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爱民;李巍;粟永波;黄强;刘志勇
目的:总结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应用技术,比较球囊膨胀支架和自膨式支架的不同特点以及如何选择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患者22个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22个颅内宽颈动脉瘤完全闭塞18个,大部闭塞(95%)4个,1例患者死亡,其余均恢复良好,有16例患者在3-6个月复查,无1例复发。结论应用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提高疗效,增加了安全性,并使操作更简单;球囊膨胀支架(AVE)硬度大,支撑力强,填塞弹簧圈时较有信心,但输送时谨防血管损伤,且不易通过弯曲的血管,适用于较易到达、需填塞多量弹簧圈的动脉瘤,自膨式支架(Neuroform、Codman、Leo等)均具有良好的柔顺性,容易通过迂曲血管,透视性好,易观察,释放过程较AVE简单,但支撑力不够,填塞大弹簧圈或数量多的弹簧圈时,警惕支架塌陷。
作者:甘智龙;王钢;王俊;徐明娟;苏林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短小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12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S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C组),每组6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插管全麻;S组患儿采用舒芬太尼及丙泊酚诱导和维持,C组则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诱导和维持。术中监测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5min(T1)、10min(T2)、15min(T3)、苏醒时(T4)的HR、MAP、RR、SPO2及动脉血气值;并记录患儿术后苏醒时间,麻醉效果及术后躁动、喉痉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中镇痛镇静均完善;与术前及C组比较,S组患儿的HR、MPA、RR在T1、T2、T3时降低,PCO2升高(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S组喉痉挛、躁动等方面发生率低于C组,苏醒时间较C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在小儿非插管全麻中,具有安全有效、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是一种良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章征兵;明腾;许凯;胡华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1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术前超敏C反应蛋白分为正常组和升高组,统计两组各自围手术期不良事件,指标分为安全性指标和疗效性指标。结果不良事件方面,全因死亡和非致死性卒中/心肌梗死联合终点事件共1例(0.3%),反映疗效性指标的不良事事件共46例(14.8%)。在安全性指标上,升高组与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性指标方面,升高组的发生率高于正常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年龄和左室射血分数是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彬;洪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肝衰竭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侯群[1]。肝衰竭起病急骤、病情重、进展快、疗效差、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预后不良。因此,准确判断肝衰竭患者的预后,对提高治疗成本/效果、合理应用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减少或防止医疗资源浪费及判断肝移植适当时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早期诊断肝衰竭、判断肝损害程度及其预后成为对肝衰竭诊疗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将介绍CTP评分、MELD评分、King’s College Hospital标准(KCH标准)、Clichy标准、SOFA评分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等,并对它们在判断肝衰竭预后的意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作者:谢能文(综述);何金秋(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常见CT表现。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并与在我院进行脑部CT检查的40例正常体检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脑萎缩发生率(52.31%)高于对照组(2.50%),两组脑萎缩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7.64,P<0.05)。脑萎缩的发生率与患者的性别、家族史、性格、起病形式、症状亚型及用药情况无明显的关系(P>0.05);不同年龄组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8.87,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高,脑萎缩发生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发生率高于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χ2=4.60,P<0.05);不同病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3.54,P<0.05),5年以上病程患者脑萎缩发生率明显高于5年以下者。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发生率高于常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发生率与其年龄、主要症状、病程有关。
作者:艾腾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联合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0例10只眼药物不能控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先行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观察7-10d,待虹膜表面新生血管消退或萎缩后行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及引流阀植入后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术后眼压及视力的变化。结果玻璃体腔注射未出现与操作有关并发症,注射Lucentis药物后约5-7d后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可见萎缩或消失,行引流阀植入术后患者均感眼部疼痛好转,术后3个月复查,矫正视力提高6例,不提高者4例,植入引流阀3个月后眼压平均(13.6±4.2)mmHg,9例眼压控制在21mmHg以内,2例用2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恢复正常。结论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联合青光眼引流阀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减少虹膜新生血管,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减少手术炎症反应,提高手术成功率,有利于保护残留的视功能。
作者:付劲松;谢程阳;李岚;闻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改善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对1例二次肾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全面分析,并采取措施进行监护,检查监护后患者用药情况及各项指标。结果患者经全面药学监护,其免疫抑制治疗、护肝、降压及相关支持治疗及时而有效,无不良反应发生,病情稳定。结论临床药师利用药学专业知识,调整患者临床药物使用情况,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监护,改善用药依从性,可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郭春钰;魏桂林;陈芳辉;刘培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钛镍合金聚髌器加克氏针和可吸收丝线荷包缝合联合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钛镍合金聚髌器加克氏针和可吸收丝线荷包缝合进行内固定。结果62例患者6-8周全部达到骨折愈合,无关节强直,无镍钛聚髌器脱落。按照改良的Bostman疗效评估标准评估,优40例,良17例,差5例,优良率91.9%。结论钛镍聚髌器加克氏针和可吸收丝线荷包缝合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特别是极粉碎性髌骨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功能恢复快,痊愈率高等特点。
