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宫颈羊水置换术治疗产时羊水胎粪污染探讨

刘海梅

关键词:经宫颈羊水置换术, 胎粪污染, 胎粪吸入综合征
摘要:目的:评价经宫颈羊水置换术治疗产时羊水胎粪污染的疗效。方法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共收治了37例羊水胎粪污染的孕妇,对所有孕妇均采取了羊水置换术治疗,统计治疗后的疗效。结果37例接受羊水置换术的孕妇在分娩羊水污染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其中29例羊水澄清,无1例出现羊水Ⅲ°污染;所有新生儿中均未出现MAS症,仅有1例出现了新生儿窒息,且没有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经宫颈羊水置换术,可有效改善胎儿宫内羊水胎粪污染的状况,降低MAS的发生率和新生儿的窒息率。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大骨瓣开颅术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开颅术在治疗颅脑损伤中的优点。方法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术治疗39例颅脑损伤患者,并对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改良大骨瓣开颅术39例中恢复良好29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改良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谭立宇;沈建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乳腺癌保乳手术43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3例I期、Ⅱ期乳腺癌患者采用肿块局部广泛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或象限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行辅助化、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2-96个月,中位随访期58个月,期间1例肺转移,1例小叶癌17个月复发,其他患者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和美容效果。

    作者:何平;汪春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传统外科手术与保守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传统外科手术和保守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以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7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手术组行传统外科手术方法治疗,药物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手术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药物组的总有效率85.42%,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手术组患者无1例复发,药物组随访1年复发16例,复发率为21.9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传统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志明;廖雪兰;王琪;黄双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实时超声引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引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神经外科患者进行术中实时超声监测。采用实时超声影像引导病变定位,指引手术路径选择,并动态了解病变位置的变化情况、手术切除程度。结果所有病灶均得到全切,术中超声对病灶的发现率100%。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无额外的神经功能损害和手术并发症。结论术中超声应用于神经外科领域,具有实时、安全、简便、经济、可靠的特点。

    作者:肖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环孢素A与阿维A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环孢素A与阿维A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GPP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环孢素A治疗、B组采用阿维A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A 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80.0%、10.0%,B组为86.7%、13.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红斑、脓疱消退时间短于B组。血压升高发生率高于B组,肝功能损害和血脂异常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环孢素A与阿维A治疗GPP效果相似。当阿维A治疗GPP无效,可选用环孢素A作为替代药物治疗。

    作者:胡国红;万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营养支持对食道癌根治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食道根治术后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的疗效。方法将50例食道癌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肠内营养组(观察组)术中留置肠内营养管,术后2d开始滴入肠内营养液。肠外营养组(对照组)术后给予静脉营养,术后7d进食,分别于术前及营养支持结束后1d测体重、血浆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记录各自的胃液引流量。结果肠内营养组血浆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效果优于肠外营养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改善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谭锦凤;王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肛周脓肿、肛瘘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肛周脓肿与肛瘘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4例肛周脓肿与肛瘘患者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肛周脓肿与肛瘘的声像图各具特点,对肛周脓肿的阳性预测率100%,对肛瘘的阳性预测率83.87%。结论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肛周脓肿进行检查,诊断率高,能较准确判断脓肿是否形成和瘘管的内口位置,从而为临床治疗及手术时机提供指导。

    作者:刘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9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了解两组患儿治疗疗效及血清CR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2%(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有效降低CRP水平,提高治疗疗效。

    作者:邹发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追踪观察并分析l06例重症监护患者在不同机械通气时间(≤3d、4-7d、>7d)、不同卧位(平卧位、半卧位)状态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106例患者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8例,发生率为45.28%。其中机械通气时间>7d发生率高达75.00%,与机械通气时间≤3d(28.85%)、4-7d(52.94%)比较均有差异性,P<0.05。采取平卧位与半卧位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67.00%(10/15),41.76%(38/91),P<0.05。结论机械通气时间长是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主要的危险因素,且平卧位患者比半卧位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性高。

    作者:张望月;谭静;余水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82例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其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2例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结果在8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异位妊娠患者中,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80例,符合率为97.6%,漏误诊各1例,漏误诊率为2.4%。对上述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的超声特点分析表明,异位妊娠超声声像图具有以下特点:子宫的大小正常或稍大,子宫内膜可增厚,但宫腔内探及不到妊娠囊或仅为假囊;在附件区可探及混合回声或低回声甚至无回声的团块,其边界不清或不整齐,其内或可观察到妊娠囊及胎心搏动的存在;有时在盆腔可见到积液。结论异位妊娠超声声像图具有一定共性,利用超声对异位妊娠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由于其具操作简单可重复、经济、无创、准确性高。

    作者:王玫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膝关节滑膜炎患者12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1例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局部外敷治疗;对照组61例仅采用中药内服,治疗结束后,再随防1年以上。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臣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转录因子-Κβ、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探讨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β、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初次在我科住院并确诊为HSP的患儿为病例组(40例),并选取同时期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2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β活性及血清IL-8、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1)病例组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NF-κβ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HSPN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β活性明显高于无肾损害HSP组(P<0.05);(2)病例组患儿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HSPN组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无肾损害HSP组(P<0.05);(3)无肾损害HSP组、HSPN组PBMC中NF-κβ活性分别与血清IL-8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TNF-α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NF-κβ、IL-8及TNF-α均参与了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过程。

