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毅;周浙江;王思勇
目的 了解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现状.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西省2644例15-69岁常住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进行入户调查.对每题答对人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江西省居民对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的平均答对率为58.5%;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居民的平均答对率是59.6%;健康技能的平均答对率只有48.1%.结论 根据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可以有针对性地订定当前健康教育促进专题计划.
作者:许乐为;杨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胃肠超声造影在腹部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造影剂充盈像发现胃、结肠本身的疾病.通过造影剂改善透声条件,探寻空回肠及其系膜和腹膜后器官的疾病和定位.动态观察剧烈振动后的矿泉水作为造影剂时,其回声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结果 用剧烈振动后的矿泉水作超声造影剂时,矿泉水回声变化明显的时间节点是饮水后3-5min.通过胃肠超声造影后,空回肠疾病的检出率明显提高,胃肠外结构透声明显改善,鉴别能力明显提高.结论矿泉水是一种廉价有效的造影剂.胃肠超声造影不仅能对胃、十二指肠及结肠疾病作出明确的诊断,还能改善空回肠及胃肠外结构的透声,提高腹部整体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作者:易春林;谢小明;陈燕;杨柳;贺惠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术中利用后三角入路刮吸法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为28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胆囊后三角入路刮吸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ctomy,LC)的临床资料.结果 284例经后三角入路解剖胆囊管顺利,2例(0.70%)中转开腹,无1例发生胆道损伤,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胆囊后三角入路LC术中术野清晰,有助于肝外胆管解剖结构辨认,刮吸分离法能有效防止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
作者:陈守生;盛武平;蒋青;杨明海;程文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仿真内镜检查技术在喉部隆起小结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疑诊慢性咽喉炎42病例均采用TOSHIBA Aquilion16层螺旋CT检查,扫描参数为0.5mm×16层/圈,层厚0.5mm,重建间隔0.3mm,时间0.5s,将VOL(重建图像数据)传至Vitrea2后处理工作站选择多平面重建、仿真内镜观察.结果 发现喉部隆起小结节病变21例(占本组病例50%),男7例,女14例;声门上区9例;声门区5例,声门下区6例,累及声门全区1例.其中12例经抗炎治疗10d后复查CT,喉部隆起小结节病变基本吸收.结论 应用多平面重建、CT仿真内镜检查技术,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是提高喉部隆起小结节病变影像诊断准确率的关键.
作者:蔡和;江叶青;张昌富;汤永强;邓奇凯;苏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卵巢原发性上皮-间质肿瘤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卵巢原发性上皮-间质肿瘤患者共5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卵巢原发性上皮-间质肿瘤中的诊断符合率:良性肿瘤96.2%(26/27),交界性肿瘤77.8%(7/9),恶性肿瘤90.1%(20/22).结论 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卵巢原发性上皮-间质肿瘤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以有效指导临床手术方案.
作者:程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诊断胰胆管合流异常(APBD)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例APBD患者的MRCP影像表现,测量胰胆共同管长度、汇合角度等.观察APBD的形式以及胆管内有无结石、肿瘤等相关疾病.结果 6例APBD的合流形式为:胆管汇入胰管型4例,胰管汇入胆管型2例.表现为胆总管囊状扩张3例,梭状扩张2例,轻度扩张1例.共同管长度范围是14.5-23mm,明显高于正常的6mm.汇合角度为33°-79°,平均53°.APBD相关疾病包括胆囊或胆管结石5例,胰腺炎3例,胆管下段癌1例.结论 MRCP诊断APBD无创、可行,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姚毅;周浙江;王思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方法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3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观察两组住院时间、体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X线胸片病灶吸收情况.结果 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体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而X线胸片病灶吸收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血必净具有抗炎及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可缩短病程改善症状.
