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哮喘儿童血清25-(OH)D3、总IgE、特异性IgE的相关性研究

吴爱民;陈强;刘建梅;李岚;张帆;吴丹遐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25-羟维生素D3, TIgE, SIgE, 肺功能
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25-羟胆骨化醇[25-(OH)D3]、总免疫球蛋白E(TIgE)及特异性IgE(sIgE)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180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为哮喘组,哮喘组根据年龄分为婴幼儿组(<5岁)60例及儿童组(≥5岁)120例,分别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采用免疫印迹法)、血清总IgE,血清25-(OH)D3的检测及肺功能(5岁以上)及气道阻力测定(5岁以下),比较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哮喘组血清25-(OH)D3含量(28.14±9.34) 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74.41±10.75)nmol/mL,且TIgE含量(300.01±102.13)IU/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38.12±45.12)I-U/mL,哮喘组sIgE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血清25-(OH)D3与TIgE呈负相关(r=-0.655,P<0.01),血清25-(OH)D3水平与sIgE阳性之间存在相关性(χ2=19.432,P<0.01)。儿童组sIgE阳性中食入性过敏原占25.86%,吸入性占74.14%;婴幼儿组sIgE阳性中食入性过敏原占70.21%,吸入性占29.79%;两组sIgE阳性吸入性、食入性过敏原构成有统计学差异(P<0.05)。哮喘患者血清25-(OH)D3与FEV1%pred呈正相关(r=0.568,P<0.01)。哮喘患者血清25-(OH)D3与气道阻力呈负相关(r=-0.439,P<0.01)。结论血清25-(OH)D3缺乏及不足与支气管哮喘发病存在联系,推断血清25-(OH)D3水平增高可以抑制IgE的过度表达,纠正血清25-(OH)D3水平缺乏、不足,可能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减少过敏发生率,故补充维生素D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牙周炎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比较牙周炎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血尿酸水平,探讨牙周炎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均无肾脏疾病、痛风等全身系统性疾病,且近期未进食海鲜、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近3个月未进行抗生素治疗。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共110例,分为轻度组(CAL<3mm)60例,中重度组(CAL≥3mm)50例。对照组为无牙周炎的健康人群90人。研究对象均清晨空腹抽静脉血,通过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酸水平,收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度牙周炎组血尿酸(360.28±16.36)μmol/L,中重度组血尿酸(430.50±15.48)μmol/L,对照组血尿酸(260.39±20.32)μmol/L,病例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增高与牙周炎密切相关,且与牙周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尿酸增高可能是牙周炎的高危因素之一,两者的因果关系及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罗洁;许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性砷化氢中毒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控制溶血,合理输液,维持尿量,碱化尿液,血液透析在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救治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15例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15例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早期控制溶血,合理输液,维持尿量,碱化尿液,血液透析是救治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的关键所在。

    作者:何钦;王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PSA灰区值时MRI+MRS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中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SA 灰区值时,MRI+MRS 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中临床意义。方法对92例PSA4-10ng/ml 患者行MRI+MRS检查,对MRI 异常和(或)MRS 检查(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ho+Cre/Cit)≥0.75患者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MRI+MRS无异常者,有手术指征行前列腺电切术,术后行病理检查,无手术指征定期随访。结果73例MRI异常和(或)Cho+Cre/Cit≥0.75穿刺后,12例前列腺癌,其中1例前列腺癌患者MRI示前列腺肿瘤已侵及前列腺包膜,19例MRI+MRS无异常者术后病理1例前列腺癌。阳性组(前列腺癌组)Cho+Cre/Cit值与阴性组(前列腺增生)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PSA4-10ng/ml前列腺增生患者,常规行MRI+MRS,有助于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及临床分期,以Cho+Cre/Cit≥1.29为穿刺的佳临界值,但有待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及界定。

    作者:余知灵;吴敏红;刘彩玲;顾红勇;林鹏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在妇科手术中进行皮内缝合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50例采用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皮内缝合(观察组),另50例采用普通4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层(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拆线时间及术后6个月瘢痕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50例切口全部甲级愈合,无感染伤口,无缝线反应;对照组:甲级愈合45例,乙级愈合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切口拆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随访切口瘢痕,观察组50例切口呈直线状,瘢痕细微,瘢痕与周围皮肤颜色相近,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用于妇科手术皮内缝合,组织相容性好,无缝线反应,切口愈合快,可提早拆线,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周海红;饶文琴;杨全英;游选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SLIPA喉罩通气在乳腺肿块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SLIPA喉罩通气静脉全麻在乳腺肿块切除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80例实施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T0、T1、T3、T5时的SBP、DBP、HR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2、T4时A组的SBP、DBP低于B组,A组的HR值慢于B组(P<0.05),T0-T5时的SPO2、PETCO2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LIPA喉罩通气静脉全麻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

