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川;汪昌发;柯文坤;杜区成;李明;桂燃燃
目的:通过对1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临床资料的回顾,评价七氟醚麻醉对不同妇科病腹腔镜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80例,分为七氟醚及异丙酚两组,每组90例。监测诱导前、插管即刻、插管后5min、切皮时、气腹后、拔管即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手术时间、诱导时间、停药至喉罩拔除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呼之睁眼)、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术中疼痛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七氟醚组插管后5min、切皮时的MAP高于异丙酚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各时间段PETCO2低于异丙酚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及恢复时间无显著影响,拔除气管导管时的不良反应,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七氟醚诱导的复合麻醉吸入过程平稳,苏醒迅速,可以满足不同种类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要求。
作者:孙建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半自动活检对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效果。方法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半自动切割活检针对59例浅表肿大淋巴结徒手穿刺活检。将穿刺组织的病理结果与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评价该技术对浅表淋巴结转移癌诊断效果。结果59例病例中共对59个肿大淋巴结进行穿刺活检,病例取材成功率为100%(59/59),穿刺取材成功率为80.14%(113/141),穿刺病理组织学诊断满意率为98.31%(58/59)。穿刺病理组织学结果:淋巴结转移性癌35例(阳性),非淋巴结转移癌24例(阴性)。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淋巴结转移癌36例(A组),非淋巴结转移癌23例(B组)。该技术对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敏感度为97.22%(35/36),特异度为95.83%(23/24),准确率为98.31%(58/59)。结论超声引导下半自动活检对浅表淋巴结转移癌诊断具有敏感度高、特异度高、准确率高的特点。该技术安全,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林胜;李晓春;李婉青;刘晓玲;孙斌;黄友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镇痛电子治疗仪在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孕妇100例在分娩中采用妇产科镇痛电子治疗仪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孕妇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活跃期平均时间、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妇产科镇痛电子治疗仪分娩镇痛效果可靠,既能解除产妇疼痛,又能保证母婴安全,可降低剖宫产率,操作简便、安全,适合在产科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8例患者,74例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作为观察组,74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结节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2.5±13.6)ml、(114.2±21.3)ml,结果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相比则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喉返神经损伤1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3例,对照组喉返神经损伤4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7例;两组复发分别为1例和12例。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5.4%和14.8%,结节复发率分别为1.4%和13.2%,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节复发率低、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克俭;郭梅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PSA 灰区值时,MRI+MRS 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中临床意义。方法对92例PSA4-10ng/ml 患者行MRI+MRS检查,对MRI 异常和(或)MRS 检查(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ho+Cre/Cit)≥0.75患者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MRI+MRS无异常者,有手术指征行前列腺电切术,术后行病理检查,无手术指征定期随访。结果73例MRI异常和(或)Cho+Cre/Cit≥0.75穿刺后,12例前列腺癌,其中1例前列腺癌患者MRI示前列腺肿瘤已侵及前列腺包膜,19例MRI+MRS无异常者术后病理1例前列腺癌。阳性组(前列腺癌组)Cho+Cre/Cit值与阴性组(前列腺增生)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PSA4-10ng/ml前列腺增生患者,常规行MRI+MRS,有助于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及临床分期,以Cho+Cre/Cit≥1.29为穿刺的佳临界值,但有待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及界定。
作者:余知灵;吴敏红;刘彩玲;顾红勇;林鹏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临床达到降压指征,均给予硫酸镁解痉治疗,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和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早产、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率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作者:朱翠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白英汤预防胸部恶性肿瘤放射性肺损伤和对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胸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放疗,治疗组采用放疗的同时同步服用中药白英汤水剂。放疗结束后3个月测定血浆TGF-β1水平,并观察两组的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放疗结束时和放疗后3个月,治疗组3-4级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和血浆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白英汤能降低胸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患者血浆TGF-β1的过度表达,减少3-4级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和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尹礼烘;张晓平;赵凤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45例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术后效果,探讨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注意事项。方法患者年龄3-21岁,均提上睑肌肌力≤4mm,额肌肌力≥8mm行额肌瓣悬吊术,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复查比较上睑的高度、弧度。结果45例58眼术后3个月内上睑缘高度可有不同程度的回落,3个月后上睑缘高度基本稳定。但有不同程度的睑闭合不全,未发生暴露性角膜炎。所有患者均有轻度的上睑迟滞现象,术后6个月后均达到满意者标准。结论上睑下垂术中和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先上睑下垂术前睑裂高度、提上睑肌肌力、额肌肌力的精确检查及熟悉上睑解剖结构,手术操作轻柔细致对手术效果非常重要。
作者:黄琴;廖洪斐;王耀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薰洗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诊断为踝关节骨折术后僵硬患者采用中药薰洗配合手法松解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随访时间6-12个月,参照Baird踝关节评分标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本组优20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结论中药薰洗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僵硬,可以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新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儿科门急诊及住院的急性腹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小儿腹泻贴贴于脐部,1贴/12h,共用5d;对照组加用蒙脱石散剂,共用5d。观察两组治疗第3d、第5d的有效率。结果两组疗效均好,小儿腹泻贴的第3d、第5d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贴可操作性强,治疗方便、解决了患儿长时间静脉给药和口服给药的困难,减轻了患儿痛苦,提高了用药依从性,易于患儿接受,疗效好,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刘昌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氨溴索与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为该病的治疗积累经验。