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陈任生;熊秋迎;盛以芸

关键词:子宫肿瘤, 肉瘤, 子宫内膜间质, 病理学
摘要:目的 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E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6例LESS的临床病理特点,通过网状纤维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研究其病理学特征.结果 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42.5岁.LESS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阴道流血.肿瘤组织成舌状浸润肌层,肿瘤细胞类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肿瘤内内有大量的似螺旋小动脉血管.网状纤维染色见网状纤维丰富,围绕瘤细胞生长.肿瘤细胞15例CD10阳性,14例ER阳性,15例PR阳性,5例actin阳性,CD34、CD117、Melan-A肿瘤细胞均阴性.结论 LESS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形态上看似良好的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预后不一定好.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相关危险因素和预后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COPD住院患者发生呼吸衰竭38例.呼吸衰竭发生和每年发作次数、全身营养状况、COPD的分级、有无吸入糖皮质激索、酸碱平衡紊乱、高血糖、有无真菌感染等因素有关(P<0.01,P<0.01.P<0.05,P<0.01,P<0.05,P<0.01).呼吸衰竭发生和与年龄、病史时间无关(P>0.05).呼吸衰竭死亡组中,心力衰竭、肺性脑病、酸碱平衡紊乱率高达100%,血气分析中PaO2在死亡组和好转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H、PaCO2、血钠、血氯在死亡组和好转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0.01,P<0.01,P<0.01).结论 COPD并发呼吸衰竭相关危险因素多.

    作者:曹林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间歇缺氧、睡眠剥夺大鼠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含量变化

    目的 采用间歇缺氧、睡眠剥夺建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动物模型,观察间歇缺氧、睡眠剥夺对SD大鼠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影响,探讨间歇缺氧、睡眠剥夺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机制.方法 选取SD雄性青年3个月龄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间歇缺氧睡眠剥夺组,常氧正常睡眠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动物每天给予间歇性缺氧和睡眠剥夺,时间为8周.实验终点测量大鼠有创动脉压,取血测定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结果 实验组有创动脉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实验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同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类似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理生理改变的间歇性缺氧、睡觉剥夺可以引起SD大鼠血压增高,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增高.

    作者:袁春华;徐劲松;宋宁燕;赵青峰;郭洋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硝酸甘油联合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联合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冠心病心绞痛68例,随机分为硝酸甘油联合葛根素组(治疗组36例)和硝酸甘油组(对照组32例),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81.3%,两组相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硝酸甘油联合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良好疗效.

    作者:吴春发;徐亚军;宋新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36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术后的护理

    三尖瓣下移畸形绝大部分需要手术.我院于2000年1月~2007年12月对36例年龄3~42岁的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除2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效果良好.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3~42岁,平均11.6±7.3岁;体重3.6~58kg,平均19.6~14.1kg.

    作者:余娇;梅赣红;游明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高危患者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使用氟康唑经验性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1例ICU重症患者作为治疗组,依据美国WVUH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评分标准,评分≥40分时,开始使用氟康唑进行经验性治疗;选取22例确诊为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及真菌学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及真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使用氟康唑经验性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可以改善危重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骏;贾宝辉;徐龙;徐贞秋;幸泽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16层螺旋CT在脊柱爆裂性骨折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298例,男174例,女124例,年龄17~86岁,平均为49.8岁.均行16层螺旋CT扫描资料,并将扫描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处理.结果 多平面重组(MPR)明确显示骨折线累及范围和椎管的关系,VR能立体显示;MIP对椎管狭窄精确测量颇有价值.结论 16层螺旋CT对脊柱爆裂性骨折、术后复查较为理想的影像技术.

    作者:李奎生;赵正发;张来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胃镜直视下植入钛镍记忆合金带膜支架治疗食管恶性梗阻

    目的 观察胃镜直视下置入自膨式钛镍记忆合金带膜支架治疗恶性食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16例经胃镜、X线检查证实为恶性食管梗阻的患者,在胃镜直视下置入钛镍记忆合金带膜支架治疗.16例患者共置入国产金属内支架16个.结果 全部患者均一次置入支架成功,术后患者进食困难及生存质量明显改善,4例合并食管气管瘘患者支架置入后呛咳、发烧、吞咽困难等症状迅速控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未发生与支架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内镜直视下放置食管金属内支架较X线下置入支架更为方便快捷,可避免X线照射,对解除患者恶性食管梗阻尤其是对合并有少量活动性出血、食管漏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支架置入后续行的化疗和(或)放疗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

    作者:杨军;魏波;江漪;王国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深度镇静麻醉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术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麻醉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术中的效果.方法 对两组各15例麻醉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组优于后者.结论 脑血管疾病介入术拟选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作者:董桃花;黄乐林;李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急性消化道出血5例.分别采用PVA颗粒、钢丝圈2种材料进行栓塞.下消化道采用微导管技术.结果 5例均成功止血,随访5例,术后1年内均未出现再出血.结论 使用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是有效而安全的,正确选择栓塞的靶血管和合适的栓塞剂及用量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爱华;曾志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3种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比较

    目的 探讨3种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的效果.方法 为期12周的随机开放性比较研究,45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2007年美国ADA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被随机分为以诺和灵30R治疗的A组和以诺和锐30治疗的B组和以诺和灵R+诺和灵N治疗的C组.A组每日早晚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方案,B组采用每日早晚餐前即时皮下注射诺和锐30方案,C组采用每日早、中、晚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诺和灵R及睡前(22:00点)诺和灵N皮下注射方案.比较3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及其它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 B组C组3餐后血糖明显低于A组(P<0.05),B组C组低血糖事件少于A组(P<0.05),C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A组B组.结论 诺和锐30较诺和灵30R对餐后血糖控制更满意,特别是中餐后血糖,且低血糖事件发生较诺和灵30R少,而一日4次胰岛素注射则较前两组能更好地控制血糖,特别是空腹血糖,但是3组比较,C组患者治疗的依存性稍差.