    作者:张冰;程良道;徐小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南站街道高血压分级管理结合患者家属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结合患者家属干预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在本社区建档及管理的2049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中,按管理编号随机抽取400名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和一般分级随访管理,干预组结合患者家属干预管理和自我管理。结果经过3年的干预管理,干预组患者在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规范服药率、血压的控制率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结合患者家属干预和自我管理,能有效提高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规范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云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以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8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在基础治疗上,两组均采用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则另加卡维地洛,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LVEDD、LVESD、LVEF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LVEDD和LVESD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为56.41%,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上,联合应用卡维地洛与厄贝沙坦治疗CHF,能够显著改善及逆转心室重构,从而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和心功能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卢翔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共96个肿块,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感觉、切口瘢痕长度。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感觉、切口瘢痕长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随访乳腺超声检查均无肿块残留及肿瘤复发,乳房无变形。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安全、有效,微创效果良好,是临床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可靠选择。

    作者:夏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两种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内固定方式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151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固定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克氏针张力带组(A组)97例和空心螺钉张力带组(B组)54例。随访6-18个月,对2组研究对象的手术情况、术后疗效、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无差别的情况下(P>0.05),空心螺钉张力带组在愈合时间、愈合率均优于克氏针张力带组;且空心螺钉张力带内固定组对髌骨及膝关节部位刺激较轻(仅4/54),解剖复位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31.48%vs 63.92%),且优良率(68.04%vs 85.19%)明显高于克氏针张力带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螺钉张力带较当前流行使用的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更适合治疗髌骨骨折,其固定效果可靠,疗效高,并发症较少。

    作者:许振波;黄海明;吴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艾司洛尔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艾司洛尔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0-70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艾司洛尔组(E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 E组于气管插管即刻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3mg/kg,随后以30μg/(kg·min)速度输注60min,C组以同样方法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后2h(T1)及术后2h时采集静脉血样(T2),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IFN-γ、IL-4、IL-6浓度,并于术后1d(T4)时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白细胞(WBC)计数,记录WBC升高的患者例数。结果与T0时比较,T1-T2时C组患者IFN-γ浓度及IFN-γ/IL-4降低,IL-4及IL-6浓度升高,T2时E组患者IFN-γ浓度及IFN-γ/IL-4降低,IL-4及IL-6浓度升高(P<0.05),T1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E组患者T1-T2时IFN-γ浓度及IFN-γ/IL-4升高,IL-4及IL-6浓度降低,T4时CRP 水平降低(P<0.05),WBC计数及WBC升高患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可改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减轻患者术后炎性反应。

    作者:周志东;王琳;裴向东;徐国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探讨

    目的:观察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检测胱抑素C(Cystain C,Cys C)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对56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血清Cys C水平进行动态观察,并与非脑、脊髓病变患者34例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I的血清Cys C水平明显高(<0.01)。急性脑梗死组内比较,大面积梗死组的血清Cys C水平明显高于小面积梗死组(P<0.01),有意识障碍亚组的血清Cys水平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亚组(P<0.01),大面积梗死组的两亚治疗15d后的血清Cys C水平明显低于入院第1d(P<0.01)。结论血清Cys C水平与脑梗死密切相关,可作为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参考指标,对判断预后、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和平;王娟娟;陈春秀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肺部损害1例报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EB 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儿童多见,病程常具有自限性。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为主,其病变可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在机体处于不同的免疫状态下,感染EB病毒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严重肺部损害发生的较少。此患儿有持续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咽扁桃体炎及肝功能受损,血清EB病毒抗体测定IgM阳性,血清EB病毒DNA测定阳性,虽然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未见明显增高,但骨髓易见异形淋巴细胞,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成立。同时此患儿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双肺渗出病灶和间质性肺部病变,考虑为EB病毒感染直接侵袭或其引起的变态反应造成的肺损害。我们遇及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丹遐;陈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冬虫夏草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人工冬虫夏草制剂对链尿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虫草制剂对糖尿病肾病的肾保护和抗纤维化机制。方法将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24只成模组随机分为DN模型组,虫草组,虫草组予400mg/(kg·d)灌胃给药,分别于第2、4、8周处死大鼠(每组4只)分别检测血糖值、体重、24h 尿微量蛋白、肌酐(Scr)含量、肾脏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中TGF-β1和CTGF的表达。结果 DN模型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显著增加(P<0.01)现高表达。虫草治疗组与DN模型组比较,虫草治疗组尿微量蛋白排泄率显著减少(P<0.01)Scr 水平降低(P<0.01),肾组织病理改变减轻,肾组织内TGF-β1和CTGF表达下调(P<0.05或P<0.01)。结论虫草制剂对DN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使TGF-β1/CTGF的表达下调而实现的。

