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四河
目的:观察Ramsay Hunt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耳带状疱疹患者的综合治疗情况进行分析。30例患者均采用糖皮质激素类、抗病毒、营养神经等药物综合治疗。结果21例痊愈,7例好转,2例无效,治愈好转率93.3%。结论(1)Ramsay Hunt综合征早期诊断很重要,周围性面瘫合并耳部疼痛者,即使无耳部疱疹,也应该考虑耳带状疱疹可能,尽量避免漏诊;(2)治疗以糖皮质激素类、抗病毒药物、营养神经药物为主,不同的临床表现影响本病的预后。
作者:汪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卵巢低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上并不罕见,达9%-24%[1],而且随着生育年龄的推迟,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升高。通常我们卵巢对Gn反应差,卵泡少、E2峰值低、Gn用量多、周期取消率高、获卵数少、妊娠率低等认为是卵巢低反应。但是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直至2011年ESHRE共识提出了卵巢低反应诊断标准-博格尼亚标准[2],即至少满足以下3条中的2条:(1)高龄(≥40岁)或存在卵巢反应不良的其他危险因素;(2)前次IVF周期卵巢低反应(常规方案获卵数≤3个);(3)卵巢储备下降(如AFC<5-7个或AMH<0.5-1.1ng/ml)。如果患者不属于高龄或者卵巢储备检查结果正常,大刺激后发生两次卵巢低反应的患者可定义为低反应患者。仅满足1和3,而不满足2的患者定义为预期低反应。卵巢低反应在IVF助孕治疗过程中无论对医生还是患者都是一大挑战。因此,如何改善低反应患者的妊娠结局是生殖医生需要共同解决的难题。目前对于低反应患者的治疗方案很多,常用的包括微刺激方案、拮抗剂方案、自然周期取卵、超长方案及短方案等等。本研究对我院生殖中心3例卵巢低反应患者采用黄体期促排卵并成功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锦霞;赵琰;聂玲;胡毅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经宫颈羊水置换术治疗产时羊水胎粪污染的疗效。方法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共收治了37例羊水胎粪污染的孕妇,对所有孕妇均采取了羊水置换术治疗,统计治疗后的疗效。结果37例接受羊水置换术的孕妇在分娩羊水污染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其中29例羊水澄清,无1例出现羊水Ⅲ°污染;所有新生儿中均未出现MAS症,仅有1例出现了新生儿窒息,且没有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经宫颈羊水置换术,可有效改善胎儿宫内羊水胎粪污染的状况,降低MAS的发生率和新生儿的窒息率。
作者:刘海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石蜡油在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2005年12月-2012年1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8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5例,对照组87例,比较两组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石蜡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与其他泻剂相比,其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有均有差异,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石蜡油在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中比其他泻剂发挥更优作用且副作用小。
作者:钱坤;丁金火;罗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膝关节滑膜炎患者12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1例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局部外敷治疗;对照组61例仅采用中药内服,治疗结束后,再随防1年以上。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臣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 C及VEGF水平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及健康对照组患儿各50例,分别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 C及VEGF水平;探讨其与肾脏损害的相关性。结果紫癜性肾炎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及VEGF水平均高于过敏性紫癜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与血清Cystatin C、血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分析呈正相关关系;肾活检显示,血浆VEGF水平与肾脏病理损害、血管损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2、0.658,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 C及VEGF可以作为早期检测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检测指标。
作者:彭晓杰;黄玉辉;郑卫民;傅睿;李群;苗静;齐海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70例84眼各种类型的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小梁切除+前房穿刺+巩膜瓣隧道式切口+丝裂霉素C+可调整巩膜瓣缝线),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形滤过泡形成、前房形成及其它并发症。结果术后浅前房、低眼压、滤过泡瘢痕化并发症明显减少,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青光眼手术中,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效果确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彭小凡;杨志浩;胡军华;谢东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采用单边式、开窗式髂骨取骨方法在植骨术中的应用。方法沿髂嵴外侧水平切口,按取骨量作6-10cm切口,用电刀紧贴骨膜下剥离,保留髂嵴,内侧单皮质取骨或开窗取骨,按需制成不同形状和大小进行植骨。结果回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有2例患者髂骨取骨区于术后2-5周出现伤口积液,其他36例患者取骨区髂嵴完整,无畸形、无疼痛麻木、无骨折和供区疝。结论髂骨单边式、开窗式取骨方法简便、创伤小、术后可早期活动。髂骨外形完整、强度好、不易出现骨折和供区疝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明;荣国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前房注气术在防止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前房积血中的应用。方法50例小切口白内障术中渗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手术结束时对照组前房注入玻璃酸钠,实验组注入无菌空气,对比术后角膜、前房以及眼压情况。结果术后对照组4例前房出血,9例角膜水肿,6例继发性青光眼;实验组无前房出血,3例角膜水肿,1例继发性青光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房注气术能有效防止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前房积血。
作者:李红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术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可遵循的临床依据和策略。方法选择30例明确诊断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研究组按照以EST 后可能出现影响LC 进行的并发症为参考依据来选择LC 的手术时机,对照组按照通常EST 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各项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行LC。比较两组EST 后行LC 的手术时间选择、主要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在LC术后并发症、恢复时间上无显著差异,研究组在EST后再行LC手术的间隔时间明显缩短(P<0.05),总的住院日和医疗费用有明显减少。结论按照以EST 后可能出现影响LC 进行的并发症为参考依据来选择LC 的佳手术时机是切实可行的一条路径。
作者:朱湘南;郑杨;周志斌;李铂;蒋柯;郭会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肝移植已成为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疾病的有效手段。然而,在肝移植中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排斥反应不可避免,从而影响移植肝功能和患者的生存时间。近来的研究显示,促进HO-1表达增加可以减轻肝移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排斥反应[1],其临床应用前景值得重视。
