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卫萍;万秋清;朱友荣;袁爱群
目的:研究简易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对小儿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撤除呼吸机之后的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小儿先心病术后低氧血症的患者40例,20例使用简易鼻塞式CPAP,20例使用双鼻给氧,治疗前后均进行经皮血氧监测及血气分析监测;并辅以胸片检查。结果简易鼻塞式CPAP较双鼻给氧治疗小儿先心病术后低氧血症更有效提高血氧指标,胸片渗出减少,术后并发症少,症状改善。结论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小儿先心术后低氧血症优于双鼻给氧。
作者:艾凌云;郭晨;张盛;陈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火针配合热敏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火针配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火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火针配合热敏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洪浪;潘红;聂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椎管内阻滞时的镇静效果及对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咪达唑仑组(B组)。手术开始前A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ug/kg,持续15min;B组静注咪达唑仑0.08mg/kg,所有患者在用药前、用药后15min均观看了内容不同的两张水果图片。记录用药前5min、用药后15min患者OAA/S评分,焦虑视觉模拟/焦虑状态问卷(AVA/SAI)评分和BIS,记录MAP、HR和SpO2,术后24h随访患者对用药前后水果图片的记忆情况。结果 A组OA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24h随访,两组患者对给药前图片苹果记忆率均为100%,A组对给药图片桃子记忆率为96%,明显高于B组的0%(P<0.01)。两组患者用药前5min,用药后15minMAP、HR、SpO2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作为椎管内麻醉时的辅助用药,右美托咪定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并且对记忆功能几乎无影响。
作者:彭有圣;李慧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产后外阴水肿是产科常见症状,其引起的疼痛、肿胀常会影响产妇休息、乳汁分泌及恶露的排出,如不及时治疗和护理不当,还会切口愈合不良,加上水肿本身也影响会阴切口的愈合,所以选择有效、安全、便捷的护理方法尤为重要。现将大黄芒硝和硫酸镁酸外敷治疗外阴疗水肿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裴景红;奚春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2013年9月17日,江西省第六届围产医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成立暨新生儿复苏培训班在南昌召开。江西省卫生学会办公室书记缪健,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刘淮教授及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石玉发教授、傅芬教授参加了会议,缪健书记、刘淮教授发表讲话,对新生儿学组的成立表示祝贺。
作者:赵菊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74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MP冲击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速度和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改善和恢复感觉和运动功能效果显著,但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谭志强;廖永德;陈秋生;陈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超大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81眼随机分为两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改良梯形切口组(观察组)30例45眼,直切口组(对照组)30例36眼;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超大核白内障效果良好,而梯形手术切口疗效优于直切口。
作者:杨洪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玻璃化全胚冷冻在PCOS不孕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2年7月间我院生殖中心收治行IVF的382例促排周期的PCOS患者,按我科全胚冷冻标准行玻璃化冷冻。分为250例新鲜胚胎移植组(A组)和115例玻璃化全胚冷冻组(B组)。其中首次解冻移植95例,比较两组间结局。结果 IVF治疗中,A组移植后有7例中度OHSS发生;B组取卵后3d有113例患者向中度OHSS进展,2例向重度OHSS进展。与全胚冷冻标准相符,B组Gn天数、HCG日E2水平、HCG日孕酮水平、获卵数均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⑵B组复苏率为96.6%,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56.84%与A组新鲜周期6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易发OHSS的PCOS患者进行玻璃化全胚冷冻后移植,避免了OHSS进一步发展,又不影响妊娠率。
作者:李游;伍琼芳;易迎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卡托普利的抗肝硬化肝纤维化作用。方法将60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明显,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对肝炎肝硬化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
作者:毛忠懿;陶立刚;吴雄健;胡坚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与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方法30例感染性休克患儿根据有无胃肠功能障碍及程度分成3组,测定其胃肠黏膜内pH值、血清D-乳酸水平,并分析3组感染性休克患儿好转率。结果(1)感染性休克未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组经治疗后好转出重症监护室比率为90%,出现早期胃肠功能障碍组经干预后好转率为80%,而中晚期胃肠功能障碍组虽经积极治疗好转率为30%,经卡方检验,好转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2)胃肠黏膜内pH值(pHi)值3组分别为(7.32±0.03)、(7.29±0.02)、(7.23±0.08),差异有显著性(P<0.01);(3)3组血浆D-乳酸水平分别为(7.42±1.57)mg/L、(9.10±1.23)mg/L、(13.69±2.38)mg/L,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感染性休克患儿的预后与胃肠功能障碍的出现及程度有关,一旦出现胃肠功能损伤,且胃肠功能障碍程度越重,好转率下降,死亡率增加。胃肠黏膜内pH值及血浆D-乳酸水平可有助于早期诊断胃肠功能障碍并有助于判断感染性休克患儿的预后。
作者:吴卫萍;万秋清;朱友荣;袁爱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标测B型预激综合征右侧旁道位置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20例,观察组B型预激综合征患者15例。每个患者均行体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排外器质性心脏病及室内传导阻滞。以VVI技术测量对照组及观察组射频消融术前、术后心尖四腔观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右室面收缩早中期心肌运动速度达峰时间(TV),记录局部心肌速度达峰时间标准差(T-SD)、心室早与迟达峰心肌间的时间延迟(T-MX),进行旁道标测及同步化分析,以心内电生理为金指标,评价VVI对旁道标测的准确率。结果(1)对照组心脏收缩同步协调,速度向量长短和方向基本一致。(2)观察组13例患者术前收缩早中期右室游离壁收缩不协调,向量大小和方向不一致,VVI显示局部心肌出现提前收缩的速度向量,TV较其他节段心肌明显提前, T-SD、T-MX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旁道位于右室游离壁并行射频消融术,术后右室游离壁收缩协调,向量大小和方向基本一致,有2例VVI未能判断出旁道位置,术后证实旁道来源于后间隔。结论 VVI技术能够对B型显性预激综合征来源于右室游离壁的右侧旁道进行较准确的标测,对于右室其他位置的旁道尚需进一步实验。
