太尼及丙泊酚诱导和维持,C组则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诱导和维持。术中监测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5min(T1)、10min(T2)、15min(T3)、苏醒时(T4)的HR、MAP、RR、SPO2及动脉血气值;并记录患儿术后苏醒时间,麻醉效果及术后躁动、喉痉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中镇痛镇静均完善;与术前及C组比较,S组患儿的HR、MPA、RR在T1、T2、T3时降低,PCO2升高(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S组喉痉挛、躁动等方面发生率低于C组,苏醒时间较C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在小儿非插管全麻中,具有安全有效、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是一种良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章征兵;明腾;许凯;胡华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PSA灰区值时MRI+MRS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中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SA 灰区值时,MRI+MRS 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中临床意义。方法对92例PSA4-10ng/ml 患者行MRI+MRS检查,对MRI 异常和(或)MRS 检查(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ho+Cre/Cit)≥0.75患者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MRI+MRS无异常者,有手术指征行前列腺电切术,术后行病理检查,无手术指征定期随访。结果73例MRI异常和(或)Cho+Cre/Cit≥0.75穿刺后,12例前列腺癌,其中1例前列腺癌患者MRI示前列腺肿瘤已侵及前列腺包膜,19例MRI+MRS无异常者术后病理1例前列腺癌。阳性组(前列腺癌组)Cho+Cre/Cit值与阴性组(前列腺增生)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PSA4-10ng/ml前列腺增生患者,常规行MRI+MRS,有助于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及临床分期,以Cho+Cre/Cit≥1.29为穿刺的佳临界值,但有待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及界定。

    作者:余知灵;吴敏红;刘彩玲;顾红勇;林鹏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8例患者,74例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作为观察组,74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结节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2.5±13.6)ml、(114.2±21.3)ml,结果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相比则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喉返神经损伤1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3例,对照组喉返神经损伤4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7例;两组复发分别为1例和12例。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5.4%和14.8%,结节复发率分别为1.4%和13.2%,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节复发率低、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克俭;郭梅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儿科门急诊及住院的急性腹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小儿腹泻贴贴于脐部,1贴/12h,共用5d;对照组加用蒙脱石散剂,共用5d。观察两组治疗第3d、第5d的有效率。结果两组疗效均好,小儿腹泻贴的第3d、第5d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贴可操作性强,治疗方便、解决了患儿长时间静脉给药和口服给药的困难,减轻了患儿痛苦,提高了用药依从性,易于患儿接受,疗效好,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刘昌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病5例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分析

    目的:探讨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症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在血糖控制不良情况下急性起病,舞蹈样症状累及单侧、双侧肢体或头面部;头颅CT显示出现舞蹈样症状肢体的对侧豆状核和/或尾状核呈高密度,MRIT1加权像呈高信号;经综合治疗(控制血糖,口服氟哌啶醇和或氯硝安定等)5例患者症状有缓解。结论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症与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有关;影像学显示脑深部灰质核团损伤,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可能是由糖尿病导致;综合治疗近期疗效较好。

    作者:谢尊椿;吴裕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二次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

    目的:探讨改善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对1例二次肾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全面分析,并采取措施进行监护,检查监护后患者用药情况及各项指标。结果患者经全面药学监护,其免疫抑制治疗、护肝、降压及相关支持治疗及时而有效,无不良反应发生,病情稳定。结论临床药师利用药学专业知识,调整患者临床药物使用情况,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监护,改善用药依从性,可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郭春钰;魏桂林;陈芳辉;刘培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44例前颅窝底骨折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性前颅窝底骨折颅底缺损重建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4例该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访3个月-24个月,对40例存活者进行CT或MRl检查,脑脊液漏及脑膜脑膨出症状均治愈,无颅内感染发生。死亡4例均为原发性颅脑损伤严重,死于脑疝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创伤性前颅窝底骨折所致颅底骨质缺损患者术中进行颅底重建,对预防颅内逆行感染及脑脊液漏、脑膜脑膨出等有重大意义。