    作者:张莉;鄢艳;胡秀华;何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变化在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诊治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在ⅢA慢性前列腺炎发生、发展中的变化,提高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择确诊为ⅢA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6例,根据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白细胞(WBC)计数,分为轻度(10≤WBC<20/HP)、中度(20≤WBC<30/HP)和重度(WBC≥30/HP),探讨各组患者血清fPSA、tPSA 和fPSA/tPSA 与疾病轻重程度的相关性,同时比较以上指标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血清fPSA和tPSA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fPSA/tPSA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经治疗后血清fPSA和tPSA水平逐渐降低,fPSA/tPSA值逐渐增加,就诊时与治疗8周后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在ⅢA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过程中,应动态检查血清fPSA、tPSA和fP-SA/tPSA,可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及临床治疗情况。

    作者:周道平;吴银华;刘云松;张龙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本院诊治的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45例患者分为A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及B组(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差别。结果与B组相比,A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减少,切口长度小,术后负重时间提前(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未见显著差别(P>0.05);A组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及髋内翻,B组内固定物松动及髋内翻发生率分别为5.0%和10.0%(P>0.05);两组术后3个月关节优良率分别为88.0%和85.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对机体损伤小,更适合老年体弱手术者。

    作者:郑常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及小婴儿食道裂孔疝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及小婴儿食道裂孔疝的安全性、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4年2月对28例患有食道裂孔疝的新生儿及小婴儿施行了腹腔镜下食道裂孔修补+Nissen胃底折叠术,手术年龄9-105d,平均(45±23)d;体重1.8-4.6kg,平均(3.3±1.1)kg。所有病例术前均经消化道造影明确诊断;手术在肝撑及牵引条辅助下,贲门食管区暴露理想,游离腹段食道2-4cm,4-0prolene线缝合修补食管裂孔,借助食管探条或操作钳直接测量修补后食管裂孔大小,胃底折叠360°包绕食管(Nissen)。结果所有病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3-162min,平均(115±25)min;术中出血量2-5ml,术后24-72h进食,术后住院7-13d,平均(9±1.8)d。26例患儿获得术后随访3个月-3年,2例失访;1例复发,经开腹食道裂孔修补术治愈;6例患儿存在2次以上肺部感染;术后12个月营养状况达到同龄儿童标准的比例是95%(19/20)。结论腹腔镜手术在食道裂孔疝的治疗中具有微创、美观优势,适宜的操作器械、精细的术中操作是开展新生儿及小婴儿手术的基本要求。

    作者:陶俊峰;黄金狮;陶强;陈快;刘智文;樊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脂联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脂联素(APN)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患者随机均分成A、B两组,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20mg/d口服,于服药前及服药后4周、12周抽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APN的水平,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 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10mg/d口服,于4周、12周抽血检测血浆APN,分别为(4.92±0.86)mg/L和(5.12±0.91)mg/L,较服药前(4.48±0.78)mg/L均明显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20mg/d口服,于4周、12周抽血检测APN,分别为(5.11±0.48)mg/L和(5.67±0.72)mg/L,较服药前(4.52±0.59)mg/L均明显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瑞舒伐他汀可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APN的水平。

    作者:蔡新勇;王赎;李林峰;王洪;洪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44例前颅窝底骨折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性前颅窝底骨折颅底缺损重建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4例该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访3个月-24个月,对40例存活者进行CT或MRl检查,脑脊液漏及脑膜脑膨出症状均治愈,无颅内感染发生。死亡4例均为原发性颅脑损伤严重,死于脑疝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创伤性前颅窝底骨折所致颅底骨质缺损患者术中进行颅底重建,对预防颅内逆行感染及脑脊液漏、脑膜脑膨出等有重大意义。

    作者:刘化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高眼压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月60例因头痛测眼压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中6例在延迟强化或维持治疗中强化化疗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高眼压患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儿均在口服地塞米松1-2周期间出现头痛、眼压升高等表现;经局部或联合全身应用降眼压药物后,头痛消失,眼压正常,激素按化疗方案进行、症状无复发。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需应用糖皮质激素者,尤其是延迟强化中出现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行眼科检查,一旦发现高眼压,给予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糖皮质激素可按化疗方案进行。

    作者:黄正刚;陈启文;吴星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中应用乳腺后间隙麻醉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中应用乳腺后间隙麻醉的效果。方法取120例单乳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61例参照组采用传统局部麻醉方法,研究组59例采用乳腺后间隙麻醉,对比两种麻醉方法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麻醉用药剂量、麻醉时间对比,有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中,采用乳腺后间隙麻醉方法,可减少麻醉用药剂量,安全可靠,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项忠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