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玻璃化全胚冷冻在38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李游;伍琼芳;易迎春

关键词:玻璃化全胚冷冻,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摘要:目的:评价玻璃化全胚冷冻在PCOS不孕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2年7月间我院生殖中心收治行IVF的382例促排周期的PCOS患者,按我科全胚冷冻标准行玻璃化冷冻。分为250例新鲜胚胎移植组(A组)和115例玻璃化全胚冷冻组(B组)。其中首次解冻移植95例,比较两组间结局。结果 IVF治疗中,A组移植后有7例中度OHSS发生;B组取卵后3d有113例患者向中度OHSS进展,2例向重度OHSS进展。与全胚冷冻标准相符,B组Gn天数、HCG日E2水平、HCG日孕酮水平、获卵数均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⑵B组复苏率为96.6%,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56.84%与A组新鲜周期6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易发OHSS的PCOS患者进行玻璃化全胚冷冻后移植,避免了OHSS进一步发展,又不影响妊娠率。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瑞替普酶治疗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分析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治疗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2013年5月期间采用瑞替普酶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中青年组(n=50)和老年组(n=50),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梗塞相关动脉再通率,再通时间、死亡率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中青年组的梗塞相关动脉再通率、再通时间、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地优于老年组(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但是对于中青年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老年患者。

    作者:朱章剑;周小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立止血在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立止血用于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立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平均止血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立止血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出血,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军;陈峰;王衡;陈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阑尾炎超声声像图与术后病理分型对比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声像与病理分型之间的对比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并经病理学证实的9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资料作为研究依据,分析比较超声检查与病理学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92例患者中,术前超声声像检查确诊的有82例,其诊断的符合率是89.13%。结论超声声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比较有效,熟悉掌握各型阑尾炎的影像特点,能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陈瑞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小儿先心病术后低氧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简易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对小儿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撤除呼吸机之后的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小儿先心病术后低氧血症的患者40例,20例使用简易鼻塞式CPAP,20例使用双鼻给氧,治疗前后均进行经皮血氧监测及血气分析监测;并辅以胸片检查。结果简易鼻塞式CPAP较双鼻给氧治疗小儿先心病术后低氧血症更有效提高血氧指标,胸片渗出减少,术后并发症少,症状改善。结论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小儿先心术后低氧血症优于双鼻给氧。

    作者:艾凌云;郭晨;张盛;陈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胃肠功能障碍早期诊治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研究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与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方法30例感染性休克患儿根据有无胃肠功能障碍及程度分成3组,测定其胃肠黏膜内pH值、血清D-乳酸水平,并分析3组感染性休克患儿好转率。结果(1)感染性休克未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组经治疗后好转出重症监护室比率为90%,出现早期胃肠功能障碍组经干预后好转率为80%,而中晚期胃肠功能障碍组虽经积极治疗好转率为30%,经卡方检验,好转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2)胃肠黏膜内pH值(pHi)值3组分别为(7.32±0.03)、(7.29±0.02)、(7.23±0.08),差异有显著性(P<0.01);(3)3组血浆D-乳酸水平分别为(7.42±1.57)mg/L、(9.10±1.23)mg/L、(13.69±2.38)mg/L,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感染性休克患儿的预后与胃肠功能障碍的出现及程度有关,一旦出现胃肠功能损伤,且胃肠功能障碍程度越重,好转率下降,死亡率增加。胃肠黏膜内pH值及血浆D-乳酸水平可有助于早期诊断胃肠功能障碍并有助于判断感染性休克患儿的预后。

    作者:吴卫萍;万秋清;朱友荣;袁爱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骨关节损伤的50例患者的资料。结果50例骨关节损伤的患者经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发现了10例传统X线片漏诊的多骨骨折,30例患者经三维重建清晰显示了骨折的部位以及骨折线的长短、形态以及骨折线的走向。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肖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火针配合热敏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评价火针配合热敏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火针配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火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火针配合热敏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洪浪;潘红;聂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右美托咪定对椎管内麻醉下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的镇静效果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椎管内麻醉下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I-II级择期椎管内麻醉下行输尿管镜检+弹道碎石+置双丁管术46例,男39例,女7例;年龄30-67岁,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入室监测HR、NIBP、ECG、SpO2,取L2、3或L3、4间隙行腰-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平面上界T8左右。观察组将右美托咪定以1μg/㎏负荷量10min,继以0.2μg/(kg·h)持续静脉输注,对照组以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合剂静注;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TO)、用药时(T1)、手术10min(T2)、手术结束时(T3)HR、MAP、SpO2,镇静程度、呼吸抑制情况,以及麻醉满意度。结果两组MAP在T2与T0比较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镇静程度及呼吸抑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安全地用于椎管内麻醉下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镇静,且效果佳。

    作者:王旭华;廖海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围产预后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影响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围产儿预后的因素。方法以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确诊后立刻给予治疗。观察不同孕期治疗、不同药物及RPR滴度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围产儿预后的影响。结果(1)12孕周之前治疗组的围产儿死亡率和先天性梅毒发生率均低12孕周之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母血清RPR滴度≤1:8患者的早产率,围产儿死亡率及先天梅毒发生率均低于滴度≥1:16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青霉素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及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均低于红霉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治疗是防止妊娠合并梅毒发生先天性梅毒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治疗手段,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围产儿预后,对于改善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剑波;张艳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β-型利钠肽测定对心功能不全判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β-型利钠肽测定在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时心功能不全判断的意义。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老年人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病例特点和静脉血β-型利钠肽测定的结果。结果 COPD单纯组测定BNP,5例正常,1例升高。20例COPD合并肺心病组16例升高,平均值61.5pg/ml,其中11例符合心功能不全诊断。12例COPD合并其他心脏疾病者11例测定BNP增高,平均77.5pg/ml,1例正常。8例COPD伴非心脏疾病者中也有3例升高,且该3例临床无法确诊有心功能不全诊断。结论老年人COPD急性加重期病情较重合并基础疾病较多,发病时搬动检查B超心脏等风险较大。利用方便床旁无创的静脉抽血测定β-型利钠肽,对判断是否存在心源性呼吸困难和心功能不全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黄国民;于秀旺;李汝湖;汪洋;江焰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硬膜外穿刺针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

