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椎管内麻醉在再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比较

叶良德;汤国平;朱萍华;彭莲红

关键词:腰麻,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二次剖宫产
摘要: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二次剖宫产术患者306例,随机均分为腰麻组(SA组)、硬膜外麻醉组(E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及肌松效果及各时段血压下降情况。结果 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与SA组相当,明显短于EA组;麻醉阻滞及肌松效果CSEA组优于SA组,SA组优于EA组;低血压发生例数1min、5min SA>CSEA>EA,比较差异不明显;但10minEA>SA>CSEA,3组比较差异显著;3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快速康复肺癌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快速康复肺癌外科理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择期需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实验组)和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组(对照组)。实验组术毕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照组行静脉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指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术后患者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指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患者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快速康复肺癌外科中的应用能有效加快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罗小群;梁小虎;巫志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麻醉镇静效果的探讨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将我院妇科收治的70例需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麻醉成功后实验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镇静,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咪达唑仑镇静,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术中P、R、BP、PCO2及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呃逆等),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镇静程度和遗忘程度评价。结果实验组30min和60min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遗忘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P、R、BP、PCO2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对照组术中出现9例不同程度体动反应,两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呃逆等不良反应。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效果显著,术中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隆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30%嘧肽霉素母液的毒性实验观察

    目的:了解受试样品30%嘧肽霉素母液原药的毒性特点,取得该样品亚慢性经口的大无作用剂量参数,为安全生产及慢性毒性实验提供剂量参考依据。方法我们依据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对其进行了为期90d的毒性实验。结果染毒期间各组动物一般情况良好,染毒组动物体重增重与对照组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食物利用率各组无差异。雄性大鼠高剂量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中单核细胞百分数较对照组有所增加(P<0.05),淋巴细胞百分数量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雌性大鼠中剂量中性粒细胞百分数较对照组比较除有所增加(P<0.05)雌性大鼠高剂量组CRE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各项指标各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尿常规无差异。大体解剖时,除各剂量组与对照组肺脏均可见一些炎性病变,其他主要脏器未见明显异常,脏器重量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学显示:2只高剂量雌性大鼠见肝门管区慢性炎细胞浸润;1只高剂量雄性大鼠见肝细胞灶性坏死伴炎细胞浸润和肝门管区慢性炎细胞浸润,1只高剂量雄性大鼠十二指肠黏膜层小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其他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30%嘧肽霉素母液原药对雄、雌性大鼠经口毒性大无作用剂量均为2500mg/(kg·d)。

    作者:余爱民;刘昌英;谢国秀;周明;刘琳;戴黎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明原因食物中毒事件处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一起原因不明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处理的资料。结果对该起原因不明食物中毒事故行为人不宜直接予以行政处罚。结论监管部门对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时,可以依据《食品安全法》相应条款对事故行为人其它违法行为,进行卫生行政处罚。

    作者:魏九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三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总结依据三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经验。方法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Ⅴ型2例,Ⅵ型7例。依据三柱分型均为三柱骨折。用三切口、三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9例,达到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术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于术后1、3、6、12个月等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3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4-20周。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79-97分,平均88.7分。结论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三钢板复位固定可同时达到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有效防止了术后骨折再移位、关节面再塌陷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多能达到非常满意的疗效。

    作者:许振波;李强;胡敦祥;周铨昆;蔡敏;肖义陂;吴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探讨前列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前列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耳鼻咽喉科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5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0.2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10μg/次,1次/d),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5%(P<0.05);(2)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头晕、头痛、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周俊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输尿管切开取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输尿管切开取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将66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ESWL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2.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6%(P<0.05)。结论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结石清除率优于ESWL,但感染率高于ESWL。

    作者:饶德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胃癌根治术后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全肠外营养的观察