作者:邹恒锋;张衍敬;廖彩霞;肖春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检测胱抑素C(Cystain C,Cys C)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对56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血清Cys C水平进行动态观察,并与非脑、脊髓病变患者34例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I的血清Cys C水平明显高(<0.01)。急性脑梗死组内比较,大面积梗死组的血清Cys C水平明显高于小面积梗死组(P<0.01),有意识障碍亚组的血清Cys水平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亚组(P<0.01),大面积梗死组的两亚治疗15d后的血清Cys C水平明显低于入院第1d(P<0.01)。结论血清Cys C水平与脑梗死密切相关,可作为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参考指标,对判断预后、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和平;王娟娟;陈春秀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高眼压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月60例因头痛测眼压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中6例在延迟强化或维持治疗中强化化疗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高眼压患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儿均在口服地塞米松1-2周期间出现头痛、眼压升高等表现;经局部或联合全身应用降眼压药物后,头痛消失,眼压正常,激素按化疗方案进行、症状无复发。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需应用糖皮质激素者,尤其是延迟强化中出现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行眼科检查,一旦发现高眼压,给予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糖皮质激素可按化疗方案进行。
作者:黄正刚;陈启文;吴星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45例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术后效果,探讨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注意事项。方法患者年龄3-21岁,均提上睑肌肌力≤4mm,额肌肌力≥8mm行额肌瓣悬吊术,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复查比较上睑的高度、弧度。结果45例58眼术后3个月内上睑缘高度可有不同程度的回落,3个月后上睑缘高度基本稳定。但有不同程度的睑闭合不全,未发生暴露性角膜炎。所有患者均有轻度的上睑迟滞现象,术后6个月后均达到满意者标准。结论上睑下垂术中和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先上睑下垂术前睑裂高度、提上睑肌肌力、额肌肌力的精确检查及熟悉上睑解剖结构,手术操作轻柔细致对手术效果非常重要。
作者:黄琴;廖洪斐;王耀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隐性失血和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切皮前10min按照10mg/kg的剂量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照组静脉滴注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术后3d内观察组患者血红细胞比容(Hct)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患者,术后4d观察组患者Hct回升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2h纤维蛋白原、PT和APTT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甲环酸可以减少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隐形失血量,不增加静脉血栓形成例数,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陈川;汪昌发;柯文坤;杜区成;李明;桂燃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小肠克罗恩病的X线和CT造影表现,进行比较并探讨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临床病理诊断为小肠克罗恩病患者的资料,分析两种检查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X线小肠插管造影主要表现为节段性病变、多发纵行裂隙溃疡、卵石征;CT小肠造影主要表现为节段性病变、肠管壁增厚并强化、梳征、肠管周围蜂窝织炎和脓肿等肠腔外并发症。结论 X线小肠插管造影易于显示克罗恩病的纵行溃疡和卵石征,在发现早期病灶和小肠功能的显示上有优势,CT小肠造影能显示小肠壁及肠腔外的病变,并能评判病变的活动性。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克罗恩病的诊断准确率、早期发现并发症并能评价治疗效果。
作者:陈暐;芦春花;程玉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索清肝抑脂汤(QYT)抗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清肝抑脂汤高剂量组,清肝抑脂汤低剂量组。首先建立慢性肝损伤模型,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10%CCl4溶液,0.1ml/10g,每周2次,共6周。在建模的同时,各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末次给药后次日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酶的活性;同时取肝脏,常规病理切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清肝抑脂汤能改善肝损伤程度;清肝抑脂汤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LT(P<0.05,P<0.01)和AST(P<0.05,P<0.01)酶活性。结论清肝抑脂汤能显著降低受试小鼠血清ALT,AST及ALP酶活性,清肝抑脂汤对CCl4所致小鼠慢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历;张凌云;赖春花;肖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局部中晚期鼻咽癌中的应用,分析变异因素,提高临床路径实施的质量。方法对完成治疗的93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路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变异因索进行相关分析。结果93例中共有40例患者发生了住院时间延长导致住院时间发生负性变异,变异率为43.01%,其中病人/家属因素、系统因素、医生/护士因素、出院计划因素分别为18例(46%)、12例(22.5%)、9例(30.0%)、1例(2.5%)。结论通过对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路径的实施及变异情况的分析,可及时查明变异原因,及时有效地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变异,保证临床路径顺利实施。
作者:刘霞;章新华;许明君;王祥财;王钇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调查戒烟行动期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抑郁与社会支持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23例戒烟行动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戒烟行动期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3.33%,抑郁标准分为48.12±9.27,分析发现不同婚姻状况、不同职业、不同烟草依赖程度的患者抑郁得分存在差异;此外患者抑郁标准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关系(r=-0.19,P<0.05)。结论戒烟行动期患者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加强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有助于降低抑郁的发生率。
作者:周胜亮;许萍;李平;徐春燕;胡招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结合患者家属干预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在本社区建档及管理的2049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中,按管理编号随机抽取400名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和一般分级随访管理,干预组结合患者家属干预管理和自我管理。结果经过3年的干预管理,干预组患者在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规范服药率、血压的控制率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结合患者家属干预和自我管理,能有效提高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规范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云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半自动活检对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效果。方法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半自动切割活检针对59例浅表肿大淋巴结徒手穿刺活检。将穿刺组织的病理结果与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评价该技术对浅表淋巴结转移癌诊断效果。结果59例病例中共对59个肿大淋巴结进行穿刺活检,病例取材成功率为100%(59/59),穿刺取材成功率为80.14%(113/141),穿刺病理组织学诊断满意率为98.31%(58/59)。穿刺病理组织学结果:淋巴结转移性癌35例(阳性),非淋巴结转移癌24例(阴性)。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淋巴结转移癌36例(A组),非淋巴结转移癌23例(B组)。该技术对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敏感度为97.22%(35/36),特异度为95.83%(23/24),准确率为98.31%(58/59)。结论超声引导下半自动活检对浅表淋巴结转移癌诊断具有敏感度高、特异度高、准确率高的特点。该技术安全,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林胜;李晓春;李婉青;刘晓玲;孙斌;黄友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临床达到降压指征,均给予硫酸镁解痉治疗,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和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早产、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率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作者:朱翠筠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