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开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颈髓损伤

冯子明;董谢平;袁中平;肖强;邓亮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椎管狭窄
摘要:目的:探讨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髓损伤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改良单开门手术,C3-C6椎板单开门扩大成形治疗2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结果随访7-36个月;平均21个月。JOA评分由术前的(7.1±2.3)分提高到随访时的(13.3±2.7)分;其中优8例,良9例,可4例,差0例。测量骨性椎管矢状径术后平均增加5.0mm。13例患者在术后6-18个月复查颈椎MRI提示术前颈髓受压高信号明显恢复。结论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术式,椎管骨性面积的增加是神经功能改善的基础。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

    目的:评价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对3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选择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比较麻醉前(T0)与麻醉后5min (T1)、10min (T2)、15min (T3)、30min (T4)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30例患者术中麻醉效果满意,生命体征平稳,麻醉前与麻醉后各观察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应用于高龄全髋置换术安全,有效。

    作者:吴玉贵;刘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硬膜外穿刺针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

    目的:探讨硬膜外穿刺针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硬膜外穿刺针缝合关闭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口。结果全组单侧手术时间12-20min,双侧为25-40min。术中无出血、副损伤;术后1-2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5d;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采用硬膜外穿刺针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安全、可靠、经济的手术方法。

    作者:吴平辉;徐芳;王小农;傅忠;刘海金;张春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玻璃化全胚冷冻在38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玻璃化全胚冷冻在PCOS不孕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2年7月间我院生殖中心收治行IVF的382例促排周期的PCOS患者,按我科全胚冷冻标准行玻璃化冷冻。分为250例新鲜胚胎移植组(A组)和115例玻璃化全胚冷冻组(B组)。其中首次解冻移植95例,比较两组间结局。结果 IVF治疗中,A组移植后有7例中度OHSS发生;B组取卵后3d有113例患者向中度OHSS进展,2例向重度OHSS进展。与全胚冷冻标准相符,B组Gn天数、HCG日E2水平、HCG日孕酮水平、获卵数均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⑵B组复苏率为96.6%,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56.84%与A组新鲜周期6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易发OHSS的PCOS患者进行玻璃化全胚冷冻后移植,避免了OHSS进一步发展,又不影响妊娠率。

    作者:李游;伍琼芳;易迎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术前放疗在肢体滑膜肉瘤保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术前放疗在肢体滑膜肉瘤保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08年5月在我院行保肢手术治疗的92例肢体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术前、术后放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复发率、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保肢率、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放疗远期疗效优于术后放疗。

    作者:陶志伟;田卫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速度向量成像对B型预激综合征右侧旁道标测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标测B型预激综合征右侧旁道位置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20例,观察组B型预激综合征患者15例。每个患者均行体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排外器质性心脏病及室内传导阻滞。以VVI技术测量对照组及观察组射频消融术前、术后心尖四腔观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右室面收缩早中期心肌运动速度达峰时间(TV),记录局部心肌速度达峰时间标准差(T-SD)、心室早与迟达峰心肌间的时间延迟(T-MX),进行旁道标测及同步化分析,以心内电生理为金指标,评价VVI对旁道标测的准确率。结果(1)对照组心脏收缩同步协调,速度向量长短和方向基本一致。(2)观察组13例患者术前收缩早中期右室游离壁收缩不协调,向量大小和方向不一致,VVI显示局部心肌出现提前收缩的速度向量,TV较其他节段心肌明显提前, T-SD、T-MX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旁道位于右室游离壁并行射频消融术,术后右室游离壁收缩协调,向量大小和方向基本一致,有2例VVI未能判断出旁道位置,术后证实旁道来源于后间隔。结论 VVI技术能够对B型显性预激综合征来源于右室游离壁的右侧旁道进行较准确的标测,对于右室其他位置的旁道尚需进一步实验。

    作者:张诗渊;刘燕娜;夏丹;郭良云;王梦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135例狂犬病暴露者在基层医院的处理

    目的:对狂犬病暴露者处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狂犬病防控策略。方法收集调查宜春市袁州区金瑞镇卫生院1135例狂犬病暴露者的暴露及预防处置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金瑞镇卫生院共报告狂犬病暴露病例1135例,病例数逐年递增。伤人动物以犬为主,占86.17%;暴露程度Ⅰ级3.17%、Ⅱ级39.82%、Ⅲ级57.0%;伤口规范处理的占83.35%;暴露人群狂犬疫苗全程接种率为79.53%,Ⅲ级暴露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为24.42%。结论暴露后及时规范的伤口处理,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以及必要时使用被动免疫制剂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

    作者:刘莉红;黄晓红;袁和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记录38例肾动脉狭窄患者的肾动脉主干、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肾动脉狭窄处峰值流速与邻近腹主动脉峰值流速之比、肾动脉与肾段动脉峰值流速之比等。结果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肾动脉造影进行比较,两者基本一致,P>0.05;左肾动脉狭窄患病率明显高于右肾;狭窄部位好发于肾动脉起始部,主干处次之。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敏感性高,肾动脉与肾段动脉峰值流速之比敏感性次之,但其敏感性又高于肾动脉狭窄处峰值流速与邻近腹主动脉峰值流速之比。结论彩色多普勒诊断肾动脉狭窄具有无创、无禁忌证、并发症少、费用少等优点,并与肾动脉血管造影具有较高的符合率,是诊断、筛查肾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方便、可靠的检查手段。