    目的:观察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双肽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并行胃癌根治术的5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TPN组(对照组)和TPN+Ala-Gln组(研究组)。所有患者于术后第1-7d接受等氮、等热量的TPN支持治疗,具体为碳水化合物63kJ/(kg·d),脂肪酸42kJ/(kg·d),氮量0.25g/(kg·d),电解质根据生化报告及时补充,同时在肠外营养液中加入水溶性和脂溶性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Ala-Gln0.5g/(kg·d)。观察比较两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氮平衡各个时点的水平;观察比较手术前后外周血IgG、IgM、IgA、D3、D4的变化水平。结果术后第1d,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均有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后第8d,两组均有回升,但研究组回升较快,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4d,两组患者IgA、IgG、IgM值均低于术前,与术前相比两组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术后第8d,研究组IgA、IgG、IgM明显回升并高于术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8d,研究组D3、D4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8d研究组氮平衡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全肠外营养在胃癌根治手术后患者中使用安全,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杨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例鼻咽癌伴发热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分析

    抗菌药物的选用应考虑感染部位、可能致病因、感染程度、机体病理生理状态、抗菌药物的特性及其抗菌谱等因素[1]。癌症并发感染具有以下的特点:(1)临床表现不典型,炎症反应不完全,发热常为感染的唯一表现;(2)诊断困难,多次血液、体液等标本培养致病菌的阳性率低;(3)感染的常见部位是呼吸道、口腔;(4)感染的病原菌以细菌为主,以G-杆菌常见,真菌和病毒感染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混合感染多见;恶性癌症感染病情严重,感染易扩散,败血症的发生率、死亡率高[2]。对感染患者应尽早开始治疗,但治疗开始时无法明确病原菌以及药敏结果,而开始治疗时应用不恰当的抗菌药物会降低患者的生存机会,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则是造成细菌耐药的根源。现通过我院1例鼻咽癌伴发热患者,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查登峰;张华锋;朱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患者的身体约束

    气管插管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清醒患者很难耐受导管的刺激[1],很容易出现患者自拔导管现象。身体约束是预防导管意外拔管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表明,身体约束会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带来负面影响[2]。笔者通过对气管插管清醒患者身体约束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身体约束使用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廖梅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江西地区儿童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了解江西地区儿童白血病(AL)各免疫亚型分布规律及各亚型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生率。方法对376例我院收治的江西地区儿童AL患儿采用CD45/侧散射(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流式细胞术细胞表面及浆内分化抗原分析。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97例,占89.6%,急性髓性白血病(AML)79例,占21.4%;ALL中B系266例,占ALL的89.6%,T系31例、占ALL的10.4%;在B系中以普通型ALL多见,占B系ALL的66.1%;在297例ALL中有65例表达髓系CD13、CD33抗原、在79例中有15例表达淋系 CD19、CD3、CD10抗原;10岁以上组与10岁以下组比较、T 系ALL、APL好发于年龄10岁以上组。结论我院收治的江西地区儿童AL各免疫亚型分布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大致相近,T系及APL好发大于10岁儿童。

    作者:梁昌达;刘志强;赖长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生存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HIFU)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肝癌伴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0月-2012年6月我院肿瘤科原发性肝癌伴PVTT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取HIFU联合TACE和对照组单纯应用TACE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生存质量、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并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71.8%高于对照组43.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以后生存质量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TACE联合HIFU可显著提高疗效及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邱金宝;李庆萍;周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36例分析

    目的:总结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2年5月36例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按胰腺炎治愈距手术间隔时间将患者分为2组:A组(胰腺炎治愈后3-4周)、B组(胰腺炎治愈后1周左右),对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A组25例均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40-150min,其中24例在40-90min内完成,术后住院时间3-5d,1例术后2周再发胆绞痛,查MRCP为胆总管下段小结石,经十二指肠镜行乳头切开取石治愈。B组11例中8例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60-120min,3例中转开腹,其中10例4-9d治愈出院,1例因术后胃排空障碍21d后治愈出院。结论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保守治愈胰腺炎后3-4周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既不会过早导致手术难度、风险增大,又不会过晚导致胰腺炎反复发作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时机。

    作者:谢晓峰;余明;戴金军;易政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B超诊断脂肪肝探讨

    目的:探讨脂肪肝超声影像学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影像学检查,通过影像学特征分析对比,综合评价脂肪肝超声影像学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过超声诊断,按照程度轻重,本组患者总共分为3种情况,重度、中度和轻度,其中,重度脂肪肝有5例,占10%;中度脂肪肝15例,占30%;轻度脂肪肝30例,占60%。结论脂肪肝超声影像学临床诊断分度明确、准确率高、无创伤、可重复,且敏感性和特异性强,是一种有效的临床诊断方法。