    作者:刘晓辉;刘文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的基础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临床领域中的一种常见病,可发生在各种年龄段,但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发病机理至今众说纷纭.近期我们利用CT和MRI动态跟踪观察了一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发现各种原因造成的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的基础.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脑积水分流术后脑组织塌陷和先天性蛛网膜囊肿破裂等引起的相对性低颅内压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现简要介绍本组典型病例,并就其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徐庚生;李美华;李义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胆管细胞癌的超声诊断体会

    目的 探讨胆管细胞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探查体会.方法 对2005年1月~2006年1月我院11例胆管细胞癌的超声图像回顾性进行分析总结,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11例胆管细胞癌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术前超声检查出9例,漏诊2例;(3)声像图多表现为单发的实性肿块,经线不大,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回声中等、偏高或偏低;(4)可见胆管扩张、穿过肿块、或包绕肿块;(5)CDFI:血流信号不明显;(6)本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1.82%.结论 超声是一种有价值的胆管细胞癌的检测方法.

    作者:胡云怀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应用PPH术替代内扎外剥术治疗重度痔的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吻合器行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治疗重度痔(Ⅱ~Ⅳ度)的效果.方法 将184例需手术治疗的重度痔患者分成2组.PPH组104例采用吻合器行PPH,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内扎外剥术.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术后出血、黏膜脱出及疼痛情况.结果 PPH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vs52.5%,P<0.01).PPH组术后出血2例(1.92%),对照组8例(10.00%).PPH组术后黏膜脱出1例(0.96%),对照组7例(8.75%).PPH组术后疼痛第1d 39例(37.50%),第2d 2例(1.92%),第5d始没有疼痛病例;对照组术后疼痛第1d 80例(100%),第2d80例(100%),第5d 18例(22.50%),第9d 5例(6.25%).PPH组术后出血、黏膜脱出及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吻合器行PPH治疗重度痔优于传统的内扎外剥术,疗效满意.

    作者:蒋珂;隋志刚;袁堂战;郭会文;陈嘉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常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预后较差,属于冠心病的严重类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目前呈上升趋势,尤其老年男性增长较快.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死亡率高,因此一旦确诊,应紧急处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协助医生进行溶栓治疗,防止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

    作者:魏苗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胸腔内注射糜蛋白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胸膜腔内注射糜蛋白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2月~2009年12月我院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7例,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正规抗结核化疗,并进行胸腔微创置管引流,每2d1次.观察组每次引流后经引流管胸腔内注射糜蛋白酶.比较两组2周后胸水吸收情况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2周时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达到显效以上治疗效果的时间及住院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抗结核短程化疗加糜蛋白酶胸腔内注射可提高疗效,缩短结核性胸膜炎病人达到显效以上效果并出院的住院时间.

    作者:林富生;戴希友;王萍;易彩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1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球囊栓塞的护理

    2008年9月我科收治了1例外伤致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患者并成功为其实施一项新的血管内治疗一可脱球囊栓塞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于2008年8月9日因车祸致左侧颞额部硬膜外血肿,颅底骨折在外院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左眼球逐渐突出,视物模糊,跟睑下垂,并感觉脑鸣左眉弓及颞部疼痛,发作时间无规律,常影响睡眠.

    作者:虞晓琴;王亚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头面颈部烧伤的呼吸道观察与护理

    在烧伤病人中,头面、颈部烧伤所占比例较大且常合并吸入性损伤,如不仔细观察和加强护理,常可发生意外而造成严重后果.我科于2007年6月~2008年12月共收治头面、颈部烧伤患者42例,现将本组患者的呼吸道观察和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陶建华;史南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儿手足口病疱疹的护理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突然发热、咽痛,很快在口腔颊黏膜、齿龈、舌和腭部出现小疱疹,继而成小溃疡,周围有红晕,1~2d后手和足出现斑丘疹,很快变为疱疹.产生的疱疹是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局部护理以消炎、收敛、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从发病开始到痊愈给予合理的护理十分重要.自2009年4~6月份,我院病房共收治67例,经抗病毒等对症支持治疗,患儿全部治愈出院.在住院过程中,我们经对疱疹的早期观察与及时护理,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华丹;李芳;刘庭先;柯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双氯芬酸钠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与双氯芬酸钠栓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绝经后妇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取环前1h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肛门塞入双氯芬酸钠栓50mg;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直接取环.观察两组取环的难易程度.结果 观察组宫颈软化程度、镇痛和取环效果均较对照组好(P<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与双氯芬酸钠栓联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可明显减轻取环者的痛苦,降低取环失败率.

    作者:刘园香;夏小兰;黄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重建接骨板和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成人锁骨骨折分析

    目的 探讨重建接骨板和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技巧和佳适应证.方法 新鲜锁骨骨折90例,随机分成记忆合金环抱器组(46例)和重建接骨组(44例),探索手术操作技巧,观察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记忆合金环抱器组手术时间少于钢板组(P<0.01),但愈合时间稍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建接骨板和记忆合金治疗锁骨骨折效果良好.

    作者:刘胜才;李红;方冰;刘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