    目的:探讨硬膜外穿刺针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硬膜外穿刺针缝合关闭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口。结果全组单侧手术时间12-20min,双侧为25-40min。术中无出血、副损伤;术后1-2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5d;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采用硬膜外穿刺针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安全、可靠、经济的手术方法。

    作者:吴平辉;徐芳;王小农;傅忠;刘海金;张春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中的温度管理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行纠治手术时,根据手术不同阶段进行及时有效的升、降温;而且转流前及转流结束后温度的保持也非常重要,尤其目前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呈现复杂化及低龄趋势,对手术期间的温度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3年4月129例患儿手术期间温度管理进行总结。

    作者:缪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阴道镜检查在妇科体检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在妇科体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应用阴道镜对3010例体检者进行检查的资料。结果在3010例中,诊断为正常转化区2642例,正常率为87.77%;异常阴道镜图像305例,其中宫颈尖锐湿疣9例,肉眼不认识别的亚临床型HPV感染(SPI)113例,鳞状上皮内低度病(LSIL)93例。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23例,宫颈癌3例;阴道镜检查不满意63例。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和异常阴道镜图像者均活检。结论阴道镜检查操作方便,诊断宫颈病变的敏感性高,并可纠正假阴性的细胞学结果,患者依从性好,可作为一种CIN的常规筛查手段广泛应用。

    作者:匡泱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超大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超大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81眼随机分为两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改良梯形切口组(观察组)30例45眼,直切口组(对照组)30例36眼;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超大核白内障效果良好,而梯形手术切口疗效优于直切口。

    作者:杨洪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排毒护肝颗粒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排毒护肝颗粒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排毒护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联苯双酯组,共6组,分别观察排毒护肝颗粒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影响;对慢性肝损伤大鼠的血清ALT、AST、肝组织SOD、MDA、谷胱甘肽(GSH)、羟脯氨酸(Chyp)含量的影响,并对大鼠肝组织作HE病理切片观察。以评价排毒护肝颗粒的保肝作用效果。结果排毒护肝颗粒对D-氨基半乳糖造成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和CCl4造成的慢性肝损伤大鼠和ALT,AST活性升高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排毒护肝颗粒可显著升高CCl4慢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SOD、GSH水平,降低MDA、Hyp水平。结论排毒护肝颗粒对D-氨基半乳糖造成的急性肝损伤和CCl4造成的慢性肝损伤均有显著的保肝作用。

    作者:王强;吴荣进;余念星;谢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外周血E2水平与三苯氧胺治疗ER+乳腺癌疗效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外周血雌激素(E2)水平与三苯氧胺治疗ER+乳腺癌疗效关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经病理证实的手术后ER+乳腺癌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A组),其中绝经前患者(A1组)28例,绝经后患者(A2组)22例;同时设立对照组:良性乳腺疾病(B组)和健康体检(C组)各50例。治疗前、后进行血清E2检测。结果治疗前,A组血清E2水平明显低于B组、C组(P<0.05)。 A组三苯氧胺治疗前血清E2水平低于治疗后(P<0.05);B组手术前血清E2与术后血清E2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苯氧胺治疗后,A组患者血清E2水平升高的7例中,其中A1组6例(占21.43%),A2组1例(4.54%),A1组血清E2水平升高的例数及水平6例显著高于A2组(P<0.05)。A组三苯氧胺治疗后总有效率70.0%(35/50)。血清E2升高与血清E2正常的患者近期有效率(CR+PR)分别为28.57%(2/7例)、76.74%(33/43例),两组比较Hc=3.021,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E2升高7例患者中,以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癌居多,且TNM分期晚,内分泌治疗效果较差(P<0.05)。结论三苯氧胺抑制后雌激素水平低的患者,治疗疗效好,相反在三苯氧胺治疗过程中,雌激素水平一直高居不下或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雌激素水平高者,往往治疗失败。

    作者:张宾;陈志军;孙正魁;杨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7例

    目的:总结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经验的资料。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10年12月,我科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7例。结果17例均获8-16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3例,良3例,中1例。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宋备战;陈胜利;张志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Ⅲ、Ⅳ环状混合痔125例临床体会

    目的: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Ⅲ、Ⅳ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25例Ⅲ、Ⅳ环状混合痔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1-12个月,术后出血4例(1.8%)手术止血1例,残留皮赘9例(4%),无明显不适症状未行二次手术治疗。术后短期精细控便障碍3例(1.3%),1-2个月后自行缓解。均未发生肛门狭窄、大便失禁及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Ⅲ、Ⅳ环状混合痔的方法。

    作者:刘大丰;吴神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侧新月征在CT诊断腹股沟直疝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CT诊断腹股沟直疝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股沟直疝患者的术前轴位CT图像,全部病例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或增强扫描,重建薄层图像后对轴位图像进行观察。结果13例病人共16个直疝,右侧者10个,左侧者6个,均无嵌顿,CT诊断与手术所见符合率100%。结论 MSCT可准确诊断腹股沟直疝,并与斜疝、股疝鉴别。

    作者:彭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及漏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分析57例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超声影像学表现。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85.9%(49/57),漏诊率14.0%(8/57)。结论声像图上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诊断时不要仅满足于肝硬化诊断,应仔细观察是否合并原发性肝癌。

    作者:余健彬;李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