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126例分析

张燕玲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26例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然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7.30%,对照组有效率55.56%,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于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除进行咽喉部治疗外,还应进行胃食管反流的治疗.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BOLD-fMRI和DTI在脑肿瘤中应用进展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oxygen level deoendent functional MR imaging,BOLD-fMRI)能够无创伤地对神经元活动进行较准确的定位,在脑机能活动的同时,获得解剖学、生理学及病理学信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目前惟一能在活体中显示神经纤维束的走行、方向、排列、髓鞘等信息,能够无创地研究脑白质纤维束形态结构的技术,目前这两者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神经外科的研究.

    作者:邓国军;李东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E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6例LESS的临床病理特点,通过网状纤维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研究其病理学特征.结果 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42.5岁.LESS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阴道流血.肿瘤组织成舌状浸润肌层,肿瘤细胞类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肿瘤内内有大量的似螺旋小动脉血管.网状纤维染色见网状纤维丰富,围绕瘤细胞生长.肿瘤细胞15例CD10阳性,14例ER阳性,15例PR阳性,5例actin阳性,CD34、CD117、Melan-A肿瘤细胞均阴性.结论 LESS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形态上看似良好的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预后不一定好.

    作者:陈任生;熊秋迎;盛以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1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球囊栓塞的护理

    2008年9月我科收治了1例外伤致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患者并成功为其实施一项新的血管内治疗一可脱球囊栓塞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于2008年8月9日因车祸致左侧颞额部硬膜外血肿,颅底骨折在外院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左眼球逐渐突出,视物模糊,跟睑下垂,并感觉脑鸣左眉弓及颞部疼痛,发作时间无规律,常影响睡眠.

    作者:虞晓琴;王亚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用低分子量肝素,对照组用阿司匹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5%),对照组(86.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欧阳懿;黄丽萍;刘家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16层螺旋CT在脊柱爆裂性骨折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298例,男174例,女124例,年龄17~86岁,平均为49.8岁.均行16层螺旋CT扫描资料,并将扫描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处理.结果 多平面重组(MPR)明确显示骨折线累及范围和椎管的关系,VR能立体显示;MIP对椎管狭窄精确测量颇有价值.结论 16层螺旋CT对脊柱爆裂性骨折、术后复查较为理想的影像技术.

    作者:李奎生;赵正发;张来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深度镇静麻醉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术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麻醉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术中的效果.方法 对两组各15例麻醉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组优于后者.结论 脑血管疾病介入术拟选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作者:董桃花;黄乐林;李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哮喘大鼠气道重构中的作用及丹参干预的影响

    目的 探讨哮喘大鼠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气道重构的关系及丹参干预对气道重构的影响.方法 重复雾化吸入卵蛋白8周建立大鼠哮喘气道重构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哮喘组,丹参干预组(每组8只大鼠).免疫组化方法结合显微图像分析检测MMP-9表达.半定量PCR检测MMP-9 mRNA水平.结果 哮喘组动物出现管壁增厚,平滑肌增生,粘液分泌增加等气道重构的特征性改变,MMP-9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明显增高.丹参组与哮喘组比较,炎症反应较轻微,平滑肌增生,粘液分泌不明显.MMP-9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少量多次变应原吸入可导致气道重构,MMP-9在气道重构中发挥作用,丹参干预可缓解气道重构的发生.

    作者:李陈;况九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629例消化道常见疾病的促胃液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促胃液素与多种消化道疾病的相关性及在胰腺炎等胃肠道疾病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方法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促胃液素的含量.结果 急性胰腺炎外周静脉血促胃液素值高,与多种其他消化道疾病存在显著性差异.胆石症组促胃液素值低,IBS、不全性肠梗阻、消化性溃疡、急性肠炎、胃肠道息肉、胃炎组与其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年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不同消化道疾病外周血促胃液素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外周血促胃液素的检测可能有助于诊断胰腺炎及判断病情预后.

    作者:万娟;李国华;吕农华;张青;吴平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第2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进展

    1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水平的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发病率约15.2%.好发腰4~5占60%,腰5~骶1次之,其它依次为腰3~4、腰2~3、腰1~2.多个腰椎间盘同时发病者仅占2%~5%.突出的方向多发生于在左侧.

    作者:朱美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36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原因分析和防范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36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误诊原因.结果 36例被误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时无典型心绞痛,首发症状为胸闷、气促、咳嗽、出冷汗、上腹部疼痛、意识障碍等症状,多数患者心电图不典型.结论 提高内科医师的心血管专科知识水平,熟练掌握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的特征性演变规律可减少误诊.

    作者:李石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胸腔内注射糜蛋白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胸膜腔内注射糜蛋白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2月~2009年12月我院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7例,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正规抗结核化疗,并进行胸腔微创置管引流,每2d1次.观察组每次引流后经引流管胸腔内注射糜蛋白酶.比较两组2周后胸水吸收情况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2周时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达到显效以上治疗效果的时间及住院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抗结核短程化疗加糜蛋白酶胸腔内注射可提高疗效,缩短结核性胸膜炎病人达到显效以上效果并出院的住院时间.

