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天性尿道下裂984例诊治体会

唐静;陈勇;吴文波;段智峰;饶品德;熊春凤;王江华

关键词:尿道下裂, 手术
摘要:目的 总结先天性尿道下裂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 对984例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至4年,I期手术完成924例,分期手术60例,一次手术成功率自2006年的85.3%逐年上升至2010年的92.6%.结论 尿道下裂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尿道下裂类型及各部位的发育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中需保证新成形尿道的血运及被覆皮肤的血运.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良性新生儿睡眠肌阵挛1例

    良性新生儿睡眠肌阵挛(benign neonatal sleep myoclonus, BNSM)是发生于生后第1-2周的以睡眠时出现重复有节律的肌阵挛为特征的一种运动障碍[1],临床较少见,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良性新生儿睡眠肌阵挛报告如下.

    作者:曾丽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大腿黏液性脂肪肉瘤2例

    黏液性脂肪肉瘤是脂肪肉瘤的常见类型,多发生于四肢深部软组织内和腹膜后,在所有脂肪肉瘤中发生率约20%-50%,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10%,发病高峰为40-60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软组织肿块,我们遇见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国民;查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应用一期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完全性大血管错位

    目的 探讨一期大动脉调转术(Switch术)在完全性大血管错位(D-TGA)中的应用.方法 2004年4月至2009年3月应用一期Switch术治疗完全性大血管错位10例.其中室间隔完整型大血管错位(D-TGA/IVS)5例,大血管错位伴室间隔缺损(D-TGA/VSD)5例;手术平均年龄(39±21.8)d,体重(3.65±1.24)kg.结果 手术死亡2例,其余随访3个月-4年,心脏彩超提示心脏功能状况良好,肺动脉轻度残余梗阻1例.结论 一期Switch术在完全性大血管错位中的应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及早手术和冠状动脉移植的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邹勇;明腾;陈霞;涂洪强;胡华琨;王小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尘肺合并肺结核的X线及CT诊断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尘肺合并肺结核的X线及CT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50例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 尘肺合并肺结核全部为男性,尘肺定期越高,合并肺结核的比例越大.18例出现空洞,43例出现絮状阴影,9例尘肺团块周边气肿带内见絮状影,3例患者出现双侧团状影极不对称.2例出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空洞是尘肺合并肺结核的较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尘肺结节边缘模糊、气肿带内阴影及双侧尘肺团块的极不对称也是并发肺结核的重要征像,动态观察是诊断此病的佳方法.

    作者:荣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4例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患儿4例病历资料和手术方式.结果 两例痊愈出院,术后随诊1年,生长发育良好.两例术后出现胃漏,放弃治疗.结论 新生儿上消化道穿孔,如果未明确诊断,应考虑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可能.充分裁剪与细致修补,解除胃排空障碍,是手术成功关键.

    作者:张宜兵;张晓林;罗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新生儿急性阑尾炎误诊3例

    目的 探讨新生儿阑尾炎的早期诊断特点,总结新生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急性阑尾炎误诊患儿3例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证实均为阑尾炎,行阑尾切除+盆腔引流术.痊愈出院.病理报告均符合新生儿阑尾炎.结论 新生儿阑尾炎发病率极低,无典型临床表现及体征,误诊率高,术前诊断困难,疑及本病时应及早手术探查.

    作者:高威;刘翔;左伟;张燕敏;赵萍;陈晓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盐酸戊乙奎醚和阿托品用于小儿术前给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和阿托品用于小儿术前给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成A组(长托宁组)和B组(阿托品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分别于三角肌内注射长托宁0.01mg/kg和阿托品0.01mg/kg.全麻过程中监测患儿的HR、BP、SP02,结果长托宁组术前、注药后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P>0.05),阿托品组注药后10min、30min心率与基础值相比明显增快(P<0.05).结论 小儿全麻手术术前用长托宁与阿托品相比具有强效持久的抑制腺体分泌,对心率影响小,较少引起面红、体温升高等优点.适用于小儿全麻前用药.

    作者:伍剑锷;郭善亮;喻惠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我院8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探讨江西省肿瘤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特点及规律.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7月上报的87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统计患者年龄、性别、引起ADR的药品、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等资料.结果 87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39种,其中抗菌药物6种,抗肿瘤药物7种,中药制剂8种;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占97.7%;ADR的临床表现以药物热、皮肤过敏为主.结论 临床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及中药制剂,加强ADR监测及上报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刘丽娟;郑柳莉;赵涛;刘利艳;王文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腹腔镜辅助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4例因先天性巨结肠实施根治术的患儿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开腹Soave's法巨结肠根治术和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两种方法会阴部手术操作相同,均行Soave's法直肠结肠全层吻合.术前均消化道造影,24h延迟拍片,直肠黏膜活检明确诊断.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腹腔镜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两组患儿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术中出血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可充分发挥腹腔镜下探查的优势,减少对肠道的干扰,有效防止肠黏连,创伤少、恢复快、切口美观,安全可行.