作者:王志钢;龙英姿;张国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且获得1年以上时间随访的32例单节段高位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120±10.5)min,术中平均失血量(300±30.4)ml,术中无神经、硬脊膜损伤;末次随访植骨融合率为96.9%,神经功能恢复率为(67.5±21.3)%,无局部感染及内置物失败发生.结论 单侧或双侧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
作者:黄勇全;刘先明;陈文明;黄华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骨膜增生厚皮症(pachydermoperiostosis,PDP),又称为厚皮性骨膜病、特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具有遗传性,多有家族史,以皮肤肥厚、骨膜增厚、杵状指(趾)为主要表现.现将我院2012年1月诊治的1例骨膜增生厚皮症患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39岁.因双手双足十指(趾)末端增生肥厚伴面部、前额及头皮皮肤增厚19年入院.患者于19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双足共10个指(趾)末端增生肥厚,渐呈鼓槌状,面部、前额及头皮皮肤增厚,出现皱褶,无明显关节疼痛,未予重视.
作者:黎金凤;林安华;霍亚南;刘精东;程宗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非增强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确诊的100例急性阑尾炎的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后处理技术对阑尾大小、形态及盲肠周围改变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非增强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诊的断正确率为96%.CT的直接征象为阑尾增粗、管壁增厚(直径≥6 mm)、阑尾结石;间接征象包括阑尾周围炎、阑尾周围脓肿或炎性肿块、盲肠末端肠壁增厚及回盲部软组织肿.结论 非增强多层螺旋CT检查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急性阑尾炎,并能发现除阑尾炎以外的各种病变,是目前诊断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较佳方法.
作者:肖剑;李小兰;张敏;叶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前,口腔综合治疗台所用水源以及手机使用停止后回吸造成的水及水道内壁的污染,在口腔临床中广泛存在,已成为一个重要交叉污染源[1].美国牙科协会和国际疾病控制中心建议牙医每天接诊第1名患者,冲洗管道2-3mni,每两名患者之间冲洗20-30s,以有利于去除治疗过程中回吸进入牙科水道的细菌,预防交叉感染[2].由于手机内部构造复杂,冲洗时间与效果之间不一定呈直线关系,而且实际应用时冲洗时间有限,因此,确定一段时间内手机空转的时间对优化临床操作是有指导意义的.本研究通过对正畸综合治疗台不同出水时段水路细菌污染的动态监控,旨在观察其在空转冲洗后不同出水时段细菌含量,以确定其时效关系.
作者:陈晓春;李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Ensite Array球囊标测系统联合拖带刺激在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中标测并指导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患者20例,其中3例为法四术后,6例合并右室心肌病,4例合并瓣膜病,7例合并冠心病.经外周血管送Ensite Array球囊导管至心室并在三维标测指导下建心腔模型同时行激动标测,结合拖带标测技术,确定心动过速折返环的关键峡部或起源点,并进行消融.结果 消融即时成功率85%(17/20),随访(6±3)个月,1例冠心病并左室心尖部来源室速复发,发作时室速形态与消融前相同,再次于距初次消融约2mm处消融成功.结论 EnsiteArray球囊标测系统结合拖带刺激在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消融治疗是有效而安全的.
作者:赖珩莉;洪浪;王洪;邱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当今世界致死和致残主要的原因之一,并发症多且发病率高[1].目前研究发现,诸多内源性神经保护因子参与了其中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包括内源性保护蛋白,通过内源性神经保护阻止神经元死亡或凋亡,限制缺血性脑组织损伤.现就近年来在急性脑缺血中研究较多的内源性保护蛋白及其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曹杰;方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介入诊治术中的辐射剂量水平的分析,探讨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及防护措施.方法 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Allura Xper FD20 1250m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系统对本院220例介入诊治术的辐射剂量水平对比分析,掌握影响辐射剂量的各种因素.结果 各种介入诊治术辐射剂量相差较大,即使同类介入诊治术也有较大差别.结论 介入诊治术中放射剂量较高,各种影响因素较多且不确定,应尽可能降低术中辐射剂量,从而大保护医患双方健康和安全.