    作者:林富生;戴希友;王萍;易彩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治疗颈内动脉动脉瘤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治疗颈内动脉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未破裂的动脉瘤和已破裂的、但蛛网膜下腔出血已吸收的Hunt-Hess Ⅰ~Ⅱ级的病例22例共25个动脉瘤.经翼点锁孔入路5例,眶上锁孔入路3例,常规翼点入路14例.经一侧同时夹闭对侧颈内动脉动脉瘤2例.手术显微镜下初步暴露动脉瘤,置入不同视角的硬性内镜,辨认出手术显微镜下为死角的载瘤动脉的重要分支,分离瘤颈并夹闭动脉瘤,在内镜下检查夹闭的效果.术后常规复查DSA或CTA.结果 本组均完全夹闭动脉瘤,在夹闭动脉瘤前或后神经内镜能提供有用的信息为18例,占81.8%,夹闭后经神经内镜调整的有4例,占16%,术中2例动脉瘤破裂,术后1例暂时性动眼神经麻痹,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治疗颈内动脉动脉瘤可减少显微镜下的死角,保留载瘤动脉的重要分支,减少术中动脉瘤的破裂及载瘤动脉的阻断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疗效.

    作者:周东伟;洪涛;李东海;段剑;黄学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3种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比较

    目的 探讨3种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的效果.方法 为期12周的随机开放性比较研究,45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2007年美国ADA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被随机分为以诺和灵30R治疗的A组和以诺和锐30治疗的B组和以诺和灵R+诺和灵N治疗的C组.A组每日早晚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方案,B组采用每日早晚餐前即时皮下注射诺和锐30方案,C组采用每日早、中、晚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诺和灵R及睡前(22:00点)诺和灵N皮下注射方案.比较3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及其它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 B组C组3餐后血糖明显低于A组(P<0.05),B组C组低血糖事件少于A组(P<0.05),C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A组B组.结论 诺和锐30较诺和灵30R对餐后血糖控制更满意,特别是中餐后血糖,且低血糖事件发生较诺和灵30R少,而一日4次胰岛素注射则较前两组能更好地控制血糖,特别是空腹血糖,但是3组比较,C组患者治疗的依存性稍差.

    作者:刘晓辉;刘文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高危患者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使用氟康唑经验性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1例ICU重症患者作为治疗组,依据美国WVUH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评分标准,评分≥40分时,开始使用氟康唑进行经验性治疗;选取22例确诊为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及真菌学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及真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使用氟康唑经验性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可以改善危重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骏;贾宝辉;徐龙;徐贞秋;幸泽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重建接骨板和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成人锁骨骨折分析

    目的 探讨重建接骨板和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技巧和佳适应证.方法 新鲜锁骨骨折90例,随机分成记忆合金环抱器组(46例)和重建接骨组(44例),探索手术操作技巧,观察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记忆合金环抱器组手术时间少于钢板组(P<0.01),但愈合时间稍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建接骨板和记忆合金治疗锁骨骨折效果良好.

    作者:刘胜才;李红;方冰;刘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第3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治进展

    1卒中危险因素除了传统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紊乱等危险因素外,已提出不少新的危险因素,2009年国际卒中会上又有新的提示:1.1 快餐店与卒中 Morgenstern等介绍了有关卒中风险与周围快餐店相关性的一项研究结果:周围快餐店密集区(平均33家快餐店)的卒中发病率较快餐店稀少地区(平均12家快餐店)增高13%,几乎每增加1家快餐店,卒中发病率就会增高1%.

    作者:吴裕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儿手足口病疱疹的护理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突然发热、咽痛,很快在口腔颊黏膜、齿龈、舌和腭部出现小疱疹,继而成小溃疡,周围有红晕,1~2d后手和足出现斑丘疹,很快变为疱疹.产生的疱疹是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局部护理以消炎、收敛、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从发病开始到痊愈给予合理的护理十分重要.自2009年4~6月份,我院病房共收治67例,经抗病毒等对症支持治疗,患儿全部治愈出院.在住院过程中,我们经对疱疹的早期观察与及时护理,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华丹;李芳;刘庭先;柯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间歇缺氧、睡眠剥夺大鼠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含量变化

    目的 采用间歇缺氧、睡眠剥夺建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动物模型,观察间歇缺氧、睡眠剥夺对SD大鼠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影响,探讨间歇缺氧、睡眠剥夺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机制.方法 选取SD雄性青年3个月龄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间歇缺氧睡眠剥夺组,常氧正常睡眠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动物每天给予间歇性缺氧和睡眠剥夺,时间为8周.实验终点测量大鼠有创动脉压,取血测定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结果 实验组有创动脉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实验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同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类似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理生理改变的间歇性缺氧、睡觉剥夺可以引起SD大鼠血压增高,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增高.

    作者:袁春华;徐劲松;宋宁燕;赵青峰;郭洋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急性消化道出血5例.分别采用PVA颗粒、钢丝圈2种材料进行栓塞.下消化道采用微导管技术.结果 5例均成功止血,随访5例,术后1年内均未出现再出血.结论 使用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是有效而安全的,正确选择栓塞的靶血管和合适的栓塞剂及用量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爱华;曾志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40例分析

    目的 总结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统计近4年来在我院行显微外科手术夹闭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术后转归.结果 成功夹闭39例.术中行动脉瘤包裹1例.术中过早破裂1例,38例恢复正常工作,死亡2例.术后轻度脑积水5例.结论 颅内动脉瘤一旦诊断明确,即应积极处理,Hunt和Hess4~5级者入院后延迟手术可能降低手术死亡率,但在等待期间可能增加再破裂出血的危险,因而总死亡率不减少.精细的显微操作可减少术中过早破裂.脑积水为常见的远期并发症,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作者:李伯和;袁宜荣;黄国兵;张小军;刘文星;谢德斌;漆平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