    作者:张守华;邓庆强;黄金狮;徐维;谌卫龙;罗鸣;陶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儿急性肠套叠透视下空气整复诊疗治会

    目的 探讨透视下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2010年收治的小儿急性肠套叠病例.结果 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诊断和整复治疗,成功54例,手术治疗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透视下空气灌肠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安全、复位快、创伤小等优点,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加寿;邹文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刮宫术前的应用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试验组60例患者应用米索前列醇治疗:术前2-3h给予米索前列醇片600μg,待阴道流血开始行无痛刮宫术.对照组56例无痛刮宫术前3天给予口服倍美力3.75mg,3次/d.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宫颈软化、手术时间、阴道流血、二次清宫率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稽留流产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丽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左卡尼汀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

    左卡尼汀(L-carnitine)又名左旋肉碱,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内的特殊氨基酸,是人体内长链脂肪酸代谢产生能量所必需的一种物质.左卡尼汀是卡尼汀的转位酶、脂酰卡尼汀转移酶I和II的辅助因子,这些酶的作用为促进长链脂肪酸转变成脂酰卡尼汀并能移入线粒体.

    作者:赵益霞;苑树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快速过敏皮试仪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药物过敏试验皮试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也是安全使用抗生素药物前的必不可少的步骤.疼痛是小儿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是一种极不愉快的感受与情绪体验.随着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积极地预防、控制疼痛已成为护理领域的新课题,然而传统的皮试法会引起剧烈的疼痛,患儿不易接受.

    作者:徐艳梅;肖爱萍;何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全脑血管造影影像特点分析

    目的 利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观察81例糖尿病(病程5-10年)并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的特点,为脑梗死患者的二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62例脑梗死患者行DSA检查,分为糖尿病组(DM组)81例,非糖尿病组(NDM组)81例,观察两组患者动脉狭窄发生率、动脉狭窄病变分布、动脉狭窄的程度.结果 DM组动脉狭窄发生率为80.2%,而NDM组动脉狭窄发生率为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动脉病变均以多支狭窄为主,DM组多支狭窄较NDM组多,且范围较广,DM组多支动脉狭窄率为75.3%,而NDM组占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颅内外狭窄并存例数DM组较NDM组多,DM组颅内外动脉狭窄并存率为49.3%,而NDM组占22.2%,差异有统计意义,DM组中重度动脉狭窄较常见(61.7%),而NDM组以轻度狭窄常见(32.1%),两组动脉狭窄程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脑动脉狭窄;(2)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动脉狭窄范围广泛、多发;(3)病程5-10年的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以中重度狭窄为主.

    作者:曹铭华;江顺福;吴明起;高黎明;曹玮;邢小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7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体位护理的体会

    视网膜脱离是指因视网膜裂孔的形成,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入视网膜下而引起的视网膜脱离[1].常需采取手术方法封闭裂孔,使视网膜复位,而手术前后采取正确的体位,将对促进视网膜的复位及视功能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陈月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5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50例,肠内营养(EN)组25例,PN组给予静脉营养,EN组在给予静脉营养的基础上,术后24h开始实施肠内营养,经鼻饲管输注肠内营养乳剂 (瑞素),量由500ml/d至1 000ml/d,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第7d抽取外周血,测定免疫指标.结果 术后EN组术后第7d CD3+、CD4+、CD4+/CD8+、lgA、lgG较术前1d明显增多(P<0.05);PN组术后7d与EN组术后7d相比,TNF-α、IL-6值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EN组与PN组相比,HSP-70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低机体内的炎症反应.

    作者:王志坚;易显祖;石鹏;杨晶;石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2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神经节苷脂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神经节苷脂,每次20mg,每天1次,10~15d为1个疗程;观察和记录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等项目,并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和NBNA评分(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HIE疗效确切,能促进临床症状缓解,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轻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罗孝华;李兵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激光辅助孵化在反复种植失败及冻融胚胎移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激光辅助孵化(laser-assisted hatching,LAH)对反复种植失败及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s,FET)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LAH组1与对照组1,FET患者200例,随机分为LAH组2与对照组2,LAH组1与LAH组2患者移植前进行LAH.结果 LAH组1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均高于对照组1,(分别是44% vs 28%,P>0.05,25% vs 11.33%,P=0.003),两组患者的早期流产率及双胎率均无明显差异.LAH组2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与对照组2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分别是37% vs 38%,P=0.884;19.17% vs 16.50%,P=0.50).LAH组2患者的早期流产率及双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2,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AH可改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妊娠结局;对年轻的FET患者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不宜对所有FET患者常规进行LAH治疗.

    作者:聂玲;伍琼芳;曾韩;黄志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尺骨近端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10例

    目的 探讨尺骨近端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在儿童陈旧孟氏骨折的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尺骨近端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儿童陈旧孟氏骨折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桡骨小头复位完全,肘关节及前臂旋转功能佳.结论 尺骨近端截骨技术治疗儿童陈旧孟氏骨折,患儿可以拥有一个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肘关节.

    作者:姚杰;张亚鹏;袁毅;孙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儿童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腔脓肿的CT表现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腔脓肿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儿童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腔脓肿的临床及CT资料,56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10例行CT定位下穿刺引流.结果 儿童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腔脓肿的CT表现:(1)CT能清楚显示脓肿形态56例(其中单发30例,多发26例);CT显示脓肿内不规则钙化斑(33/56),脓肿内气泡影(28/56),脓肿内气液平面(6/56),增强后脓肿壁呈树皮样或花环样强化(48/56).(2)脓肿周围组织异常改变:阑尾周围絮状或条纹状强化影(48/56),邻近肠系膜水肿、增厚(16/56),盲肠及升结肠肠壁增厚(50/56),肠梗阻(4/56),肠瘘(2/56),腹水(11/56),膀胱内积气(1/56).结论 儿童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腔脓肿具有特征性CT表现,CT可以清楚地显示脓肿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及引流途径,并可显示阑尾区及周围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正确认识儿童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腔脓肿的CT征象,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方面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胡俊;尹传高;王悦;李庚武;胡克非;朱立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