    作者:熊秋华;洪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火针配合热敏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评价火针配合热敏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火针配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火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火针配合热敏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洪浪;潘红;聂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加味四妙散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观察

    目的:评价加味四妙散联合秋水仙碱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加味四妙汤和秋水仙碱,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两组均在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沉、C反应蛋白、尿酸、血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痊愈率+显效率(75.0%和25%),明显优于对照组(50%和80%),在降低UA和副作用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加味四妙散联合秋水仙碱能有效改善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并降低患者ESR、CRP、UA,无肝肾损害,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用秋水仙碱,其毒副作用无增加,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案,可供临床医师选择。

    作者:黄浔芳;姬森国;张徐明;刘炬;胡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韦尼克脑病15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韦尼克脑病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5例出现韦尼克脑病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经予以维生素B1注射液肌注后,症状缓解。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在出现摄入不足及消化道疾病后,易发生韦尼克脑病,及时早发现,及时补充维生素B1,可使病情得以控制。

    作者:陈宇;周冬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立止血在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立止血用于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立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平均止血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立止血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出血,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军;陈峰;王衡;陈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Ⅲ、Ⅳ环状混合痔125例临床体会

    目的: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Ⅲ、Ⅳ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25例Ⅲ、Ⅳ环状混合痔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1-12个月,术后出血4例(1.8%)手术止血1例,残留皮赘9例(4%),无明显不适症状未行二次手术治疗。术后短期精细控便障碍3例(1.3%),1-2个月后自行缓解。均未发生肛门狭窄、大便失禁及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Ⅲ、Ⅳ环状混合痔的方法。

    作者:刘大丰;吴神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联合用药与传统用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联合用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血常规、体格检查等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均有较大改善,实验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6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并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上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振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兄弟同患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又称肾上腺生殖器综合征,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过程中所需酶的先天性缺陷所导致的一组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新生儿CAH发病率为1/16000-1/20000,男女比例为2:1[1]。笔者遇及1例兄弟同患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文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排毒护肝颗粒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排毒护肝颗粒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排毒护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联苯双酯组,共6组,分别观察排毒护肝颗粒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影响;对慢性肝损伤大鼠的血清ALT、AST、肝组织SOD、MDA、谷胱甘肽(GSH)、羟脯氨酸(Chyp)含量的影响,并对大鼠肝组织作HE病理切片观察。以评价排毒护肝颗粒的保肝作用效果。结果排毒护肝颗粒对D-氨基半乳糖造成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和CCl4造成的慢性肝损伤大鼠和ALT,AST活性升高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排毒护肝颗粒可显著升高CCl4慢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SOD、GSH水平,降低MDA、Hyp水平。结论排毒护肝颗粒对D-氨基半乳糖造成的急性肝损伤和CCl4造成的慢性肝损伤均有显著的保肝作用。

    作者:王强;吴荣进;余念星;谢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阑尾炎超声声像图与术后病理分型对比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声像与病理分型之间的对比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并经病理学证实的9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资料作为研究依据,分析比较超声检查与病理学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92例患者中,术前超声声像检查确诊的有82例,其诊断的符合率是89.13%。结论超声声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比较有效,熟悉掌握各型阑尾炎的影像特点,能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陈瑞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骨关节损伤的50例患者的资料。结果50例骨关节损伤的患者经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发现了10例传统X线片漏诊的多骨骨折,30例患者经三维重建清晰显示了骨折的部位以及骨折线的长短、形态以及骨折线的走向。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肖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红藤灌肠联合通液法综合治疗输卵管堵塞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红藤灌肠联合通液法治疗输卵管堵塞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6年3月-2009年2月收治的输卵管堵塞患者41例,将其按照住院的顺序分对照组20例和综合组21例,对照组使用通液法治疗,综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红藤灌肠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1年、2年、3年后的疗效。结果综合组在1年、2年、3年后分别为100%、90.5%、76.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70.0%、50.0%,综合组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输卵管堵塞患者采用通液联合红藤灌肠的综合疗法可提高疗效。

    作者:刘永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云南红药胶囊和独一味胶囊治疗肛肠病术后出血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云南红药胶囊和独一味胶囊用于治疗肛肠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3年1月-2013年6月肛肠术后患者50例按给药不同随进均分为实验组(术后当天开始给予口服云南红药胶囊)和对照组(术后当天开始给予口服独一味胶囊),对两组患者止血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实验组有18例患者在术后3d内即止血,5例在术后3-6d内止血,治疗有效率达到92.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7d后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组血小板、凝血时间、出血时间等凝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云南红药胶囊用于治疗肛肠术后患者出血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出血、凝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少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瑞替普酶治疗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分析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治疗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2013年5月期间采用瑞替普酶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中青年组(n=50)和老年组(n=50),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梗塞相关动脉再通率,再通时间、死亡率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中青年组的梗塞相关动脉再通率、再通时间、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地优于老年组(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但是对于中青年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老年患者。

    作者:朱章剑;周小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