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4例RDS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氨溴索与地塞米松,盐酸氨溴索30mg/(kg·d),以5%葡萄糖溶液20ml稀释后分4次实施静脉注射,每次时间大于5min,持续3-6d;地塞米松剂量0.3-0.5mg/(kg·d)。比较两组患儿72hX线好转率、治疗稳定时间、患儿肺炎发生率、治愈率及有效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72hX线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稳定时间、肺炎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氨溴索与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效果显著,而且成本低廉,使用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青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HCV)感染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为监测HCV的病情提供方法。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84例慢性HCV感染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等进行检测,并根据荧光反应模式判定结果。结果慢性HCV感染者84例中有33例出现自身抗体,检出率为39.29%(其中ANA的检出率为33.33%),高于健康对照组检出率2.5%(P<0.01)。结论 HCV感染可触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自身抗体阳性,须引起临床上高度重视,并进行自身抗体的监测以及滴度的监测,结合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者:熊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牙周炎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血尿酸水平,探讨牙周炎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均无肾脏疾病、痛风等全身系统性疾病,且近期未进食海鲜、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近3个月未进行抗生素治疗。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共110例,分为轻度组(CAL<3mm)60例,中重度组(CAL≥3mm)50例。对照组为无牙周炎的健康人群90人。研究对象均清晨空腹抽静脉血,通过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酸水平,收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度牙周炎组血尿酸(360.28±16.36)μmol/L,中重度组血尿酸(430.50±15.48)μmol/L,对照组血尿酸(260.39±20.32)μmol/L,病例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增高与牙周炎密切相关,且与牙周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尿酸增高可能是牙周炎的高危因素之一,两者的因果关系及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罗洁;许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八珍汤加减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病例选择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58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化疗(TP方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八珍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率情况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及药物对血液的毒性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51.7%,与对照组患者的48.3%相当(P>0.05);试验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93.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7.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QO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降低,且试验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8+、CD4+/CD8+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八珍汤加减联合化疗能够明显改善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向群;周志军;周向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正畸与种植联合治疗错畸形伴牙列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错颌畸形伴牙列缺失的患者进行正畸治疗,先开辟种植义齿修复间隙,而后行种植修复缺失牙。结果22例患者经正畸种植联合治疗后,均获得良好的咬合功能和美观效果,种植义齿稳定。结论对错畸形伴牙列缺失的患者,采用正畸与种植联合治疗的方法,可获得理想的临床矫治效果。
作者:郑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DEX鞘内注射对剖宫产大鼠神经行为学及脾脏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孕18d 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6只,CON组只进行麻醉,不进行剖宫产和鞘内注射;MOD组麻醉后进行剖宫产,进行鞘内注20μ生理盐水;DEX1,DEX2,DEX3组分别在麻醉后剖宫产大鼠,鞘内注射10μg/kg、30μg/kg、50μg/kg DEX,每组中的8只观察术前及术后12h、24h、48h右后肢PWT和PWL的变化。每组余下8只术后6h颈椎脱臼致死,取脾脏进行免疫组化检测c-fos表达。结果MOD组术后PWT、PWL较CON组明显降低(P<0.05),逐渐升高(P<0.05),DEX1、DEX2及DEX3组术后PWT、PWL较MOD组明显降低,和DEX注射剂量呈相关性,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升高(P<0.05)。 DEX1、DEX2、DEX3之间也有明显差异(P<0.05)。MOD组脾脏c-fos表达较CON组明显升高(P<0.05),鞘内注射DEX 后较MOD 组明显降低(P<0.05),并呈剂量相关。结论DEX鞘内注射能明显改善剖宫产大鼠疼痛敏化,脾脏c-fos表达降低,呈剂量相关性。
作者:钟声宏;张春芳;詹鸿;刘先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本院诊治的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45例患者分为A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及B组(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差别。结果与B组相比,A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减少,切口长度小,术后负重时间提前(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未见显著差别(P>0.05);A组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及髋内翻,B组内固定物松动及髋内翻发生率分别为5.0%和10.0%(P>0.05);两组术后3个月关节优良率分别为88.0%和85.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对机体损伤小,更适合老年体弱手术者。
作者:郑常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以辅酶Q10注射液为溶媒溶解注射用川芎嗪后产生沉淀的原因及生成物判别。方法将注射用川芎嗪、辅酶Q10注射液及两药混合后产生的白色沉淀物和过滤液,经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注射用川芎嗪、辅酶Q10注射液混合产生的沉淀物为川芎嗪。结论将辅酶Q10注射液直接作为溶媒溶解川芎嗪,两者配伍时会产生沉淀,不宜配伍使用。
作者:朱烈彬;胡小峰;何淑军;张辉华;梁斌;徐挺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伴有认知障碍患者的头颅MRI表现。方法选择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45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选取伴有认知障碍的23例患者为试验组,未伴有认知障碍的22例患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头颅 MRI 检查,对病灶部位进行测量,观察病灶数目、病灶体积,合并脑萎缩情况及伴有脑白质疏松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平均病灶数目和平均病灶体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病灶部位位于侧脑室旁、额叶、丘脑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试验组患者头颅MRI的哈氏值和侧脑室体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伴有脑白质疏松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χ2=5.02,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伴有认知障碍患者在头颅MRI中可见病灶数目明显增多,病灶体积较大,伴脑萎缩和脑白质疏松严重。
作者:邹南安;刘小红;王爱华;刘锋;李丰章;易国琼;王奕;崔钢;王敬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与中医补法在骨科急性损伤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64例急性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治疗,研究组加以中医补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急性损伤急救中应用中医补法方法,有利于促进患者骨科疾病的恢复,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细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