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品种桉叶制备的桉叶止咳糖浆体外抑菌活性和急性毒性比较

周莉华;汤韶明;陈会;赵诗云;侯雄军;陈慢慢;王希

关键词:大叶桉, 蓝桉, 桉叶止咳糖浆, 抑菌活性, 急性毒性
摘要: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品种桉叶制备的桉叶止咳糖浆体外抑菌活性和急性毒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比较两种桉叶止咳糖浆体外抑菌活性.采用小鼠灌胃给药测定小鼠对不同品种的桉叶止咳糖浆的大给药量,比较两种桉叶止咳糖浆的急性毒性.结果 用大叶桉和蓝桉分别制备的桉叶止咳糖浆对卡它莫拉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菌株)、流感嗜血杆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菌株)、肺炎链球菌产生的抑菌圈直径依次为(24.37±2.54)mm、(12.07±1.46)mm、(19.30±0.96)mm和(19.77±2.33)mm、(9.19±1.12)mm、(14.10±1.13)mm.测得小鼠对不同品种桉叶止咳糖浆大给药量为192g(生药)/kg,相当于人临床1d用量的480倍.结论 大叶桉制备的桉叶止咳糖浆体外抑菌活性优于蓝桉制备的桉叶止咳糖浆,且两者毒性均较低,口服安全无毒,临床用药较为安全.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地尔在肝肾综合征中对肾功能及IL-8与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维生素E1脂微球)对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浆肌酐、血清胱抑素C(CysC) 、IL-8、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实验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退黄、输白蛋白(血浆)、保肾、支持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前列地尔10μg,连用14d.检测各组患者血浆Cr、IL-8、CysC及CRP水平.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后血清Cr、IL-8、CysC及CRP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Cr、IL-8、CysC及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前列地尔可以明显改善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清Cr、IL-8、CysC及CRP水平,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状态.

    作者:童春华;詹丽英;李志晋;叶晶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铜绿假单胞菌定植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PD)急性加重导致此类患者死亡率升高、医疗保健费用增加、生活质量下降.约50%急性加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有研究报道部分COPD稳定期患者下呼吸道存在细菌定植,其与COPD急性加重、气道炎症及肺功能下降相关[1-3].而铜绿假单胞菌是重症COPD患者稳定期下呼吸道定植和急性加重的主要病原菌.研究表明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定植引起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不依赖于其定植菌负荷量的增加[4].病原菌致宿主感染取决于其数量、致病力及宿主免疫力.本文就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定植引起稳定期COPD急性加重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郭韶梅;王爱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

    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常规采取规范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同时应用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观察终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表现恢复时间、脑脊液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应用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翊欣;罗尔琴;戴希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12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诊治体会

    目的 探索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将初治痰检阳性肺结核合并糖尿患者128例观察组与单纯初治痰检阳性肺结核患者267例进行抗结核治疗6、12个月痰检阴转及胸片吸收情况对比分析.结果 痰检阴转率:6、12个月末两组差异有显著性,12个月末两组间病灶显效吸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血糖控制与抗结核疗程是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结核病治疗成功的关键,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疗程至少12个月.

    作者:俞怀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3D LAVA动态增强联合MRCP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3D LAVA动态增强与MRCP联合在胆管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自磁共振检查考虑为胆管癌并有完整临床及病理资料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为胆管癌,胆管炎及炎性假瘤各1例.观察MR平扫及3DMRCP、3D LAVA动态增强扫描对病变直接和间接征像以及病变周围关系显示情况.结果 3D MRCP对梗阻定位准确率100%,3D LAVA动态增强联合3D MRCP对胆管癌的定性准确率为92%.T1WI、T2WI和3D LAVA动态增强联合3D MRCP增强扫描直接显示瘤体分别为12例、15例及23例,其显示率分别为52.1%、65.2%及100%.结论 3DLAVA动态增强联合3D MRCP对于胆管癌显示率有明显的提高.

    作者:阮玖根;朱昌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关节镜下缝线结合versalok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

    目的 探讨在关节镜下缝线结合versalok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应用价值,寻找简单可行的手术方法.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12月,在关节镜下用缝线和versalok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22例患者.选择膝关节前外侧、前内侧入路观察操作,使用送线器将2根5号涤纶线穿过骨块韧带交界处打结,利用前交叉韧带胫骨定位器从胫骨结节下内侧向撕脱处钻两骨道,再通过胫骨两骨道将2根缝线分别引达胫骨前方,拉紧缝线,用versalok固定缝线完成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的骨块均得到复位.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1年,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无不愈合及骨坏死发生.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6.3±3.2).结论 关节镜下缝线结合versalok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该方法简便、创伤小、固定稳定,能有效恢复患膝关节的稳定性.