    作者:周胜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液基细胞薄层涂片与鳞状细胞癌抗原试验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TCT)与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08年1月-2012年10月对690例宫颈癌高危人群分别进行TCT、SCCAg试验检查,同时以病理组织检查为对照。结果诊断阳性率TCT为98%,SCCAg试验为64.5%,TCT与SCCAg诊断假阴性率与诊断敏感性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TCT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优于SCCAg试验,且TCT制片效果良好,敏感性、特异性都比较高理想,SCCAg是宫颈癌治疗效果的评价有效指标。

    作者:钱世庆;俞代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南昌铁路局辖区内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南昌局内铁路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方法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进行监测采样、检测和评价分析。结果2012年对406份水样进行检测,不合格率为13.61%,不合格单位集中在自供水,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游离氯、细菌总数和锰。结论南昌铁路地区生活饮用水中二次供水和自供水存在一定的卫生隐患,需要加强卫生监督。

    作者:程为良;白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Claudin-1和MMP-2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探讨Claudin-1和MMP-2蛋白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分化、视神经浸润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MaxVisionTM)检测Claudin-1、MMP-2蛋白在45例视网膜母细胞瘤和15例正常视网膜组织石蜡标本的表达,运用卡方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Clandin-1和MMP-2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Claudin-1蛋白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在正常视网膜组织;在分化型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未分化型组,P=0.015;在未侵犯视神经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侵犯视神经组,P<0.001;在临床Ⅰ期、Ⅱ期、Ⅲ期组中各组间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性别组中Claudin-1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P=0.661。(2)MMP-2蛋白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视网膜组织细胞;在分化型组阳性表达中表达低于未分化型组,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P=0.636;在侵犯视神经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未侵犯视神经组,P=0.011;在临床Ⅰ期组、Ⅱ期和Ⅲ期各期之间中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性别组中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P=0.58。(3)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Claudin-1表达下降和MMP-2表达上升两者呈负相关(r=-0.537,P=0.023)。结论 Claudin-1表达水平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分化、视神经浸润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MMP-2表达水平与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神经浸润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Clandin-1和MMP-2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视神经浸润与肿瘤发展起相反作用。

    作者:杨洋;邬黎青;程波;雷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转录因子-Κβ、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探讨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β、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初次在我科住院并确诊为HSP的患儿为病例组(40例),并选取同时期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2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β活性及血清IL-8、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1)病例组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NF-κβ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HSPN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β活性明显高于无肾损害HSP组(P<0.05);(2)病例组患儿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HSPN组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无肾损害HSP组(P<0.05);(3)无肾损害HSP组、HSPN组PBMC中NF-κβ活性分别与血清IL-8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TNF-α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NF-κβ、IL-8及TNF-α均参与了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过程。

    作者:李群;傅睿;黄玉辉;韩斗星;彭晓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螺旋CT与高场MRI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螺旋CT与低场MRI在成人股骨头坏死(ONFH)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观察59例86髋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征象并进行对比。结果高场MRI对Ⅰ和Ⅱ期ONFH的分辨率明显优于螺旋CT(P<0.05),两种方法对Ⅲ和Ⅳ期ONFH的分辨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螺旋CT与高场MRI在成人ONFH的诊断中各有优点。 MRI对早期ONFH的分辨率明显优于CT,可作为早期成人ONFH的常规诊断手段。

    作者:汪四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82例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其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2例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结果在8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异位妊娠患者中,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80例,符合率为97.6%,漏误诊各1例,漏误诊率为2.4%。对上述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的超声特点分析表明,异位妊娠超声声像图具有以下特点:子宫的大小正常或稍大,子宫内膜可增厚,但宫腔内探及不到妊娠囊或仅为假囊;在附件区可探及混合回声或低回声甚至无回声的团块,其边界不清或不整齐,其内或可观察到妊娠囊及胎心搏动的存在;有时在盆腔可见到积液。结论异位妊娠超声声像图具有一定共性,利用超声对异位妊娠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由于其具操作简单可重复、经济、无创、准确性高。

    作者:王玫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