作者:王国荣(综述);时军(审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萍乡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在早期诊治、规范治疗、家庭支持功能及情绪障碍等方面是否存在城乡差异。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在萍乡地区行MHD治疗的656例患者的相关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地区MHD患者男女比例为1.28:1;年龄以45-64岁为主;原发病因前三位为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2)在疾病的早期诊治、规范治疗及家庭支持等方面农村患者比率低于城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农村患者情绪障碍发生率亦高于城镇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萍乡地区MHD患者主要患病年龄,男女性别比例,原发病因,均与国内其它地区相似[1];(2)城镇MHD患者在早期诊治、规范治疗及家庭支持功能等方面均优于农村患者。 MHD患者易出现情绪障碍,但城镇与农村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曹珊;陈清萍;熊波;鄢南萍;王稻;田丽娜;金国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2012年期间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有不适反应的82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总结。结果82例患者中有74例(90.2%)患者经超声检查为阳性病灶,8例(9.8%)声像图未见异常。74例中血肿28例,超声表现为补片周围少量液性暗区为主,血肿5例,切口感染或伴有窦道形成9例,复发疝3例,阴囊壁水肿、精索炎性水肿或/和鞘膜腔积液25例,睾丸肿大或睾丸萎缩等4例。结论彩超检查对于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广珊;舒特标;程淑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判断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新生儿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包括新生儿)6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健康产妇60例(包括新生儿)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脐血中的VEGF水平,以及观察组血糖正常新生儿和低血糖新生儿脐血的VEGF水平。结果对照组新生儿脐动脉血VEGF水平显著高于脐静脉血(P<0.05),观察组脐静脉血和脐动脉血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正常血糖组和低血糖组的脐静脉血和脐动脉血的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组的脐动脉血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新生儿的VEGF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产妇新生儿,脐动脉血VEGF浓度可以作为一个反映胎儿被妊娠期糖尿病损伤情况的指标。
作者:孙晓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的相关因素及其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1例患有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asis,RVVC)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卫生习惯、是否遵医嘱及文化程度,并把他们分均为3组。A组患者采用双唑泰栓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克霉唑阴道泡腾片;C组患者采用制霉菌素片。结果相关因素有:使用紧身化纤内衣或者垫卫生护垫、经常盆浴、不健康性生活、不服从医嘱及文化程度低群体,P<0.01,有统计学意义。C组较A组、B组的治愈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与患者卫生习惯,是否服从医嘱及其文化程度有很大关系,制霉菌菌素片能更有效的治疗RVVC。
作者:李云;高丽华;夏平;林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TCT)与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08年1月-2012年10月对690例宫颈癌高危人群分别进行TCT、SCCAg试验检查,同时以病理组织检查为对照。结果诊断阳性率TCT为98%,SCCAg试验为64.5%,TCT与SCCAg诊断假阴性率与诊断敏感性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TCT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优于SCCAg试验,且TCT制片效果良好,敏感性、特异性都比较高理想,SCCAg是宫颈癌治疗效果的评价有效指标。
作者:钱世庆;俞代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regulatory T cell,CD4+CD25+Treg)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的变化特性,分析CD4+CD25+Treg细胞在肝癌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本院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分别采集术前7d、术后14d外周血,同时采集本院50例健康体检人群外周血作为对照组,经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统计分析各组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率。结果(1)术前外周血中CD4+CD25+Treg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CD8+T细胞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CD4+T细胞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术后外周血中CD4+CD25+Treg,CD4+T细胞,CD8+T细胞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术前与术后外周血中CD4+CD25+Treg、CD8+T细胞比率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CD4+T细胞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4+CD25+Treg变化在肿瘤细胞免疫及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淦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7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出血和浸润。急淋占67.10%和急非淋占32.90%;急淋诱导治疗第15d骨髓细胞学完全缓解率78.72%、第33d骨髓细胞学完全缓解率100%;急非淋M3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83.33%、非M3完全缓解率57.14%。结论急淋占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总数的2/3,急淋较急非淋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占诗贵;陈启文;黄正刚;吴星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开颅术在治疗颅脑损伤中的优点。方法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术治疗39例颅脑损伤患者,并对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改良大骨瓣开颅术39例中恢复良好29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改良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谭立宇;沈建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α-干扰素加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诊治经肝活检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α-干扰素加安络化纤丸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α-干扰素,疗程均为48周。观察两组主要症状及肝功能主要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血清ALT、BIL、γ球蛋白(γ-G)、A/G和肝纤维化指标(AH、LN、P3P)等水平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A)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或P<0.05);治疗组HBeAg 阴转率为6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6.67%(P<0.01);B超示两组患者的肝光点、血管走行、门静脉及脾静脉宽长等异常程度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α-干扰素和安络化纤丸联合应用较单用α-干扰素更可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症状、体征。
作者:舒雪保;张燕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