    作者:熊隆江;李思云;胡波;黄晓蓬;刘华江;何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七氟烷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七氟烷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3-8岁的ASA Ⅰ-Ⅱ级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30例,面罩吸入七氟烷诱导,待患儿入睡后,行臂丛阻滞,术中泵注异丙酚0.5-4mg/kg·h.结果 患儿麻醉效果满意,分泌物少,无喉痉挛发生,呼吸、循环稳定.结论 面罩吸入七氟烷睡后联合臂丛神经阻滞,辅以小剂量咪达唑仑、芬太尼和异丙酚强化麻醉,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低场MRI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低场MRI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OVCF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表现.结果 28例OVCFs中,男13例,女15例;发生于颈椎2个椎体,胸椎31个椎体,腰椎34个椎体,共67个椎体压缩变形.结论 低场MRI对OVCFs疾病的诊断,经济实用有效,可作为诊断OVCFs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韩任江;高朝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50例巨细胞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婴幼儿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 virus,HCMV)肺炎的临床特点,评价病毒学诊断依据及更昔洛韦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50例婴幼儿HCMV肺炎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更昔洛韦的治疗效果.结果 小儿HCMV肺炎多见于6个月以下小婴儿,病程长,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气喘、气促,同时多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及听力损害.病毒学依据阳性,使用更昔洛韦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未见更昔洛韦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呼吸道疾病病程较长、常规治疗疗效欠佳患儿,尤其合并有肝功能损害患者应警惕HCMV肺炎,积极寻求病毒学依据,有助于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李莉;陈强;李岚;章高平;吴爱民;张帆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病情严重,免疫功能低下,随着侵袭性医疗手段应用增加,和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广泛应用,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已越来越多见.VAP是指气管插管后48-72h发生的肺炎,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效降低了VAP的发生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0年6月-2012年5月,我科住院患者中有314例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超过48h,其中54例确诊为VAP,男34例,女20例.54例中呼吸衰竭19例,脑血管意外、脑外伤、中枢性呼吸衰竭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4例,颈椎损伤高位截瘫致呼吸衰竭2例,胸部外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10例,多脏器功能衰竭5例,重症肺炎4例,重症哮喘3例,产后大出血1例.

    作者:祝晓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改良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手术体会

    目的 探讨改良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49例胆囊合并阑尾病变患者实行改良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128min,平均66min.其中阑尾周围引流3例,术后24-48h拔除,无胆囊周围引流病例.全组无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结论 改良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邹会明;涂松华;刘闯;朱月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正畸乳胶牵引圈拉伸性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 对目前临床正畸常用的3种乳胶牵引圈拉伸性能进行测定.方法 选择目前临床正畸常用的3种圈内径(3/16、1/4、5/16)的乳胶牵引圈,它们具有相同的弹力参数(3.5oz),用Instron万能材料力学实验机对它们进行拉伸试验,分析它们在拉伸长度20-55mm范围内拉力和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拉伸性能的测定在20-40mm的范围内拉力和拉伸长度之间近似直线关系.结论 临床上当拉伸长度小于40mm时,正畸乳胶牵引圈的弹性形变基本在弹性阶段.

    作者:胡月华;葛红珊;吕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体外长期培养的家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变化