作者:易军;袁武;熊萍香;杨武;晏飞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密固达(唑来膦酸,5 mg/100 ml)静脉输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次脉输注密固达治疗20例原发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情况.通过短期内电话随访和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副反应,询问患者是否愿意接受第2次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在输注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但部分患者在输注后3d内出现急性一过性不良反应,包括低热、关节痛、头痛、肌痛、流感样症状等,与文献报道的发生率基本相符,均为轻到中度,能很快自行缓解,无严重不可控的不良反应发生,绝大多数患者同意继续使用.结论 密固达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安全性较高,依从性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新选择,其长期疗效有待于长期随访.
作者:董俊;许仁炜;周理兰;杨欢;吴奇;虞建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近视屈光度数与眼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在我院就诊患有近视的青少年75例进行眼压测量,并进行检影验光测试屈光度数.按等效球镜的屈光度数分为轻、中、重度3组,非近视眼组为无近视组,对各组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近视屈光度数与眼压之间的关系.结果 轻、中度组与非近视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重度组与非近视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青少年近视患者的眼压并不随屈光度的变化而改变,两者之间无明确的相关性.
作者:鄢涛;沈纪松;幸正茂;张宏娣;万生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经TACE术后的螺旋CT表现及其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并行1次及以上TACE术的患者46例,分析其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了解其术后CT强化特征.结果 46例患者中有病灶62个,其中16个(25.8%)病灶TACE术后平扫碘油呈完全填充型,肿瘤有不同程度缩小,双期扫描均未见明显强化;41个(66.1%)病灶在CT平扫表现为部分填充型,增强双期扫描后其中30个病灶动脉期见斑片状、结节状强化,呈“快进快出”特征强化;8个病灶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均见斑片状强化;3个病灶门静脉期见斑片状强化;5个(8.1%)病灶在CT平扫碘油沉积表现为稀少型,增强扫描动脉期见肿瘤边缘轻度强化,门脉期无明显强化.结论 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表现可反映肝细胞癌TACE术后的血供变化及治疗效果,对指导临床后续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价值.
作者:吴国云;李琳华;田克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间断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2012年3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间断蓝光照射组(治疗12h,间断12h)共51例,其中轻中度31例,重度20例;持续蓝光照射组(持续治疗24h)共58例,其中轻中度32例,重度26例.分析两组间血清总胆红素下降至正常的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1)轻中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两组的总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持续蓝光照射组的总住院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中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间断蓝光照射能达到持续蓝光照射同样的效果,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持续蓝光照射总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小.
作者:卢晓燕;谭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放射性131I治疗是指甲亢患者口服适当剂量的放射性131I制剂,进入血中的131I被甲状腺组织高度摄取后,释放出β射线对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产生破坏作用而起到治疗效果.1991年,Wartofsky等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69%首选放射性131I治疗,欧洲甲状腺协会(Europe Thyroid Association,ETA)22%首选放射性131I治疗,日本甲状腺协会(Japan Thyroid Association,JTA) 11%首选放射性131I治疗.RA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一次性治愈率高、方便快捷,且费用较低,已逐渐被广泛应用临床,应用日渐成熟,但其缺点是有一部分患者会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
作者:刘少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fMRI)方法研究多发性硬化患者视觉网络的价值.方法 34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4名健康志愿者均接受静息态功能MRI扫描(采用西门子MAGNRTOM3.0T Trio Tim),基于Matlab2009a平台使用独立成分分析法(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提取并比较两组视觉网络功能成分的差异,数据统计采用统计参数图(SPM8)软件(双样本t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在左侧楔叶、双侧距状裂、双侧枕上回、左侧楔前叶出现神经元活动增强区.说明患者组静息态视觉网络存在一定的代偿.结论 rfMRI是研究脑功能网络的一种有效办法.
作者:桂绍高;龚洪翰;王博;万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