    作者:刘化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变化在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诊治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在ⅢA慢性前列腺炎发生、发展中的变化,提高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择确诊为ⅢA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6例,根据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白细胞(WBC)计数,分为轻度(10≤WBC<20/HP)、中度(20≤WBC<30/HP)和重度(WBC≥30/HP),探讨各组患者血清fPSA、tPSA 和fPSA/tPSA 与疾病轻重程度的相关性,同时比较以上指标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血清fPSA和tPSA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fPSA/tPSA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经治疗后血清fPSA和tPSA水平逐渐降低,fPSA/tPSA值逐渐增加,就诊时与治疗8周后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在ⅢA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过程中,应动态检查血清fPSA、tPSA和fP-SA/tPSA,可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及临床治疗情况。

    作者:周道平;吴银华;刘云松;张龙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社会心理干预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研究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药物治疗组和药物治疗与社会心理干预组(综合治疗组),每组30例。在治疗前和治疗的第12周采用PANSS量表评定精神症状,采用数字划销测验(CT)、修订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认知功能,以GAF和PSP评定社会功能。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而综合治疗组在这些方面的改善优于药物治疗组,并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会心理干预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作者:魏丹;胡茂荣;曲志君;范长发;陈明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恩再适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可行性及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意义

    目的:观察恩再适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可行性及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7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的神经营养治疗(口服维生素B1和甲钴胺),对照组口服常规止痛药吲哚美辛片25mg,3次/d,疗程14d;观察组采用恩再适注射液3ml加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后静脉注射,1次/d,疗程14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以及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疼痛改善情况、总有效率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再适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疼痛缓解明显,总有效率高,在促进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上也有一定作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陈和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脓毒症休克患儿血乳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儿血乳酸水平变化和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52例脓毒症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儿确立诊断时血乳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愈组治疗6h和12h血乳酸水平分别为(3.84±0.52)mmol/L、(3.12±0.31)mmol/L;死亡组治疗6h和12h血乳酸水平分别为(5.26±0.64)mmol/L、(5.73±0.51)mmol/L,两组患儿治疗6h和12h的血乳酸水平经统计学处理其P<0.05。结论治疗12h后患儿血乳酸水平仍高于4mmol/L预后差,治疗12h血乳酸水平高低对患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夏桂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两种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内固定方式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151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固定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克氏针张力带组(A组)97例和空心螺钉张力带组(B组)54例。随访6-18个月,对2组研究对象的手术情况、术后疗效、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无差别的情况下(P>0.05),空心螺钉张力带组在愈合时间、愈合率均优于克氏针张力带组;且空心螺钉张力带内固定组对髌骨及膝关节部位刺激较轻(仅4/54),解剖复位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31.48%vs 63.92%),且优良率(68.04%vs 85.19%)明显高于克氏针张力带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螺钉张力带较当前流行使用的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更适合治疗髌骨骨折,其固定效果可靠,疗效高,并发症较少。

    作者:许振波;黄海明;吴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改良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与一氧化氮变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NO在改良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时的变化规律及可能机制。方法将40例良性病变性粘连性肠梗阻作为研究对象及10例非肠梗阻病人作为服药前对照,检测服药前后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与外周血中NO变化,同时观察传统中医诊察手段之一的舌象变化与NO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前肠梗阻与非肠梗阻患者外周血中NO值有明显的差别(P<0.05);服用中药后缓解组与未缓解组除了有临床症状变化差别外,血中NO值前者逐渐下降而后者仍持续高位(P<0.05);缓解组服药后先有肠鸣音的增强、但病理音减少、NO值也随着下降,而未缓解组肠鸣音和病理音同时增强,不伴有NO值的下降(P<0.05),缓解组与未缓解组舌象变化值也与NO值的高低相平行。结论外周血中NO值能反映肠梗阻的严重程度,服通里攻下药物后NO值仍保持在高位提示为完全性肠梗阻,有肠缺血、肠绞窄倾向,为是否中转手术提供参考。NO值也能反映梗阻以上肠段的多少,即高位或低位梗阻。

    作者:奚晓华;丁根树;张文博;钟天;王祥安;杨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