    目的 观察体外长期培养的家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方法 将第1代MSCs(早期)和第35代MSCs(晚期)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和染色体核型分析;钙沉积和细胞增殖测定,以及采用实时定量PCR定量分析成骨分化及成脂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早期培养的MSCs细胞形态为较大的纺锤形,晚期为小的梭形.第35代MSCs细胞Ki-67染色强阳性,染色体数目增加.成骨诱导条件下早期MSCs茜素红S染色呈强阳性,晚期MSCs未见明显染色且OC基因表达明显下调(P<0.01);成脂诱导条件下早期MSCs油红O染色阳性,晚期MSCs未见明显染色且PPARγ2基因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 体外长期培养的家猪晚期MSCs不适合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作者:邹立津;张友来;辛国华;曾元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99mTc-HL91乏氧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病灶乏氧状态和化疗疗效.方法 对35例晚期NSCLC患者行99mTc-HL91显像,根据早期(1 h)和延迟(4h)结果进行定量和半定量分析,统计肿瘤/正常肺组织(T/N)值,判断是否存在差异.所有患者采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化疗,对两组化疗近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11例乏氧显像阳性者99mTc-HL91早期、延迟T/N值均明显高于24例乏氧显像阴性者(t=8.713,均P<0.05); 99mTc-HL91阴性组化疗近期有效率62.5%(15/24)明显高于阳性组27.3%(3/11)(x2=10.23,P<0.05);阴性显像组中腺癌化疗近期有效率84.6%(11/13例)高于鳞癌36.4%(4/11),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Hc=3.261,P<0.05).结论 利用99mTc-HL91合氧显像能清晰显示晚期NSCLC病灶的乏氧状态,而且乏氧是导致肺癌患者对化疗不敏感的因素之一.

    作者:张宾;刘振天;陈志军;周爱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矢状窦旁脑膜瘤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5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均为Hoessly Ⅰ、Ⅱ型,全部达到Simpsone Ⅰ-Ⅱ级切除,无死亡病例,术后均恢复正常工作,癫痫3例口服药物可控制,随访预后良好.结论 应充分利用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阳性体征分析,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全切肿瘤,术中应注意脑功能区及重要血管的保护.

    作者:谢代全;郭亮;匡萃文;萧晓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远程控制压力注射器推注非离子型造影剂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远程控制压力注射器推注非离子型造影剂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2年7月我院180例患者利用远程控制注射器推注非离子型造影剂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 180例患者中179例患者造影一次性成功,发生静脉回流19例,未出现患者严重不适,无药物不良反应.1例患者在插好导管,还未注药情况下出现面色苍白、出虚汗、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后,出现晕厥.结论 利用远程注射器推注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该方法简便、安全,且注药压力及速率均匀,减少医生射线辐射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荣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精神护理及功能训练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逐渐老龄化,老年痴呆的患病率也逐渐增高.其临床特点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抽象思维、定向力障碍并伴有社会活动能力的减退,病程具有缓慢性、进展性和不可逆性.国内外研究表明老年痴呆患者80%以上在家庭由亲属照料,如何加强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精神护理及功能训练对于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小剂量黄连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小剂量黄连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本研究标准的10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按正规标准治疗(洋地黄、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倍他乐克,ACEI等),其中治疗组52例,给予盐酸黄连素(小檗碱)200mg次,2次/d,对照组50例为安慰剂,随访1年,记录服用后的副作用、住院率、死亡率,以及治疗1年后复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预后及副作用. 结果 两组副作用均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9例(17.30%),对照组死亡10例(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hs-CRP降低,治疗组38例(73.07%),对照组26例(52.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对比LVEF的提高,治疗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住院率治疗组23.07%,对照组36.0%,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门诊及电话问卷调查生活质量,治疗组改善明显25例(48.03%),对照组16例(32.00%),治疗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剂量黄连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颜晓明;吴建军;颜季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86例不完全川崎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和治疗情况,提高对不完全川崎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 对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确诊的不完全川崎病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0例川崎病中86例为不完全川崎病,发生率为24.6%.不完全川崎病在性别上与典型川崎病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小于1岁年龄段两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16,P<0.01).不完全川崎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其次是指趾改变(65.1%),少见的是皮疹(20.9%).除发热外,其余各项表现与典型川崎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不完全川崎病有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及血沉明显升高,轻度贫血、肝酶升高较为常见,同典型川崎病实验室检查相符,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状动脉扩张20例(23.3%)与典型川崎病的冠脉扩张(23.1%)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脉瘤8例(9.3%),与典型川崎病的冠脉瘤(6.1%)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不完全KD并非其临床特征表现不典型,同样会对冠状动脉造成损害.

    作者:段炤;邹峥;林智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姜黄素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NF-kappaB活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姜黄素治疗银屑病疗效及其对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姜黄素治疗银屑病30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详细记录皮损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进行PASI评分.提取皮损组织的mRNA,以RT-PCR法检测标本中NF-κB mRNA的表达.结果 采用姜黄素治疗2个月后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明显降低,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姜黄素能显著抑制银屑病皮损组织NF-κB mRNA的表达.结论 姜黄素治疗银屑病安全有效,可能通过抑制NF-κB表达起作用.

    作者:张颖鹏;刘志刚;任诗峰;曾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