作者:张诗渊;刘燕娜;夏丹;郭良云;王梦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临床路径是指一组医护人员针对某个病种的治疗和护理共同制订的一项恰当的照护计划,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按此模式接受治疗护理,是一个能降低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又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诊疗标准化模式。我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在新生儿科对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实施了临床路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月英;朱俐;杨素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术前放疗在肢体滑膜肉瘤保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08年5月在我院行保肢手术治疗的92例肢体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术前、术后放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复发率、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保肢率、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放疗远期疗效优于术后放疗。
作者:陶志伟;田卫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髓损伤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改良单开门手术,C3-C6椎板单开门扩大成形治疗2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结果随访7-36个月;平均21个月。JOA评分由术前的(7.1±2.3)分提高到随访时的(13.3±2.7)分;其中优8例,良9例,可4例,差0例。测量骨性椎管矢状径术后平均增加5.0mm。13例患者在术后6-18个月复查颈椎MRI提示术前颈髓受压高信号明显恢复。结论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术式,椎管骨性面积的增加是神经功能改善的基础。
作者:冯子明;董谢平;袁中平;肖强;邓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Ⅲ、Ⅳ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25例Ⅲ、Ⅳ环状混合痔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1-12个月,术后出血4例(1.8%)手术止血1例,残留皮赘9例(4%),无明显不适症状未行二次手术治疗。术后短期精细控便障碍3例(1.3%),1-2个月后自行缓解。均未发生肛门狭窄、大便失禁及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Ⅲ、Ⅳ环状混合痔的方法。
作者:刘大丰;吴神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NF-κβp65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人工合成NF-κβp65A-SODN,通过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在转染后不同时间不同浓度,采用MTT法测定NF-κβp65 ASODN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光镜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NF-κβp65蛋白的表达。结果(1)MTT法检测显示:不同浓度的NF-κβp65 ASODN均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2)HE染色显示:NF-κβp65 ASODN处理SGC-7901细胞48h后,光镜下可见细胞缩小变圆,呈凋亡改变。(3)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NF-κβp65 ASODN处理SGC-7901细胞48h后,NF-κβp65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NF-κβp65 ASODN在体外可以较明显的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
作者:易静;李弼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采用医用生物胶治疗低位单纯肛瘘的微创手术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74例低位单纯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采用经典的术式治疗(对照组),第2组采用医用生物胶内堵外引式治疗(治疗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结论医用生物胶内堵外引式对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影响小于经典术式,可以很好地保留直肠环,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杰;张云贵;涂腾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记录38例肾动脉狭窄患者的肾动脉主干、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肾动脉狭窄处峰值流速与邻近腹主动脉峰值流速之比、肾动脉与肾段动脉峰值流速之比等。结果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肾动脉造影进行比较,两者基本一致,P>0.05;左肾动脉狭窄患病率明显高于右肾;狭窄部位好发于肾动脉起始部,主干处次之。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敏感性高,肾动脉与肾段动脉峰值流速之比敏感性次之,但其敏感性又高于肾动脉狭窄处峰值流速与邻近腹主动脉峰值流速之比。结论彩色多普勒诊断肾动脉狭窄具有无创、无禁忌证、并发症少、费用少等优点,并与肾动脉血管造影具有较高的符合率,是诊断、筛查肾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方便、可靠的检查手段。
作者:熊秋华;洪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影响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围产儿预后的因素。方法以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确诊后立刻给予治疗。观察不同孕期治疗、不同药物及RPR滴度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围产儿预后的影响。结果(1)12孕周之前治疗组的围产儿死亡率和先天性梅毒发生率均低12孕周之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母血清RPR滴度≤1:8患者的早产率,围产儿死亡率及先天梅毒发生率均低于滴度≥1:16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青霉素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及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均低于红霉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治疗是防止妊娠合并梅毒发生先天性梅毒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治疗手段,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围产儿预后,对于改善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剑波;张艳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308nm准分子光照射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308nm准分子光对170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进行每周1-2次,长2个月余的照射治疗。初始剂量为3倍小红斑量(MED)。观察治疗前后斑块状银屑病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治疗次数、疗效。结果158例患者经过18次治疗后,痊愈58例(36.7%),显效60例(38%),好转36例(22.8),无效4例(2.5%),有效率为74.7%。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308nm准分子光局部照射治疗斑块状银屑病见效快,疗程短,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钟瑞平;王茹;刘燕;宋燕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