    作者:李群;傅睿;黄玉辉;韩斗星;彭晓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60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形态观察

    目的:对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形态进行研究并观察,分析其特点。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病患资料进行分析,并应用巨检以及镜检、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进行病理形态的结果验证。结果按照组织学分型可见、胃部以及肠道部位是胃肠道间质瘤分布较为广泛的部位,标记为CD117阳性率为93.33%,标记为CD34阳性率为75%,标记为SMA的阳性率为50%,标记为S-100阳性率为20%。结论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胃肠道间质肿瘤临床病理形态进行观察分析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是临床参考的有效实践性依据。

    作者:李晓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目的:观察胃镜下钛夹和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钛夹组对照组和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组治疗组,在胃镜下,对照组钛夹对准出血并夹闭出血部位,治疗组先用含1:10000肾上腺素注射液局部注射,然后再用钛夹对准并夹闭出血部位。术后7d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止血率和再出血率的差异。结果两组首次止血成功率均为100%,但对照组有5例发生再次出血,再出血率17.24%,治疗组无再出血发生。两种止血方法比较,注射联合钛夹组的止血效果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可靠,优于单纯钛夹治疗。

    作者:熊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染色在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涂片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染色在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涂片中的价值。方法用经钟氏等报道[1]的双层滤纸垫染法对117例NHL骨髓涂片进行染色后检测,并另做17例大致正常骨髓片做对照。结果 NHL组、NHL晚期组二者的银染颗粒含量和银染颗粒阳性率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两组P<0.05);NHL晚期组的银染颗粒含量和银染颗粒阳性率均较NHL早期组有显著性差异(两者P<0.05);而NHL早期组的银染颗粒含量和银染颗粒阳性率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AgNOR染色在NHL骨髓涂片的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钟礼瀑;吴青青;吕赛平;邹学森;徐光明;陈岳青;刘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9月-2013年9月胃癌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均痊愈,治疗时间7-37d,平均18.44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作者:廖成文;杨先玉;幸程涛;谌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人工肝血浆滤过透析法对肝衰竭晚期患者的作用

    目的:评价人工肝血浆滤过透析(PDF)模式在晚期肝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肝衰竭晚期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PDF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临床肝功能生化治疗的改善情况及对临床治疗3个月病死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好,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观察组20例患者死亡11例,存活9例,死亡率55.5.%;对照组20例患者死亡17例,存活3例,死亡率85.0%,观察组较对照组死亡率低,P<0.05。结论晚期肝衰竭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配合PDF治疗可使临床肝功能生化指标明显改善,病死率降低。

    作者:周观林;谢志军;刘春文;王永红;杨沛华;叶建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I-Ⅱ级择期腹部以下手术的患儿60例,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下进行手术,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0.125%罗哌卡因100ml,B组为0.1%罗哌卡因100ml加入舒芬太尼20μg。均用生理盐水配成100ml,以3ml/h的速率硬膜外持续注入,观察术后24h内镇痛效果及术后患儿恶心、呕吐、下肢麻木、头疼、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镇痛效果B组优良率高于A组。恶心、呕吐、下肢麻木、头疼、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B组的运动阻滞较A组恢复快(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术后镇痛可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彭有圣;李慧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2012年期间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有不适反应的82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总结。结果82例患者中有74例(90.2%)患者经超声检查为阳性病灶,8例(9.8%)声像图未见异常。74例中血肿28例,超声表现为补片周围少量液性暗区为主,血肿5例,切口感染或伴有窦道形成9例,复发疝3例,阴囊壁水肿、精索炎性水肿或/和鞘膜腔积液25例,睾丸肿大或睾丸萎缩等4例。结论彩超检查对于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广珊;舒特标;程淑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3例卵巢低反应患者黄体期促排卵成功分析

    卵巢低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上并不罕见,达9%-24%[1],而且随着生育年龄的推迟,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升高。通常我们卵巢对Gn反应差,卵泡少、E2峰值低、Gn用量多、周期取消率高、获卵数少、妊娠率低等认为是卵巢低反应。但是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直至2011年ESHRE共识提出了卵巢低反应诊断标准-博格尼亚标准[2],即至少满足以下3条中的2条:(1)高龄(≥40岁)或存在卵巢反应不良的其他危险因素;(2)前次IVF周期卵巢低反应(常规方案获卵数≤3个);(3)卵巢储备下降(如AFC<5-7个或AMH<0.5-1.1ng/ml)。如果患者不属于高龄或者卵巢储备检查结果正常,大刺激后发生两次卵巢低反应的患者可定义为低反应患者。仅满足1和3,而不满足2的患者定义为预期低反应。卵巢低反应在IVF助孕治疗过程中无论对医生还是患者都是一大挑战。因此,如何改善低反应患者的妊娠结局是生殖医生需要共同解决的难题。目前对于低反应患者的治疗方案很多,常用的包括微刺激方案、拮抗剂方案、自然周期取卵、超长方案及短方案等等。本研究对我院生殖中心3例卵巢低反应患者采用黄体期促排卵并成功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锦霞;赵琰;聂玲;胡毅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